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上肢蜡油样骨病1例报告

骆静;蔡杰;张双

关键词:右上肢, 油样, 骨病, 自上而下, 自觉症状, 蜡油, 骨质密度, 病例资料, 掌指骨, 皮质区, 梁结构, 肩胛骨, 骨硬化, 骨髓腔, 不规则, 诊断, 无压, 腕骨, 体检, 桡骨
摘要:1 病例资料患者,男,40岁.无自觉症状,于我院体检.查体:患侧前臂较对侧粗,无压痛,余(一).进一步摄片检查示:右侧肩胛骨可见团片样骨质密度增高,右肱骨全段及右桡骨全段骨皮质区不规则骨硬化,无骨小梁结构,表面凹凸不平,好似蜡油自上而下流注,部分骨髓腔消失,右腕骨及第一、二掌指骨亦示累及.余骨未见异常,见图1、2.诊断:右上肢蜡油样骨病.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48例中转开腹手术超声总结

    目的 总结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手术(中转腹)的原因,从超声检查角度加以总结,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严格把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尽可能避免中转腹手术的发生.方法 2003年~2006年我院开展LC手术3 216例.结果 完成LC手术3 168例,中转开腹48例,中转率1.5%.结论 超声检查的准确提示可为临床医生筛选腹腔镜手术适应证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曾帆;郑继华;胡正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氟桂利嗪联合普奈洛尔治疗偏头痛的观察

    目的 观察氟桂利嗪联合普奈洛尔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疗效,探讨两药联合应用能否增强疗效.方法 146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50例,氟桂利嗪每晚睡前5 mg一次口服,普奈洛尔每次10mg,每日3次口服;Ⅱ组49例,氟桂利嗪每晚睡前5 mg一次口服;Ⅲ组47例,普奈洛尔每次10 mg,每日3次口服.3组均以90 d为疗程,观察3组治疗前后平均每月头痛发作次数、程度的变化及副作用.结果 治疗后Ⅰ组总有效率92.0%,Ⅱ组总有效率69.4%,Ⅲ组总有效率63.8%,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用药组,v值分别为2.64、3.45,均P<0.01,3组副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 氟桂利嗪与普奈洛尔联合应用能提高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疗效,副作用无增加.

    作者:柯东风;沈锦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口腔遗传疾病的遗传方式及临床表现

    口腔遗传病常为单基因疾病、多基因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牙齿、牙龈及牙周组织、牙齿和皮肤或骨组织、黏膜及其他组织的遗传病.

    作者:迟翠香;刘宗玲;刘晓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十二指肠损伤的术式选择与术后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术式与术后效果,以期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1080年~2006年42例十二指肠损伤惠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为判断标准.结果 术后总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76.2%、31.0%、16.7%,十二指肠一空肠Roux-Y吻合术式分别为93.3%、13.3%、6.7%,效果好.结论 十二指肠损伤后,以十二指肠-空肠Roux-Y吻合术式效果较好,其次为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十二指肠单纯缝合和(或)造瘘术,对于较小的损伤仍有其应用价值.

    作者:杨引明;高志清;李开宗;付由池;周景师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状态的分析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随着科学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寿命较前明显延长.据统计,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113亿.占人口总数的10%;到2020年将达到2.3亿,占人口总数的20%以上.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帕金森病患者的人数大幅度上升.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帕金森病患病人数约170万,临床上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PSD)者发病率较高,本文主要探讨帕金森病与抑郁症的关系.

    作者:徐凤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超声观察肝硬化合并胆结石的成因

    目的 应用超声探讨肝硬化与胆囊结石的关系.方法 本文应用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比较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生情况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失代偿组高于代偿组(P<0.05).脾大组结石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非脾大组(P<0.01).结果 ①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正常人;②肝硬化失代偿期、脾大患者并发胆囊结石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代偿期和脾不大患者.结论 随肝硬化病情的加重,合并胆囊结石的发生率也在升高.

    作者:乔赫男;郝晓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经方实验录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经常使用经方,药证相投取效甚捷.现将临证效验录于下:

    作者:王润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神经节苷脂及纳洛酮治疗,观察2组惠儿临床疗效并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7 d~10 dNBNA评分(≥35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樊迎朝;张佛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右上肢蜡油样骨病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患者,男,40岁.无自觉症状,于我院体检.查体:患侧前臂较对侧粗,无压痛,余(一).进一步摄片检查示:右侧肩胛骨可见团片样骨质密度增高,右肱骨全段及右桡骨全段骨皮质区不规则骨硬化,无骨小梁结构,表面凹凸不平,好似蜡油自上而下流注,部分骨髓腔消失,右腕骨及第一、二掌指骨亦示累及.余骨未见异常,见图1、2.诊断:右上肢蜡油样骨病.

    作者:骆静;蔡杰;张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长程发热30例病因分析

    导致发热的病因众多,当发热持续时间超过2周以上者即称为长程发热.由于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常常会给诊断及治疗带来闲难.本文对1992年~2002年10年间经我科确诊的30例长程发热病例的临床及病因作一分析,旨在找出近年来山西南部地区长程发热疾病的病因及诊治规律.

