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娓
[目的]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综合护理干预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病人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指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9%(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91%(P<0.05)。[结论]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病人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康复效果。
作者:曾丽芬;樊文娜;符琼月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六到位管理法在儿科病房夜间安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六到位管理法实施前(对照组)和实施后(观察组)收治于儿科住院患儿和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接受儿科夜间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六到位管理法控制下的夜间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安全度及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夜间护理安全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夜间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夜间护理的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六到位管理法对儿科病区夜间护理实施安全管理,能够显著提高儿科夜间护理安全度,降低夜间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夜间护理满意度。
作者:龚丽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在胸腔穿刺中减少胸膜反应发生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胸腔穿刺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胸腔穿刺过程中除了常规的护理措施外还给予音乐疗法,比较两组病人胸膜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胸膜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疗法应用于胸腔穿刺中可减少胸膜反应的发生。
作者:汪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分析老年糖尿病病人家属自护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以方便抽样法调查老年糖尿病病人家属116人。[结果]老年病人家属自护相关知识58.62%来源于医护人员,明显高于其他来源;老年糖尿病病人家属对总自护行为问卷得分为80.06分±11.31分,得分指标为53.89%,病人家属总体认知水平较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陪同病人入院次数是影响病人家属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因素(F=73.514,P<0.001)。[结论]老年糖尿病病人家属自护相关知识认知较低,应通过开展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老年糖尿病病人家属对糖尿病自我管理和自我护理重要性的认识。
作者:冯欣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和护理对感染期耳前瘘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新癀片口服联合外敷同时进行治疗感染期耳前瘘管32例。[结果]32例病人7 d内治愈21例,7 d~10 d治愈6例,>10 d治愈5例。[结论]采用新癀片对感染期耳前瘘管进行保守治疗疗效明显,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海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运用情景模拟训练提升新护士的沟通能力。[方法]将2013年8月招聘的新护士37人作为观察组,将2012年8月招聘的新护士32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课方法,观察组除了传统讲课之外,运用情景模拟训练方法进行培训,培训后3个月采用自制的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对两组新护士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观察组新护士沟通能力总分为87.41分±6.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5分±7.19分(P<0.01)。[结论]情景模拟训练有助于提高精神科新护士的沟通能力。
作者:刘晶;姚敏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POEMS综合征是一种极少见的副肿瘤综合征,可导致潜在的浆细胞功能障碍,也被称作骨硬化性骨髓瘤、Crow Fukase 综合征[1]。POEMS 这一缩写基本涉及了这一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即多发性神经病(P)、脏器肿胀(O)、内分泌系统的病变(E)、单克隆浆细胞的功能障碍(M)以及机体皮肤发生改变(S )[2],常有一些伴随症状,如全身凹陷性水肿、胸腹腔积液、杵状指及心力衰竭。POEMS 综合征在临床上是一种极少见的疾病,但其病死率较高。POEMS 综合征的病因尚未得到证实,因此医生应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验结果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护理人员应对病人提供科学的优质护理,动态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我院收治1例四肢肌力下降、双下肢发麻、多汗及皮肤色素沉着、干燥粗糙的POEMS综合征病人,经过治疗及护理后病人病情得到了控制,并逐渐好转,遂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范燕华;刘重斌;靳剑峰;张彦平;王瑞;罗小红;范美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分析健康体检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现象及风险因素,发现体检中存在因政策不完善、体检质量难于保证、急症处置不当、沟通缺陷、恶意体检及告知不到位等方面的风险,指出体检机构应采取有效的风险规避策略,加强体检各环节的管理和监管力度,确保体检过程安全有序。
作者:谢满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对高龄慢性病病人实施护士主导下的居家连续性照护的效果。[方法]将宁波明楼社区100例高龄慢性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随访,对观察组病人实施护士主导下的居家连续性照护,评价两组病人干预后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变化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半年,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龄老年慢性病病人实施连续性照护模式,能提高高龄病人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增加社区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王小丽;李冬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主要责任者是指对文献的知识内容或艺术内容负主要责任的个人或团体。主要责任者包括著者、专利申请者或专利所有者以及汇编本的编者等。(1)个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形式。欧美著者的名可以用缩写字母,在缩写名后省略缩写点。欧美著者的中译名可以只著录姓,同姓不同名的欧美著者,中译名不仅要著录其姓,还需著录其名,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中国著者姓名不得缩写。
