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囊癌27例CT诊断分析

马玉清

关键词:胆囊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 探讨胆囊癌的CT诊断与误诊原因.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胆囊癌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囊癌分三型,其中壁厚型9例,腔内型5例,肿块型13例;术前误诊4例.结论 CT在胆囊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20例诊治分析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指颈部遭受外力损伤并无骨折脱位,放射线片无明显异常,而发生急性颈脊髓损伤.我院2000年-2007共收治20例早期正确诊断治疗患者均得到良好恢复.

    作者:吕成松;武允平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8例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的临床特点与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今8例肝小静脉闭塞病的临床资料特点及经验.结果 8例均有肝大和腹水、黄疸,均排除了恶性肿瘤、结核性腹膜炙、肝硬化等病,有服用土三七药物史,全部经肝组织活检确立诊断.结论 服用土三七药物史,肝组织活检可以确诊HVOD,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患者宜采用非手术治疗.

    作者:黄纪国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漏误诊分析

    目的 分析超声诊断胆囊结石漏误诊产生的原因.方法 将我院1 500例胆囊术前超声诊断结果 、手术病理发现及部分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漏诊率0.94%,误诊率0.46%.漏诊中术前超声诊断胆囊胆汁淤积7例,胆囊肿大并腔内光点回声3例,胆囊息肉3例.误诊病例术后诊断详见表格.结论 超声对胆囊结石的诊断仍存在一定的漏误诊率,提示超声医生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仔细检查,并进行动态观察,以免漏误诊.

    作者:程万枝;马继斌;明丽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肱骨干骨折手术治疗4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比较带锁髓内钉与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18例,钢板内固定23例.结果 髓内钉组与钢板组在骨折不愈合及术后桡神经损伤方面无明显差别;在肩部疼痛及活动受限、再骨折、术后感染方面钢板组发生率少于髓内钉组.结论 合理选择适应证,钢板、带锁髓内钉均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涛;苏鹏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成功应用体会

    由于结肠镜单人操作法能更充分地发挥内镜本身的灵活性,术者对内镜能有较好的感知性,内镜医生的技术水平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能更加准确地观察病变的细微结构,且患者普遍感觉良好,目前已成为当今国际结肠镜操作的主流趋势.

    作者:宋晓琴;罗其泰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红霉素静脉给药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效果及药物耐受情况.方法 单纯早产儿孕龄<37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A组)58例,对照组(B组)50例,治疗组给予静滴红霉素5 mg/kg·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平均(8±4.1)d,对照组(15±5.5)d(P<0.01),治疗组每日体重增长(22±3.4)g,对照组每日体重增长(15±4.4)g(P<0.01).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马春英;王粉;赵亚凤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临时起搏器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临时起搏技术比较成熟,临床应用于许多重症患者的急救.我院自2000年开始应用于心脏窦房结或传导系统有潜在病变的外科手术患者,取得了明显效果.

    作者:付秋玉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及时向职能科室反馈信息,以期改正.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处方,从中筛选出存在不合理用药的处方.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药物的不合理配伍,药物的用法用量不合理,以及选药存在安全隐患.结论 我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是由于医生的专业缺陷造成的,调剂药师也缺乏相应的审方能力.

    作者:冒群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不同时间服用波依定对高血压患者晨峰的影响

    目的 评价不同时间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患者晨峰的影响.方法 2005年6月-2007年1月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2例,选取有血压晨峰的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分别在06:00~437:00或18:00~19:00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清晨及夜间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均能有效降低24 h平均血压、昼夜平均血压及血压晨峰且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不同时间服药对控制血压、血压晨峰没有影响.

    作者:徐斌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基层医院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筛治体会

    在我们基层医院内科日常工作中,经常可以接诊到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住院,但基层医院大多无法行心腔各项压力的测定,而其中却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实际上却存在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本病治疗上也与收缩功能不全有所不同.

    作者:邬志明;陈秋云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中药联合用药治疗慢性盆腔炎63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中药口服联合直肠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按标准纳入的126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丹芍活血行气汤口服联合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及替硝唑,4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2组在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及超声检查改善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药口服联合直肠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旭;豆晓蕾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脂质体两性霉素B致严重肝功能损害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以颈部创伤后疼痛、四肢活动障碍6 h入院.既往史:否认有肝炎等传染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入科查体:体温:36.2℃,脉搏8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6.0/11.0kPa(120/80 mm Hg).

    作者:杨韶华;周佾龙;卫雅丽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奥美拉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3例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大肠黏膜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该病目前尚无特异疗法,寻找更为理想有效、副作用少的药物成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外有用质子泵抑制剂成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报道,国内这方面的文献很少.

    作者:郝庆荣;郭伯伟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44例临床分析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和严重的合并症之一.发生HF后病死率增加.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44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高连杰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胎盘早剥16例分析

    由于产科诊断及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目前胎盘早剥的孕产妇死亡已经很少见,围生儿病死率明显下降,但胎盘早剥的发生率未见下降,目前国内报道的仍在0.46%~2.1%,与其他各国报道基本一致[1].我院自2004年7月~2007年10月间共收治住院分娩患者6400例,发生胎盘早剥16例,发生率为0.25%.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家英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肾性高血压治疗新进展

    综述了肾实质性高血压和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多种治疗方法 的研究和比较.由肾动脉狭窄引起肾血流量减少和肾缺血而导致的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5%~10%,属于继发性高血压.用PTKA[1]及肾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肾性高血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由于本病的发病与免疫功能失调有关,而许多中医药研究工作者认为,肾脾对机体免疫功能的稳定与调节起重要作用,脾肾虚衰,则免疫功能失调.联合使用降压药、重视降压药物的血压依赖和非血压依赖效应[2]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如ACEI、ATRA及CCB)并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的低限水平,是治疗肾性高血压和保护肾功能的关键.

    作者:陈乐创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16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方法 .方法 我科应用凯时(前列地尔)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顽固性腹水16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果 肝肾功能明显改善、腹水消退、尿量明显增加,总有效率93.7%.结论 凯时(前列地尔)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较好,可增加尿量加快腹水消退,促进肝肾功能恢复,从而降低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

    作者:胡海波;王韶峰;闫秀英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继续教育答题卡试题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金匮要略》讲座

    第九节·水气病<金匮要略>水气病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四类,如果从症状和方剂上进行研究,只有表里两大纲,风水、皮水属于外,正水、石水属于内.

    作者:袁景贤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碘甘油林可霉素明胶海绵治疗干槽症临床观察

    干槽症是拔牙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尤其是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后发病率较高,我们用碘甘油林可霉素明胶海绵治疗十槽症,临床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文泽 刊期: 2008年第3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