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移动学习环境下翻转课堂的应用对儿科CICU护士专科培训的效果分析

焦会芳;唐蕾;王欢欢;吴玉梅

关键词:儿科护士, 心脏监护室, 翻转课堂, 移动学习环境, 专科培训
摘要:[目的]分析移动学习下翻转课堂对儿科心脏监护室(CICU)护士专科培训的效果.[方法]将全科58名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定期PPT授课,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对护士进行专科培训.[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移动学习下翻转课堂能更好地提高护士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在更短的时间里培训出优秀的专科护士.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结构授权与低年资护士工作投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临床低年资护士的结构授权和工作投入、工作满意度的状况,并探讨结构授权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护理管理者改进管理方法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88名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工作条件效能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和护士工作满意度指数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88名低年资护士结构授权总分为(57.55±5.43)分,工作投入总分为(48.65士6.75)分,工作满意度指数得分为(131.35±10.35)分;结构授权总分、非正式权利、支持权利、信息权利、正式权力、资源权利、机会权利均与工作投入、工作满意度均呈正相关.[结论]低年资护士的结构授权、工作投入和工作满意度水平属于中等偏下水平,结构授权对工作投入和工作满意度有正向影响作用,提示护理管理者可针对目前自身结构授权的不足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低年资护士对工作的投入,提高医院护理质量.

    作者:张严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移动学习环境下翻转课堂的应用对儿科CICU护士专科培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移动学习下翻转课堂对儿科心脏监护室(CICU)护士专科培训的效果.[方法]将全科58名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定期PPT授课,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对护士进行专科培训.[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移动学习下翻转课堂能更好地提高护士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在更短的时间里培训出优秀的专科护士.

    作者:焦会芳;唐蕾;王欢欢;吴玉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改革背景下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现状

    护理作为医疗群体中庞大的一员,护理工作的成功将极大地推动医疗改革的成功、提高人民幸福感,其人力资源的配置对医院的运营和病人健康结局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外人力资源文献综述的总结和分析,为我国人力资源的方向提供参考.

    作者:应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初次脑梗死偏瘫病人自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初次脑梗死偏瘫病人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按就诊顺序收集62例符合脑梗死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按照脑梗死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护理常规基础上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计划.采用Barthel评定量表评价两组病人入院时和6周后自理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计划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促进脑梗死病人肢体功能恢复,提高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卓叶雯;詹陈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人衰弱研究新进展

    介绍了衰弱的概念、发病机制、评估工具、影响因素、脆弱易感性、实验室生化指标、干预措施及衰弱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衰弱在临床上的应用;总结了衰弱对临床护理的主要启示.

    作者:夏宇晓;于红静;周英;汪国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模拟夜间环境对产妇产程及分娩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模拟夜间环境对产妇产程时间、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医院分娩的低危初产妇4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20例,观察组采取模拟夜间环境,对照组给予原产房模式,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舒适度以及医疗干预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和总产程短于对照组产妇(P<0.05),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医疗干预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在分娩时采取模拟夜间环境安全、有效,可缩短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增加产妇舒适度,降低医疗干预率,促进自然分娩和人性化分娩.

    作者:陈萍;冯世萍;吴奇云;刘嘉;陈婧盈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脑卒中照顾者照顾反应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调查脑卒中病人照顾者照顾反应和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照顾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生活品质问卷对198例脑卒中病人和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两者关系.[结果]脑卒中病人照顾者照顾水平得分为(3.33±0.38)分,处于中等水平,自尊感受、家人支持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5),时间安排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结论]护理人员应为脑卒中病人及其照顾者提供连续的疾病相关知识和情感上的支持,提高照顾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和应对能力,进而提高脑卒中照顾者及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颖杰;姚雪榕;罗少红;刘群;李桂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行动学习法在手术室护生外周静脉留置针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行动学习法在手术室护生外周静脉留置针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手术室实习的护生184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2人,分别使用行动学习法和传统学习法在手术室护生外周静脉留置针带教,评价两组护生操作成绩、穿刺成功率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病人、教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中穿刺操作流程、与病人沟通能力、无菌观念、应对问题能力、注意事项知晓率,病人及教师满意度、护生操作成绩和穿刺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动学习法在手术室护生外周静脉留置针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能够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护生综合素质和护生的实践能力.

