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终关怀护理干预癌症晚期病人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袁阳;唐起岚

关键词:癌症晚期病人, 临终关怀, 生活质量, 家属
摘要:介绍临终关怀护理在癌症晚期病人生活质量中的应用现况,总结对癌症晚期病人实施临终关怀护理的干预方式并分析其效果,并对今后癌症晚期临终病人临终关怀护理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Omaha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对ICU重症呼吸衰竭病人预后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Omaha)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对ICU重症呼吸衰竭病人预后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2016年3月医院收治行常规护理的ICU重症呼吸衰竭病人68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行基于Omaha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的ICU重症呼吸衰竭病人68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预后、满意度、呼吸机撤机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呼吸机依赖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一次性撤杌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Omaha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ICU重症呼吸衰竭病人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预后,提高呼吸机撤机成功率和满意度.

    作者:严文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多科联合救护模式在九寨沟地震伤员快速收治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多科联合救护模式在九寨沟地震后大批量伤员集中快速收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8例九寨沟地震伤员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科联合救护模式,包括严密的组织管理、人力资源合理调配、物资准备及制订个体化护理方案,并对伤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结果]通过多科联合救护方案的临床应用,所有伤员快速安全的转至病房,妥善安置,无一例发生差错事故、无一例感染、无一例病人发生并发症,病人情绪稳定.[结论]多科联合救护模式方案能快速、有效地接收地震后伤员,能大限度保证伤员的安全,实行合理的救治,减轻灾后创伤.

    作者:胡蓉;向玉萍;曾晓红;何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手术室人文风险因素管理的探讨

    基于风险管理理论指出在风险管理中人文风险因素是引起医疗差错事故的主要原因,根据人文风险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潜在性、可控制性等特点进行了阐述,另外根据人文风险的特点又从生理、心理、个体和环境因素等方面分析了人文风险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希望在医疗工作中能够在人文风险因素方面得到足够重视,为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章文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应用跨面神经和咬肌神经支配移植股薄肌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应用跨面神经和咬肌神经共同支配移植股薄肌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术后护理.[方法]回顾2例行跨面神经与咬肌神经共同支配移植股薄肌治疗周围型面瘫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术后护理方法.[结果]2例病人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面部不对称均得到改善,患侧面部运动功能相对恢复.[结论]术后密切观察肌瓣的血液循环情况,采取一切可采取的措施促进肌瓣的成活,是确保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杨敏;方子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1例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合并严重鼻出血患儿的护理

    总结1例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合并严重鼻出血患儿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是做好出血量评估,及时实施急救止血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重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指导患儿避免出血诱发因素.

    作者:李彩霞;郭书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彩色药物标识在小儿外科重症监护室微量泵输液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彩色药物标识在小儿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微量泵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分析药物标识应用原因,设计制作相应彩色药物标识,规范实行特殊药物微量泵标识管理.[结果]SICU 6个月内使用彩色药物标识,未发生相关药物护理不良事件.[结论]在SICU中应用便捷的药物微泵标识可以减少用药差错的发生,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有效增强风险意识,提高用药安全.

    作者:王玥;朱倩;陈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鞘内吗啡泵用于晚期癌痛病人镇痛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鞘内吗啡泵在晚期癌痛病人中的镇痛效果,为临床诊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30例晚期癌痛病人采用吗啡注射泵鞘内镇痛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变化,观察临床镇痛效果,并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30例病人治疗后24 h、72 h、1周、1个月VAS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30例病人在鞘内吗啡泵输注过程中未发生蛛网膜下隙感染.[结论]针对晚期癌痛病人采取鞘内吗啡泵镇痛效果好,应用安全.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具备高素质的专业技能、知识、人文关怀理念,严格掌握适应证和不良反应,提高心理护理水平及沟通能力,提高晚期癌痛病人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德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焦虑心理护理的研究现状

    对焦虑情绪及护理措施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认为焦虑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常见的不良情绪之一,严重影响病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加强病人焦虑心理护理有利于减轻病人不良情绪,提高移植成功率.希望医护人员能够找到减轻病人身体上及心理上不适的新治疗途径,预防或减轻病人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病人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帮助病人战胜疾病,保证移植成功,顺利回归社会.

    作者:赵俊可;秦莹;李瑞玲;李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模块式教育计划在下肢骨折病人围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模块式教育计划在下肢骨折病人围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下肢骨折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n=45)及对照组(n=45),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应用模块式教育计划实施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Fugl-Mc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ADL评分及Fugl-Mc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VAS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模块化教育计划能有效增强下肢骨折病人围术期疾病知识,提高病人自护能力,有利于改善病人预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邱云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我国护士多点执业现状

    护士多点执业是继医生多点执业后的又一项针对医疗领域从业者的政策.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合,认为护士多点执业的实施任重而道远.

    作者:张晓燕;侯铭;李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TIME”原则在妇科术后延期愈合伤口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缩短妇科术后延期愈合伤口的愈合时间和方法.[方法]对21例妇科术后延期愈合伤口,严格按照伤口评估结果与伤口床准备“TIME”原则处理伤口周围,应用新开发的敷料开展换药操作和相应的指导辅助.[结果]21例伤口均愈合良好,不需要再次手术,愈合时间8 d~35 d(17.2 d±7.1d).[结论]与传统换药手段相比较,借助新开发的敷料开展伤口床准备与处理妇科术后延期愈合伤口中可避免频繁换药操作,促进伤口愈合.

