崔海明;魏庆宏
目的 探讨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误诊的原因、确诊思路与方法.方法 回顾27例被误诊为循环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诊断思路与确诊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经胃镜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经6周~12周抗反流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17例,10例明显减轻.结论 老年反流性食管炎与非老年患者相比,具有发病率高、病变程度重、不典型症状及食管外症状多的特点,在诊断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必要时行内镜检查,防止误诊.
作者:张照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属于药学范畴,属于非处方用药.许多感冒患者缺乏相应的医药知识,患了感冒以后急于治好,经常两种或两种以上感冒药同时服用(而大部分感冒药的主要成分即是解热镇痛药),但常用的药也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尤其是两种以上的感冒药同时服用等于是加大解热镇痛药的剂量,更容易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马永利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安舒宫内节育器放置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来我站145例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放置安舒宫内节育器后1年内进行随访调查.结果 使用者12个月内妊娠率为0.69%,脱落率为0%,移位率为0.69%.结论 安舒宫内节育器放置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IUD,有较好的避孕效果.
作者:李红英;窦娟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死)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是指除外稳定型心绞痛之外的所有心绞痛[1].我院2006年5月-2008年6月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6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艳婷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早期妊娠是指妊娠12周末以前,根据停经史(生育年龄的已婚妇女,平时月经周期规律,一旦月经过期10 d或以上,应疑为妊娠),早孕反应(约半数妇女于停经6周左右出现畏寒、头晕、乏力、嗜睡、流涎、食欲不振、喜食酸物或厌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症状),尿频,孕妇自觉乳房胀痛及乳头疼痛(乳房自妊娠8周起,受增多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乳腺腺泡及小叶增生发育,使乳房增大),生殖器官的变化,早孕试纸测试 (结果阳性)及B超检查(早在妊娠5周时可见宫内有圆形光环--妊娠环,环内有液性暗区--羊水)[1]等不应该误诊.但笔者从1998年8月-2010年8月期间遇到其他临床医师误诊早期妊娠3例,现就病例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张桂侠;王逢春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脾脏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2月-2009年7月我院手术治疗19例脾脏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者中良性肿瘤 16例,恶性肿瘤3例.16例良性肿瘤中12例行脾脏切除术,4例行脾脏部分切除术;3例恶性肿瘤中 2例行脾脏切除术,1例行脾联合胰体尾切除术.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脾脏肿瘤的主要方法.脾脏肿瘤病变以良性为主,手术切除治疗效果良好,恶性肿瘤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作者:马明;雷忠;王超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收治2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经肛门改良Soave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患儿术后均无鞘内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患儿几乎无污粪、便秘、腹胀等并发症.结论 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将会替代传统手术作为先天性巨结肠治疗的新方法.
作者:黄卫东;杨杰;王俊;杨融冰;张强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病之一,发病率近年有增高趋势[1],约有10%~3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所致,国外有文献报道为9.6%~66.7%.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肺部影像学征象表现呈多样变化[2],无明确的特异性.本文对我院2008年5月-2009年10月确诊为小儿支原体肺炎29例患儿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旨在从中总结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影像学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及早期治疗.
作者:韩子成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纸塑包装袋是一种优良的灭菌包装材料,能延长无菌包的有效期,大大降低医疗器械的灭菌次数,节约成本.我院采用纸塑袋包装医疗器械、物品进行灭菌,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沈月霞;章丽芳;陈菊珍 刊期: 2011年第28期
近年来随着头孢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所致双硫仑反应病例不断增多,现将近年来收治的患者应用纳洛酮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0例,均为男性,年龄25岁~65岁.基础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5例,急性支气管炎2例,泌尿系感染3例.应用头孢噻肟16例,头孢哌酮3例,头孢他啶1例.
作者:周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在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82例受检者的宫颈脱落细胞采用TCT检测和TBS分类诊断.结果 482例受检者标本满意率为96%,细胞学阳性病例16例,占3.32%,其中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6例,未能除外高度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5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2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2例,鳞状细胞癌1例.宫颈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符合率为93.75%.结论 液基薄层细胞学制片技术筛查宫颈病变阳性检出率高,癌前病变分型明确.
作者:李友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出行方式以车代步,血脂异常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血脂紊乱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子[1].国际上大型临床试验证明,调脂干预对心脑血管事件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均有显著意义.脂必妥胶囊作为调脂药物,由于价格适中,备受基层广大医务人员推崇.为了更好地将其应用于临床,笔者以有确切疗效的辛伐他汀作为对照,对脂必妥胶囊的临床疗效作了进一步的分析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晓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B型钠利尿肽(BNP)与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HF)患者心脏功能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68例HF患者(HF组,心功能Ⅱ级22例,心功能Ⅲ级25例,心功能Ⅳ级21例)血浆BNP及血清cTnI的水平,并与22名健康者(H组,心功能Ⅰ级)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HF患者的BNP和cTnI水平均高于正常(均 P<0.01);心功能分级不同患者之间的BNP和cTnI水平有明显差异(P均<0.01),且HF患者心功能越差,其BNP和cTnI水平就越高.结论 联合检测BNP、cTnI浓度对HF的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健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3月急诊观察及住院86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予纳洛酮治疗,观察意识清醒时间,同时与58例常规治疗患者比较.结果 治疗组86例给予纳洛酮治疗,治愈率达100%;对照组5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愈率达98.9%;治疗组意识转清时间明显缩短,2组清醒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快速、有效、安全.
作者:张志忠 刊期: 2011年第28期
长期口服抗凝药可以导致致命性脑出血,现将我院3年来收治的8例患者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例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53岁~74岁.全部患者均有高血压脑梗死和(或)冠心病史,并长期口服抗凝药阿司匹林与复方丹参片等扩血管类药物6个月~7年.
作者:高龙;叶日兵;田伟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髋臼骨折手术入路选择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3例髋臼骨折的手术入路与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骨折复位按Matta标准评价:解剖复位13例,满意复位10例.随访6个月~36个月(平均26.5个月),疗效评价按照 D 'Aubigne-Postel经Matta改良的标准:优16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1.1%.结论 髋臼骨折手术入路应根据患者骨折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赵美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观察组67例,治疗组给予红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香丹注射液治疗,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80例中基本治愈41例,显著进步31例,进步6例,无效2例;对照组67例中基本治愈29例,显著进步19例,进步5例,无效14例.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好、安全.
作者:陈美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总结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2007年5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股骨远端骨折患者15例,均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结果 15例骨折均在6个月~11个月牢固连接,无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膝关节屈伸范围达150°.结论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与胫骨近端骨折具有较好的力学稳定性,骨折愈合率高,软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郭少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白内障是世界排名首位的致盲眼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2 000万人因此而失明,约占总失明人数的50%.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ECCE)分为超声乳化摘除及手动白内障摘除术,后者又分为需缝线的常规ECCE及无缝线的中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现将我院2006年-2010年间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458例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冯波儒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临床并不少见,多为散发流行,原因多不明.我们在临床上遇到36例低钾型周期性瘫痪,均找到原发病,得到合理治疗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亚波 刊期: 2011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