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气颅21例临床分析

柯江辉;马劲光

关键词:气颅, 颅脑损伤,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气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处理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例外伤性气颅患者的临床症状、CT影像特点,处理方法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颅内积气均在1~4周内完全吸收.治愈19例,颅内感染2例死亡.结论脑外伤或者颅脑术后顽固性的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等,当原发病无法解释的时候,要高度警惕气颅的发生,头部CT可协助诊断.遇张力性气颅者,紧急钻孔排气治疗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肝硬化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西医常规疗法,配合黄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同时服用自拟复肝汤(治疗组)治疗本病,并与单纯西医常规疗法(对照组)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显效率45%,总有效率95%,而对照组分别为10%、7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肝硬化疗效较好.

    作者:张爱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貌似脑血管病的低血糖症35例分析

    目的对35例貌似脑血管病而收住神经内科的低血糖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35例患者分别以昏迷、精神症状、偏瘫、四肢抽搐等神经系统表现起病,对其症状及体征进行分析.结果35例患者均经血糖测定诊断为低血糖症,静脉注射高糖后症状消失迅速.结论许多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起病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而无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易误诊为脑血管病,建议常规检测血糖,勿因不必要的检查而延误治疗时机.

    作者:陈玉珺;秦素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糖尿病肾病66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由于DN导致的慢性肾衰竭而进行血液净化的患者在我院位于血液净化者的第2位.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DN,现将我院66例DN患者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乔爱民;杜永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术的观察及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卒中病人危重症之一,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的破裂,两者合计占全部病例的50%~80%.且易并发血管痉挛、再出血、蛛网膜粘连及脑积水.因此,应尽早行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及早手术根治;同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采取有力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

    作者:陶志兰;刘瑰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乳腺癌钙化灶在钼靶X线诊断中的分析及评价

    乳腺导管原位癌多数是由乳腺钼靶X线片发现的.钙化和肿块是乳腺癌的基本征象,显示钙化是乳腺摄片的大优势,也是早期乳腺癌在乳腺片上常见甚至是惟一的X线征象,其他检查如(CT、MR)均不能较好地显示乳腺癌的钙化.钙化灶是乳腺片乳腺癌早期识别和诊断的重点.

    作者:包强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重型颅脑损伤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颅脑损伤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方法设置了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系统化的护理模式和循序渐进的锻炼方案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的护理.结果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采取的护理方法对病人的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林红;赵士静;周玉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颅脑伤后双瞳散大6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求颅脑损伤后双瞳散大的救治措施,提高其生存率与生存质量.方法自1996年8月~2005年4月,对因颅脑伤后双瞳散大的62例患者救治转归情况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经多方及时抢救和恢复治疗,存活41例(66.13%),死亡21例(33.87%).经ADL统计,其中恢复良好25例(60.98%),中、重残13例(31.71%),植物性生存3例(7.32%).结论对颅脑伤患者的动态密切观察是提高此类患者成功救治的关键,查明原因、果断决策、针对病因、紧急稳妥的处理是成功救治的保证.

    作者:周明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分段齿形结扎合并消痔灵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

    目的研究分析环状混合痔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265例,男83例,女172例,大年龄72岁,小年龄33岁.手术方法:分段齿形结扎合并消痔灵注射.结果治愈211例(79.6%),基本治愈54例(20.4%),总有效率100%.结论①分段齿形结扎环状痔能防治肛门狭窄及肛门不全失禁的并发症.②消痔灵注射能消除残留内痔,并使松弛的直肠黏膜硬化、固定萎缩.③分段齿形结扎合并消痔灵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是目前有效的方法.

    作者:郭世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给药时间与临床合理用药

    目的了解各类药物的佳给药时间,结合用于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参考有关文献和资料,结合临床实际,进行汇总、分析并加以阐述.结果同一种药物,同一种剂量,在一天中不同时间用药,其疗效和毒性可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结论临床用药若能选择佳用药时间,确定给药方案,既可提高疗效,还可减少药物用量,降低医疗费用,并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

    作者:余健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改良Stark术式小切口子宫切除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Stark术式小切口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经改良Stark术式小切口子宫切除87例为观察组,与同期传统纵切口子宫切除术87例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种术式患者术中术后的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观察组为(72±15)分钟,对照组为(99±16)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观察组(90±50)ml,对照组(150±60)ml,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观察组(25±8)小时,对照组(40±9)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住院天数观察组5天,对照组7.5天.结论改良Stark术式小切口子宫切除术损伤小、出血少、手术简便、快捷、术后恢复快、疤痕小.

