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几种常用抗病毒药的不良反应

董联刚

关键词:抗病毒药, 宿主细胞内, 脱氧核糖核酸, 不良反应, 酶系统, 内寄生, 临床适应证, 作用机制, 药物, 细胞结构, 临床应用, 抗真菌药, 复制过程, 繁殖, 独立生存, 选择性, 微生物, 抗细菌, 蛋白质, 组成
摘要:病毒为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具有细胞结构,核心是由核糖核酸(RNA)或脱氧核糖核酸(DNA),及蛋白质组成,多数病毒缺乏酶系统,不能独立生存,须寄生于宿主细胞内,依赖寄生细胞的酶系统而复制繁殖.由于其性质特殊,所以一般抗细菌、抗真菌药对于病毒是无效的.多数抗病毒药往往对宿主细胞亦具有一定的毒性.因而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近年来通过深入研究病毒的生长、繁殖和复制过程及与宿主细胞的关系,已研制出一些能选择性地抑制病毒而对宿主细胞无毒或低毒的药物.这些药物由于其作用机制,抗病毒谱和临床适应证的不同其不良反应发生的症状也有所不同,现就常用的几种抗病毒药的不良反应讨论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以腹痛为突出表现的小儿咽部疾病临床分析

    小儿咽部疾病在临床上相当常见,表现多种多样,本文就临床实践中遇到的以发热腹痛或单纯以腹痛为主诉的咽部疾病40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秀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肠片修补膀胱癌的缺损体会

    我院于2000~2002年对2例膀胱三角区较大的癌,1例作膀胱底及三角区较广泛的整块切除,缺损区以带蒂的回肠片修补;1例作半膀胱切除术,以带蒂乙状结肠片修补膀胱,手术较满意,术后无并发症.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山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头位难产328例临床分析

    发生于头先露的难产为头位难产,占难产总发病率的2/3以上.而头先露分娩又是主要的分娩方式,因此头位难产易被忽略,甚至危及母婴健康.为了预防和早期诊断头位难产并正确处理,以提高产科质量,现就我院328例头位难产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张碧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树立新的健康理念 科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上)

    健康是金子!健康是财富!健康是人类共同享有的权力,人们对身心健康的重视,标志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无论是人类自身的发展,自我价值的体现,或是社会的参与,以及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都必须以自身健康为前提,若没有健康的身心一切将无从谈起,所以追求身心健康是人生永恒的目标.

    作者:许志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护理新模式

    我国的许多小医院仍然是原始的功能制护理模式,护士只知道打针输液,完全没有理会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因素,导致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十分不理想.病人住院后,应在问病史的同时,收集病人的一般次料如;性格、爱好、工作、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等等.这样就可找到疾病发生的外因,护士可以从此入手,找出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护理诊断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然后执行,后进行效果评价.

    作者:张华蕾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大骨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2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大骨孔引流术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意义.方法局麻下,据CT或MRI片定位,切口选择在血肿厚处,颅骨钻孔后,用咬骨钳扩大骨孔至直径约2.0cm,硬膜电灼后切开并悬吊,显露血肿包膜后电灼切开,置入10#~12#硅胶引流管.抽尽血液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至冲洗液清亮,引流管另戳口引出,将头颅调整至切口位于高处,向血肿腔内注满生理盐水,使其内气体排出,缝合切口(硬膜不缝).夹闭引流管,4~6小时后开放,3~5天拔除.结果手术126例(145侧),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大骨孔引流术具有操作简单,术中易于止血、置管,冲洗彻底,引流通畅,疗效可靠等优点,对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玉勤;陈习;岳喜龙;王顺甫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误诊为阑尾炎6例临床分析

    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一般认为,阑尾炎诊断较易,手术治疗相对简单,一般基层医院均能开展此类手术.我院自1990~2003年共行阑尾切除手术640例,其中6例临床症状与阑尾炎非常相似,经手术治疗明确诊断并非是阑尾炎,现分析如下.

