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润怀
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不仅在发作时临床症状给患者带来的影响,更重要的会增加血栓栓塞的危险.房颤患者易发生血栓栓塞,特别是脑卒中是房颤致死或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0%~20%的房颤患者将在未来发生严重的致残性脑卒中.因此,预防栓塞是房颤治疗的重要目标.本文对我院(三乙医院)近2年来158例房颤患者的抗凝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经验,提高对房颤抗凝的认识.
作者:任恩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时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 应用日本Plasauto IQ免疫吸附机对25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32例次P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25例患者经PE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现为食欲增加、乏力改善、腹胀减轻、意识转清、尿量增多等;PE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纤维蛋白原(FIB)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PE能有效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凝血及纤溶功能.
作者:林文;欧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介入联合中医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均经临床表现、B超或CT影像、AFP检测等明确诊断的6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对64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4年,3、5年生存率分别为46%和38%,肿块平均缩小83%,症状改善率在80%以上,明显提高了患者的存活质量.结论 采用介入联合中医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将中医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与现代医疗技术有机结合,相互取长补短,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提高了生存质量,使肝癌患者获得佳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科怀;李红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不伴胸痛症状的ACS,是指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由于患者缺乏特征性胸痛,临床症状不典型.易造成误诊、漏诊,影响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通过本组21例患者分析,希望对这类患者更快地作出诊断,给予适当的治疗,改善其预后.
作者:徐月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显微镜分类计数法渐被血细胞分析仪所替代.但有时因感染源及反应原的不同,会出现一些异常的淋巴细胞(异形淋巴细胞),血细胞分析仪无法准确显示,需临床检验工作者用显微镜进行白细胞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如不熟悉血细胞形态学,易将异形淋巴细胞误认为白血病细胞,造成诊断错误.为提高准确率,现将有关文献及笔者遇到的情况作一简述.
作者:余志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40岁.无自觉症状,于我院体检.查体:患侧前臂较对侧粗,无压痛,余(一).进一步摄片检查示:右侧肩胛骨可见团片样骨质密度增高,右肱骨全段及右桡骨全段骨皮质区不规则骨硬化,无骨小梁结构,表面凹凸不平,好似蜡油自上而下流注,部分骨髓腔消失,右腕骨及第一、二掌指骨亦示累及.余骨未见异常,见图1、2.诊断:右上肢蜡油样骨病.
作者:骆静;蔡杰;张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感染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480例感染性肺炎患者被分成3组.细菌感染患者240例,支原体感染患者105例.病毒感染患者13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自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CRP.观察比较各组患者CRP阳性率的变化.结果 3组患者急性期CRP阳性率分别为88.3%、80.9%及11.9%.与急性期相比,细菌感染组和支原体感染组恢复期CRP阳性率显著降低(X<'2>=288.3,X<'2>=64.3,P<0.01),而病毒感染组却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CRP随病情的恢复而显著下降,随病情加重而明显升高,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
作者:许永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面对这一难胚,人们在小鼠身上制成了针对人死亡受体DR5的mAb-TRA-8,在研究中人们发现.虽然DR5的mRNA广泛地表达于人的正常组织,但是在许多正常组织如肝脏、肺、乳腺、肾、脾、睾丸、卵巢、心脏、胰腺等却未能用TRA-8检测出DR5受体蛋白;而在其相应的肿瘤组织和其他的癌组织却可检测出DR5受体蛋白的高表达,并可对TRA-8有很高的敏感性.与此同时,人们虽然在正常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外周血T、B淋巴细胞中可检测出 DR5受体的表达,但其蛋白水平不高,不足以对TRA-8产生敏感,不会被诱导凋亡,而在其相应的神经胶质瘤(SH687,U87细胞)和淋巴瘤组织(Jukat,CEM-6细胞)中,DR5受体蛋白的水平却明显增高,能够被TRA-8诱导凋亡.
作者:席子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草酸铂(L-OHP)联合亚叶酸钙(CF),5-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确诊晚期胃癌患者32例,均为先前行DF、ECF方案治疗失败的患者,治疗方案为:L-OHP85 mg/m2iv gtt,h 0~2,d1;CF 200 mg/m2,iv gtt,2 h,d1~2;5-Fu 400 mg/m2,iv bolus 2 h,d1~2;5-Fu 600 mg/m2,civ gtt,d2~24,d1~2,2周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至少接受3个周期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 经3个周期以上治疗后,CR 1例,PIK 14例,NC 8例,PD 9例.总有效率46.9%,主要毒副反应为神经系统毒性、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轻度损害.结论 草酸铂联合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骆益宙;廖辉;黄璜;刘曼佳;赵怡;于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提供一种对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 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行剖宫产73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32例(53个肢体),均给予溶栓抗凝药物、中草药活血化瘀并以中草药汤剂湿敷患肢治疗,平均随访18个月(6个月~24个月).结果 32例患者均治愈,无1例患者发生肺栓塞,治愈率100%.结论 中西药物联合治疗剖官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尤其是中草药的治疗疗效好且安全性高,建议积极推广.
