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随访延伸健康教育

陈小玲;严富琼

关键词:产后随访, 健康教育, 独生子女家庭, 育儿经验, 医学模式, 生活水平, 初产妇, 转变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各方面对健康教育的要求愈来愈高.由于我国独生子女家庭较多及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普遍对下一代寄予厚望,初产妇缺乏育儿经验,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更为迫切.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网眼预防肿瘤的措施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经尿道汽化切割并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121例体会

    目的 评估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割(TUVP)合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效果.方法 对2004年4月~2005年10月间行TUVP结合TURP治疗的121例BPH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顺利,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以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等,均有显著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 TUVP结合TURP治疗BPH,手术时间缩短,出血少,手术安全,治疗效果确切,是治疗BPH值得选择的较佳方法.

    作者:徐缓;景福林;韩杰;单荣富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护理

    目的 探讨内窥镜乳头肌切开取石术(EST)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5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EST+LC治疗,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后不适护理干预、并发症观察与护理.结果 本组取得家属与患者配合且心理状态稳定,术后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恢复快,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结论 充分利用这两种微创治疗方式的优点,可使患者的创伤降到小.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后不适护理干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可为手术成功提供重要保证.

    作者:刘秀云;柳红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电子支气管镜直视下胸膜活检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

    我科自2003年6月,对32例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采取电子支气管镜直视下胸膜活检术,27例明确诊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发琼;向家培;姚俊;兰雄;雷饶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雾化吸入治疗进展

    雾化吸入是利用雾化吸入器的负压空间将药物制成气雾,通过患者的吸入而进入呼吸道,使得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因而具有作用迅速、疗效可靠、用药剂量小、副作用少等优点,深受广大医患入员的欢迎.

    作者:田春;于红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早期床边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床边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4年7月~2005年12月在我科住院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床边康复护理.结果 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法,对50例偏瘫痪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估.经过积极、系统的早期床边康复护理,6周后Barthel指数提高约32分,总有效率为95%.结论 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床边康复护理,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韦莉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立体思维减少误诊——试析基层医院医生的临床思维与误诊

    临床思维是医生在诊治病人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其目的是在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及时而准确的诊断.几乎可以这么说:临床思维对于疾病的诊断,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辅助诊断相对较少的基层医院,就更是如此.

    作者:李英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产后出血67例分析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我院2004年1月~2006年9月产后出血67例资料,同时随机选配同期分娩产妇200例做配比对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所有资料均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77.61%(52/67)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 h内.子宫收缩乏力占产后出血原因的68.66%(46/67).第三产程延长致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8.81%(26/67),与对照组15.5%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人工剥离胎盘产后出血组占31.34%(21/67),与对照组的5.50%相比有显著差异.妊高征、前置胎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双胎等产后出血发生率增高.结论 防治产后出血的关键时刻是产后2 h内.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子宫过度膨胀、子宫内膜损伤、阴道助产、剖宫产、产程延长、妊娠并发症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作者:文远珺;冯达宏;贺风英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缬沙坦对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VCAM-1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缬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胆固醇饲料喂饲另加牛血清白蛋白一次性注射方法,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30只纯种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A组为正常饮食组,B组为高脂饮食组,C组为高脂饮食加缬沙坦组.喂养8周后测定各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免疫组化观察内膜粥样硬化斑块中V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 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加缬沙坦组血清TC、TG、LDL-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加缬沙坦组血清TC、TG、LDL-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缬沙坦药物干预组内膜增生较高脂组明显减轻.VCAM-1在缬沙坦药物干预组中表达较高脂组明显减少.结论 缬沙坦可明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其机制与减轻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VCAM-1表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炎性反应密切相关.

    作者:周纪星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霉酚酸酯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6例紫癜性肾炎的患者在激素(泼尼松)治疗的基础上加用MMF治疗1年.结果 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在治疗6个月及1年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副作用:胃肠道反应(26.92%)、肺炎(15.39%).结论 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效果较好,副作用轻,但需注意合并症发生.

