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毛果芸香碱滴眼液致全身毒性反应2例

李凤龙

关键词:毛果芸香碱滴眼液, 全身毒性反应, 现报道如下, 匹罗卡品, 青光眼, 治疗
摘要:毛果芸香碱亦称匹罗卡品,被广泛应用于青光眼的治疗已达百余年,而引起全身毒性反应者并不多见,我院曾遇见2例,现报道如下,以期引起警惕.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参松养心胶囊与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参松养心胶囊作为一种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中成药,现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我院自2006年1月开始在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应用,通过12个月的观察,进行了参松养心胶囊和胺碘酮两种药物治疗期前收缩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浅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增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重要的病变之一,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能导致双眼不可逆性盲.若能及时发现和早期治疗,则可以控制病情,减少致盲率.

    作者:李凤琪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重用黄芪配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产后尿潴留80例

    产后尿潴留指产后6 h以上不能自己排尿,而且胀满充盈,中医称为产后癃闭,是产后常见病.笔者自2000年用大剂量黄芪配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味治疗本病8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淑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多发性肋骨骨折33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镍钛合金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镍钛合金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33例,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并采用重点固定法肋骨内固定,观察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及相关并发症情况,并定期随访.结果 全组临床愈合32例,治愈率为96.9%,死亡1例(合并严重的颅脑创伤).平均手术时间52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9 d,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31 d,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镍钛合金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组织相容性好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且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呼吸功能改善,是一种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较好的方法.

    作者:董玉琦;王新连;徐伟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人工流产术后的避孕措施

    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虽然较安全,但近几年来未生育的年轻妇女要求人流的数量及重复流产的数量与日俱增,相应的近期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再次妊娠的不良影响必然有所增加.

    作者:胡永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绝经期综合征20例辨证治疗体会

    祖国医学认为绝经期综合征,是妇女到了月经将断绝的时候(约49岁前后),由于肾气虚,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人体调节阴阳的功能衰微,以致阴阳平衡失调,而发生的一种疾病.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内分泌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和新陈代谢的异常.

    作者:高荣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胰腺损伤30例诊疗体会

    胰腺系腹膜后器官,位于上腹部腹腔的后深处,被致伤机会不多,临床诊治中易被忽视.自1992年-2007年以来,我院共收治30例胰腺损伤,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英;顾盐炎;赵万文;叶国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小儿斜疝疝囊寻找的几点体会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22例,女20例,年龄10个月~6岁,其中1岁以下12例,1岁~3岁98例,3岁~6岁22例.均为住院患者.

    作者:王亚军;邹吉学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多功能汽疗机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疗效观察

    我科自2006年11月开始,使用深圳产全电脑多功能汽疗机联合抗组胺药物口服及皮质类固醇类乳膏外用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取得良好效果,为这一较为难治性皮肤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方法,同时总结了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操作经验,有效避免了意外情况的发生.

    作者:郑子义;胡晋华;郑晓玲;李静;赵海生;史瑞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

    三踝骨折为骨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关节内骨折,骨折通常因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而使踝关节失去正常的解剖关系,稳定性下降,所以三踝骨折需要切开复位来恢复踝关节面的解剖,并行坚强稳定的内固定,术后用石膏外同定.笔者自2004年1月-2008年1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三踝骨折54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傅跃文;郑志业;薛轩宝;田全亮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意识障碍200例临床诊治体会

    在120院前急救和急诊科我们经常遇到由于脑部创伤和一氧化碳中毒造成意识障碍的患者,如何能让患者在短时间内尽快苏醒,对于救治患者、对因对症治疗、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和联系家属来院非常重要.为此我们在紧急急救的基础上,同时加用指压耳穴进行急救,收到了可喜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巧花;张文斌;刘美颖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口服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死胎引产20例分析

    目的 探讨口服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死胎引产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40例晚期死胎引产的孕妇随机分为2组,A组20例将米索前列醇200μg研碎溶于40 ml生理盐水中,配制成混悬液,服药前充分摇匀,以量杯量取,每2 h口服10 ml(内含米索前列醇50μg),一旦出现有效宫缩(持续30 s,间歇5 h~6h)则停止用药,记录实际用药量,若无有效宫缩,则继续按时服用,直至服完,口服大剂量为200μg.B组20例行羊膜腔穿刺术,宫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 mg作为对照组.结果 2组都能达到死胎引产的目的 .A组从用药开始至临产的平均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口服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死胎引产,宫腔内感染机会少,引产时间缩短,产后子宫收缩良好,出血少,减少了产妇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引产方法.

