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移动学习环境下翻转课堂的应用对儿科CICU护士专科培训的效果分析

焦会芳;唐蕾;王欢欢;吴玉梅

关键词:儿科护士, 心脏监护室, 翻转课堂, 移动学习环境, 专科培训
摘要:[目的]分析移动学习下翻转课堂对儿科心脏监护室(CICU)护士专科培训的效果.[方法]将全科58名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定期PPT授课,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对护士进行专科培训.[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移动学习下翻转课堂能更好地提高护士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在更短的时间里培训出优秀的专科护士.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弹性问卷(CD-RISC)、应对方式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128例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及信息支持的关系,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结果]NICU住院早产儿CD-RISC评分为(57.10±4.56)分,积极应对方式评分为(25.36±3.45)分,社会支持评分为(58.36±4.25)分.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与积极应对方式、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患儿家庭收入、出生时周龄、患儿合并症、应对方式及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是影响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结论]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有密切的关系,给予早产儿家属足够的社会支持,鼓励患儿家属积极面对疾病将有助于提高患儿家属心理弹性、改善患儿家属心理状况.

    作者:王春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营养干预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国内消化系统肿瘤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定量合成Meta分析的文献24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干预相比,营养干预可提高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清蛋白及总蛋白水平,包括生活质量总体[WMD=6.43,95 %CI(4.71,8.15),P<0.000 01];清蛋白水平[WMD=4.28,95%CI(3.19,5.37),P<0.000 01];总蛋白水平[WMD=4.07,95%CI(1.62,6.52),P<0.000 1].[结论]营养干预不仅可以改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的清蛋白水平和总蛋白水平,而且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丁金霞;丁萍;董云亚;汪锦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六动作手指练习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复合皮瓣修复手指复合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六动作手指练习对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复合皮瓣修复手指复合组织缺损病人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复合皮瓣修复手指复合组织缺损病人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围术期行六动作手指练习,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感觉功能评分、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简易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感觉功能评分、TAM评分、ADL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动作手指练习能有效促进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复合皮瓣修复手指复合组织缺损病人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袁冰艳;门雪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过程中癫痫发作的护理研究进展

    阐述了血液透析过程中癫痫发作的相关影响因素,介绍了血液透析过程中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脑电图检查,总结了癫痫发作的护理方法,旨在为同仁提供系统的血液透析过程中癫痫发作的护理程序,提升血液透析的护理质量.

    作者:吴宗壁;韩晓苇;周华辉;林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一种湿敷束带的设计与应用

    介绍一种治疗静脉炎湿敷束带的设计与应用.该工具包括可绑固于手臂的束带和用于湿敷的纱布.本湿敷束带使用方便,且可防止水分的蒸发,延长药物的湿敷时间,增强对血管的保护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雪娟;温慧萍;陈亮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护理

    [目的]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救治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呼吸衰竭病人,所选病人均通过ECMO进行救治,同时辅助实施临床护理,对其救治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ECMO救治24 h之后,病人氧代谢状态明显得到改善,经过15~25 d的住院治疗之后,30例病人中23例治愈,7例死亡.[结论]针对呼吸衰竭病人而言,ECMO救治过程中有效的临床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韩付新;郭英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移动学习环境下翻转课堂的应用对儿科CICU护士专科培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移动学习下翻转课堂对儿科心脏监护室(CICU)护士专科培训的效果.[方法]将全科58名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定期PPT授课,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对护士进行专科培训.[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移动学习下翻转课堂能更好地提高护士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在更短的时间里培训出优秀的专科护士.

    作者:焦会芳;唐蕾;王欢欢;吴玉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改革背景下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现状

    护理作为医疗群体中庞大的一员,护理工作的成功将极大地推动医疗改革的成功、提高人民幸福感,其人力资源的配置对医院的运营和病人健康结局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外人力资源文献综述的总结和分析,为我国人力资源的方向提供参考.

    作者:应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初次脑梗死偏瘫病人自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初次脑梗死偏瘫病人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按就诊顺序收集62例符合脑梗死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按照脑梗死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护理常规基础上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计划.采用Barthel评定量表评价两组病人入院时和6周后自理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计划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促进脑梗死病人肢体功能恢复,提高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卓叶雯;詹陈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骨盆肿瘤行半骨盆截肢手术病人伤口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总结31例骨盆肿瘤行半骨盆截肢手术病人伤口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术前给予肠道准备,术后密切监测血压与心率变化,伤口愈合情况,做好一次性肛袋、3M抗菌敷膜的护理,体位、伤口引流管及饮食护理.[结果]本组术后伤口感染4例,伤口愈合不良1例,经过治疗后好转,其他病人未发生伤口相关并发症.[结论]做好伤口管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伤口相关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蔡晓琳;张丽霞;张伟玲;黄天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气道湿化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湿化效果的影响

    [目的]比较气管切开术后持续微量泵泵入、人工鼻、人工鼻+持续微量泵泵入3种气道湿化方式对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入住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的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B组、C组分别运用持续微量泵泵入、人工鼻、人工鼻+持续微量泵泵入的气道湿化方式进行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前1d、气管切开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分别采血进行血气分析以及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监测病人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含量.[结果]气管切开后第3天,3组IL-1β、TNF-α、SP-A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C组各项指标下降更明显,MMP-9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B组上升显著;在气管切开后第7天和第14天,C组IL-1β、TNF-α水平仍旧比其他两组下降明显,但SP-A蛋白在C组呈上升趋势,其他两组上升趋势不明显,3组MMP-9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而C组显著下调.气管切开后第3天,3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均呈上升趋势,C组上升明显(P<0.01);气管切开后第7天,PaO2与PaO2/FiO2呈下降趋势,B组下降更明显,3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aCO2持续上升;气管切开后第14天,PaO2与PaO2/FiO2有所升高,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人工鼻+持续微量泵泵入进行气道湿化,促进肺部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与分泌,降低MMP-9的表达水平,维持肺泡的稳定,是较为理想的气道湿化方式.

