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肺复苏质量的影响指标分析

王文文

关键词: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质量, 心搏骤停
摘要:心肺复苏质量是影响心搏骤停生存率的关键,除开始心肺复苏时间外,反映心肺复苏质量的指标还包括按压频率、按压深度、按压位置、胸廓充分回弹、避免按压中断以及通气过度等,通过综合分析反映心肺复苏质量的指标参数,以期促进心肺复苏的质量的提高。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跨专业复合型护理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为满足市场对口腔专科护理人才的需求,加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口腔护理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构建跨专业复合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护理岗位认知、岗位能力养成、岗位能力实践分阶段培养的教学策略,创新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兼具护理和口腔专业技能的复合型护理人才。

    作者:周玉琴;高金利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神经和行为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神经和行为发育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4例早产儿按照家长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干预,比较两组12个月时的体格发育、神经行为发育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12个月时的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12个月时的大运动、精细运动、社交行为等神经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12个月时的神经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干预能够促进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减少神经后遗症的发生,改善患儿的预后。

    作者:翁铭娜;刘柯伶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6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行柱状气囊扩张治疗的护理

    总结6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行柱状气囊扩张治疗的术后护理经验:对病人行严密的监护,观察心率、呼吸、血压、尿量、鼻胆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及引液量,观察病人有无皮下气肿、有无便血等;给予生长抑素及加贝酯抑制胰腺分泌,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禁食及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积极预防及处理术后胰腺炎、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

    作者:向媛媛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危重症病人应用中的护理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CRRT)又称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是通过体外循环的方式,连续性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异常血浆成分以及蓄积在体内的药物或毒物,同时有效地维护“内环境平衡”,包括血流动力学、酸碱、电解质乃至代谢平衡、免疫功能、细胞功能,从而为后续的病因疗法创造条件,争取时间[1]。随着 CRRT 技术的日趋成熟, CRRT治疗临床应用范围远远超出肾脏替代治疗领域,已成为各种常见危重症病人救治的重要手段之一[2]。为确保 CRRT 能顺利、有效、安全实施,要求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CRRT的工作原理,细心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并加强护理。我科2013年1月—2016年4月采用CRRT抢救57例危重症病人,现将其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刘蓉;王健叶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精神病专科医院整体搬迁护理风险管理

    [目的]总结精神病专科医院搬迁过程中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与体会。[方法]成立搬迁安全管理小组,包括搬迁领导组、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病区搬迁组和搬迁护理协助团队,通过搬迁前风险评估,包括病人病情、人员培训、新病房环境以及急救设施评估,制订完善的搬迁方案,充分做好搬迁前的准备,保证病人搬迁期间的安全。[结果]2次搬迁病人303例,搬迁过程中病人病情没受到转运过程的影响,无一例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问题发生,无财产损失。[结论]实行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能确保转运过程病人的安全。

    作者:郑清荣;李香临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引起哮喘的护理

    对12例胃食管反流引起哮喘症状病人进行护理,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24 h食管联合阻抗监测、心理干预以及呼吸道准备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术中正确配合以及术后体位指导、饮食指导、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以及药物应用是加强手术疗效的重要内容。

    作者:宋丽娜;季锋;吴刚;韩新巍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电话随访对脑梗死病人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话随访对脑梗死病人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出院的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出院后5个工作日内对病人进行1次电话随访,观察组病人随访的时间为病人出院后的5个工作日内、1个月、3个月、6个月各1次,内容包括用药、饮食、康复锻炼、日常生活等,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病人的生活能力情况,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能力进行比较。[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正确服药、合理饮食、积极康复锻炼、按时复诊、不适及时随诊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随访能有效提高脑梗死病人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病人生活能力的提高。

    作者:安玲;熊佳;陈秀珍;李淑玲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1例儿童胃大息肉的护理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局限性良性隆起病变,一般无明显症状,多在有并发症时才会出现临床表现,我院收治1例此患儿,主因呕血症状来就诊,同时,患儿心理压力重,情绪不稳,暴躁,拒绝配合,在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共同疏导及支持下,顺利操作后患儿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高朝燕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和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施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的影响和应用价值。[方法]对22名供应室护理人员开展专业技能与知识培训,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于职业防护知识行为变化情况。[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在生物损伤、物理损伤、化学损伤和心理损伤方面的知晓率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行为均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通过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有助于提升职业防护意识和能力,降低护理人员职业损伤。

    作者:叶娟;余红梅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前后员工对医院内部运营认可度分析

    [目的]了解改革前后医院员工对医院运营情况的认可度,更好完善医院内部运行管理机制。[方法]分别于2013年、2014年抽取7家医院对共3854名员工就改革前后医院内部运营认可度进行调查,特别对B医院员工对内部运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改革前后医院员工对医院内部运营情况的认可度进行比较,2014年认可度整体高于2013年,改革后 B医院员工对医院内部运营认可度下降明显。[结论]医院员工对医院内部运营的认可情况直接关系员工工作积极性,医院内部运营、考核机制的完善对改革起推动作用,也可以成为医改成效评价的敏感指标。