    作者:张秀华;汤婷;邵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养结合下家庭医生式服务介入居家养老探讨

    介绍了家庭医生式服务介入居家养老相关概念,分析了目前我国家庭医生式服务介入居家养老面临着政策法规不健全及投入资金不足、居民了解不充分且信任度低、服务内容局限、服务人员短缺等困境,提出发展家庭医生式服务介入居家养老需要完善国家政策支持体系、丰富服务内容、高效宣传、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及积极性.

    作者:陈小杭;钟文娟;王志红;朱文敏;徐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人授权能力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青少年1型糖尿病(T1DM)病人授权能力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糖尿病青少年病人授权能力量表和生存质量量表对43例青少年T1DM病人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T1DM病人授权能力得分为(3.56±0.32)分,生存质量疾病影响维度、忧虑维度及满意维度得分分别为(58.05±13.70)分、(25.65±8.62)分和(50.58±10.44)分;授权能力与影响维度、忧虑维度呈负相关关系(r=-0.455,P<0.05;r=-0.598,P<0.01),与满意维度呈正相关关系(r=0.841,P<0.01).[结论]临床医务工作者应开展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T1DM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王明珠;陆巧葱;邱翠竹;罗少荘;高丽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信息化系统结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晨间交接班流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运用电子病历信息化系统结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晨间交接班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细化床边交接班流程,利用电子病历信息系统自动提取病人信息及MEWS评分用于交接班.在实施前和实施3个月后调查护士对病人病情知晓率,评估危重病人的识别能力、交接班时间.[结果]实施后护士对病人病情掌握度及评估危重病人的识别能力高于实施前(P<0.01),实施后交接班时间比实施前缩短(P<0.01).[结论]利用电子病历信息化系统结合MEWS评分改进交接班流程,提高了护士对病人病情知晓率,缩短了交接班时间,有助于判断术后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黄丽明;林少虹;李春容;林月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伤口造口专科护理组在N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16年4月美国压疮咨询委员会(NPUAP)对压疮的定义及分期进行了重新的界定[1],将压疮更名为压力性损伤,指出其是发生在皮肤和(或)潜在皮下软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处或皮肤与医疗设备接触处.该压力性损伤可表现为局部组织受损但表皮完整或开放性溃疡,并可能伴有疼痛.剧烈和(或)长期的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可导致压力性损伤[2].重症监护室(NICU)病人由于病情危重、意识丧失、长期卧床、活动受限以及营养失调、代谢障碍等多种因素易导致压疮的发生[3].而压疮的发生,不仅使病人痛苦加重、病情加重、病程延长,而且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4].我科于2016年建立伤口造口专科护理小组,完善工程流程,细化质控内容,强化人员培训,更新护士压疮护理方案,达到满意效果.

    作者:朱莎莎;周晓东;马媛;陈丽娟;辛静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问题主动发现与控制护理模式在乙状结肠永久性造口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问题主动发现与控制护理模式在乙状结肠永久性造口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住的接受乙状结肠永久性造口手术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尾数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乙状结肠永久性造口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问题主动发现与控制护理模式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造口适应度评分、自我护理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试验组造口适应度评分为(69.97±3.56)分,自护能力评分为(134.70士3.0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67±5.03)分和(101.87±5.91)分,试验组造口并发症与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3%和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33%和53.33% (P<0.05).[结论]采用问题主动发现与控制护理模式对乙状结肠永久性造口病人进行干预,可实现较好的造口适应度与自护能力提升效应,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汤玉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例松果体肿瘤史病人盆腹腔肿瘤术后并发重度高钠血症的护理

    高钠血症是临床常见并且容易被忽略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有研究显示:重症病人2%~6%入院时就有高钠血症,而10%~26%病人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可出现高钠血症[1-2].尤其是在神经科重症病人中病死率极高[3].松果体区肿瘤发生率较低,病理类型多样,目前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以及辅助放化疗[4].我院妇科肿瘤科于2017年12月1日收治并成功救治了1例松果体区肿瘤史病人,因盆腹腔肿瘤,行腹腔镜手术后并发严重高钠血症,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病人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程亚凤;高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过程中癫痫发作的护理研究进展

    阐述了血液透析过程中癫痫发作的相关影响因素,介绍了血液透析过程中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脑电图检查,总结了癫痫发作的护理方法,旨在为同仁提供系统的血液透析过程中癫痫发作的护理程序,提升血液透析的护理质量.

