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刘小凤

关键词:急诊科, 护患纠纷, 原因, 防范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常见护患纠纷的成因,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法,为急诊护患纠纷事件寻找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急诊科全年收治的11 863例病人为对照组,同时将2015年收治的12 00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将2014年在急诊科出现的护理纠纷案例搜集出来并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拟定对策,进行干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情况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以及护理投诉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分析护理纠纷原因,采取针对性防范对策,可减少急诊科护理纠纷和投诉,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疼痛管理理念下的护理对肿瘤内科病人疼痛与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理念下的护理对肿瘤内科病人疼痛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肿瘤内科病人为观察组,选择2015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8例肿瘤内科病人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疼痛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管理前、管理后的疼痛与心理状态的变化,疼痛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进行评价,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管理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管理理念下的护理能够显著缓解肿瘤内科病人的疼痛水平,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

    作者:谢玲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品管圈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品管圈工具,将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数据资料进行比较,解决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手术病理标本安全隐患发生率由活动前的4.56%降至活动后的1.35%,有形、无形成果显著.[结论]品管圈能有效降低手术病理标本安全隐患发生率,为安全管理手术病理标本提供了保障.

    作者:闫娟丽;李蓉;查永霞;王国萍;鲍广丽;王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根因分析法在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率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RCA)在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率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应用RCA法寻找导致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的近端原因和根本原因,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比较应用RCA前后实施效果.[结果]应用RCA前后碘对比剂外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渗率由0.34%下降到0.13%.[结论]RCA法运用于降低碘对比剂外渗事件不良事件,有效降低了外渗的发生率,减少了护理差错,保障了病人的安全.

    作者:姜琳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护理管理的实践及成效

    [目的]探讨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护理管理的实践及成效.[方法]对指定的县级医院开展相应的对口支援活动;经过特定期限的对口支援,三级医院应当对于县级医院提供日常护理管理所需的必要指导,扶持县级医院完善自身的护理管理方式.[结果]县级医院在具体接受对口支援的过程中,在较大限度内提高了自身具备的综合性护理管理水准,同时也获得了更高的分级护理、基础护理及护理安全得分.[结论]现阶段的县级医疗卫生正在不断改进,三级医院对于县级医院进行对口支援与扶持有利于在根源上保障护理管理获得良好的实效性.对口支援的模式有利于改进县级医院现阶段的护理管理.

    作者:张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内镜检查专用枕的设计与应用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消化内镜检查技术作为微创技术之一,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得到广泛的应用[1].消化内镜技术是结合了医学、影像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技术[2],主要是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利用内镜看到X线不能显示的病变.

    作者:刘晓玲;韩杨;刘利;刘德线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急诊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急诊科常见护患纠纷的成因,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法,为急诊护患纠纷事件寻找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急诊科全年收治的11 863例病人为对照组,同时将2015年收治的12 00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将2014年在急诊科出现的护理纠纷案例搜集出来并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拟定对策,进行干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情况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以及护理投诉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分析护理纠纷原因,采取针对性防范对策,可减少急诊科护理纠纷和投诉,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刘小凤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体外震波碎石病人简易尿液过滤器的研制及应用

    体外震波碎石术是利用体外冲击波聚焦后击碎体内结石,使之随尿液排出体外的一种非手术疗法,是泌尿系结石的临床首选方法[1].体外震波碎石术后观察和收集到排出的结石碎屑是病人了解碎石效果简单而快捷的途径,并且收集结石碎屑进行结石成分分析,可了解结石成因,对指导结石治疗和预防复发有重要意义[2].

    作者:钟运露;吴雪坚;刘远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微信群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家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微信群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家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 年6月收治的122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于出院前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后通过电话进行随访,观察组在出院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对病人的家庭康复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半年后,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后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家庭康复依从性与自护能力.自护能力采用汉化版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EHFscBS)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家庭康复知识知晓率、家庭康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EHFscB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群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遵医行为,提高家庭康复的依从性,并能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病人的家庭康复.

