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急诊颅脑手术的策略

李双平;杨胜奇;郑青民

关键词:基层医院, 医院急诊, 颅脑手术, 治疗效果, 医务人员, 手术治疗, 手术策略, 抢救时机, 颅脑创伤, 急诊手术, 患者, 病情, 脑出血, 条件, 生命, 技术, 疾病, 发病, 处理
摘要:基层医院急诊颅脑手术治疗的患者几乎都是病情危急,绝大多数是颅脑创伤和脑出血,发病突然且严重,相当一部分患者合并有其他部位创伤和其他疾病,病情复杂,急诊手术对挽救生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基层的条件和技术又十分有限,这就要求医务人员采取正确的手术策略,切实处理好重要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基层医院的不足,抓住抢救时机,争取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EMR治疗大肠LST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的方法 、效果、并发症等相关临床问题.方法 经内镜检查发现132例167个LST病灶,采用规范的黏膜下注射配合透明帽辅助法手术,术后随访2个月~50个月,准确记录病灶大小、手术经过、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情况、病理及随访结果 .结果 本组技术成功率为100%,治愈率为98.8%,一次性完整切除率73.1%,分次切除法(EPMR)占10.2%,并发症发生率9.6%.术后病理癌变4例(2.4%).结论 EMR在目前条件下是一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可取代98%以上患者的传统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徐海荣;李俊英;余玲;刘刚;郝成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肾上腺素损伤内皮致动脉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肾上腺素能否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VEC),引起血栓形成,为今后研究肾上腺素过度脱氨损伤VEC机制研究和研发特异性防护药物打下基础.方法 将家兔分成3组,肾上腺素组、生理盐水组和依诺肝素组.通过插管于股动脉游离段分别注入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液、生理盐水,依诺肝素-肾上腺素液,保留25 min后,动脉插管连接生物信号记录系统,观察血压曲线,当曲线变为直线即为血栓堵塞形成,记录栓塞时间.取与药物接触的股动脉段做切片,观察血管内皮的病理变化.结果 肾上腺素组(20.08±1.72)min的栓塞时间显著短于生理盐水组(56.55±4.39)min和依诺肝素组(53.73±5.06)min(P<0.01),生理盐水组栓塞时间与依诺肝素组无明显差别.形态学观察股动脉血管显示,生理盐水组内皮质完整、光滑;肾上腺素组断裂、脱落较严重;依诺肝素组较完整,局部表面粗糙.结论 肾上腺素能够直接损伤VEC,导致动脉血栓形成.

    作者:肖素军;谢露;黎静;杨晓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胃癌急性穿孔28例的选择性治疗

    目的 探讨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诊断和合理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6月-2008年7月经病理证实的28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穿孔修补术4例,穿孔修补术后3周~4周早期施行Ⅱ期根治性手术2例,穿孔修补加胃、空肠吻合术2例,姑息性胃大部分切除术14例,胃癌根治术6例.结果 本组死亡5例.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分切除术、胃癌根治术平均生存期分别为6,18,30个月.结论 早期诊断及选择正确的术式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应尽可能行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或根治性手术.

    作者:黄党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子宫捆绑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10例分析

    产后出血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1],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剖宫产中出血成为产科常见并发症.我院自2006年起对术中出现宫缩乏力性子宫出血行子宫捆绑术治疗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将62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全部患者均采用5-Fu、EPI、DDP方案化疗,3周后重复第二程化疗.治疗组于化疗同时应用天地欣2 mg静滴,每周1次,连续6周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化疗总有效率46.9%,对照组化疗总有效率40.0%,差异无显著性.CD3、CD4阳性细胞数上升,CD8阳性细胞数下降,CD4+/CD8+比值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天地欣作为化疗的辅助用药,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胃癌化疗的客观有效率.

    作者:蔡俊;马德;杨武;于立江;陆网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40例临床效果观察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青春期功血),是青春期少女常见病,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无排卵型功血,易导致贫血、乏力等身体不适,给生活、学习带来不便.传统治疗主要是应用大剂量雌激素或孕激素止血,胃肠道反应较重,且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突破性出血,停药后撤退性出血多,患者难以耐受.本文旨在探讨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效果,寻求一种能迅速止血、调整周期和使用简便、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

    作者:蔡晓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45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的操作体会和对弥散性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45例弥散性肺疾病患者行TBLB ,对临床资料及病理诊断结果 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5例弥散性肺疾病中有42例成功取得肺组织标本,24例明确诊断,确诊率达57.1%.患者耐受性良好,术后发生气胸2例(4.8%).结论 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弥散性肺疾病的诊断是一种可靠、安全、简便、经济的方法 ,熟练的操作技术和默契的医护配合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梁岩静;郝振婷;柳小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胸部CR床旁摄影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胸部CR床旁摄影在新生儿已得到广泛应用,CR系统可显著降低X线曝光剂量,减少对新生儿和工作人员的辐射影响,提高所摄片的图像质量,对于急重症患儿的抢救尤为凸显优势,避免了传统摄片的一次成功率较低、废片率较高的弊端.CR系统的图像宽容度较大,可获得含有大量信息的高质量图像,对肺部细微结构的显示优于传统X线摄影,为临床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依据,得到各级医院的广泛重视.本文对我院新生儿CR胸部床旁摄片的应用作一总结,对CR成像技术在新生儿胸部床旁摄影中的价值进行探讨.