    作者:计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1例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气管瘢痕性狭窄并皮下气肿病人的护理

    气管狭窄可影响通气和气体交换功能,引起严重的低氧血症,诱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纤维支气管镜冷冻术是治疗气管狭窄的技术之一,其需要特殊设计的探头,经支气管镜送到要治疗的靶组织表面,通过探头内的孔道引入一氧化氮或氮气,在顶端迅速产生约-20℃的温度,发挥冷冻作用,但因不适当的操作、解冻过度或提前拿开电极等导致组织拆裂,并很难精确控制其穿透的深度,病人常因咳嗽,使气体进入胸膜腔,沿筋膜及间隙进入颈部、面部、胸部、腹部等处疏松的皮下组织形成皮下气肿.

    作者:陈小玲;王爱民;许丽辉;朱正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高血压病病人首诊后自我管理相关行为模式调查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病人首诊后所采取的血压自我管理的相关行为模式,为高血压的健康教育计划制订提供依据.[方法]入选2016年4月-2017年3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高血压的246例住院病人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了解病人首诊后降压药的服用、血压自我监测、饮食控制、体育锻炼、戒烟限酒5项自我管理的行为模式.[结果]入选的246例高血压病病人中,规律服西药降压的145例(58.94%),每天测量血压的41例(16.67%),控制饮食的61例(24.80%),有限盐行为的33例(13.41%),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52例(21.14%),119例吸烟病人首诊后立即戒烟的20例(16.81%),72例饮酒病人首诊后立即限酒的23例(31.94%),以上5项行为均实施的仅4例(1.63%).[结论]高血压病病人首诊后进行自我管理相关行为的比例较低,首诊医生应重视对病人进行降压药的规律服用、加强血压自我监测以及生活方式相关行为的健康教育,以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减少和改善不良预后.

    作者:吴育兰;张庆英;黄婉纯;刘菊;邓昌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在骨科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疼痛健康教育尺的质性研究

    [目的]探讨在骨科微信工作平台推送疼痛健康教育尺的效果.[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56例关注我院骨科微信公众号的病人进行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分析程序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在骨科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疼痛健康教育尺后病人对疼痛知识的知晓率、对疼痛护理管理的依从性以及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应加大在骨科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疼痛健康教育尺的力度,邀请更多的病人加入到骨科微信公众平台接收疼痛的健康教育知识,提高疼痛病人对疼痛护理管理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张卉;陈静;谈宏业;焦博;万娜;程翠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三伏贴治疗哮喘患儿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三伏贴治疗哮喘患儿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将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的12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方法相同,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率.[结果]102例哮喘小儿完成该研究,其中观察组52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临床疗效提高,护理满意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贴结合优质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及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朱璇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社区常规换药配合红外线理疗治疗膝盖皮肤破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常规换药配合红外线理疗治疗膝盖皮肤破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社区收治的96例膝盖皮肤破损的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实施常规换药治疗配合红外线理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以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 (P<0.05);观察组病人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换药配合红外线理疗治疗膝盖皮肤破损疗效优于常规换药疗效.

    作者:夏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模式降低孕妇剖宫产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微信宣教对孕妇孕期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剖宫产发生率和授课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在医院建卡并分娩的980例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0例,对照组采用孕妇学校课堂形式,观察组则接受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宣教,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情况及授课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孕妇授课满意显著优于对照组,剖宫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孕期护理相关知识掌握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的护理干预模式宣教能够明显提高孕妇孕期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增加孕妇对授课满意度,降低剖宫产发生率.

    作者:唐仕肖;柳丹;吴丹妮;张帅宾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的护理研究进展

    阐述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的指证、临床应用,综述其护理要点,指出在常规透析护理的基础上加强认知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锻炼指导等干预措施,是保证血液透析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可有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品管圈活动降低院内转运病人气道安全隐患因素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降低院内转运病人气道安全隐患因素发生率的效果.[方法]2016年5月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对2016年5月-2016年7月急诊观察区院内转运病人气道安全隐患因素发生的现象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对策并予以实施,再调查改善后院内转运病人气道安全隐患因素发生率,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院内转运病人气道安全隐患发生率由品管圈活动前的37.5%降低到9.5%,改善幅度为74.7%.[结论]运用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院内转运病人气道安全隐患因素发生率,提升了护理质量.

    作者:陈健梅;曾昭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口咽部护理在抑制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呼吸道感染方面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前积极口咽部护理在抑制术后呼吸道感染方面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将100例住院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病人按术前是否进行口腔护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术后常规吸痰,进行痰半定量培养,比较两组病人发生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结果]口咽部护理明显减少口咽部细菌定植量,术后发生呼吸道感染率为2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 (P<0.05).[结论]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对病人进行积极的口咽部护理能有效去除细菌定植,减少后期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口咽部护理在预防呼吸道感染方面是首要工作,是控制感染的重要举措.

    作者:徐慧民;姚惠娟;傅洁;陶静娟;陆群英;濮建峰;吴品飞;郑纪虎;宛传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