    作者:谢春燕;敖梅;阮舒华;陈秀娴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脾切除合并自体脾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脾切除合并自体脾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005年1月-2016年9月25例行脾切除合并自体脾移植手术病人的护理配合进行分析总结,器械护士必须熟悉手术步骤,精准的传递器械,提前准备好台上所需的各类物品;巡回护士要熟悉各种仪器的性能,正确地安置体位,及时更换体位.[结果]本组病人的手术时间为2 h~4 h,手术过程顺利,切口愈合好,术后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加强脾切除合并自体脾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的保证,能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的手术护理,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素香;朱彩珍;朱丽娥;陈嘉谊;陈妙婷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护理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目的]了解护理研究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法,对35名高校及科研单位护理领域的学者、科研人才和医院资深人力资源经理进行问卷调查,利用他们丰富的生活阅历、工作经验和护理领域的知识,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护理研究生就业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影响护理研究生就业前3位的因素依次是个人专业能力、受教育的情况和单位的状况.[结论]护理研究生个人专业能力、受教育的情况和单位的状况等影响其就业,其中个人专业能力是决定就业成功的首要因素,应引导护理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理性的择业观.

    作者:蔺晴;张培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产前教育优化模式在初产妇分娩效能与分娩结局改善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产前教育优化模式在初产妇分娩效能与分娩结局改善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7月-2016年10月124例足月分娩的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接受产前常规教育,观察组接受产前优化教育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干预后分娩效能、剖宫产率和非医学指证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初产妇干预后分娩效能各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和非医学指证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常规产前教育进行优化处理并运用于实践之中,有利于初产妇分娩效能的提高,改善初产妇分娩结局.

    作者:刘学琴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微视频掌上操作书在护理实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视频掌上操作书在护理实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5名2014级三年制护理专业护生分为观察组52名和对照组5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观察组实训课采用智能手机,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下应用微视频掌上操作书开展教学活动.比较两组操作考核成绩,调查观察组对微视频掌上操作书的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随堂操作考核和操作相关理论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微视频掌上操作书的教学效果评价良好.[结论]微视频掌上操作书能够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方便课后练习和考前强化,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培养合作探究精神,加深护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认知的发展,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

    作者:林锋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早期社区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病人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社区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病人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98例妊娠期高血压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社区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社区护理有利于改善妊娠高血压病人妊娠结局,能够有效降低妊娠风险.

    作者:许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阶段性健康教育结合随访对中重度哮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结合随访对中重度哮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2月接诊的118例中重度哮喘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疾病控制程度,给予初始治疗、降级治疗、升级治疗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与随访.干预前、随访12个月采用自行设计的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调查问卷表评估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测量呼气峰值流速(PEER)、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IEF)评定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随访12个月后疾病相关知识等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呼气峰值流速、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WHOQOL-BRI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健康教育结合随访有助于提高中重度哮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病人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周云慧;陈琳姐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胃脘痛中医护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胃脘痛是以上腹部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该病腹痛多为周期性,且节律性较强,临床上还可出现泛酸、嗳气、上腹部局限性压痛以及神经功能证候群等.胃脘痛之名早记载于《内经》.

    作者:张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儿科护理教学内容新生儿黄疸的说课设计

    介绍儿科护理教学内容新生儿黄疸的说课设计.指出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

    作者:李巧会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

    [目的]构建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内容及权重.[方法]研究小组2016年2月-2016年12月通过理论分析、文献回顾、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了解现有的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的方法及不足之处,构建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的初稿.运用两轮专家咨询明确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的维度、条目及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体系的各条目的权重.[结果]经历两轮专家咨询,入选专家20名.两轮咨询中专家共提出建议40条.终确立了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体系的结构,包括基本素质、评估准备、技能操作和综合评价4个维度和17个条目.4个维度中技能操作维度重要;条目层中应变能力等所占权重高.[结论]通过系统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明确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的内容和权重.

    作者:付雪连;苏银利;刘丽琼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冠心病病人危险因素和自我管理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冠心病病人危险因素和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应用冠心病危险因素病人调查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对北京市某医院心内科病房100例冠心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总体情况较差;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随着冠心病危险因素数目的增多,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下降(P<0.05).[结论]要加强住院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健康教育,可根据危险因素的数目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策略,达到有效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叶晶;张春艳;郁莉芬;王志玲;王玉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1例老年糖尿病病人肠造口坏死的护理

    随着结直肠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增加,造口人群数量也在随之增多.由于各种疾病原因或护理干预措施不力,肠造口病人极易出现并发症.在各类造口并发症中,肠造口缺血坏死是造口术后为严重的早期并发症,一般常发生在术后24 h~48 h[1].轻度缺血坏死及时适当处理后大多数能够恢复.

    作者:褚晓晖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对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对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量表,对95名参加急诊急救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且有临床带教资格的护理人员在培训前后进行调查.[结果]95名专科护士培训前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总分为137.27分±16.70分,3个月培训后其总分为151.71分±16.06分,培训后总分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培训后专业态度、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院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可提高其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及其临床带教能力,从而保证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当今社会的应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吕芳菲;应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