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73例诊治分析

姜大宇;朱首峰;董克辛;曲波;姚远庆;卢勇

关键词: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继发脑损伤, 颅脑损伤, 脑积液, 脑梗死, 创伤后, 患者
摘要:颅脑损伤中常见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tSAH),是导致颅脑创伤后加重继发脑损伤(脑血管痉挛、脑梗死、脑积液等)的主要因素.我科2003年6月~2006年12月收治73例tSAH患者,现总结并分析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24例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 总结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体会.方法 对1998年12月~2007年8月收治的24例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中6例采用硫脲类药物加碘荆进行手术前准备,4例采用心得安加碘剂准备,14例单用碘剂准备.所有病例都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无甲状腺危象,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等并发症.结论 手术治疗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安全有效的,需行合理的术前准备及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作者:汤湛基;黄滨;夏湛联;骆谏英;马劲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人工肝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凝血及纤溶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时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 应用日本Plasauto IQ免疫吸附机对25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32例次P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25例患者经PE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现为食欲增加、乏力改善、腹胀减轻、意识转清、尿量增多等;PE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纤维蛋白原(FIB)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PE能有效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凝血及纤溶功能.

    作者:林文;欧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气管插管发生阻塞的原因及对策

    气管插管包括经口或经鼻插管,是抢救呼吸衰竭的一项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梗阻是人工气道管理中为严重的临床急症,常常威胁患者生命.本文主要探讨导致气管插管发生阻塞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孙淑青;马翠平;李娜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口腔遗传疾病的遗传方式及临床表现

    口腔遗传病常为单基因疾病、多基因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牙齿、牙龈及牙周组织、牙齿和皮肤或骨组织、黏膜及其他组织的遗传病.

    作者:迟翠香;刘宗玲;刘晓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正确识别异形淋巴细胞提高临检准确率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显微镜分类计数法渐被血细胞分析仪所替代.但有时因感染源及反应原的不同,会出现一些异常的淋巴细胞(异形淋巴细胞),血细胞分析仪无法准确显示,需临床检验工作者用显微镜进行白细胞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如不熟悉血细胞形态学,易将异形淋巴细胞误认为白血病细胞,造成诊断错误.为提高准确率,现将有关文献及笔者遇到的情况作一简述.

    作者:余志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氟桂利嗪联合普奈洛尔治疗偏头痛的观察

    目的 观察氟桂利嗪联合普奈洛尔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疗效,探讨两药联合应用能否增强疗效.方法 146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50例,氟桂利嗪每晚睡前5 mg一次口服,普奈洛尔每次10mg,每日3次口服;Ⅱ组49例,氟桂利嗪每晚睡前5 mg一次口服;Ⅲ组47例,普奈洛尔每次10 mg,每日3次口服.3组均以90 d为疗程,观察3组治疗前后平均每月头痛发作次数、程度的变化及副作用.结果 治疗后Ⅰ组总有效率92.0%,Ⅱ组总有效率69.4%,Ⅲ组总有效率63.8%,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用药组,v值分别为2.64、3.45,均P<0.01,3组副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 氟桂利嗪与普奈洛尔联合应用能提高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疗效,副作用无增加.

    作者:柯东风;沈锦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不伴胸痛症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21例诊治体会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不伴胸痛症状的ACS,是指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由于患者缺乏特征性胸痛,临床症状不典型.易造成误诊、漏诊,影响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通过本组21例患者分析,希望对这类患者更快地作出诊断,给予适当的治疗,改善其预后.

    作者:徐月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神经节苷脂及纳洛酮治疗,观察2组惠儿临床疗效并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7 d~10 dNBNA评分(≥35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樊迎朝;张佛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浅谈粗放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笔者提出的粗放型教学是一种重视教学基本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强调老师在课堂上应全身心融入课堂教学环境,在教学中体现自己的本色,使老师以一个轻松的姿态进行教学工作,实现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和谐统一,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周冬梅;周伟;曹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房颤患者抗凝状况分析

    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不仅在发作时临床症状给患者带来的影响,更重要的会增加血栓栓塞的危险.房颤患者易发生血栓栓塞,特别是脑卒中是房颤致死或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0%~20%的房颤患者将在未来发生严重的致残性脑卒中.因此,预防栓塞是房颤治疗的重要目标.本文对我院(三乙医院)近2年来158例房颤患者的抗凝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经验,提高对房颤抗凝的认识.