    作者:吴宗壁;韩晓苇;周华辉;林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弹性问卷(CD-RISC)、应对方式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128例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及信息支持的关系,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结果]NICU住院早产儿CD-RISC评分为(57.10±4.56)分,积极应对方式评分为(25.36±3.45)分,社会支持评分为(58.36±4.25)分.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与积极应对方式、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患儿家庭收入、出生时周龄、患儿合并症、应对方式及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是影响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结论]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有密切的关系,给予早产儿家属足够的社会支持,鼓励患儿家属积极面对疾病将有助于提高患儿家属心理弹性、改善患儿家属心理状况.

    作者:王春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新生儿病房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护理管理措施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 247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和完善护理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培训与考核,重视病房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侵入性操作等护理管理措施.[结果]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 247例患儿,发生感染11例,感染率仅为0.9%.与实施预防及控制感染护理管理前感染率3.5%比较,感染率明显下降.[结论]加强医院护理管理,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可以显著降低新生儿病房感染率.

    作者:汤芳;张小平;张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血液内科病人治疗依从性、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血液内科病人治疗依从性、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90例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依从性、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治疗依从性评分、自护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血液内科病人治疗依从性及自护能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黄丽娜;尹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例肾移植术后20年A2C型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护理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病情凶险、进展快、死亡率高的急性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始发于主动脉壁内膜和中层撕裂形成的内膜撕裂口,使中层直接暴露于管腔,主动脉腔内血液在脉压的驱动下,经内膜撕裂口直接穿透病变中层,使中层分离形成夹层[1].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的高危因素.肾移植是尿毒症病人摆脱血液透析、延长寿命及提高生活质量的唯一方法.而高血压又是肾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2].当主动脉夹层向远端扩展时可累及腹主动脉及其分支、髂总动脉,引起相关内脏及下肢缺血症状,尤其是肾组织缺血,可致肾动脉狭窄甚至闭塞,严重时导致急性肾衰竭[3].手术仍是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治疗方法,术中长时间体外循环造成红细胞破坏,术后低心排综合征造成肾组织低灌注等都易导致肾衰竭[4],所以做好此类病人的围术期护理尤为重要,但是肾移植及长期透析病人治疗后发生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报道很少[5].我科2017年12月收治肾移植术后20年突发Stanford A型夹层1例病人,经积极手术治疗,术前、术后精心护理,病人痊愈出院,现将围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栗林;郭万鹏;王慧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新护士对住院病人跌倒预防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了解新护士对住院病人跌倒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新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2017年7月份入职的200名新护士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编病人跌倒预防知识态度行为水平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新护士在跌倒预防知识、态度、行为3个维度得分为(30.03±3.05)分、(14.46±2.18)分、(11.06±1.23)分,得分率依次为75.08%、72.30%和92.17%.学习过跌倒预防知识的新护士在知识维度得分为(29.82±3.04)分,低于没有学过的新护士(31.57±2.68)分,使用过Morse评估表的新护士在知识维度得分(29.55±3.02)分,低于没使用过的新护士(31.14±2.8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护士的态度与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333,P<0.01).[结论]新护士对于住院病人的跌倒预防知识存在不足,特别是对跌倒高风险人群的识别和跌倒评估的时机把握上有严重欠缺,且跌倒预防知识、态度与行为不匹配.另外,新职工以往所获得的不系统、不规范的跌倒预防知识反而带来了消极影响.为保证住院病人安全,帮助新护士尽快适应临床工作,有必要对新护士进行统一规范的跌倒预防培训.

    作者:张文艳;刘于;于明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