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芝
目的 总结四肢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及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1995年1月-2007年12月间,收治的36例四肢骨干骨折骨不愈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骨不连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共施行42次手术,成功率92.8%,术后3个月~1年内骨折愈合,平均为5个月~7个月,患肢功能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局部软组织条件差、骨折固定不良、感染,是造成四肢骨不连的主要原因,改善局部软组织的血供,控制感染,选择恰当的固定方法及植骨是治疗四肢骨不连的关键.
作者:何少生;苏新雄;周恒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大多数老年人患者患有多种疾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但由于老年人生理和功能的变化,对药物效应产生很大影响,可使药物强度和维持时间延长,甚至产生毒性反应,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也经常发生,故对老年人用药应研究其特殊规律性,以保证老年人用药的合理、安全和有效.据临床观察和文献报道,就几类常用药物简述如下.
作者:蒋建红 刊期: 2008年第17期
1 一般情况我园位于朔州市府南小区中部,共有教师、保育员36人,其中教师18人,保育员18人.分大、中、小3个年龄段共9个班.2006年11月9日,我园发生一起红眼病暴发.
作者:弓美琴 刊期: 2008年第17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外科临床常见的急腹症.轻型胰腺炎占急性胰腺炎的80%,病情轻,预后好;而重型胰腺炎病情重,病死率高,有报道称病死率达20%~50%[1],不仅表现为胰腺局部病变,而且由于大量胰酶及有毒物质被吸收入血引起全身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应在外科临床上加以重视.我院于1999年初到2006年10月共收治重症胰腺炎11例.现将11例重症胰腺炎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并对其诊治方法进行讨论.
作者:郭中东;刘建斌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球形肺炎是一种以其形态命名的肺部非特异性炎症,在实际工作中时常见到.现结合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影像学鉴别诊断报告如下.
作者:贾翠英 刊期: 2008年第17期
老年急性肠梗阻是一种病因复杂、病情变化较快、术后并发症多的严重疾病.正确及时的诊断和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是治愈本病的关键.现将我院2003年-2007年共收治的78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的诊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王世选;李兵社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中医补肾健脾、固摄开窍之中药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中药内服(菟丝子、益智仁、补骨脂、覆盆子、桑螵蛸、山药、台乌药、菖蒲、远志、鸡内金、麻黄绒、全虫等)和脐部外敷(生姜、附子、硫磺、白胡椒等)联合治疗,并随访半年.结果 总有效率达97.5%以上.结论 内外合治治疗小儿遗尿证优于单一内服疗法,其中祛风醒脑之药功不可没.
作者:段勤绪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近年来广泛受到血液学界关注,是临床上凶险的一类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由于诱导分化剂--全反式维甲酸(ATRA)的反应用以及骨髓移植的开展,APL无病生存期(DFI)得到明显延长.
作者:袁进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过去我院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方法很多,除保守治疗外,终采用上颌窦根治术或采用经下鼻道行上颌窦开窗引流.近几年来,我科运用内窦镜鼻窦手术使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采用了鼻窦镜下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为上颌窦引流提供了一个新的通道,据临床治疗观察,疗效满意,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杜国都;蔡长银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医院感染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新学科,是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的一门重要学科[1].笔者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实习时间,精选充实带教内容,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海霞;魏雁林;张爱明;许素恋;闫莉红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牙列中线偏移或不对称在正畸病例中较为常见.其主要分颌骨性、功能性及牙源性,严重者明显影响颜面部美观[1].这些牙列中线偏移或不对称常常是正畸患者就诊的主要目的.因此,正畸医生在具有中线偏移的病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其形成原因、偏移程度,并能选用理想方法加以矫治.本文主要介绍几种矫治牙源性牙列中线偏移或不对称的方法,同时对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时机和效果进行探讨.
作者:郭全民 刊期: 2008年第17期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一直沿用100多年前由Gram、Pasteur、Koch、Petri等创建的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方法,不仅过程繁琐,费时费力,且在方法学和结果的判定、解释等方面易发生主观片面而引起错误,难以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吴艳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新生儿惊厥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病因复杂,是新生儿重症之一,常造成脑损害,病死率高.为了明确病因诊断,有效控制惊厥发作,减少后遗症,现将我院新生儿病房2000年-2006年所收治的45例新生儿惊厥进行病因分析.
作者:刘丽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我们自2006年5月-2007年8月采用2%复方酮康唑洗剂(无锡圣宝罗药业,含0.01%丙酸氯倍他索)治疗头皮糠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与单独2%酮康唑洗剂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华杰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耳前瘘管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简述感染期耳前瘘管的手术处理要点.结果 86例中,初次感染者22例(34.4%),发生2次以上感染者64例(74.4%).感染期行瘘管切除61例,非感染期行瘘管切除25例,2组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 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是可行的,只要手术时机选择得当,均能够有效缩短病程,减少患者长时间换药的痛苦及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是治疗耳前瘘管合并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陆军;杜娟;李永莉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采取防治措施后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200例16岁~43岁育龄妇女,ASA Ⅰ~Ⅱ级自愿选择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常规禁食、禁水,术中监测HR、BP、SpO2,一般不用术前药,但心率<65次/min者给予阿托品0.25 mg静脉注射,麻醉前面罩预给氧(4 L/min).选取手腕部以上静脉穿刺,先注入芬太尼0.05 mg,再接着注射丙泊酚2~3 mg/kg,注射速度先50 mg/s,以后40.mg/s,后减慢至20 mg/s,至患者意识消失、体动消失开始手术,术中酌情根据患者疼痛反应追加20~50 mg/ 次丙泊酚.结果 呼吸抑制21例(10.5%),血压下降12例(6%),心率下降41例(20.5%),躁动4例(2%),呛咳2例(1%),过敏反应1例(0.5%),穿刺部位疼痛10例(5%).结论 采取防治对策后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不良反应发生少而轻微,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杨慧;蒋爱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分娩方式选择及术中正确处理方法.方法 对2000年4月-2007年12月我院治疗的100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单发肌瘤32例,多发肌瘤18例,其中经阴道分娩10例,剖宫产90例,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90例,剖宫产术并子宫次切术1例.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手术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没有显著增加.结论 子宫肌瘤并非剖宫产术绝对手术指征.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并没有增加手术风险.
作者:冯瑞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对180例输卵管妊娠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均为100%;MTX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率为86.9%;期待治疗成功率为90%.结论 严格掌握输卵管妊娠的不同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及禁忌证,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高凤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减轻胰岛素抵抗有效的药物,可以预期这类药物将减慢或防止胰岛β细胞的进一步恶化.我们选用吡格列酮治疗口服磺脲类及双胍类降血糖药物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云绸;王万民 刊期: 200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