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

杨继琰

关键词:老年人, 不合理用药, 人民生活水平, 药源性疾病, 人口老龄化, 正确使用, 预期疗效, 退化状态, 寿命延长, 多种疾病, 毒副反应, 慢性病, 种类, 治疗, 医学, 药物, 心理, 衰老, 生理, 社会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均处于衰老与退化状态,许多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疾病,而大多数疾病又为慢性病,需长期治疗,因此.用药的机会和种类较多,因为不合理用药而造成的损害明显增加.正确使用药物,尽量减少毒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对获得预期疗效尤为重要.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CR系统在床边摄影中的应用

    床边摄影为使用呼吸机、复合性创伤、术后、婴幼患儿等不宜搬动的危重患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是日常摄片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CR即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omputed radiography),它将模拟的影像信息转变为数字化影像信息,图像清晰度大幅提高,CR系统应用于床边摄影,为临床提供了质量更好的床边影像学资料.现就我们采用CR系统进行床边摄影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月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家庭内三种传播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调查分析

    2002年我县首次发现一家三口人均感染艾滋病病毒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显示一家三口人通过3种不同的传播途径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董少良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关节内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 总结关节内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结果,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2005年2月~2008年8月收住的58例62足跟骨骨折手术后患者资料,骨折类型按Sanders分型,ⅡA型5例,ⅡB型8例,ⅢA型8例,ⅢB型15例,ⅢC型19例,Ⅳ型3例.58例病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可塑形跟骨钢板内固定或克氏针螺钉固定,有骨缺损者自体植骨.根据X线片骨折愈合情况,术后2个月部分负重,3个月完全负重.结果 58例患者获得9个月~32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Mar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良率83.87%.2例皮瓣坏死内固定拆除,2例出现距下关节慢性疼痛,明显影响行走.结论 手术是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稳定的内固定,适当的手术时机及合理的固定方式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舒军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小儿包皮环切手术160例体会

    我科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进行小儿包皮环切手术160例,全部患儿恢复良好,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聂俊成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 观察动力髋螺钉(DHS)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用手术的方法,采用DHS内固定治疗4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 经过8个月~2年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1例髋内翻.结论 DHS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具有固定牢靠、并发症少、能早期起床活动等优点.在良好的手术环境和技术条件下,DHS是股骨粗隆间骨折首选的内固定材料.

    作者:阮金彦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B超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价值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1],如何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是每一位妇产科医生关注的问题.无痛人流手术不仅降低了人口出生率,而且克服了人流手术后引起的疼痛、人工流产综合征等弊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姜红芳;张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儿童药源性血尿54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儿科各种药物引起药源性血尿的发生情况.方法 通过对54例药源性血尿的回顾性分析,了解各种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血尿的发生率及其原因和机制.结果 由抗生素类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血尿所占比例高(81.48%).结论 应重视在患儿用药过程中各种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血尿.

    作者:赵龙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癌3例误诊分析

    本文报告3例胆囊结石手术中发现胆囊癌病例,复习总结原发性胆囊癌有关资料,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强调重视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癌的术前排查,警惕胆囊癌变的存在,为实施手术治疗质量的提高创造条件.

    作者:张伟林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误诊22例初探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减少COPD合并气胸误诊率的有效途径.方法 对2004年12月-2007年12月期间确诊为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22例误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经胸腔穿刺排气治愈,9例经胸腔闭式引流治愈,1例死亡.结论 对出现病情变化的COPD患者应认真体检,常规行胸部X线检查,从而降低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误诊率.

    作者:文小巧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猝死4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猝死的病因、诱因及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防治猝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猝死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猝死的病例中心血管病33例,占78%;糖尿病7例,占17.3%;过度肥胖2例,占4.7%.心肺复苏成功4例,成功率9.5%.结论 应重视心率变异性研究,预防猝死高危因素,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原青民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外固定架与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我科于2002年2月-2008年8月期间,应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结合加压螺丝钉、钢丝、克氏针做有限的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下1/3开放性骨折患者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金团;李华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老年患者心理医疗及其创新性研究

    本文以笔者实际经验为材料,介绍了内科老年患者心理问题,并给出了内科老年患者心理医疗的创新性研究--有效沟通.