    作者:郭忠友;戴华满;刘宏亮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药物流产后服妇血康颗粒100例临床观察

    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早孕妇女行药物流产在我国已开展多年,但是,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过长,仍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2000年2月至2004年2月,我们通过胎囊排出后服用妇血康颗粒,观察其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甲氨喋呤配伍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118例分析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随着现代医疗诊查技术的提高,使许多早期未破裂型或稳定型的EP患者有机会通过药物保守治疗而获得痊愈.保守治疗可避免手术创伤和腹腔干扰,无腹部瘢痕之生理和心理创痛,能大限度地保存患侧输卵管的结构和功能,达到保留生育功能的目的,因而深受年轻有生育要求和/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青睐.我院妇产科自1991年3月至2004年3月,对118例临床确诊为EP的患者,采用甲氨喋呤(MTX)化疗和活血化淤中草药为主的保守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连王兴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大剂量静滴抗生素的副作用

    本文重点讨论大剂量使用抗生素静滴时的毒副作用.青霉素、头孢菌素通常量应用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变态反应、肾功能障碍等副作用.

    作者:张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口服镇痛药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选择在我院自愿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80例,且无并发症,年龄在18~45岁之间,孕次1~4次,产次0~3次,孕龄42~78天之间.

    作者:赵金凤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腹腔引流所致并发症4例报告

    引流是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之一.正确的腹腔引流可以排除积液、积血、积脓、坏死组织和异物,消灭死腔,防止感染扩散,促进炎症消退:还可监测腹腔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或胃、肠、胆、胰漏的发生.操作不当则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现将我院1984年以来遇到的4例腹腔引流管所致并发症报告如下.

    作者:任文亭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思密达和贝飞达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小儿腹泻是一种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儿科常见病,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但其他各年龄均可发病.腹泻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我院采用思密达、贝飞达治疗小儿腹泻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志敏;刘兰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忻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现状调查

    视力低下是学生常见病之一,为了解我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情况,进一步做好预防近视工作,我们于2001年9~11月对忻州市部分中小学校2175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改婵;黄利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丽珠固宝骨折外固定夹托115例临床应用

    丽珠固宝又名丽珠树脂绷带,是近几年市场上销售的新型骨科外固定材料,具有重量轻、透气性好、可塑性强、不怕水、可洗澡等优点.笔者通过近3年对115例骨折患者采用丽珠固宝制作夹托外固定,效果满意.现将操作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庞景霞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不典型心肌梗死与临床

    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临床表现有持久性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清心肌酶的增多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但在临床并非所有病人症状表现为典型模式,因此漏、误诊病例也并非少见,现将临床遇到的病例报告并分析如下.

    作者:冯丽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P-gp在口腔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P-糖蛋白(P-giycprotein,P-gp)在口腔癌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32例口腔癌患者标本中MDR的主要耐药指标P-糖蛋白(P-gp)进行检测.结果口腔癌P-gp表达的阳性率为53.1%.阳性染色位于细胞膜及细胞浆中.口腔癌P-gp表达与肿瘤大小及病理分级无关.结论口腔癌表达P-gp较高,免疫组化法检测P-gp对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作者:郑晓冬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治疗失败391例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以及胰管和胆道的出血,是内科临床常见急症,病死率高达8%~13.7%.据国外报道其占内科住院病例的2.43%.一般来说,上消化道出血本身的诊断并不困难,根据临床表现及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即可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还可根据病史,选择X线钡餐造影、纤维胃镜、B型超声波腹腔动脉造影和放射性核素,99m锝(99mTc)腹部扫描等检查,可进一步明确引起出血的原发病.止血效果也较满意.但鉴于出血范围、部位,以及病因的诊断有时困难,故对上消血道出血的内科治疗难免有失败的病例.本文拟从外科手术中探讨失败的原因.

    作者:杨彩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消化性溃疡胃镜下止血后静脉应用奥美拉唑43例疗效观察

    消化性溃疡胃镜下成功止血后仍有一定的再出血率.本研究以我院2002年2月至2004年2月间收治的86例上消化道出血后经胃镜成功止血的病人为对象,观察静脉应用奥美拉唑能否降低再出血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敏;陈云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木糖醇对重型颅脑外伤后病人血糖及胰岛素释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静脉注射木糖醇后血糖及胰岛素的变化.方法对85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在用药前及用药后1小时各采集静脉血一次,观察用药前后血糖及胰岛素的变化.结果用药前后两者比较血糖降低,胰岛素值升高.结论静脉注射木糖醇,可降低颅脑外伤病人的血糖,并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作者:葛春燕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