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会
[目的]探讨造口治疗师在肠造口工作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围绕造口治疗师对护理工作的改善效果、病人医疗成本、造口治疗师的价值认同等设计访谈提纲.通过目的抽样方法,选择在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8名造口治疗师作为访谈对象.采用归纳式代码和编码方式对访谈资料进行后期分析,以评价造口治疗师的价值.[结果]造口治疗师能够促进病人伤口愈合,减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缓解病人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降低病人综合医疗成本,并能够赢得病人对工作的认同.造口治疗师对工作的认同度较高.[结论]造口治疗师在肠造口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自我认同和病人认同度较高.有条件的医院应加大造口治疗师的培养力度,更好地服务病人.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化疗病人自我感受负担与生命质量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泰安市某二级甲等医院的80例鼻咽癌病人,运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和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进行测量.[结果]鼻咽癌放化疗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等水平,与生命质量总分及各指标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作者:米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集的供应室管理数据和医院感染情况等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集的供应室管理数据和医院感染情况等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模式,研究组采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措施.比较两组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及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供应室护理工作,采用护理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对自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曹金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结合随访对中重度哮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2月接诊的118例中重度哮喘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疾病控制程度,给予初始治疗、降级治疗、升级治疗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与随访.干预前、随访12个月采用自行设计的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调查问卷表评估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测量呼气峰值流速(PEER)、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IEF)评定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随访12个月后疾病相关知识等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呼气峰值流速、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WHOQOL-BRI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健康教育结合随访有助于提高中重度哮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病人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周云慧;陈琳姐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重症监护室(ICU)血液净化病人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ICU收治的120例行血液净化的病人,根据病人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n=60,2015年1月-2015年12月)及对照组(n=60,2016年1月-2016年12月),对照组给予血液净化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应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人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低于对照组,病人血液净化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导管滑脱、血路导管感染、血管狭窄、穿刺部位渗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ICU血液净化病人并发症,有利于病人预后.
作者:陈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综述创伤性脑出血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定义、危险因素和检测指标的研究进展,认为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构建预防创伤性脑出血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方案有利于促进病人预后、提高护理质量、节约卫生资源.
作者:周鹭;尤伟方;蔡恩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综述国内外癌症病人癌因性疲乏(CRF)护理干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国内外开展的针对CRF病人的护理措施已取得满意效果,今后的研究应根据病人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科学、系统化的实施方案,使生理健康、心理社会健康护理干预措施有机结合、协同作用,大限度地改善病人疲乏程度为中心.同时应建立CRF综合评估系统.
作者:刘璐;王晶晶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将9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初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初产妇在常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初产妇分娩疼痛程度、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新生儿窒息少于对照组,初产妇分娩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初产妇自然分娩中有助于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减轻初产妇分娩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侯晋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延伸护理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根据PICC置管病人的需求及特点,自行设计延伸护理调查问卷,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统计分析及预调查问卷的实践,形成终的调查问卷.[结果]2015年7月-2016年6月共获得384份有效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显示本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及效度, PICC置管后延伸护理总得分与各条目的相关系数为 0.568~0.890(P<0.01).[结论]本调查问卷适用于PICC置管病人的延伸护理,可以进一步推广并应用于后续研究中.
作者:陈芳洁;王宏霞;陈少波;黄松萍;唐惠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移动视频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护士常规给予床旁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对照组在护士站配置电脑显示屏上滚动播放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内容,病人自行观看,观察组护士在病房巡视期间采用平板电脑指导病人选择观看健康教育内容.比较两组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移动视频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积极参与自身健康管理,可以满足病人对自身健康知识需求选择学习,提高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
作者:赵莹莹;李军文;刘素蓉;文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了解住院冠心病病人危险因素和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应用冠心病危险因素病人调查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对北京市某医院心内科病房100例冠心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总体情况较差;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随着冠心病危险因素数目的增多,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下降(P<0.05).[结论]要加强住院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健康教育,可根据危险因素的数目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策略,达到有效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叶晶;张春艳;郁莉芬;王志玲;王玉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品管圈工具,将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数据资料进行比较,解决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手术病理标本安全隐患发生率由活动前的4.56%降至活动后的1.35%,有形、无形成果显著.[结论]品管圈能有效降低手术病理标本安全隐患发生率,为安全管理手术病理标本提供了保障.