    作者:任恩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介入联合中医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介入联合中医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均经临床表现、B超或CT影像、AFP检测等明确诊断的6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对64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4年,3、5年生存率分别为46%和38%,肿块平均缩小83%,症状改善率在80%以上,明显提高了患者的存活质量.结论 采用介入联合中医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将中医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与现代医疗技术有机结合,相互取长补短,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提高了生存质量,使肝癌患者获得佳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科怀;李红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试将听证会制度引入医院

    目的 完善医院内部民主制度来实现医院和谐.方法 医院引入听证会制度,由医院工会负责具体实施.既维护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强化工会维权职能,又丰富工会组织的日常活动,提升工会地位与影响力.结果 畅通职工诉求渠道,有效完善了职工的日常表达机制,营造医院和谐氛围.结论 医院尝试引入听证制度,搭起职工与管理层沟通对话的平台,构建日常的个人诉求机制,充实、深化医院民主管理内涵,促进了医院的平安与和谐.

    作者:徐荣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超声观察肝硬化合并胆结石的成因

    目的 应用超声探讨肝硬化与胆囊结石的关系.方法 本文应用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比较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生情况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失代偿组高于代偿组(P<0.05).脾大组结石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非脾大组(P<0.01).结果 ①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正常人;②肝硬化失代偿期、脾大患者并发胆囊结石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代偿期和脾不大患者.结论 随肝硬化病情的加重,合并胆囊结石的发生率也在升高.

    作者:乔赫男;郝晓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针刺足三里治疗急性单纯性胃炎20例疗效观察

    笔者近半年来对20例急性胃炎患者运用针刺方法进行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林善华;黄武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新型N-CPAP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新型鼻塞式CPAP(N-CPAP)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及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新生儿科住院的16例HMD和20例不同原因引起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使用新型鼻塞式CPAP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气指标和胸片改善情况.结果 36例患儿中有效33例,有效率91.7%,3例无效,无效病例均为Ⅳ级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后改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33例治疗有效的患儿治疗后4 h、12 h、24h pH、PaO2、SaO2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PaCO2治疗后4 h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12 h、24 h后与治疗前比较PaCO2明显改善(JP<0.01).结论 新型鼻塞式CPAP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呼吸衰竭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具有无创伤、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价廉、疗效显著等优点,作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和呼吸衰竭的一项有效方法,新型鼻塞式CPAP值得在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沈玉才;黄维本;巢伟聪;郑志凌;许志松;杨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鲨鱼软骨低分子蛋白对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一种从鲨鱼软骨(shark cartilag,SC)中简便、快速提取低分子蛋白的方法,并证实该方法提取的鲨鱼软骨低分子蛋白能有效地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方法 以鲨鱼软骨为原料,粉碎后反复冻融,离心去沉淀,超滤、真空干燥后得到鲨鱼软骨低分子蛋白.体外实验测定它对内皮细胞增殖、黏附和迁移的影响,用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测定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鲨鱼软骨低分子蛋白能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MTT法抑制率为(42.026±3.530%)]、黏附[抑制率为(66.783±5.220)%]和迁移运动[抑制率为(86.760±12.487)%],可显著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的新生血管的形成.结论 鲨鱼软骨低分子蛋白可以抑制内皮细胞生长、黏附和迁移运动,进而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

    作者:尚俊英;谢裕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前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尿流动力学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术前准备的应用是否提高了术前诊断的水平,是否对掌握手术指征和选择手术方法及时机有参考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泌尿外科2004年1月~2005年6月95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5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应用尿流动力学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得当,效果良好.结论 术前应用尿流动力学检查,提高了术前诊断的水平,对掌握手术指征和选择手术方法及时机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郭建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主动脉夹层9例分析

    主动脉夹层是少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常因病情凶险和延误诊治而短期内死亡,早期诊断,积极处理,可使部分患者度过急性期,为手术提供机会,降低病死率.现将近年来我科经治的9例主动脉夹层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马燕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第二章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外科治疗(一)

    1 建议(参见方法学)1.1手术适应证不管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GCS评分多少,只要CT扫描显示血肿厚度超过10 mm,粗中线移位超过5 mm,应该手术清除血肿.

    作者:刘伟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金匮要略》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金匮要略>是我国早的一部研究杂病的专著,本书源于内、难二经,又高于内、难二经.它以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对中医学术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民族医药、卫生、保健事业作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本文将对该书作一简单的分析.

    作者:袁景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