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桃;孙续茂
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是每个医护人员的神圣职责,护理人员担负着保护人民健康、预防疾病、护理患者的重要职责.护理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整体医疗工作质量,而在影响医院护理质量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重要.
作者:王翠桃;孙续茂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方法 总结72例老年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护理体会.结果 7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69例患者诉术后活动耐力和体力较术前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 老年人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植入除要求医护人员有熟练的技术外,还需医、护、患共同配合,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徐耿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高血压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高的疾病,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既能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又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董淑玲;李亚君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人工气道患者的气道护理方法,从而有效降低人工气道相关的各种并发症,提高治疗护理效果.方法 找出与护理相关的高危因素,对86例人工气道患者采用导管气囊以适当压力持续充盈,适时吸引分泌物,气管切口氧疗,湿化气道等方法.结果 86例人工气道患者发生肺部感染10例,占11.6%,无气管缺血性损伤、导管阻塞、脱管的发生.结论 对人工气道患者采用气道湿化,气管切口氧疗,导管气囊以适当压力持续充盈,并进行适时吸引分泌物,可有利于预防肺部感染和导管脱出的发生.
作者:唐志清;卢少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护理操作和医院感染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从职业道德、护理操作、废物处理等分析原因制定对策.结果 2005年~2007年,我院医院感染率分别为5.68%,4.32%和2.16%.结论 加强护理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减少医院感染尤为重要.
作者:苗淑玲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高血压健康教育在门诊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门诊260例不同年龄、性别的高血压患者运用健康教育的手法,实施健康指导.结果 高血压患者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知晓率达95%.对饮食、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患者的掌握率高达93%.260例高血压患者4年内无1例再次住院治疗.结论 只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做好高血压健康教育工作,使患者真正懂得了高血压不但要终生服药,而且要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高血压就一定能得到稳定.
作者:杨少萍;张秀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访谈形式,调查28名护士.结果 28名护士均认为急诊科工作压力大,风险强度高,缺乏安全感.结论 增加人员配备,提高全员综合素质,加强应对措施,努力减轻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
作者:毕红花;王雪松 刊期: 2008年第15期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为目标,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开展服务,提供群众满意的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信息提供、随访服务及综合服务[1].
作者:任素卿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骨折患者常见便秘的原因,解除患者的痛苦.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我科脊椎骨折、骨盆骨折、下肢骨折等130例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原因.结果 骨折卧床患者出现便秘与心理变化、生活习惯改变、排便习惯及姿势的改变、饮食结构变化及环境因素等有关.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功能锻炼及应用药物等措施,可以减轻或消除便秘症状.结论 骨折卧床患者入院后即指导患者采取适当的排便姿势;指导和帮助患者掌握饮食规律,多食粗纤维食物或水果;摄取足够的水分,以防大便干结;每日按时排便,可以预防患者出现便秘并发症.
作者:吴驰兵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预防便秘的发生.方法 将本院287例糖尿病便秘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151例)和对照组(136例),2组在年龄、体重、糖尿病发病史等方面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干预组在健康教育、饮食指导、体育锻炼、腹部按摩及精神心理等方面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1周后2组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干预组接受护理干预后排便情况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3.14,P<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有效地降低糖尿病便秘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高端良;万青;谭华玲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中,亚低温(28~35℃)能显著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保护血脑屏障功能[1],有效地控制颅内压,从而明显地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
作者:黄明珠;王智伟;温筠梅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护理方法与感染关系,改进护理程序,控制感染发生.方法 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非感染性疾病87例病例,以置管14 d为中位点统计感染情况.结果 置管14d以上与14 d以内对比发生感染率有明显差异,χ2=2.229;P<0.05.结论 置管时间延长,增加感染率.应积极进行护理干预,加强预防及感染控制.
作者:王玲;贾宜;芦国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以高血压为主要危险因素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这不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由此耗费的医疗费也很惊人.
作者:张建平;薛云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在血液透析治疗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时科学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2002年6月-2006年8月采用血液透析治疗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57例住院患者,分析在治疗过程中监测各种,临床指标,总结适合的护理方法.结果 57例患者经过不同时间的血液透析治疗,51例治愈;2例放弃治疗;1例转院治疗;3例因延误透析时机合并循环呼吸衰竭病情危重死亡.结论 利用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配合科学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王晓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围术期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12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及手术前后配合知识宣教,术中密切配合,术后观察切口情况,进行饮食和康复指导护理.结果 120例患者术后1 d~2 d出院,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效果好,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做好术中配合、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及促进康复的关键,患者可顺利度过围术期,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吴小乐;黄飘;陈艺平;陈英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护理记录是住院患者病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患者疾病发生发展的详细记录,这是护理人员对疾病的治疗、护理、转归、预后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后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和处理的重要证据之一.
作者:陈翠平;游瑞珍;胡福秀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98例首次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患者另行进行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并持续至出院后10周.2组患者于入院当时、出院时、出院后6周、出院后10周用RNADL和MMsE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出院时、出院6周、出院10周RNADL、MMsE评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改善其神经功能.
作者:张新枝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绝大多数精神病患者由于自知力丧失,治疗缺乏主动性,拒药现象较为普遍.了解拒药心理,处理拒药行为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作者:胡拴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护理临床实习是整个护理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环节,也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必经阶段[1].
作者:王慧华;朱美仙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如何运用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系统指导,以缓解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帮助维持佳身心状态.方法 根据调查需求制定健康教育计划,进行术前宣教和系统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实行健康教育指导,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使患者积极接受治疗、护理.结论 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系统健康教育可以缓解或消除患者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白霞 刊期: 200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