    作者:孔雪英;王福根;周晓庆;杨香玉;张白香;曹丽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初诊肺癌化疗病人PICC置管期间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素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初诊肺癌化疗病人PICC置管期间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行PICC置管术的肺癌病人3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在PICC置管期间有无上肢DVT形成,分为对照组(353例)和血栓组(23例),对有可能导致两组病人形成不同病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把单因素分析中有显著性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初诊肺癌化疗病人PICC置管期间上肢DVT发生率为6.1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置管前 D 二聚体值是导致上肢DVT的风险因素。[结论]对初诊化疗的肺癌病人,腺癌、肺癌Ⅲ期和Ⅳ期、高 D 二聚体值是其发生上肢 DVT 的重要风险因素。

    作者:耿俊颖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心理暗示联合放松疗法对乳腺癌术后病人心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暗示联合放松疗法对乳腺癌术后病人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病人,按手术先后进行编号,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暗示及放松疗法,术后第3天及术后6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病人的心理进行评价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病人的 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暗示联合放松疗法能够减轻乳腺癌术后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解丽娟;王蓓;王开慧;朱虹;杨雯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微信平台在住院病人宣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微信平台在住院病人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2月住院的住院病人950例,依据病人是否愿意加入“微服务”微信平台进行分组,愿意加入者为观察组,没有上网功能或不愿意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宣教,对两组病人未完成检查的原因、病人住院宣教知晓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未完成检查例数少于对照组、住院宣教知晓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微信平台进行住院宣教可提高病人住院宣教知晓率。

    作者:许娟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重症护理培训提高护生实习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重症护理学培训,提高护生实习的效果。[方法]分别选取4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进行培训直接到ICU科室进行为期2个月的临床实践,观察组参加重症辅修班学习后再到 ICU 科室进行为期2个月的临床实践,对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护理培训班对提高护生急危重症护理相关知识、操作知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庞静;胡进晖;蔡益民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食管癌切除术后病人行管状胃的胃肠营养支持及护理

    [目的]观察食管癌切除术后病人行管状胃的胃肠营养支持及护理的效果。[方法]将85例食管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病人术后给予常规静脉置管术输注静脉营养液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腹部按摩加热刺激肠蠕动以及并发症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人的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病人行管状胃的胃肠营养支持及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丽华;李皓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院外长期胰岛素泵治疗病人自我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对院外长期胰岛素泵治疗病人的自我管理现状、代谢指标及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制定相应规范化的管理对策。[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3例院外长期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病人进行基本资料收集、填写胰岛素泵日常护理知识量表、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并进行相关知识教育,次日采集空腹血标本。[结果]病人糖化血红蛋白为7.95%±2.2%,达标率仅为30.24%,病人胰岛素泵日常护理知识、操作、维护及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糖尿病病人生存质量与国内常模比较,生理功能得分高于常模、治疗得分低于常模(P<0.05),生存质量总分、心理/精神和社会关系得分均高于常模,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外长期胰岛素泵治疗病人未得到专业医护的培训指导,大部分病人未能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代谢指标控制不理想,未真正发挥胰岛素泵方便、安全降糖的优势,因此有必要加强院外长期胰岛素泵治疗病人的规范化管理,以保证院外胰岛素泵治疗者的血糖安全达标,减少负性事件发生,提高病人治疗满意度及生存质量。

    作者:关守萍;杨晓飞;欧杨;苏恒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专人管理人工气道在气道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专人管理人工气道在气道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12例病人,均经口气管插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2015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6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将2014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气道护理专管人员负责气道管理,对照组责任护士给予病人打针、发药、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气道护理,对两组病人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湿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 VAP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气道湿化效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气道管理实施专人管理比普通责任护士管理气道更能保证气道通畅,减少 VAP发生,气道护理管理质量更优。

    作者:蔡军峰;袁茜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亲情延续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病人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亲情延续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病人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胃癌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亲情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胃癌生活质量量表(QOL C 30)对两组病人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 HAMA、HAMD评分分别为11.57分±2.65分、10.24分±2.9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疲乏、恶心呕吐、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亲情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胃癌化疗病人负性情绪,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袁梦亚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基于化疗的护理措施对白血病病人生存效应的影响

    [目的]研究白血病病人化疗的护理对其生存效应的影响,为白血病病人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接受化疗的96例白血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化疗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各项分值、30问卷调查(QLQ C30)各功能分值和各症状分值。[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中分值均有下降(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30问卷调查(QLQ C30)各项功能分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各症状分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基于化疗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白血病病人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加强术后化疗护理对提高病人生存效应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媛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15例甲状腺癌病人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的护理

    [目的]总结甲状腺癌病人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的护理。[方法]对15例甲状腺癌病人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给予积极治疗、护理。[结果]15例乳糜漏病人经非手术治疗均治愈,随访6个月均未复发,病人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甲状腺癌病人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作者:朱晓霞 刊期: 2016年第32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