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

姚传武;陈健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阑尾周围脓肿, 结合方法, 报告
摘要:本院自1990年月~2005年3月收治阑尾周围脓肿18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

    本院自1990年月~2005年3月收治阑尾周围脓肿18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姚传武;陈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以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9月~2005年9月收治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72例的治疗情况,与以往行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愈57例,治愈率79.2%,中转手术8例,死亡7例,死亡率9.7%,并发症发生率18%.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效果良好,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段金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角膜软化症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角膜软化症治疗及用药途径.方法肌注维生素AD,局部鱼肝油滴眼.结果17例婴幼儿角膜软化症通过肌注维生素AD的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补充维生素AD是治疗角膜软化症的佳方法,肌注是良好的用药途径.

    作者:陈增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机械通气治疗腹部外伤术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腹部外伤术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4例本病患者采用A/C、SIMV、PEEP、正比呼吸模式及综合治疗.结果抢救成功14例,死亡10例,分别死于心、肾、脑等脏器功能衰竭.结论早期和及时有效的机械通气是救治腹部外伤术后ARDS的重要手段.

    作者:吴平;陈强;王国政;吴玉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股静脉置管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在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抢救过程中,股静脉置管的可行性及重要性.方法对2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行股静脉穿刺置管21例次.结果病人均安全、顺利接受股静脉穿刺置管,其中19例接受1次置管,1例接受2次置管.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采用股静脉置管,其操作方便、快速,不破坏血管,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孔令敏;钱明珠;李国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2900例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手术的临床总结

    目的介绍我院自1995年12月至2006年1月2 900例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管理.方法各种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2 900例,年龄4个月~81岁,体重4.5~104.5 kg,一部分重症病人及低体重患儿使用膜肺,停跳组转流方式以浅低温为主,不停跳组转流方式以常温为主.成人心肌保护均采用氧合血灌注,儿童用冷晶体停跳液或血加钾停跳液.结果停跳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为7~201分钟,总转流时间为23~892分钟,复跳率占78.2%.不停跳组总转流时间18~255分钟,室颤发生率占4.19%.结论根据病人的病情及手术操作的难易程度,采取不同的CPB方法合理的血液稀释和灌注方式以及心肺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朝晖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手术配合

    前列腺电切术是通过双级回路产生一种射频能量,将电切组织周围的导电介质转化为等离子体,将欲切除之组织内有机分子键打断,将组织破坏汽化达到治疗效果,其特点是:

    作者:孟素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HLA-DR和HLA-DQ基因型和单倍型在深圳地区结核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HLA-DR和HLA-DQ单倍型在深圳地区结核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PCR-SSP技术对146例深圳地区肺结核患者及146例健康志愿者的HLA-DR的31个等位基因和HLA-DQ基因的8个等位基因行分型,比较两组间各等位基因频率(GF)和单倍型频率(HF)并计算其优势比(OR).结果肺结核组DRB1*1601-1605/1607-1608、DRB1*040101-44位点的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其GF比和OR分别为14.39%14.8.59%、19.33%vs 10.86%、1.85 vs 2.08;DR4-DRB4和DR16-DRB5单倍型频率在两组人群间有显著差异,肺结核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其OR分别为2.35,2.97.结论DR4-DRB4和DR16-DRB5单倍型频率在两组人群间的显著差异可能分别是由DRB1*040101-44(DR4)和DRB1*1601-1605/1607-1608(DR16)在两组间的显著差异造成,后两者可能是深圳地区结核病发病的易感基因.

    作者:许丽;杨应周;谭卫国;胡志上;吴清芳;张玉华;罗育希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研究

    白血病是癌症中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患者在反复化学治疗中会面对疾病本身、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带来的压力,而这些都将影响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效果.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本研究通过对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试,并针对性进行心理干预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节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不典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14例误诊分析

    甲状腺机能亢进是内分泌科常见病、多发病,典型者一般不难确诊,不典型者易误诊、漏诊.为吸取教训,现将本院5年来(1999年~2004年)遇到的14例误诊、漏诊病人讨论如下.

