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海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性痴呆患者日益增加,老年性痴呆是大脑高级聚合过程的慢性功能障碍,其发病率高,病死率也高.1护理人员指导家属关心、关怀孤寡、独居高龄的患病老人,有条件的可以请人陪伴,每日可以下棋、读报、聊天、锻炼、踩鹅卵石通过脚底神经反射刺激大脑.无条件者可以通过社区将老年人集中在一起,切勿将患者关在家内拒绝人际交往.
作者:仇海敏 刊期: 2007年第17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异位妊娠发生呈上升趋势,而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90%以上[1].随着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领域的广泛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有取代开腹手术的趋势.现就我院2004年2月~2006年6月65例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采用腹腔镜保留输卵管手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吴雪峰;江红 刊期: 2007年第17期
关节结核是常见慢性骨关节疾患,骶髂关节结核并不多见,临床上骶髂关节结核约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8%,常规X线平片对病灶显示有限,CT能很好地显示骶髂关节的复杂解剖结构以及邻近软组织情况,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文献已有报道.笔者收集到10例经过手术治疗后,病理上确诊的骶髂关节结核,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CT检查应作为骶髂关节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法,CT检查是一种能较可靠诊断骶髂关节结核的诊断手段.
作者:粟滨;刘利 刊期: 2007年第17期
胎儿携带一半父方基因,可看作植入母体内半同种异体移植物,成功妊娠不被排斥,是因妊娠期存在母胎耐受,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偏向Th2,维持正常妊娠.许多细胞因子参与妊娠期免疫调节、胚胎植入和胎盘生长.细胞因子与HCG代表了免疫与内分泌系统相互作用的调节网络.本文就细胞因子与妊娠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路晶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2005年3月~2006年6月收治的STEMI且在发病12 h内接受急诊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105例,分为Cypher组(33例)和Firebird组(72例).比较2组住院期间和随访10个月时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Cypher组33例梗死相关血管的33处病变置入42枚Cypher支架,Firebird组72处梗死相关病变置入113枚Firebird支架.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无再流现象:Cypher 1例,Firebird组2例(P=1.000).Cypher组心脏破裂死亡1例,Firbird组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死亡1例.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Firebird组为1.4%(1/72),Cypher组3.0%(1/33)(P>0.1),临床PCI成功率91.4%(96/105).对86例患者进行了平均[10.2±4.2(6~20)]个月随访,Cypher组28例和Firebird组58例;再发心绞痛3例,Cypher组1例和Firebird组2例;Firebird组术后3个月心衰死亡1例;随访时MACE发生率:Firebird组3.4%(2/59),Cypher组3.4%(1/29)(P=1.000).结论 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在STEMI急诊PCI中应用安全有效,近、远期疗效与Cypher支架相近.
作者:许敏;郭金成;王国忠;张学坤;姚立云;刘长虹;张海滨;张立新;高国旺 刊期: 2007年第17期
我院是一所妇产科专科医院,护校的实习护生在产科安排的实习时间非常短,产科病房只安排1周半时间.也就是说刚刚熟悉环境就要换科室,对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毕业护士来说,环境陌生,专科知识缺乏,给我们的临床带教也带来了难度.为此我科对大、中专及本科毕业生等不同层次的护士,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实际水平,制定相应的带教计划.尽快让新护士适应新的环境,逐步胜任各项临床护理工作,通过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潘爱琴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应用腰穿针在CT引导下经皮针吸肺活检术中的诊断准确性、安全性和技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近胸壁肿块或结节患者应用腰穿针在CT引导下针吸肺活检术的技术方法,诊断准确性和并发症发生率,就如何提高诊断准确率的问题进行讨论.结果 60例中,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为83.67%,良性病变的特异性为100%,总的诊断准确率为88.33%,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且无需特殊处理.结论 腰穿针在CT引导下经皮针吸肺活检术取材方便,诊断准确率较高,安全性大,痛苦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王秀芬;叶永青 刊期: 2007年第17期
正是由于幽门螺杆菌(Hp)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等疾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抗Hp治疗对此类疾病的防治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根除Hp可从根本上改变消化性溃疡(PU)的自然史,使大多数PU能得以彻底治愈,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复发率显著降低,作为Hp阳性PU的治疗常规已在各国胃肠病学家中逐渐形成共识.