    作者:顾家冀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调脂疗效.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者在糖尿病饮食、适量运动及健康教育基础上,行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的同时,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12周时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4周、12周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TC、TG、LDL-C均有下降,HDL-C升高,且12周与4周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阿托伐他汀为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调脂的理想药物选择.

    作者:邵勇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社会性因素剖宫产420例原因构成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 探讨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构成分析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剖宫产产妇的资料,统计社会因素割宫发生率,分析其原因构成比.结果 2006年10月-2009年8月我院共行剖宫产1 140例,其中社会因素剖宫产420例,占36.8%.其原因构成:孕妇及家属方面310例:婚育年龄的延迟140例,分娩知识缺乏110例,经济收入提高60例;医生方面110例:回避医疗风险70例,阴道分娩技术限制30例,经济利益驱动10例.结论 社会因素性剖宫产原因复杂,应针对其相关因素实施有效干预措施.

    作者:闫晓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退变性腰椎后滑脱15例临床X线分析

    退变性腰椎前滑脱国内已有报道,但退变性腰椎后滑脱尚报道不多.本文报道15例,就其病因及x线诊断等问题作初步探讨.

    作者:席英发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塞克硝唑与奥硝唑治疗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塞克硝唑分散片与奥硝唑片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入选滴虫阴道炙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塞克硝唑分散片组与奥硝唑片组各72例.治疗组采用塞克硝唑分散片口服,对照组采用奥硝唑片口服,疗程均为7 d.结果 用药后塞克硝唑分散片组痊愈率和有效率(痊愈+显效)分别为61%和94%;奥硝唑片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1%和94%,2组之间比较x2=0.14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4例病例中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 塞克硝唑分散片和奥硝唑片均能有效控制滴虫性阴道炙,均可作为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首选药物.

    作者:李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成人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抗休克公式的改进及应用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补液量的计算以及保护各脏器的综合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98例,均采用我科改良的补液公式.结果 本组病例中有2例发生肠道功能损害及肾功能不全而死亡,1例伤后1个月发生肺栓塞死亡,因皮源不足死亡3例,多脏器功能不全死亡3例.其余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通过后期手术封闭创面.结论 用改良的休克期补液公式进行治疗,可使大面积烧伤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关雪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急症子宫切除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切除的相关因素、手术指征及预防措施以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为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胎盘因素等.结论 加强产前检查,产时监护,减少产程干预,严格防治产科并发症,及时有效控制大出血,可有效降低急症子宫切除的发生率.

    作者:梁续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LPA/AP作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早期诊断指标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LPA/AP是否可作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早期血小板聚集及脑缺氧的灵敏指标.方法 对580例患者应用分子检测技术进行LPA/AP检测,总结其特点.结果 脑梗死、脑供血不足、冠心痛、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LPA/AP均不同程度增高,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者溶血磷脂酸(LPA)增高不明显,与溶血磷脂酸极性相似总磷脂(AP)增高临床符合率迭100%.结论 血浆LPA是血小板活化早期释放的物质,AP是脑缺血的早期标志物,二者均可作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准确的早期干预指标.

    作者:刘峰;南会泽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卵巢癌患者的临终护理

    临终护理即临终关怀,是指针对各种疾病末期、癌症晚期的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与护理照顾,其宗旨是满足临终患者身心的需要,使其能舒适、安详,有尊严地度过人生后的时刻.对于临终患者,人们已经从过去以治疗为主的观点,转向以照顾为主的观点,提供姑息性治疗,解除疼痛,给患者提供心理社会支持;从单纯延长生命的观点,强调尊重临终患者的尊严及权利;注重对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1].临终关怀把医学对人类所承担的人道主义精神体现得更加圆满.

    作者:贺永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