    作者:袁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提高假冒伪劣药品的识别能力

    假药即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成份不符;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劣药是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标准的药.为了帮助基层医院、医疗室的药剂人员及广大消费者提高识别假冒伪劣药品的能力,现将笔者在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知识、经验介绍给大家.

    作者:李树会;田良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预激综合征类似下壁心肌梗死1例

    患者,男,18岁,以偶有心悸半年就诊,体检心肺(-),所做心电图HR 50次/分,PR间期0.10 s,QRS增宽0.16 s,Ⅱ、ⅢaVF见向下的δ波跟随一个主波向下的QRS波群,其他导联可见明显向上的δ波,V1主波向上.诊断:①窦性心动过缓.②A型预激综合征.

    作者:罗小莲;罗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心肺脑复苏药物治疗新进展

    单纯的心肺脑复苏(CPCR)技术,胸外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只能维持重要脏器暂时的血供,要彻底维持自主呼吸、血流动力学以及正常的心律,必须依靠进一步药物治疗和电除颤.长期以来,药物的使用及其疗效存在较大的争论[1].复苏中常用药物: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溴苄胺、纳络酮、碳酸氨钠等[1].

    作者:楼枫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婴儿营养性贫血与添加辅食的关系

    为了解婴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简称贫血)患病情况,2000年~2005年我们对6~12个月龄母乳喂养儿采取干预措施,提倡坚持母乳喂养的同时及时添加辅食,以降低婴儿贫血患病率,为促进婴儿健康生长发育提供依据.

    作者:张明慧;李兴儒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尿路感染的病因、发病机理与治疗

    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在女性人群中发病率约2%,若治疗不当会导致不良后果,在尿毒症的病因中,肾盂肾炎已列居第二位.虽然治疗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和新疗法日新月异,但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均无明显下降,因此,不断提高对尿路感染的诊治水平,加强防治工作,仍是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要课题.尿路感染按其病变发生部位,分为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和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盂肾炎),肾盂肾炎又分为急性和慢性.根据病人有无全身性和尿路局部疾患可分为复杂性尿路感染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

    作者:郭秀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游泳对新生儿睡眠及体重的影响

    目的探讨游泳对新生儿睡眠及体重的影响.方法将388例正常新生儿分为实验组200例,对照组188例,每天观察记录游泳后新生儿的睡眠质量和体重的改变.结果实验组的新生儿睡眠时间规律,睡得香,睡眠时间延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游泳后6天实验组体重增加值为(82.68±19.45)g,对照组为(44.13±13.24)g,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游泳有利于新生儿睡眠质量的提高,能增加体重,促进生长发育.

    作者:张雪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老年中医学研究现状及前景

    人口老龄化在当前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各国对此十分关注.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多的国家,现在心、脑血管,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老年多发病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我国政府对这一问题非常重视,把探索衰老机理和延缓衰老药物以及常见老年病的防治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选题.中医老年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应当努力发掘,深入研究.现将近年来中医对老年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前景整理如下.

    作者:徐海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眼球摘除术患者出院前心理压力源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成年眼球摘除术患者出院前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源、心理压力.方法对32例眼球摘除患者进行问卷式的调查分析.结果出院前的眼球摘除术患者面临自身与环境双重压力源,并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外貌的改变和别人的歧视与偏见分别是来自自身和环境的首要压力源.结论本研究结果为制定眼球摘除术患者出院后的心理康复计划提供了指导依据.

    作者:马环兴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正确区分使用抗微生物药和抗炎药

    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抗微生物药就是抗炎药,将抗微生物药当作抗炎药或将抗炎药当作抗微物药来使用,结果延误了疾病的治疗,使病情得不到缓解或治愈.现就抗微生物药和抗炎药的区别加以阐述,以供广大基层卫生人员和群众参考.

    作者:吴增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产科护理人员与产妇的沟通技能探讨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两人间信息的传递,它包括意见、情感、思考等交换,借助语言、文字、表情、手势、符号等方法来传达.护患沟通是一种以治疗性沟通为主要模式的复杂的过程.在护患沟通过程中,护士作为健康照顾者,主要作用是为病人提供信息,给病人以指导和咨询,向病人清楚地传达信息的内容,解答病人的疑问.护患之间这种治疗性沟通被认为是帮助病人克服暂时压力,适应环境变化,与他人和睦相处,并能使病人克服自我实现中的精神心理障碍的一种技能.

    作者:黎勤;霍永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