    作者:赵芬桃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联合多虑平综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联合多虑平综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例F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抑酸剂、治疗组除上述两类药物外加用抗抑郁药(多虑平),疗程均4周.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1.1%、31.5%、7.4%、92.6%,对照组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30.4%、37.0%、32.6%、67.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4周后门诊随访3个月,治疗组总复发率3.7%,对照组总复发率为17.4%,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联合多虑平综合治疗FD的疗效显著.

    作者:赵联福;胡加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诊断方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TCD、CDFI和椎动脉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共30例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41岁~72岁,平均年龄53.89±9.27岁.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分别进行椎动脉MRA、TCD和椎动脉超声等检查.结果30例患者中椎动脉MRA异常18例(60.0%),TCD异常23例(76.7%),椎动脉B超异常17例(56.7%).结论椎动脉MRA、TCD和椎动脉超声3种方法合用,有助于全面客观诊断椎基动脉供血不足.

    作者:陈峰;王慧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螺内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螺内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给予螺内酯60 mg/天,平均疗程24天.治疗前后心脏超声仪检测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LVESVI)、左室重量指数(LVMAI)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治疗前后相比,螺内酯组的LVEDVI、LVESVI有明显下降(P<0.05),LVEF明显增加(P<0.05),PASP和HR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螺内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玉雄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小儿腹泻怎么使用抗生素

    孩子因腹泻用药不科学,是涉及孩子的生长发育、健康成长的大问题,所以,妈妈们一定要重视.那么,腹泻是怎么引起的呢?

    作者:张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剖腹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剖腹子宫全切术(AH)、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LISH)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3年1月~2005年6月间288例良性子宫病变患者分为AH组(146例)、LISH组(142例),比较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年龄、体重、剖腹手术史、子宫大小、子宫病变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3天体温、肛门排气时间、对镇痛的需求、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随访,LISH组明显优于AH组(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可作为临床子宫切除的术式,但LISH在保留器官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蓝柳冰;李利平;侯涛;杨海坤;丘媚妮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糖尿病肢端坏疽72例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6年1月~2005年6月共收治糖尿病肢端坏疽患者72例,约占收入院糖尿病患者总数7%~8%,经饮食控制、胰岛素皮下注射或口服降糖药物、活血化瘀、抗感染及局部处理等综合治疗,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德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护理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20只眼)难治性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20只眼中,形成功能性滤过泡18只眼,无功能滤过泡2眼,20只眼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眼压控制在15~20 mmHg,全部病例无滤过泡漏,伤口漏,迟发性感染和排斥发应发生.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能提高成功率,且安全、可靠.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观察视力、眼压、羊膜植片、滤过泡等的变化,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做好术后健康教育和术后随访等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凌;朱朝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B超应用于宫外孕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B超应用于宫外孕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妇产科门诊(包括急诊)患者中有停经史,HCG阳性或弱阳性,不规则阴道出血的病例均行B超检查.结果经B超检查诊断为宫外孕的105例患者中,流产型9例,占8.5%,破裂型45例,占42.9%,未破裂型21例,占20%,陈旧型30例,占28.6%,均行手术治疗.B超诊断总符合率94%(99/105),误诊率为5.7%(6/105).21例未破裂型宫外孕患者中,5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保守性手术治疗,后均再孕并足月顺产.结论B超诊断宫外孕准确率高,方便,快捷,并可根据声像图表现不同给予初步病理分型,帮助临床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措施提供有效的依据,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郑惠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Survivin基因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Survivin基因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及18例反应性淋巴结炎组织中Survivin蛋白质的表达.结果3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Survivin阳性检出率为94.7%,18例反应性淋巴结炎组织中Survivin蛋白质呈阴性表达.在Survivin表达阳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侵袭性组阳性细胞百分数高于惰性组(P<0.05),其与年龄、发生部位、临床分期、全身症状、免疫表型及血清LDH水平等均无明显的关系(P值均>0.05).结论Survivin的表达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侵袭程度相关,Survivin表达越高,侵袭程度也越高,预后越差.

    作者:肖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电液通输治疗仪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中国中医研究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研发的ZK-280型电液通输治疗仪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0例.结果电液通输治疗仪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治愈率为56%,总有效率82%,疗效显著.结论电液通输治疗仪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安全有效.

    作者:曹有军;丁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