    作者:王进胜;闫青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布鲁杆菌病误诊1例分析

    1 病例资料患者,男,65岁,既往体健,有养羊史,无排尿不畅史.半月前自觉腰痛、腹痛,以活动时明显,口服芬必得可好转.腰椎MRI示腰椎骨质增生,腰与骶椎间盘突出,1周前行走困难,卧床不起.1 d前寒战、发热,自觉腰、腹疼痛明显,出现排尿不畅、排尿痛,急诊入院.病程中,无明显出汗,拟发热原因待查收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8.7℃,意识清楚,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作者:高郑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20例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过去5年里我院收治的20例胎儿畸形的孕妇经腹部B超扫查观察其声像图特征,并进行分析.结果 20例胎儿畸形中产前诊断与产后完全符合20例,漏诊3例,均为复合畸形.所有病例经正常分娩或引产后证实.结论 超声可实时观察宫内胎儿发育情况,不仅能发现胎儿有无畸形,而且能时畸形的类型明确诊断,时临床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赖常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肠腔磁铁异物手术取出1例体会

    1 病例资料患儿,男,8岁,因误吞吸铁石2块(呈梭球状)2月余,采取多种方法无效而住院手术.X线及B超提示:右下腹可见2块吸铁石贴在一起,拟在氯胺酮麻醉下行异物取出术.术前肌注东莨菪碱0.2g、安定5 mg,进入手术室后肌注氯胺酮100 mg,以0.1%氯胺酮+安定10 g静滴维持麻醉状态.

    作者:徐金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频彩色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乳腺疾病是广大妇女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尤其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占妇女恶性肿瘤的第一位,严重危害着妇女的生命和健康,因此早期对乳腺内肿块作出良恶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维生素K缺乏症31例诊治与预防体会

    我院1997年1月-2007年收治31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鸿雁;李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早孕尿HCG胶体金检测漏检原因分析

    目的 对早孕HCG胶体金快速检测漏检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胶体金取晨尿测定HCG,并与放射免疫法对比.结果 350例阴性标本用放射免疫法复检出HCG 30例阳性(HCG>50 mIU/ml),复检出的阳性对照胶体金重新观察发现其中有8例因弱阳性而误判为阴性.结论 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操作和判断失误是造成漏检的主要原因.

    作者:田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如何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

    目的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方法 ①不仅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还要通过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开课导语;改进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②改善学生学习方法,如提前预习、复习回顾,全面理解、重点记忆,纵横联系、融汇贯通等方法.结果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结论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医学卫生人才.

    作者:裴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力衰竭剖宫产30例麻醉体会

    目的 总结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心力衰竭行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采用在蛛网膜下腔注药时小剂量、缓慢推注方法及术中综合治疗措施:头高位,高流量吸氧,监测CPV,减轻心脏前负荷,改善心功能,纠正低氧血症,静注地塞米松等.结果 30例患者中麻醉平面在T8以下者25例,均平稳度过手术期,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4例麻醉平面低,后经硬膜外导管推入3%氯普鲁卡因5 ml达到手术平面要求.1例麻醉平面达到T4,引起血压下降,用多巴胺静滴予以纠正.剖出的30例新生儿,无1例死亡.结论 终止妊娠是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心力衰竭的极重要的措施.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是保证术中镇痛完善、肌松良好及母婴安全的关键.在蛛网膜下腔注药时采用小剂量、缓慢推注的联合阻滞麻醉方法,因用药量小,作用迅速,镇痛完善,肌松良好,术中、术后并发症少而成为此类剖宫产手术的首选.

    作者:张秋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