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景霞
我国的许多小医院仍然是原始的功能制护理模式,护士只知道打针输液,完全没有理会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因素,导致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十分不理想.病人住院后,应在问病史的同时,收集病人的一般次料如;性格、爱好、工作、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等等.这样就可找到疾病发生的外因,护士可以从此入手,找出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护理诊断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然后执行,后进行效果评价.
作者:张华蕾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消化性溃疡胃镜下成功止血后仍有一定的再出血率.本研究以我院2002年2月至2004年2月间收治的86例上消化道出血后经胃镜成功止血的病人为对象,观察静脉应用奥美拉唑能否降低再出血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敏;陈云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近年来,我国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已越来越普遍.但药流后出血时间长是目前尚未解决的公认的主要问题和缺点[1].我院自2000年来,采用药流中加服米索前列醇预防流产后出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颜琼程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视力低下是学生常见病之一,为了解我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情况,进一步做好预防近视工作,我们于2001年9~11月对忻州市部分中小学校2175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改婵;黄利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1 一般资料本组14例患者自服10例,均为成人;误服2例,年龄3~9岁;有2例原因不明.排除其它诊断后确诊为急性灭鼠药中毒.
作者:王雁春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仍是威胁婴幼儿健康的一种常见病.我院自2002年10月用妈咪爱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病,并与庆大霉素作对照,观察疗效.
作者:梁山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olial Infarclonn,AMI)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对AMI预后的意义.方法将59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按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率(L%)分为两组,L%≥20.3%者为A组,L%<20.3%者为B组,对两组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B组与A组比较,前者的心源性休克、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两组心衰发生率无显著差异,B组总死亡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AMI早期血淋巴细胞降低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张俊亭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疖痈为单个和多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炎症常扩散至皮下组织,多发生于皮脂腺丰富的经受磨擦的部位,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初起呈圆形小结,有触痛,以后逐渐增大,红肿加剧.此时应及早采用蒲公英、野菊花各半,捣烂外敷,可制止病情发展,并收到良好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晓玲;初红霞;曲延丽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 对海捷亚与卡托普利联合小剂量氢氟噻嗪治疗高血压病两种治疗方法之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择4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海捷亚组及卡托普利组各20例,连续用药6个月,分别对其降压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进行观察及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血糖、血脂无明显影响,降压疗效作用相当.海捷亚组副反应发生率低,服用方便;而卡托普利加利尿剂组则在效用价格比方面优于海捷亚.结论两种方案可为不同层次需求的患者提供选择,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降低高血压并发症.
作者:李舒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重症监护室(ICU)是各种危重疾病的收治科室,又是院汉内感染的高发科室,现对我院两年来收治395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的病例进行调查,分析发生感染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文娟;周慧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我院于2002年3月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共行LC 206例,中转开腹7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6例腹腔胆囊切除术中开腹手术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31~68岁,平均49岁.中转开腹手术中近期有急性发作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1例,术中解剖不清1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2例,术中发现小肠肿瘤1例.
作者:王海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本文重点讨论大剂量使用抗生素静滴时的毒副作用.青霉素、头孢菌素通常量应用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变态反应、肾功能障碍等副作用.
作者:张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随着现代医疗诊查技术的提高,使许多早期未破裂型或稳定型的EP患者有机会通过药物保守治疗而获得痊愈.保守治疗可避免手术创伤和腹腔干扰,无腹部瘢痕之生理和心理创痛,能大限度地保存患侧输卵管的结构和功能,达到保留生育功能的目的,因而深受年轻有生育要求和/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青睐.我院妇产科自1991年3月至2004年3月,对118例临床确诊为EP的患者,采用甲氨喋呤(MTX)化疗和活血化淤中草药为主的保守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连王兴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服务模式的转变,新的护理模式早巳取代了旧的护理模式.我院产科自2002年1月~2002年6月,收治分娩产妇238例.对其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的心理护理需求进行调查.
作者:李建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静脉注射木糖醇后血糖及胰岛素的变化.方法对85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在用药前及用药后1小时各采集静脉血一次,观察用药前后血糖及胰岛素的变化.结果用药前后两者比较血糖降低,胰岛素值升高.结论静脉注射木糖醇,可降低颅脑外伤病人的血糖,并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作者:葛春燕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手部骨折在生产和生活中比较多见,其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外固定架内固定、小钢板内固定及铝制夹板外固定.我们从1996年至今,采用钢丝内固定术治疗87例手部骨折病人,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毕鹏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我科试用小剂量纳络酮治疗眩晕,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0年~2004年,我科共收治中枢性眩晕症状的患者74例,均经过X线片检查,大多数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病变.
作者:王嫦荣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发生于头先露的难产为头位难产,占难产总发病率的2/3以上.而头先露分娩又是主要的分娩方式,因此头位难产易被忽略,甚至危及母婴健康.为了预防和早期诊断头位难产并正确处理,以提高产科质量,现就我院328例头位难产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张碧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病毒为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具有细胞结构,核心是由核糖核酸(RNA)或脱氧核糖核酸(DNA),及蛋白质组成,多数病毒缺乏酶系统,不能独立生存,须寄生于宿主细胞内,依赖寄生细胞的酶系统而复制繁殖.由于其性质特殊,所以一般抗细菌、抗真菌药对于病毒是无效的.多数抗病毒药往往对宿主细胞亦具有一定的毒性.因而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近年来通过深入研究病毒的生长、繁殖和复制过程及与宿主细胞的关系,已研制出一些能选择性地抑制病毒而对宿主细胞无毒或低毒的药物.这些药物由于其作用机制,抗病毒谱和临床适应证的不同其不良反应发生的症状也有所不同,现就常用的几种抗病毒药的不良反应讨论如下.
作者:董联刚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P-糖蛋白(P-giycprotein,P-gp)在口腔癌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32例口腔癌患者标本中MDR的主要耐药指标P-糖蛋白(P-gp)进行检测.结果口腔癌P-gp表达的阳性率为53.1%.阳性染色位于细胞膜及细胞浆中.口腔癌P-gp表达与肿瘤大小及病理分级无关.结论口腔癌表达P-gp较高,免疫组化法检测P-gp对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作者:郑晓冬 刊期: 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