    作者:冯锦红;柳彩霞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膀胱镜联合支撑喉镜下电动切削器切吸声带息肉

    目的 评价膀胱镜联合支撑喉镜电动切削声带息肉的疗效.方法 对96例声带息肉病人采用膀胱镜联合支撑喉镜,以电动切削器在电视监视器下手术切除.结果 随访3个月,治愈84例(87.5%),好转11例(11.46%),无效1例(1.04%).结论 膀胱镜联合支撑喉镜下电动切削器切除声带息肉,操作简单、快捷、安全、高效,容易开展,值得推广.

    作者:廖剑绚;苏小磊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黄体生成素和癌胚抗原的性能评价

    目的 评价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黄体生成素和癌胚抗原的性能.方法 通过对不同浓度样品黄体生成素(LH)、癌胚抗原(CEA)含量的测定,进行精密度、灵敏度、干扰、回收试验.结果 批内CV均小于5%,批间CV均小于6.5%;LH、CEA回收率分别为97.9%~102.2%、98.9%~102.4%,灵敏度分别达到2.4 IU/L、2.6 ng/ml;无吸样间的交叉污染.结论 该方法各项指标结果准确,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干扰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蔡高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改良中药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改良中药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结肠炎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将100例湿热内蕴型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治疗药物相同,疗程均为14 d,观察组采用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结果 中药保留灌肠在肠内保留时间、肠腔环境、病变部位及灌后的体位,将直接影响其临床疗效.传统的保留灌肠,药物难以作用于病灶,而改良后的中药保留灌肠,延长药液在肠腔内的存留时间,达到药液有效的吸收和利用,且缩短疗程,较快减轻病人痛苦.结论 应用改良后的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湿热内蕴型结肠炎,可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且较快减轻病人的痛苦,又能缩短疗程.

    作者:吴爱萍;祝彩芸;苏舟;熊月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摆位体会

    目的 大程度地降低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摆位的误差.方法 对3年多来收治的500余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调强治疗摆位的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5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血象降低,但不影响治疗.约80%的患者有皮肤反应.结论 降低摆位过程中的人为误差,提高摆位精度,从而确保治疗计划的准确实施.

    作者:杨敬贤;吴昊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71例ACS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2组均给予硝酸酯类、抗血小板、抗凝,有溶栓指征者给予尿激酶;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2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测定QT离散度,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QT离散度影响.结果 治疗前2组QT离散度无明显著异(P>0.05).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QT离散度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QT离散度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QT离散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使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QT离散度显著缩小,能保护心肌,改善预后.

    作者:任骞;孙琦伟;郏国炯;刘玉杰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我院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外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评价围术期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2004年6月至2006年7月出院的外科手术病历共292份,分别填写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预防性抗菌药物在用药品种选择上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甲硝唑用量偏大,大多数品种DUI基本合理;围术期预防性用药疗程过长,用药起点高,换药频繁.结论 本院外科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尚存在问题,有待加强规范化使用的管理.

    作者:毛晓冬;吴静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低血糖偏瘫20例临床分析

    低血糖偏瘫酷似脑血管病引起的偏瘫,通常发生于接受胰岛素(72%)或口服降糖药(14%)治疗的糖尿病性低血糖患者,亦可发生在其他原因所致的低血糖病例中(14%).

    作者:胡建荣;张忠锋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成人急性会厌炎32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会厌炎在成人中出现的临床特征及救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成人急性会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行保守治疗;3例行气管切开;1例行环甲膜切开抢救;3例行会厌切开,住院7 d~12 d均痊愈.结论 成人急性会厌炎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随时做好环甲膜及气管切开抢救治疗.

    作者:刘希霞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产后随访延伸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各方面对健康教育的要求愈来愈高.由于我国独生子女家庭较多及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普遍对下一代寄予厚望,初产妇缺乏育儿经验,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更为迫切.

    作者:陈小玲;严富琼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在健康体检中对亚健康人群实施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在健康体检中对亚健康人群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 对参加健康体检的38 866人进行了一般常规检查、X线胸透、心电图、B超、血流变学、生化组合、乙肝五项或HBsAg、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结果 在患病的病种和序列中,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血脂增高者占30.25%;脂肪肝占23.16%;高血压占15.28%;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0.03%;血糖增高占3.69%.结论 坚持定期体检,可以早发现致病危险因素,及早进行一级预防;同时可早发现所患疾病,及早进行二级预防,减少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在体检中重视亚健康状态,把健康教育与体检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亚健康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管理,对促进全民健康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士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