    作者:闫胜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胸部结节病的CT诊断

    目的 通过对胸部结节病的回顾性分析,认识典型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方法 复习1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胸部结节病的CT影像学表现.结果 12例中,10例表现为两侧肺门淋巴结增大和(或)纵隔淋巴结增大,2例仅有纵隔淋巴结增大,占16.7%,低于统计资料.结论 胸部结节病影像不典型时诊断困难,需结合临床资料或治疗中动态观察.

    作者:邢爱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球结膜瓣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翼状胬肉115例(95眼)的临床资料,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球结膜瓣移植术为治疗组,行单纯切除术为对照组,比较2组疗效.结果 随访6个月~18个月,治疗组中有2眼复发,复发率为3.3%;对照组中有14眼复发,复发率为2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球结膜瓣移植疗效优于单纯切除.

    作者:张铁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DSA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优势

    目的 探讨在子宫输卵管造影过程中,DSA在减轻医生和患者所受X线剂量及提高影像学诊断质量方面的优势.方法 对360例患者在DSA机下行子宫输卵管造影,记录曝光时间和影像质量,与常规造影进行对比.结果 曝光时间一般15 s~30 s,采集一系列图像动态观察,可全程、多角度反复观察子宫、输卵管的情况.结论 DSA机下子宫输卵管造影比常规X线摄影法更具优越性及重要的临床价值,并且可以大大减少医生和患者的X线辐射剂量.

    作者:邱模良;陈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西米替丁联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米替丁、水溶性维生素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把诊断为小儿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36例,比较其疗效、疗程.结果 治疗组大便次数恢复时间(3.54±0.83)d,大便性状改变(0.87±0.51)d.治疗组72 h总有效率91.67%,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西米替丁、水溶性维生素联合治疗小儿腹泻能减少腹泻次数,改变大便性状,缩短疗程.

    作者:夏苦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剧烈活动致急性肾损伤45例临床分析

    急性肾损伤(AKI)是临床常见危重症,是不同临床学科的常见疾病,处理及时患者肾功能将很快恢复,否则可发展至肾功能不可逆,并终进展到依赖血液净化治疗,甚至死亡.本文回顾我院2001年-2008年收治45例由于剧烈运动和高强度劳动导致AKI的患者,着重探讨其预防和治疗.

    作者:吴国祥;邹芳艳;彭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类比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解剖学由于专业术语多、形态描述多、记忆难度大,有的内容甚至抽象难懂,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枯燥乏味,严重挫伤了学习信心,直接影响到解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在解剖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类比,可使枯燥难懂的解剖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易懂,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能力、考试成绩和实践应用能力大大提高.既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发展了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作者:李洪文;黄玉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出血2例治疗观察

    我院自2004年以来收治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出血2例,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例1,女,48岁.无诱因出现左腰部胀痛1周,入院前3 d开始出现低热,体温在37~38 ℃之间.查体:左肾区叩击痛(+).B超及CT检查提示左肾中部外侧缘4 cm×3 cm软组织块影,向肾外凸出,CT值有负值成分.肾周有约10 cm×4 cm月牙形混杂密度影,MRI检查提示为肾周血肿.诊为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出血.

    作者:张玉泉;郭志全;扈新;王海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基层急诊颅脑手术的策略

    基层医院急诊颅脑手术治疗的患者几乎都是病情危急,绝大多数是颅脑创伤和脑出血,发病突然且严重,相当一部分患者合并有其他部位创伤和其他疾病,病情复杂,急诊手术对挽救生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基层的条件和技术又十分有限,这就要求医务人员采取正确的手术策略,切实处理好重要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基层医院的不足,抓住抢救时机,争取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双平;杨胜奇;郑青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乌体林斯及黄芪佐治糖尿病并肺部感染

    目的 评价乌体林斯、黄芪对糖尿病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糖尿病并肺部感染6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治疗组予乌体林斯、黄芪辅佐治疗糖尿病并肺部感染,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体林斯、黄芪佐治糖尿病并肺部感染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马小梅;雷永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我院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近年来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2004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5年来本院患者送检的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仪器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TB鉴定仪,部分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 2004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分离到69株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逐年提高,痰液标本检出率高(81.2%),菌株多来源于重症监护室(ICU)(52.2%)和内科(29%).在常用的抗生素中,有亚胺培南(8.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6.3%)、头孢哌酮/舒巴坦(27.5%)和阿米卡星(34.8%)耐药率低于50%.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之一,耐药情况较严重,应引起临床尤其是ICU室和内科的重视,规范各种无菌操作技术,减少院内的交叉感染,正确选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十分重要.

    作者:刘婷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我院2008年癌症患者麻醉性镇痛药品使用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附属医院2008年癌症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合理性提供指导.方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对我院麻醉镇痛药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处方进行分析,评价该类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 1年中我院癌症患者使用美施康定、度冷丁、可待因片止痛,分别占各自消耗量的100%,39.5%,3.5%.结论 我院麻醉药品品种相对比较齐全,能给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在应用上较为合理,能够把握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方案的规定,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麻醉药品.

    作者:柳冬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65例患细菌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及30例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于治疗前抽取静脉血进行C-反应蛋白测定,并比较其临床意义.结果 细菌感染组血清C-反应蛋白值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测定C-反应蛋白能有效地帮助临床对新生儿细菌感染进行诊断.并且动态检测C-反应蛋白可作为感染程度和疗效的判断标准,从而提高新生儿早期感染性疾病的诊疗率,有效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作者:彭心华;林红;肖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