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髂动脉瘤出血栓塞术引发下肢动静脉血栓的护理

吕玲;苌芳芳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髂动脉瘤, 栓塞术, 出血, 动静脉血栓, 护理
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atitis,SAP)合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及脓毒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1-2],髂动脉瘤具体病因仍未明确,但感染也是可能引发的病因[3].髂动脉瘤出血行介入栓塞治疗,栓子脱落至动脉,形成下肢动脉血栓,由于病人下肢动脉血栓制动原因,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TTM)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TTM健康教育方式,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采用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糖尿病生存质量量表及糖代谢指标对病人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TTM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钱淑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膀胱容量测量仪用于剖宫产术后病人膀胱残余尿量测量的护理

    总结膀胱容量测量仪用于252例剖宫产术后病人膀胱残余尿量测量的护理体会.认为使用膀胱容量测量仪测量残余尿量,操作简单、便捷、快速,能有效评估病人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尿潴留.252例病人残余尿量23 mL~684 mL(216.36 mL±20.02 mL);167例连续3次测量膀胱残余尿量均<100 mL,膀胱功能回顾较好,85例连续3次测量膀胱残余尿量均>100 mL,结合临床症状,符合尿潴留诊断标准.

    作者:龙玲;蒋红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B超引导股静脉低位穿刺置管临床应用及病人体验分析

    [目的]了解B超引导股静脉低位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效果和病人体验,为优选置管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90例病人分为B超引导股静脉低位置管组(B超组)和传统解剖定位置管组(传统组),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误穿动脉次数、病人疼痛程度、心理痛苦、病人总体满意度.[结果]B超组和传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5.6%和80.0%,置管时间分别为30.0 s±4.3 s、58.0 s±6.1 s,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1.4分±0.6分、2.2分±1.6分,心理痛苦评分分别为3.0分±2.1分、5.0分±1.8分,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5.4分±2.5分、89.7分±6.5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下股静脉低位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满意度高.

    作者:唐晨曦;陈金华;伊纪英;赵丽;易诗琼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1例舌下腺癌自体游离皮瓣移植术的手术管理

    2017年3月我科成功配合了1例舌下腺肌上皮癌自体前臂皮瓣修复口咽缺损手术,获得满意效果.通过合理安排手术及人员配备,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围术期观察及术中管理,提高了手术效率,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现将手术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凯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品管圈模式在办理入院病人手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模式在办理入院病人手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5例入院病人分为活动前(对照组)和活动后(观察组),对照组办理入院病人手续中给予常规办理,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模式进行管理,对比两组病人的入院处置时间及活动前后病人与护士满意度变化.[结果]观察组入院处置时间由活动前(对照组)的37.02 min降低为22.66 min,改善幅度为38.79%,达标率91.76%.两组病人对入院处置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前后护士对入院处置流程、入院处置工具、工作效率、团队协作4个方面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模式对护士办理入院病人的处置时间进行管理,可缩短处置时间,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高病人满意度,加强团队协作能力,使护士的职业获益感增强.

    作者:何金云;稂芬;廖培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1例肺淋巴管肌瘤病伴围生期心肌病病人的护理

    肺淋巴管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是以弥漫性肺囊性病变为特征的极少见的肺部肿瘤性疾病,多发于成年女性,发病率为1:400 000,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气胸、乳糜胸,偶见咯血,常并发肾脏的血管肌脂肪瘤.该病的发病机制及预后尚不明确,目前治疗上主要是对症的支持治疗,近些年研究表明西罗莫司对于该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

    作者:程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不同抗凝方式对心力衰竭超滤病人使用超滤透析器凝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两种抗凝方式在心力衰竭超滤病人使用超滤透析器脱水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期病人60例,随机分为普通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各30例,观察不同的抗凝方式对心力衰竭超滤脱水透析器凝血程度的影响.[结果]两组抗凝剂的有效治疗时间、净超滤量、超滤透析器使用第8小时及第24小时管道凝血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普通肝素抗凝方式不但能起到安全有效的抗凝效果,还可延长有效治疗时间,增加净超滤量,降低透析器凝血发生率,减轻护理工作量,节约成本.

