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核菌素皮试和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测在初治涂阴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运用

谢胜华;严舒俊

关键词:结核菌素皮试, 抗结核抗体, 肺结核, 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结核菌素皮试(PPD皮试)和血清抗结核抗体(PPD-IgG)检测在初治涂阴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合理运用.方法 对2004年至2005年间住院治疗的107例患者入院时进行的PPD皮试和PPD-IgG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初治涂阳组和初治涂阴组PPD皮试强阳性率分别为9.3%和9.8%,同时出现PPD强阳性和PPD-IgG阳性,涂阳、涂阴肺结核组分别只达4.7%(2/43)和2.4%(1/41).结论 以PPD皮试阳性(无需强阳性)和PPD-IgG阳性作为诊断初治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的辅助指标较为符合临床实际.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高位膀胱阴道瘘16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高位膀胱阴道瘘的手术治疗.方法 对1995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6例高位膀胱阴道瘘患者的术前诊断、术前准备及手术方式的选择进行研究.结果 16例高住膀胱阴道瘘经膀胱途径修补,均Ⅰ期治愈.结论 高位膀胱阴道瘘经膀胱修补,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许新轩;王彦业;孙山鹰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中青年教师颈椎病自然疗法初探(二)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但近年来,在教师队伍中不但发病率明显上升,且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我们在前面介绍了综合应用按摩疗法和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体会,在本文主要介绍运用情志疗法、起居疗法治疗中青年教师颈椎病的体会[<中青年教师颈椎病自然疗法初探(一)刊登于<中国民间疗法>2006年第9期)].

    作者:龚志刚;张祖琼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高血压脑出血内外科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寻求佳治疗方法 ,达到佳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6例,分别经过内科、外科治疗,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内科治疗与常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微创钻孔血肿抽吸引流较内科治疗及开颅治疗疗效好.结论 微创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是高血压脑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刘胜春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毛细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34例毛细支气管炎加用IVIG治疗,并与对照组患儿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疾病咳嗽、喘憋、罗音消失和住院天数方面优于对照组,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IVIG治疗辅助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周玉生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16排螺旋CT在夹层动脉瘤诊断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对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治疗后效果评估.方法 对30例临床疑诊为夹层动脉瘤患者行16排CT胸主动脉至双侧髂动脉增强扫描.结果 20例患者动脉成像未见异常,10例明确诊断为夹层动脉瘤,4例经支架植入或腔内隔绝术后2周复查,动脉瘤基本消失,4例夹层范围较大者经临床随访,2例死亡.结论 16层螺旋CT能够及时准确诊断夹层动脉瘤,并作出明确分型,对于指导治疗及评价治疗效果是一种可靠方法.

    作者:高丽媛;刘影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4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在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评价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42例老年转子间骨折选用动力髋螺钉(DHS)作为内固定材料,在C形臂X线机引导下行DHS内固定,术后给予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经6个月~22个月随访,无1例病人死亡,治愈率达95%以上,1例发生髋内翻畸形,1例发生患肢短缩2.5 cm,影响功能.结论 DHS在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显示出明显优越性.

    作者:马才英;石得璋;万新海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静滴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对比静滴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31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64例和B组67例,A、B两组分别静滴阿奇霉素10 mg/(kg·d)和红霉素20~30 mg/(kg·d).观察临床治愈率、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临床治愈率、有效率A组分别为57.81%、93.75%,B组分别为37.31%、73.13%;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10.93%,B组为43.28%,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前者疗效较后者好,不良发生率少.

    作者:刘素琴;陈智;袁晓玲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实验结果影响因素

    实验诊断是诊断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实验技术和方法,通过感官、试剂反应、仪器分析及动物手段,对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检验,以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客观临床资料.

    作者:韩文静;马娟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激素对股骨头血供和凝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了解大体型实验动物应用大量激素24小时内(国际脊髓急性损伤研究委员会推荐用药方案)股骨头血供灌注方式及凝血状态.方法 随机选取9只动物静脉大量注射甲强龙(30 mg/kg)作为起始量,而后23小时内5.4mg/(kg·h)维持,另外九只作为对照组.血供区被详细分为股骨头、股骨近端、髋臼关节软组织,并在未用药前(1期),首剂激素后(2期)和实验完成后(3期)通过微球技术检测其改变.凝血功能在实验前后分别测定.结果 实验组股骨头骺端和干骺端松质骨血流起初未改变,但24小时后有减少,股骨头各区血供普遍减少,实验组血浆纤维蛋白原于24小时后明显升高.结论 24小时大量激素应用可造成正常清醒猪股骨头血运减少,血浆高凝.这些发现可能是早期激素性骨股头坏死的发病原因.