作者:王雪梅;聂希连;宋国红;王玉珠;张彩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经常使用经方,药证相投取效甚捷.现将临证效验录于下:
作者:王润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前言亲爱的,我想对你说:我是医生,不是骗子,我不能违背医学事实对你胡说八道:我是人,不是种,我不能捏造生物规律吹口气把病吹跑治好:我担不起上帝或天使的称号,但我也绝对不是魔鬼或者妖道,我只是有血有肉有阴有阳的你的凡胎同胞:生命是如此的深臭,你的呼吸心跳、一颦一笑都是生命的波涛,都会掀起我滔天的头脑风暴:我凝神定气尽心尽力求索着你的康复健康之道,亲爱的你难道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同胞的我真的想要你有一点知道:生命真的非常玄妙、多情难说大小、治病挠痒渺渺、聊聊搔搔了了、御病的科学和谐发展需要你我同德同心协手构造……
作者:方有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神经节苷脂及纳洛酮治疗,观察2组惠儿临床疗效并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7 d~10 dNBNA评分(≥35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樊迎朝;张佛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髁状突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为临床在治疗中选择合适的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了我院87例髁状突骨折的临床资料,随访检查患者的面形、张口度、张口形、咬<牙合>关系、关节症状,并摄X线片或CT检查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髁状突骨折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总体疗效都比较满意,对比2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手术摘除髁状突4例疗效不满意,平均张口度23mm,咬<牙合>关系出现紊乱.结论 保守治疗仍可作为大多数髁状突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手术治疗应严格选择适应证,摘除髁状突应尽量少用.
作者:李瑞春;刘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一种从鲨鱼软骨(shark cartilag,SC)中简便、快速提取低分子蛋白的方法,并证实该方法提取的鲨鱼软骨低分子蛋白能有效地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方法 以鲨鱼软骨为原料,粉碎后反复冻融,离心去沉淀,超滤、真空干燥后得到鲨鱼软骨低分子蛋白.体外实验测定它对内皮细胞增殖、黏附和迁移的影响,用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测定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鲨鱼软骨低分子蛋白能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MTT法抑制率为(42.026±3.530%)]、黏附[抑制率为(66.783±5.220)%]和迁移运动[抑制率为(86.760±12.487)%],可显著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的新生血管的形成.结论 鲨鱼软骨低分子蛋白可以抑制内皮细胞生长、黏附和迁移运动,进而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
作者:尚俊英;谢裕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急性阑尾炎是引起小儿急性腹痛中主要的疾病.外科许多领域里虽然有很多进展,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时发现阑尾已经穿孔的,在比例上并无减少,每年有许多儿童在经历过长时间的重病后侥幸存活.
作者:王晓旭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幕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幕下星形细胞瘤诊断水平.方法 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1例幕下星形细胞瘤临床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1例肿瘤中12例定位于小脑半球,6例位于蚓部,3例位于第四脑室内.21例中实质瘤体型7例,瘤在囊内型6例.囊在瘤内型6例,2例表现为完全囊性.结论 幕下星形细胞瘤在MRI上的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MRI对其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志刚;张辉;吴伟;李志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新型鼻塞式CPAP(N-CPAP)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及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新生儿科住院的16例HMD和20例不同原因引起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使用新型鼻塞式CPAP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气指标和胸片改善情况.结果 36例患儿中有效33例,有效率91.7%,3例无效,无效病例均为Ⅳ级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后改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33例治疗有效的患儿治疗后4 h、12 h、24h pH、PaO2、SaO2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PaCO2治疗后4 h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12 h、24 h后与治疗前比较PaCO2明显改善(JP<0.01).结论 新型鼻塞式CPAP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呼吸衰竭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具有无创伤、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价廉、疗效显著等优点,作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和呼吸衰竭的一项有效方法,新型鼻塞式CPAP值得在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沈玉才;黄维本;巢伟聪;郑志凌;许志松;杨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院1997年10月~2007年10月,共行胃大部切除305例,均为毕Ⅱ式,术后发生功能性残胃排空障碍16例,占5.24%.现就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孙卫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于发达国家30%~60%及发展中国家60%以上人群,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引起90%的消化性溃疡,在胃癌发生的初始阶段起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证明,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治愈胃炎及胃溃疡,可能预防胃癌的发生.目前,幽门螺杆菌的根治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标准临床治疗的一部分.在过去10年,已有几种有效的方法被评价并推荐用于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一方面,一些治疗方法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根治率,但也伴随着多重药、大剂量、长疗程、副作用多及耐药性等缺点.另一方面,一些新的疗法可能克服以上缺点但存在治疗费用高等问题.
作者:傅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