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动脉夹层9例分析

马燕玲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早期诊断, 延误诊治, 急危重症, 报告分析, 急性期, 病死率, 死亡, 手术, 患者, 处理
摘要:主动脉夹层是少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常因病情凶险和延误诊治而短期内死亡,早期诊断,积极处理,可使部分患者度过急性期,为手术提供机会,降低病死率.现将近年来我科经治的9例主动脉夹层报告分析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2282株病原菌送检标本的分离率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为了解我院2006年各类标本病原菌的培养情况及耐药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帮助.特对其分析如下.

    作者:徐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不伴胸痛症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21例诊治体会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不伴胸痛症状的ACS,是指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由于患者缺乏特征性胸痛,临床症状不典型.易造成误诊、漏诊,影响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通过本组21例患者分析,希望对这类患者更快地作出诊断,给予适当的治疗,改善其预后.

    作者:徐月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金匮要略》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金匮要略>是我国早的一部研究杂病的专著,本书源于内、难二经,又高于内、难二经.它以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对中医学术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民族医药、卫生、保健事业作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本文将对该书作一简单的分析.

    作者:袁景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死亡受体DR5与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下)

    面对这一难胚,人们在小鼠身上制成了针对人死亡受体DR5的mAb-TRA-8,在研究中人们发现.虽然DR5的mRNA广泛地表达于人的正常组织,但是在许多正常组织如肝脏、肺、乳腺、肾、脾、睾丸、卵巢、心脏、胰腺等却未能用TRA-8检测出DR5受体蛋白;而在其相应的肿瘤组织和其他的癌组织却可检测出DR5受体蛋白的高表达,并可对TRA-8有很高的敏感性.与此同时,人们虽然在正常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外周血T、B淋巴细胞中可检测出 DR5受体的表达,但其蛋白水平不高,不足以对TRA-8产生敏感,不会被诱导凋亡,而在其相应的神经胶质瘤(SH687,U87细胞)和淋巴瘤组织(Jukat,CEM-6细胞)中,DR5受体蛋白的水平却明显增高,能够被TRA-8诱导凋亡.

    作者:席子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73例诊治分析

    颅脑损伤中常见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tSAH),是导致颅脑创伤后加重继发脑损伤(脑血管痉挛、脑梗死、脑积液等)的主要因素.我科2003年6月~2006年12月收治73例tSAH患者,现总结并分析如下.

    作者:姜大宇;朱首峰;董克辛;曲波;姚远庆;卢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24例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 总结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体会.方法 对1998年12月~2007年8月收治的24例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中6例采用硫脲类药物加碘荆进行手术前准备,4例采用心得安加碘剂准备,14例单用碘剂准备.所有病例都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无甲状腺危象,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等并发症.结论 手术治疗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安全有效的,需行合理的术前准备及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作者:汤湛基;黄滨;夏湛联;骆谏英;马劲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浅谈粗放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笔者提出的粗放型教学是一种重视教学基本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强调老师在课堂上应全身心融入课堂教学环境,在教学中体现自己的本色,使老师以一个轻松的姿态进行教学工作,实现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和谐统一,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周冬梅;周伟;曹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 提供一种对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 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行剖宫产73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32例(53个肢体),均给予溶栓抗凝药物、中草药活血化瘀并以中草药汤剂湿敷患肢治疗,平均随访18个月(6个月~24个月).结果 32例患者均治愈,无1例患者发生肺栓塞,治愈率100%.结论 中西药物联合治疗剖官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尤其是中草药的治疗疗效好且安全性高,建议积极推广.

    作者:王雪梅;聂希连;宋国红;王玉珠;张彩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正确识别异形淋巴细胞提高临检准确率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显微镜分类计数法渐被血细胞分析仪所替代.但有时因感染源及反应原的不同,会出现一些异常的淋巴细胞(异形淋巴细胞),血细胞分析仪无法准确显示,需临床检验工作者用显微镜进行白细胞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如不熟悉血细胞形态学,易将异形淋巴细胞误认为白血病细胞,造成诊断错误.为提高准确率,现将有关文献及笔者遇到的情况作一简述.

