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少生;苏新雄;周恒
会阴部位置比较隐蔽,烧伤发病率低,尤其Ⅲ度烧伤更少[1].阴茎是男性重要的器官,烧伤后阴茎创面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和愈后的性生活.我科自1990年-2007年共收治会阴部烧伤病例34例,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均治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永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对180例输卵管妊娠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均为100%;MTX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率为86.9%;期待治疗成功率为90%.结论 严格掌握输卵管妊娠的不同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及禁忌证,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高凤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胃镜检查是当前诊断与治疗上消化道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我院2007年共施行无痛胃镜54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辛巧玲;杨生奎;孙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近20年来,无排卵型月经紊乱及不孕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体外受精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应用促性腺激素又是其主要治疗手段,由此引起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n,OHSS),临床上亦不少见,受到妇产科领域的高度重视.本文收集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9年-2006年资料完整的OHSS共58例,就其诊治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朱卫珍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分娩方式选择及术中正确处理方法.方法 对2000年4月-2007年12月我院治疗的100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单发肌瘤32例,多发肌瘤18例,其中经阴道分娩10例,剖宫产90例,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90例,剖宫产术并子宫次切术1例.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手术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没有显著增加.结论 子宫肌瘤并非剖宫产术绝对手术指征.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并没有增加手术风险.
作者:冯瑞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外科临床常见的急腹症.轻型胰腺炎占急性胰腺炎的80%,病情轻,预后好;而重型胰腺炎病情重,病死率高,有报道称病死率达20%~50%[1],不仅表现为胰腺局部病变,而且由于大量胰酶及有毒物质被吸收入血引起全身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应在外科临床上加以重视.我院于1999年初到2006年10月共收治重症胰腺炎11例.现将11例重症胰腺炎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并对其诊治方法进行讨论.
作者:郭中东;刘建斌 刊期: 2008年第17期
脓疱疮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1],夏秋季节多见,好发于暴露部位,如面部、颈部和四肢.我院自2006年7月以来应用黄连素治疗小儿脓疱疮,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静玲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我院2002年-2007年共行食管、贲门癌手术223例,术后病理检查发现上切端残癌阳性8例,占3.59%,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铭录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复发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对复发性脑出血后系统的观察,根据其出血的间隔时间、用药情况等查找出血危险因素.结果 经观察发现高血压是重要的危险因素,舒张压的持续明显增高是促进脑出血复发的关键因素.结论 脑出血的次数越多,病死率越高.
作者:周德文 刊期: 2008年第17期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一直沿用100多年前由Gram、Pasteur、Koch、Petri等创建的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方法,不仅过程繁琐,费时费力,且在方法学和结果的判定、解释等方面易发生主观片面而引起错误,难以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吴艳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肠道准备方法,以提高肠道准备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随机将来我院行妇科手术需肠道准备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A组(对照组)术前口服20%甘露醇250 ml+水1 000 ml清洁肠道.B组(改良组)口服20%甘露醇250 ml+林格溶液500 ml+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清洁肠道.结果 肠道准备效果满意率:A组97.5%,与B组的95%相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0%,明显低于A组的7.5%,2组相比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妇科手术前采用改良方法准备肠道能达到满意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王素云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乳腺增生症320例进行治疗,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20例,年龄23岁~46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15 d~6个月.
作者:樊敏江;土小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病,2005年2月-2007年5月,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景昕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我国<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明确规定,传染病报告率应达到100%.如何有效地预防控制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每个卫生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几年来我院为了有效地控制传染病漏报、迟报,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杜绝了漏报、迟报现象的发生,现将该方面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爱丽;单文哲;宋修敬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疱疹性咽炎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我院儿科自2005年5月-2007年5月应用炎琥宁静脉点滴治疗小儿疱疹性咽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田冬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术中常常发生低血压,其原因在于:①仰卧综合征:巨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造成回心血量减少,心搏出量下降,出现血压下降.②硬膜外阻滞麻醉:麻醉给药后,阻滞了腰以下感觉运动及交感神经,腹部及下腔静脉扩张,血容量增加,血液存留于腹部及下肢,造成血容量相对不足出现血压下降.
作者:陈志清;郭建波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慢性上颌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常因急性上颌窦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迁延而致[1].患者全身症状多不明显,多数以脓涕、鼻塞、头痛、嗅觉障碍等局部症状为主要表现.
作者:魏惠婷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牙列中线偏移或不对称在正畸病例中较为常见.其主要分颌骨性、功能性及牙源性,严重者明显影响颜面部美观[1].这些牙列中线偏移或不对称常常是正畸患者就诊的主要目的.因此,正畸医生在具有中线偏移的病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其形成原因、偏移程度,并能选用理想方法加以矫治.本文主要介绍几种矫治牙源性牙列中线偏移或不对称的方法,同时对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时机和效果进行探讨.
作者:郭全民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大多数老年人患者患有多种疾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但由于老年人生理和功能的变化,对药物效应产生很大影响,可使药物强度和维持时间延长,甚至产生毒性反应,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也经常发生,故对老年人用药应研究其特殊规律性,以保证老年人用药的合理、安全和有效.据临床观察和文献报道,就几类常用药物简述如下.
作者:蒋建红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硬膜外注入吗啡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术后镇痛,其效果确切,作用时间长,但常有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甚至延迟性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常为人们所顾虑.本文旨在探讨硬膜外注入吗啡的佳剂量,观察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从而进一步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作者:贺大卫;雷锦瑞 刊期: 200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