    作者:左红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多发性梗死性痴呆68例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转归及预后.方法 对于多发性梗死性患者采用长谷川修改量表(HDS)评分及Hachinsk缺血计分量表(HIS)评分,HDS<29.5分,HIS≥7分诊断痴呆,同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结果 脑梗死后脑软化灶总体积超过50 ml即可引起痴呆.MID发病相对迅速,呈阶梯性进展,临床表现主要为记忆力、计算力、情感障碍,晚期呈全面智能衰退.早期治疗可不同程度改善认知功能,重度痴呆病死率高,预后差.结论 MID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积极治疗诱发脑血管病的相关疾病,减少脑血管病发病率即可减少本病发生.

    作者:战丽萍;田桂红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缩窄性心包炎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功能变化,探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对86例施行心包剥离手术的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后发生心衰7例,各种心律失常23例,严重低血钾2例.86例手术患者中除1例死亡外,其余85例均已治愈,治愈率98.84%.结论 缩窄性心包炎施行心包剥离手术前后应严密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电解质,减轻低排综合征、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低钾血症对机体的危害,提高患者手术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谭亚玲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加味平胃散治疗妇科盆腔疾病术后诸证80例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制剖加味平胃散对妇科腹部术后诸证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加味平胃散,对照组应用2.5%的焦糖液治疗.观察术后病人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及舌苔等症状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加味平胃散能较好、较快地促进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手术后并发症.

    作者:程梅英;唐荣志;杨玲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克罗恩病误诊为阑尾炎1例报告

    1 病历资料患者,男,39岁,主因反复右下腹痛2年,加重24小时于2006年1月入院.查体:急性病容,心肺(-),腹软,右下腹压痛,伴反跳痛,无肌紧张,以平脐处压痛为明显,并于此处似可触及肿大的肠管,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作者:张庆德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静脉输液的心理护理

    静脉输液是每个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也是每个住院病人要经历的,现在谈这个话题似乎太陈旧了.其实不然,现今的护士已不能仅仅是为完成繁忙的工作而输液,那样已不能满足病人需求,让病人以佳心理状态跟我们愉快合作,顺利完成这既痛苦又极普遍的操作,也是一门艺术.

    作者:余拉结;刘舜贤;李光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寿宁县1999年~2005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我县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特点和因素,探讨食物中毒防控措施.方法 对我县1999年~2005年7年间的食物中毒资料,分门别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2年起食物中毒呈上升趋势,第3季度为全年高发季节,农村发病明显高于城市,家庭食物中毒为各进食场所之首,化学性为常见致病因素.结论 针对我县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及其原因,应对重点季节、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和中毒原因,有的放矢地采取防范对策,适时采取各项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

    作者:蔡万津;常晶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临床护生带教的体会浅谈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理论向实践,从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重要阶段.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护士,带教护生的工作必不可少,笔者在多年的带教过程中取得一定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陆永秀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乳房切除并腋淋巴结清除治疗早期乳癌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乳房切除并腋淋巴结清除对早期乳腺癌的远期疗效.方法 施行乳房切除并腋淋巴结清除术(MAD组)59例,Halsted根治术(HRM组)73例,所有病例均随访5年以上.结果 MAD组和HRM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84.7%和86.3%,差异无显著意义.MAD组局部复发率为7.6%,HRM组为5.5%;MAD组远处转移率为15.3%,HRM组为13.7%,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乳房切除并腋淋巴结清除术与Halsted根治术在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远期疗效与Halsted根治术相同.

    作者:张永宏;谭传金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连接酶链反应及其应用

    连接酶链反应(Ligase Chain Reation,LCR)是在连接酶扩增反应或连接酶检测反应的基础上,引入热稳定的连接酶而建立的类似PCR技术的新方法.LCR既可扩增,又可鉴定DNA异常,与PCR技术一样可用于已知病因的遗传病大面积普查.

    作者:朱铁志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浅谈医院在传染病防治中的职责及法律责任

    目的 明确医院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及法律责任,便于卫生行政人员、医务工作者及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准确理解和全面掌握<传染病防治法>条文的规定.方法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及其条文释义之规定,对医院应当承担的传染病防治法定义务,以及对医院违法后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医院在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及医疗救治中应当承担的职责归纳有22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医院应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和民事责任.结论 作为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医务工作者、传染病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应当准确理解、全面掌握<传染病防治法>条文的规定,认真履行法定职责,正确行使法定职权,全面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

    作者:蓝小云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奥曲肽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胰腺炎32例

    目的 观察奥曲肽治疗流行腮腺炎并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奥曲肽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胰腺炎32例,与未用奥曲肽治疗的20例做随机对照,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腹痛、呕吐、腹部压痛、胰腺水肿情况以及血淀粉酶、脂肪酶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腹痛、呕吐、中上腹压痛、胰腺水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治疗组脂肪酶下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奥曲肽可明显改善流行性腮腺炎并胰腺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作者:陈文梅;刘金旭 刊期: 2006年第17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