    作者:余志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气管插管发生阻塞的原因及对策

    气管插管包括经口或经鼻插管,是抢救呼吸衰竭的一项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梗阻是人工气道管理中为严重的临床急症,常常威胁患者生命.本文主要探讨导致气管插管发生阻塞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孙淑青;马翠平;李娜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前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尿流动力学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术前准备的应用是否提高了术前诊断的水平,是否对掌握手术指征和选择手术方法及时机有参考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泌尿外科2004年1月~2005年6月95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5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应用尿流动力学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得当,效果良好.结论 术前应用尿流动力学检查,提高了术前诊断的水平,对掌握手术指征和选择手术方法及时机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郭建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人工肝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凝血及纤溶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时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 应用日本Plasauto IQ免疫吸附机对25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32例次P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25例患者经PE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现为食欲增加、乏力改善、腹胀减轻、意识转清、尿量增多等;PE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纤维蛋白原(FIB)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PE能有效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凝血及纤溶功能.

    作者:林文;欧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十二指肠损伤的术式选择与术后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术式与术后效果,以期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1080年~2006年42例十二指肠损伤惠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为判断标准.结果 术后总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76.2%、31.0%、16.7%,十二指肠一空肠Roux-Y吻合术式分别为93.3%、13.3%、6.7%,效果好.结论 十二指肠损伤后,以十二指肠-空肠Roux-Y吻合术式效果较好,其次为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十二指肠单纯缝合和(或)造瘘术,对于较小的损伤仍有其应用价值.

    作者:杨引明;高志清;李开宗;付由池;周景师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新型N-CPAP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新型鼻塞式CPAP(N-CPAP)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及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新生儿科住院的16例HMD和20例不同原因引起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使用新型鼻塞式CPAP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气指标和胸片改善情况.结果 36例患儿中有效33例,有效率91.7%,3例无效,无效病例均为Ⅳ级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后改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33例治疗有效的患儿治疗后4 h、12 h、24h pH、PaO2、SaO2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PaCO2治疗后4 h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12 h、24 h后与治疗前比较PaCO2明显改善(JP<0.01).结论 新型鼻塞式CPAP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呼吸衰竭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具有无创伤、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价廉、疗效显著等优点,作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和呼吸衰竭的一项有效方法,新型鼻塞式CPAP值得在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沈玉才;黄维本;巢伟聪;郑志凌;许志松;杨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氟桂利嗪联合普奈洛尔治疗偏头痛的观察

    目的 观察氟桂利嗪联合普奈洛尔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疗效,探讨两药联合应用能否增强疗效.方法 146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50例,氟桂利嗪每晚睡前5 mg一次口服,普奈洛尔每次10mg,每日3次口服;Ⅱ组49例,氟桂利嗪每晚睡前5 mg一次口服;Ⅲ组47例,普奈洛尔每次10 mg,每日3次口服.3组均以90 d为疗程,观察3组治疗前后平均每月头痛发作次数、程度的变化及副作用.结果 治疗后Ⅰ组总有效率92.0%,Ⅱ组总有效率69.4%,Ⅲ组总有效率63.8%,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用药组,v值分别为2.64、3.45,均P<0.01,3组副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 氟桂利嗪与普奈洛尔联合应用能提高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疗效,副作用无增加.

    作者:柯东风;沈锦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经方实验录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经常使用经方,药证相投取效甚捷.现将临证效验录于下:

    作者:王润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长程发热30例病因分析

    导致发热的病因众多,当发热持续时间超过2周以上者即称为长程发热.由于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常常会给诊断及治疗带来闲难.本文对1992年~2002年10年间经我科确诊的30例长程发热病例的临床及病因作一分析,旨在找出近年来山西南部地区长程发热疾病的病因及诊治规律.

    作者:侯志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48例中转开腹手术超声总结

    目的 总结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手术(中转腹)的原因,从超声检查角度加以总结,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严格把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尽可能避免中转腹手术的发生.方法 2003年~2006年我院开展LC手术3 216例.结果 完成LC手术3 168例,中转开腹48例,中转率1.5%.结论 超声检查的准确提示可为临床医生筛选腹腔镜手术适应证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曾帆;郑继华;胡正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主动脉夹层9例分析

    主动脉夹层是少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常因病情凶险和延误诊治而短期内死亡,早期诊断,积极处理,可使部分患者度过急性期,为手术提供机会,降低病死率.现将近年来我科经治的9例主动脉夹层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马燕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新一代IUD吉妮放置时间的探索

    吉妮宫内节育是一种具有无支架、周定式、可变性的新型IUD,它的特点是一次性放置,多年有效,放置和取出方便,副作用小[1],是广大育龄妇女安全可靠的避孕方法.但由于它放置时间通常局限在月经干净后几天内(常规3 d内),常使许多育龄妇女多次就诊才能如愿.为了探索在月经周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能放置吉妮IUD,我们选择月经的3个时期放置吉妮,作对比性研究,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