    作者:汪辉丽;耿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髂动脉瘤出血栓塞术引发下肢动静脉血栓的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atitis,SAP)合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及脓毒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1-2],髂动脉瘤具体病因仍未明确,但感染也是可能引发的病因[3].髂动脉瘤出血行介入栓塞治疗,栓子脱落至动脉,形成下肢动脉血栓,由于病人下肢动脉血栓制动原因,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吕玲;苌芳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流程管理用于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流程管理用于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25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根据病人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观察组病人给予护理流程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病人的术前准备时间、转运时间、住心脏重症监护室(CCU)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病人心血管事件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前准备时间、转运时间、住CCU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0.8%,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0%,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采用护理流程管理能够缩短病人抢救时间,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李颐;祝玲娟;王任红;钟雯;朱剑;吴延庆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护理路径建立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路径建立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140例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血管科病人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建立了更完善的护理路径,分别对两组的术后恢复效果与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恢复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恢复良好率为95.71%)与满意度状况(满意率为98.57%)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57%,恢复良好率为80.00%,满意率为84.29%),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路径的建立可提高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术后恢复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莲枝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胃疡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应用中医护理方案干预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住院治疗胃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按胃疡中医护理方案要求进行辨证施护,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6.7%,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胃疡中医护理方案的护理措施及中医护理技术干预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蔡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行双介入治疗的护理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病人行双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3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病人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超选择性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分析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围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30例病人手术均获成功.术后7 d 27例病人白细胞基本正常,3例略低于正常;术后7 d血小板显著升高20例,其中17例基本正常.术后30 d CT复查肝脏肿瘤直径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行双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护理上仔细观察,做好围术期护理,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作者:练贤惠;周雪玲;吴春;赵静;孙浩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浓缩生长因子在口腔种植修复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收纳58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入组病人中有26例为上颌前牙唇侧凹陷,32例为上前牙缺失或缺损,病人均伴有牙槽骨缺损及骨损失,采用浓缩生长因子(CGF)辅助的骨组织再生手术(GBR),并于术前、术中及术后加强临床护理,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总共植入76颗种植体,其中2颗种植体发生脱落,其余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结合情况良好.种植体成功率为97.37%(74/76),咀嚼功能恢复正常,且牙体美观,病人满意度良好.[结论]CGF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手术中,能够促进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结合,加速手术切口愈合,而在种植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病人精心护理,能够确保种植手术的顺利完成,有利于预后向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翁海燕;吴玲飞;罗碧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安全护理指引流程在乳腺癌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安全护理指引流程的应用.[方法]由科室成员总结乳腺癌术后护理常规,科室医生、护士全科讨论,共同完善相关知识,定稿后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结果]通过问卷的方式,医生对护士知识水平、技术水平、病情观察、医护配合、医护沟通等方面进行评价,由2014年12月的95%提高至2016年12月的100%.护理人员通过团队协作能力、护理临床技能方面等相互自评中由98.5%提升至100%,特别是低年资护士评分分值显著提高.[结论]安全护理指引流程应用在乳腺癌术中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提高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二次绩效评分分值,同时赢取病人的信任,确保病人的安全.

    作者:李月;张慧珍;张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品管圈活动对肿瘤病人服用阿片类止痛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QCC)活动对肿瘤病人服用阿片类止痛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主题,遵循PDCA循环工作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活动前后肿瘤病人服用阿片类止痛药的依从性.[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肿瘤病人服用阿片类止痛药依从性为90.0%,明显高于活动前的52.5%(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了肿瘤病人口服止痛药的依从性,且有利于为病人提供全程、连续、优质的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柴茗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以师徒制为模式的专科护士培训方案与实践

    [目的]探讨临床专科护士培训方案,不断提高培训效果.[方法]根据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的要求和学员能力现状,通过大量阅读文献、邀请专家进行讨论、问卷调查等,进行培训项目设计,确定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考核方式.评估培训方案实施前后学员在理论、临床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教育与咨询、护理查房、科研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所有参加培训的学员均通过各项考核;通过师徒制的培训学员各方面的能力均获得明显改善.[结论]以师徒制为模式的临床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具有因需施教与因材受教相结合的特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形式.

    作者:陈锐;孙青青;王婧;陈春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新生儿Pierre Robin序列综合征下颌骨牵张成骨术中的全身麻醉护理配合

    总结24例 Pierre Robin序列综合征新生儿行手术下颌骨牵张成骨治疗时全身麻醉配合的护理经验.在麻醉前护理中环境温度准备是护理配合的重点.麻醉诱导期体位摆放保证呼吸道的通畅尤为重要,在气管插管过程中护士需配合麻醉医生完成气管插管并固定.转运中护理配合的重中之重就在于防止气管导管的移位和脱出.24例患儿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下颌骨牵张成骨术,麻醉护理配合准确默契,保证此类先天畸形困难气道的患儿麻醉诱导插管及转运ICU过程的安全.

    作者:贺丽萍;刘佩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循证护理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分组法将医院2016年9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1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3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记录两组患儿发热、脱水、腹泻等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调查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腹泻、发热、脱水等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满意率为90.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21%(P<0.05).[结论]循证指导下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护理,使护理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可缩短疗程,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陈东梅;文燕雄;陈亚丽;丘艳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品管圈在手术室实习护生放射防护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实习护生放射防护临床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将120名实习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如理论讲授法、操作示范法、护生实训等,观察组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应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手术室护生临床对放射防护带教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放射防护知识知晓率和使用放射防护用具依从性、综合考核成绩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将品管圈运用在手术室实习护生临床教学放射防护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护生的放射防护知识的认知.

    作者:张秀华;肖丽;邵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过渡期护理干预模式对出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生活质量和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干预模式在出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中运用对病人生活质量和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将在医院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的COPD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出院后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病人出院后采用过渡期护理干预模式,经过6个月的干预后观察两组病人生活质量和疾病不确定感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疾病不确定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过渡期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出院COPD病人中,可保证病人得到治疗和护理服务的延续性和全程性,有利于满足出院后病人健康需求,从而降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顾玉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