作者:吴军华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宫颈妊娠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收治的7例宫颈妊娠进行分析.结果 6例经阴道B超检查确诊,1例人流术中大出血经检查确诊.7例中4例保守治疗获得成功,3例行子宫全切术.结论 阴道B超可作为诊断早期宫颈妊娠的首选方法;5-氟脲嘧啶(5-Fu)与甲氨蝶呤全身及B超引导下宫颈局部注射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黄晓灵;施亚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前列腺增生患者导尿术中的作用.方法 将160例前列腺增生致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在导尿时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进行导尿,比较2组导尿时疼痛程度分级和尿管一次性插入成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6.9,P<0.01);观察组一次性导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7.83,P<0.01).结论 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导尿时应用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导尿的成功率.
作者:王云霞;张舂娟 刊期: 2007年第17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55岁.因患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已施行三次手术,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完成.后因梗阻性黄疸、胆总管结石来我院住院,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2事件经过
作者:张贵平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及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07年1月行PPH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总结预防和处理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方法.结果 手术刺激、麻醉影响、术后疼痛、环境及排尿方式的改变、紧张心理、敷料压迫、液体输入量等都会对术后尿潴留产生影响.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术后尿潴留,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可以为护士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工作提供依据.结论 做好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预防和解除术后尿潴留发生,可以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减轻术后痛苦,有利于术后恢复,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于梅 刊期: 2007年第17期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急腹症之一,病因多与胆管疾病、过量饮酒有关.我科自2000年8月~2006年8月共收治胆源性急性胰腺炎62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万亮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61例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61例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1例中Ⅰ期手术41例,Ⅱ期手术者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者20例,19例经治疗并发症后自行缓解.结论 对原发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为首选方式,继发精索静脉曲张应以治疗合并症为主.
作者:王万祥 刊期: 2007年第17期
人工流产术中选用安全有效、低副反应的镇痛方式已成为广大妇产科医师日益关注的问题.我所采用笑气(氧化亚氮)作为妊娠6周~10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方式,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俞飞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留置导尿管是临床上基本的诊疗技术,但留置导尿管引起的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40%[1],在留置导尿的患者中,有2%~4%发生菌血症或败血症,病死率高达13%~30%[2].只有在明确尿管留置所致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有效地采取防治措施,减少和避免UTI的发生.
作者:刘松霞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块的二维、血流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的图像特征与其术后病理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提高彩超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上的符合率.方法 对86例甲状腺肿块进行二维、血流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检测,与甲状腺肿块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①甲状腺癌大多为形态不规则肿块,实质回声不均,蟹足样分叶为其特征性表现[1],肿块内血流丰富,周边血流较少,阻力指教偏高(>0.65).②甲状腺腺瘤大多为形态较规则的均质性肿块,周边可见丰富的动、静脉血流信号,肿块内部血流分布较少.结节性甲状腺肿大多为不均质肿块,边界不清晰,无声晕,内部及边缘血流均较丰富.良性肿块的阻力指数偏低(<0.50).结论 彩超是鉴别甲状腺肿块良、恶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陶林波;闻海康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精液抗精子抗体IgA与穿透精子密度的关系.方法 将精浆IgA抗精子抗体阳性和阴性样本的精液穿透精子密度作t检验比较.结果 精浆IgA抗精子抗体阳性的精液穿透精子密度与精浆IgA抗精子抗体阴性的精液穿透精子密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精浆IgA抗精子抗体对精液精子的穿透性能有重大影响.
作者:朱慧星;卢正旺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总结我院2006年6月~12月2 760份临床标本的培养结果及药敏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对临床送检2 760份标本中分离出的634株病原菌分类、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4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113株,占17.8%,革兰阴性菌395株,占62.3%,真菌126株,占19.3%.大肠埃希菌、绿脓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细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血液、泌尿道、皮肤软组织为多.常见G+、G-菌的耐药性有上升趋势,且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 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应进行病原学检查,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作者:刘杰;彭利华;刘双全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MRI、EEG和CT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06例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入院24 h内CSF、EEG检查结果,48 h内头颅CT和MRI检查结果.结果 病毒性脑炎患者EEG阳性率达91.5%,MRI阳性率为61.1%,而CT阳性率仅34.4%.结论 EEG联合MRI对病毒性脑炎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谭江;李亮;叶美萍 刊期: 200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