作者:闫娟丽;李蓉;查永霞;王国萍;鲍广丽;王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胃脘痛是以上腹部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该病腹痛多为周期性,且节律性较强,临床上还可出现泛酸、嗳气、上腹部局限性压痛以及神经功能证候群等.胃脘痛之名早记载于《内经》.
作者:张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出院病人电话回访率的效果.[方法]建立品管圈,以提高出院病人电话回访率为主题,对实施活动前1个月耳鼻咽喉科出院病人电话回访率进行真因分析,拟定实施对策,并将活动后1个月出院病人回访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出院病人开展品管圈后电话回访率高于活动前(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制订标准化回访流程,可有效提高出院病人电话回访率.
作者:庞继艾;谭尧;陈建;莫婷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RCA)在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率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应用RCA法寻找导致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的近端原因和根本原因,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比较应用RCA前后实施效果.[结果]应用RCA前后碘对比剂外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渗率由0.34%下降到0.13%.[结论]RCA法运用于降低碘对比剂外渗事件不良事件,有效降低了外渗的发生率,减少了护理差错,保障了病人的安全.
作者:姜琳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合谷、内关穴揿针防治直肠癌术后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直肠癌术后选择FOLFOX6方案进行静脉化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于化疗当天静脉输注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预防性止吐,观察组同时予合谷、内关穴揿针辅助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的情况低于对照组.[结论]合谷、内关穴揿针治疗配合止吐药物能较好地防治直肠癌术后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
作者:马新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先天性脊髓栓系综合征是指因胚胎发育异常,导致脊髓局部发生粘连、马尾神经与终丝被牵拉而引起的以进行性神经功能受损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症候群,临床症状主要为双下肢感觉功能障碍及大小便异常[1].研究表明,手术治疗年龄越小,症状改善越明显[2].
作者:曹利美;张培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常见护患纠纷的成因,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法,为急诊护患纠纷事件寻找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急诊科全年收治的11 863例病人为对照组,同时将2015年收治的12 00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将2014年在急诊科出现的护理纠纷案例搜集出来并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拟定对策,进行干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情况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以及护理投诉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分析护理纠纷原因,采取针对性防范对策,可减少急诊科护理纠纷和投诉,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刘小凤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我国人文关怀护理的研究现状及现存问题,揭示其特点和研究动态,为今后人文关怀护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上系统检索22种护理期刊,时间从建库至2016年12月1日关于人文关怀的文献,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共纳入523篇,纳入的文献中早发表于2002年,从2005年后文献数量逐渐增加,基金支持的文献共104篇,占文献总量的19.88%.研究主题以临床护理较多(68.83%,360/523),理论研究较少(5.16%,27/523).[结论]虽然人文关怀得到重视,但对关怀理论认识不足、护士对人文关怀实施程序不明确、护理关怀教育较为落后以及关怀理论缺乏等问题较为突出,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应着重加强人文关怀的教育和理论的挖掘,为人文关怀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从而促进人文关怀的更好发展.
作者:贾敏敏;孙建萍;徐凤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产前教育优化模式在初产妇分娩效能与分娩结局改善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7月-2016年10月124例足月分娩的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接受产前常规教育,观察组接受产前优化教育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干预后分娩效能、剖宫产率和非医学指证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初产妇干预后分娩效能各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和非医学指证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常规产前教育进行优化处理并运用于实践之中,有利于初产妇分娩效能的提高,改善初产妇分娩结局.
作者:刘学琴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