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丽;单文哲;宋修敬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病,2005年2月-2007年5月,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景昕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分娩方式选择及术中正确处理方法.方法 对2000年4月-2007年12月我院治疗的100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单发肌瘤32例,多发肌瘤18例,其中经阴道分娩10例,剖宫产90例,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90例,剖宫产术并子宫次切术1例.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手术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没有显著增加.结论 子宫肌瘤并非剖宫产术绝对手术指征.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并没有增加手术风险.
作者:冯瑞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我院2002年-2007年共行食管、贲门癌手术223例,术后病理检查发现上切端残癌阳性8例,占3.59%,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铭录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球形肺炎是一种以其形态命名的肺部非特异性炎症,在实际工作中时常见到.现结合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影像学鉴别诊断报告如下.
作者:贾翠英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利用角膜地形图做角膜切口以矫正散光的效果.方法 对97例患者(102眼,术前散光范围0.25~5.75 D),术前行角膜地形图检查,然后随机分为A、B2组.A组(51眼)常规做颞上方巩膜隧道切口,B组在角膜曲率大轴位做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于术后1 d、1周、1个月和3个月时对患者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底、角膜地形图检查,观察角膜散光的变化.结果 A组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时角膜散光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B组患者术后1 d、1周角膜散光较术前增加,术后1个月、3个月散光较术前改善.术前散光≤1.5 D者术后平均散光(0.52±0.14)D;术前散光1.5~2.5 D者术后平均散光(0.88±0.53)D;术前散光>2.5 D者术后平均散光(1.5±0.72)D.结论 通过角膜地形图引导的手术切口可以较好地矫正术前部分散光,获得满意视力.
作者:丁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新生儿惊厥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病因复杂,是新生儿重症之一,常造成脑损害,病死率高.为了明确病因诊断,有效控制惊厥发作,减少后遗症,现将我院新生儿病房2000年-2006年所收治的45例新生儿惊厥进行病因分析.
作者:刘丽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减轻胰岛素抵抗有效的药物,可以预期这类药物将减慢或防止胰岛β细胞的进一步恶化.我们选用吡格列酮治疗口服磺脲类及双胍类降血糖药物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云绸;王万民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总结四肢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及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1995年1月-2007年12月间,收治的36例四肢骨干骨折骨不愈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骨不连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共施行42次手术,成功率92.8%,术后3个月~1年内骨折愈合,平均为5个月~7个月,患肢功能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局部软组织条件差、骨折固定不良、感染,是造成四肢骨不连的主要原因,改善局部软组织的血供,控制感染,选择恰当的固定方法及植骨是治疗四肢骨不连的关键.
作者:何少生;苏新雄;周恒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耳前瘘管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简述感染期耳前瘘管的手术处理要点.结果 86例中,初次感染者22例(34.4%),发生2次以上感染者64例(74.4%).感染期行瘘管切除61例,非感染期行瘘管切除25例,2组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 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是可行的,只要手术时机选择得当,均能够有效缩短病程,减少患者长时间换药的痛苦及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是治疗耳前瘘管合并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陆军;杜娟;李永莉 刊期: 2008年第17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肠道准备方法,以提高肠道准备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随机将来我院行妇科手术需肠道准备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A组(对照组)术前口服20%甘露醇250 ml+水1 000 ml清洁肠道.B组(改良组)口服20%甘露醇250 ml+林格溶液500 ml+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清洁肠道.结果 肠道准备效果满意率:A组97.5%,与B组的95%相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0%,明显低于A组的7.5%,2组相比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妇科手术前采用改良方法准备肠道能达到满意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王素云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我院自1985年-2007年共收检甲状腺肿瘤手术切除标本130例,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切片,常规HE染色.本文对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马小燕;崔艳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空心钉早期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早期应用空心钉内固定的治疗情况.结果 经手术治疗48例,骨折全部愈合,无股骨头缺血坏死,功能良好.结论 空心钉早期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固定确实可靠,有利于股骨头血运恢复,防止骨折移位及髋内翻的发生,有利于骨痂形成,提高骨折愈合率,减少了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从而降低了合并症及病死率.
作者:高建平;付跃文;薛轩宝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牙列中线偏移或不对称在正畸病例中较为常见.其主要分颌骨性、功能性及牙源性,严重者明显影响颜面部美观[1].这些牙列中线偏移或不对称常常是正畸患者就诊的主要目的.因此,正畸医生在具有中线偏移的病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其形成原因、偏移程度,并能选用理想方法加以矫治.本文主要介绍几种矫治牙源性牙列中线偏移或不对称的方法,同时对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时机和效果进行探讨.
作者:郭全民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患者,女,22岁,无特殊病史,2007年10月27日晨,因上腹部不适,恶心,后转移至右下腹固定痛,门诊请妇科会诊,自后穹隆穿刺,为淡黄色液体,镜检,WBC(+),RBC(±),并有明显的麦氏点反跳痛,以急性阑尾炎收住院.体查:
作者:李媚兰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性改变是:肾小球滤过率(GFR)增加,肾单位肥大,肾脏体积增大及出现微量蛋白尿[1].因为此期患者缺乏肾小球病变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所以糖尿病患者往往不能及时到医院检查,从而延误了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治.然而,只要糖尿病患者重视这个问题,通过尿的微量蛋白检测,就可以排除或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了.
作者:黄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MRI对早期ANFH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资料确诊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90例126个髋关节,进行影像学对照分析,对比X线平片、CT、核素扫描、MRI检查对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能力.结果 对于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X线平片有一定限制;CT优于X线平片,在显示病变区内的增生、硬化、碎裂和囊变等方面较X线更清楚;放射性核素骨扫描较X线检查敏感,但特异性低,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MRI在出现X线和(或)CT改变之前,甚至核素扫描尚正常时就可在股骨头有异常信号.结论 MRI检查是诊断初期和早期ANFH的佳方法.尤其对早期病变区内各种成分的显示.病变区周围的骨髓水肿以及关节内积液有独到之处.
作者:王东东;张兰英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大多数老年人患者患有多种疾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但由于老年人生理和功能的变化,对药物效应产生很大影响,可使药物强度和维持时间延长,甚至产生毒性反应,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也经常发生,故对老年人用药应研究其特殊规律性,以保证老年人用药的合理、安全和有效.据临床观察和文献报道,就几类常用药物简述如下.
作者:蒋建红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我国<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明确规定,传染病报告率应达到100%.如何有效地预防控制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每个卫生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几年来我院为了有效地控制传染病漏报、迟报,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杜绝了漏报、迟报现象的发生,现将该方面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爱丽;单文哲;宋修敬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B超对急性阑尾炎的检查方法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98例,用探头在麦氏点或压痛明显处并适当加压的手法行纵、横或斜切多切面交互式探查阑尾.结果 单纯性阑尾炎54例,诊断符合率为87%(47/54).化脓性阑尾炎20例,漏诊1例,诊断符合率为90%(18/20),4例有粪石,检出1例,3例未检出.检出阑尾周围脓肿4例,误诊1例,符合率75%(3/4).此方法能探查到肿大的阑尾及其与盲肠的位置关系.结论 本方法提高了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为手术切口位置的选择及手术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李润牛 刊期: 200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