    作者:侯志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婴儿麻疹1例

    1 临床资料患儿,男,5个月.发热5 d伴皮疹3 d于3月24日入院.母乳喂养儿,病前1周其母患麻疹.体温38~39℃,2 d后出现畏光、流泪和柯氏斑.随之耳后、面颈部出现红色点状皮疹,2 d内遍及全身,色泽变暗.阵发性咳嗽逐渐加重,无呕吐、腹泻及抽搐.人院查体:体温38.2℃,精神尚佳,前囟平坦;颜面、胸腹部及四肢可见大小不一的密集充血性皮疹,疹间肤色正常,部分皮疹融合成片.眼结合膜充血,泪水汪汪,可见柯氏斑;心率12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肺部呼吸音粗糙,闻及湿啰音;腹软,肝肋下2 cm,质软,未及包块.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作者:黄玉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医生构呓:你和我

    前言亲爱的,我想对你说:我是医生,不是骗子,我不能违背医学事实对你胡说八道:我是人,不是种,我不能捏造生物规律吹口气把病吹跑治好:我担不起上帝或天使的称号,但我也绝对不是魔鬼或者妖道,我只是有血有肉有阴有阳的你的凡胎同胞:生命是如此的深臭,你的呼吸心跳、一颦一笑都是生命的波涛,都会掀起我滔天的头脑风暴:我凝神定气尽心尽力求索着你的康复健康之道,亲爱的你难道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同胞的我真的想要你有一点知道:生命真的非常玄妙、多情难说大小、治病挠痒渺渺、聊聊搔搔了了、御病的科学和谐发展需要你我同德同心协手构造……

    作者:方有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死亡受体DR5与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下)

    面对这一难胚,人们在小鼠身上制成了针对人死亡受体DR5的mAb-TRA-8,在研究中人们发现.虽然DR5的mRNA广泛地表达于人的正常组织,但是在许多正常组织如肝脏、肺、乳腺、肾、脾、睾丸、卵巢、心脏、胰腺等却未能用TRA-8检测出DR5受体蛋白;而在其相应的肿瘤组织和其他的癌组织却可检测出DR5受体蛋白的高表达,并可对TRA-8有很高的敏感性.与此同时,人们虽然在正常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外周血T、B淋巴细胞中可检测出 DR5受体的表达,但其蛋白水平不高,不足以对TRA-8产生敏感,不会被诱导凋亡,而在其相应的神经胶质瘤(SH687,U87细胞)和淋巴瘤组织(Jukat,CEM-6细胞)中,DR5受体蛋白的水平却明显增高,能够被TRA-8诱导凋亡.

    作者:席子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下颌髁状突骨折87例治疗及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髁状突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为临床在治疗中选择合适的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了我院87例髁状突骨折的临床资料,随访检查患者的面形、张口度、张口形、咬<牙合>关系、关节症状,并摄X线片或CT检查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髁状突骨折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总体疗效都比较满意,对比2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手术摘除髁状突4例疗效不满意,平均张口度23mm,咬<牙合>关系出现紊乱.结论 保守治疗仍可作为大多数髁状突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手术治疗应严格选择适应证,摘除髁状突应尽量少用.

    作者:李瑞春;刘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人工肝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凝血及纤溶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时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 应用日本Plasauto IQ免疫吸附机对25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32例次P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25例患者经PE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现为食欲增加、乏力改善、腹胀减轻、意识转清、尿量增多等;PE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纤维蛋白原(FIB)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PE能有效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凝血及纤溶功能.

    作者:林文;欧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的治疗策略

    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于发达国家30%~60%及发展中国家60%以上人群,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引起90%的消化性溃疡,在胃癌发生的初始阶段起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证明,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治愈胃炎及胃溃疡,可能预防胃癌的发生.目前,幽门螺杆菌的根治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标准临床治疗的一部分.在过去10年,已有几种有效的方法被评价并推荐用于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一方面,一些治疗方法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根治率,但也伴随着多重药、大剂量、长疗程、副作用多及耐药性等缺点.另一方面,一些新的疗法可能克服以上缺点但存在治疗费用高等问题.

    作者:傅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介入联合中医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介入联合中医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均经临床表现、B超或CT影像、AFP检测等明确诊断的6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对64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4年,3、5年生存率分别为46%和38%,肿块平均缩小83%,症状改善率在80%以上,明显提高了患者的存活质量.结论 采用介入联合中医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将中医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与现代医疗技术有机结合,相互取长补短,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提高了生存质量,使肝癌患者获得佳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科怀;李红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第二章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外科治疗(一)

    1 建议(参见方法学)1.1手术适应证不管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GCS评分多少,只要CT扫描显示血肿厚度超过10 mm,粗中线移位超过5 mm,应该手术清除血肿.

    作者:刘伟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前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尿流动力学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术前准备的应用是否提高了术前诊断的水平,是否对掌握手术指征和选择手术方法及时机有参考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泌尿外科2004年1月~2005年6月95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5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应用尿流动力学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得当,效果良好.结论 术前应用尿流动力学检查,提高了术前诊断的水平,对掌握手术指征和选择手术方法及时机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郭建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气管插管发生阻塞的原因及对策

    气管插管包括经口或经鼻插管,是抢救呼吸衰竭的一项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梗阻是人工气道管理中为严重的临床急症,常常威胁患者生命.本文主要探讨导致气管插管发生阻塞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孙淑青;马翠平;李娜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