作者:《全科护理》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小儿仰卧位手术中的体位约束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障,其中上肢的妥善固定历来是护理配合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常规手术床主体宽度为50 cm,而1岁~12岁小儿标准肩宽仅为23 cm~31 cm,加之幼儿肌肤娇嫩、四肢短小、合作性差,手术床配备的约束带和托手板难以适应小儿手术的需求。目前临床上小儿手术多采用3种上肢约束方法:其一是床单包裹法,即用小儿身下所铺手术床单的侧边部分卷曲包裹双臂,并将边缘多余部分平塞于小儿身下,利用其自身体重下压床单来固定上肢;其二是自制“大”或“一人”字型木板进行肢体约束;其三是直接用约束带打套结以束缚肢体并牵拉固定于手术床侧。实践证明,上述传统固定方法效果欠佳,其中方法一在麻醉不佳时常会因为小儿身体挣扎扭动使床单松脱而影响上肢固定的牢靠性,手部输液针头和血氧饱和度探头也易受包裹床单的牵拉蹭擦导致脱落。方法二因板型固定,难以应对幼儿胖瘦体围及肢体长短的差异,使用中往往会遇到板型大于或小于幼儿体型的窘境,造成小儿上肢过度外展或板型固有绑带与小儿手臂所需约束部位脱节。方法三则易造成小儿皮肤勒痕或上肢肌肉拉伤。鉴于以上弊端,我科设计了一种束缚间距可选,适合不同体围幼儿手术用的上肢约束垫单,以满足手术需求,方便小儿上肢的保护性约束固定。现介绍如下。
作者:樊俭;陆宏伟;姚红玉;王裕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下床时间、术后疼痛、心理状态、自理能力、遵医行为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JOA下腰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心理状态、自理能力、遵医行为方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缓解病人焦虑和抑郁状态。
作者:李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索急危重症护理学双语教学改革方法,分析双语教学效果与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对策。[方法]结合国内外教材对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并对2012级68名护理本科生急危重症护理学课双语教学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教学效果与存在的问题。[结果]急危重症护理学开展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双语教材仍有待改进,教师的双语教学素质有待提高。[结论]双语教材选择、教学手段、教师与学生双方的英语水平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对中英文教材进行重组,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双语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素质,是护理双语教学改革的任务。
作者:李闺臣;陈立;袁华;张萍;宋世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总结游离髂骨移植对大型囊肿切除致下颌骨缺损修复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2例大型下颌骨囊肿病人做好充分的术前心理护理,完善手术前准备,术后做好监护,重点观察植骨及供骨区伤口渗血、渗液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并做好康复护理与出院指导。[结果]所有病人下颌骨缺损均得到良好修复,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骨组织瓣全部成活,下颌骨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未见囊肿复发。[结论]对自体髂骨移植修复大型囊肿切除致下颌骨缺损的病人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促进病人术后康复。
作者:徐芳;郑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从急诊护理信息化现状、急诊护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及急诊护理信息系统的预期功能等方面对急诊护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杨珍;张宝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以原生药为主的中草药毒副反应少,甚至无毒副反应,但是目前因中草药中毒引起的病例酿成的悲剧日益增多。2016年2月11日我科收治1例特重度烧伤用中草药外涂创面而中毒的患儿,现将其临床情况、治疗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黄鸿深;冯小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为护理教学手段多元化及实验室管理规范化、智能化带来了可能。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实验教学中心结合护理学科特点,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护理实践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中,通过建立远程教学交互系统、构建护理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区等对护理实验教学中心进行建设,全面提高护理实践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王丹文;柏亚妹;蒋斌;徐桂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协同心理护理程序在肿瘤化疗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接受协同心理护理程序干预,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分(SPB)、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我感受负担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自我负担感受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整体生活质量及功能子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症状子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协同心理护理程序对肿瘤化疗病人实施干预,有利于减轻其自我负担感受,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瞿银菊;周晓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在血液透析临床护理工作中每季度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各项生化血标本的采集和血液透析专科质量指标评估是血液透析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往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的生化血标本的采集方法和工具都存在一些缺点,以致会对血细胞造成破坏、标本易污染等而影响实验结果,护士容易发生针刺伤使护理质量下降。本研究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化血标本采集方法和工具存在的难题,采用新设计的一次性转接型采血针可以较好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现介绍如下。
作者:曾志力;谭祯琦;林璟华;陈秀梅;温跃强;梁剑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集体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尤其是输液室),治疗车是此项操作必不可少的护理用具[1]。但临床上使用时发现护理人员在操作时常常处于长时间弯腰站立和反复弯腰等静态或劳动负荷,同时又因为工作环境等因素影响,没有可以提供给护理人员随时可以坐着给病人输液的治疗车。为了进一步推广优质护理工作,为护士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主动的工作模式[2],体现医院对护士人性化管理,积极落实对护士的职业病防护工作,根据临床实际使用需求,设计了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输液车。现介绍如下。
作者:唐海梅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