    作者:苏鑫阳;许红梅;陈晓琳;刘莉;王梅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快速康复护理对结肠癌术后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结肠癌病人术后各观察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结肠癌病人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病人在快速康复护理理念的基础上开展科学的健康教育以及围术期护理方案,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胃肠功能.[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营养支持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另外,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恢复普通饮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能够减少结肠癌手术病人住院天数,促进胃肠功能尽快恢复,节省治疗费用.

    作者:冯梅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问题主动发现与控制护理模式在乙状结肠永久性造口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问题主动发现与控制护理模式在乙状结肠永久性造口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住的接受乙状结肠永久性造口手术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尾数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乙状结肠永久性造口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问题主动发现与控制护理模式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造口适应度评分、自我护理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试验组造口适应度评分为(69.97±3.56)分,自护能力评分为(134.70士3.0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67±5.03)分和(101.87±5.91)分,试验组造口并发症与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3%和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33%和53.33% (P<0.05).[结论]采用问题主动发现与控制护理模式对乙状结肠永久性造口病人进行干预,可实现较好的造口适应度与自护能力提升效应,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汤玉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伯格曼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应用于放射治疗皮肤损伤肿瘤病人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伯格曼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应用于放射治疗皮肤损伤肿瘤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放射治疗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病人予以康复新液外喷预防干预,观察组病人给予伯格曼医用射线防护喷剂预防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干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SAS、SDS、SF-36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改善,观察组干预后SAS、SDS、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满意率高达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伯格曼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应用于放射治疗皮肤损伤肿瘤病人,可有效降低病人皮肤损伤发生率,改善病人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病人总满意率高.

    作者:顾平平;郭素萍;徐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伤口造口专科护理组在N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16年4月美国压疮咨询委员会(NPUAP)对压疮的定义及分期进行了重新的界定[1],将压疮更名为压力性损伤,指出其是发生在皮肤和(或)潜在皮下软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处或皮肤与医疗设备接触处.该压力性损伤可表现为局部组织受损但表皮完整或开放性溃疡,并可能伴有疼痛.剧烈和(或)长期的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可导致压力性损伤[2].重症监护室(NICU)病人由于病情危重、意识丧失、长期卧床、活动受限以及营养失调、代谢障碍等多种因素易导致压疮的发生[3].而压疮的发生,不仅使病人痛苦加重、病情加重、病程延长,而且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4].我科于2016年建立伤口造口专科护理小组,完善工程流程,细化质控内容,强化人员培训,更新护士压疮护理方案,达到满意效果.

    作者:朱莎莎;周晓东;马媛;陈丽娟;辛静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山西省汾阳市高中生手机使用情况与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高中生手机使用情况与高血压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山西省汾阳市869名高中生进行手机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并且进行血压测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机的使用情况对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结果]每天手机使用时间达6h以上、每天睡前使用手机是青少年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手机使用对高中生的血压有影响,建议广大高中生应合理地使用手机,减少手机使用时间,学校及家长应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

    作者:赵娜;李红梅;田朝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脑卒中照顾者照顾反应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调查脑卒中病人照顾者照顾反应和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照顾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生活品质问卷对198例脑卒中病人和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两者关系.[结果]脑卒中病人照顾者照顾水平得分为(3.33±0.38)分,处于中等水平,自尊感受、家人支持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5),时间安排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结论]护理人员应为脑卒中病人及其照顾者提供连续的疾病相关知识和情感上的支持,提高照顾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和应对能力,进而提高脑卒中照顾者及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颖杰;姚雪榕;罗少红;刘群;李桂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例多发性骨折病人的护理

    多发性骨折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发生骨折,它是比较严重的损伤,往往合并休克和其他脏器的损伤[1].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上人们压力的陡增,意外伤害屡见不鲜,尤其是高能量损伤,往往造成多发性骨折.多发性骨折属于突发性伤害,突出的特点是损伤范围广泛、创伤严重、致死致残率较高、病情十分复杂等[2].因此,在抢救过程中应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挽救病人的生命.在后期治疗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一方面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病人的预后,另一方面加快了康复的速度并提高了康复的质量.

    作者:蔺晴;张培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30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围术期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3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发生,做好康复训练和出院指导.[结果]经治疗和护理后,30例患儿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并发症.[结论]有针对性地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心理干预,落实围术期专科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儿对护理的依从性,提升患儿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胡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人授权能力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青少年1型糖尿病(T1DM)病人授权能力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糖尿病青少年病人授权能力量表和生存质量量表对43例青少年T1DM病人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T1DM病人授权能力得分为(3.56±0.32)分,生存质量疾病影响维度、忧虑维度及满意维度得分分别为(58.05±13.70)分、(25.65±8.62)分和(50.58±10.44)分;授权能力与影响维度、忧虑维度呈负相关关系(r=-0.455,P<0.05;r=-0.598,P<0.01),与满意维度呈正相关关系(r=0.841,P<0.01).[结论]临床医务工作者应开展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T1DM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王明珠;陆巧葱;邱翠竹;罗少荘;高丽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