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媛;胡佳;高姗;关风光;黄章云
[目的]总结小儿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对532例小儿经脐单孔腹腔镜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前做好准备及心理护理,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密切配合手术。[结果]532例均成功实施了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无中转开腹,1例因气腹压力过高导致患儿面色潮红、苏醒延迟,其余未发生因护理操作不当导致的并发症。[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简单,易于掌握,美容效果好,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琼;李珍;陈敏;黄万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提高成人护理学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型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方法]对成人护理学课程从丰富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多元化考核方式几方面进行综合改革,授课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结果]教学中进行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熟练掌握,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实施成人护理学课程综合改革可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姚洁;王萍丽;郭小兰;张恩;卢丹丹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在肿瘤病人放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行适形或调强放疗的120例癌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参加院内、科内安排的定期健康教育讲座,按日常流程进行放疗,观察组放疗中进行心理辅导、放疗常识宣教、放疗体位、呼吸训练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所有病人放疗前、放疗4次、放疗结束均参加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估。[结果]放疗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焦虑率分别为8.33%、21.67%;放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焦虑率分别为3.33%、5.00%;放疗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抑郁率分别为36.67%、40.0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肿瘤病人放疗前具有较高的焦虑、抑郁发生率,通过多种形式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状态。
作者:田峰;安润华;陶震文;樊如心;崔丽红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掌上电脑(PDA)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将 PDA 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使无线移动信息系统延伸到病床旁,实现医嘱执行及病人信息的动态采集,即时记录并查询病人的相关信息,进行环节质量控制管理。[结果]通过 PDA 的应用,降低了科室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了护理工作耗时,提高了病人满意度。[结论]PDA 的应用将终末质量控制前移,将多个环节质量控制串联形成动态全程质量控制,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保证了安全系数。
作者:周奕;张燕双;张凌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从临床护理实践的角度,结合相关医疗护理研究文献和资料,对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症状、判断标准以及目前中药预防和治疗的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沈永红;陆静波 刊期: 2015年第32期
本刊从2010年1月开始正式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作者所投稿件均将进行检测,如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则一律按退稿处理。“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是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与同方知网共同研制,经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全国科研诚信管理委员会等有关方面指导,将成为本刊把好科技期刊内容质量关的重要辅助工具和手段。
作者:《全科护理》杂志 刊期: 2015年第32期
嗜铬细胞瘤为起源于神经外胚层嗜铬组织的肿瘤,主要分泌儿茶酚胺,根据肿瘤是来自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将副神经节瘤分为副交感神经副神经节瘤及交感神经副神经节瘤。某些病人可因长期高血压致严重的心、脑、肾损害或因突发严重高血压而导致危象,危及生命,但如能及时、早期获得诊断和治疗,是一种可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病[1]。本科于2015年4月收治了1例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在我科行左侧肾上腺肿瘤切除加脾切除术,术后出现急性左心衰竭,经配合医生积极抢救及护理,病人预后良好,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杨继芬;周馨;孟玲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观察问题跟踪护理在鼻咽癌病人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进行放疗的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问题跟踪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对照组为57.5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病人实施问题跟踪护理可以有效降低鼻咽癌病人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成昱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巨大影响,构成全球性威胁,其疗程长、费用高、致残率高,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题。根据病因将糖尿病足溃疡和坏疽分为神经性、缺血性和混合性三类,常用的分级方法为 Wagner 分级法[1]。治疗糖尿病足时,通常依据 Wagner 分级以及糖尿病足的类型进行针对性治疗。据文献报道,应用“创面床准备”方案来选择合适的湿性愈合敷料[2]。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能彻底清除创面及腔隙内的渗液、坏死组织及炎性渗出物,避免局部渗液积聚,减轻组织水肿,而且能改善下肢微循环[3,4]。另外,中医治疗[5]、激光照射[6]也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2014年5月在金山医院伤口门诊护理了1例糖尿病足部溃疡伴感染的病人,经过治疗和护理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懿松;许方蕾;蔡蕴敏 刊期: 2015年第32期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及护理现状进行综述,提出未来应加强中医中药的基础研究,同时应寻找佳证据,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为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还应加强康复护理及心理护理的研究。
作者:字绍芬;李迎春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介绍我国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的现状,就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上报率、归因分析模式、教育培训、安全预警机制等方面现状进行综述,提出我国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现存的诸多问题。针对以上各方面问题总结近年来广大学者为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所采取的策略,为规范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建立标准化的集束管理策略提供借鉴。
作者:王颖;汪晖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病人在接受健康宣教后对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知识了解情况。[方法]选取120例消化性溃疡病人,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同时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观察宣教前后病人 HP 感染知识知晓情况及宣教效果。[结果]健康宣教后病人对 HP 概念、HP 传播途径、HP 与消化性溃疡关系、HP 治疗方法及复查时间等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宣教前(P <0.05);健康宣教后医嘱依从率、复查时 HP 阴性率及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宣教前(P <0.05)。[结论]对 HP 呈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病人,对其实施针对性、系统性的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其对 HP 感染知识的认知,提高依从性,促进康复。
作者:文素英;陈瑜容;文政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通过对肿瘤科护士常见放射性职业暴露[(刚接受了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ECT)检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 CT)检查及125 I 粒子植入后6个月内的病人)]及防护问题进行综述,为肿瘤科护士提供相关的防护知识。
作者:胡佳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综述音乐疗法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包括音乐对早产儿生理、心理、行为、母亲乳汁分泌的影响,也包括音乐自身及早产儿胎龄在干预中的影响,为音乐疗法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邓杨清;欧阳艳琼;裴大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是治疗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老年缓慢心律失常病人需要植入起搏器。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相关资料报道起搏器术后并发囊袋血肿发生率1.6%~5.8%[1,2],囊袋感染发生率为0.8%~5.7%[3],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4.9%[4]。而同时并发囊袋血肿、皮下出血及上肢血栓的病例较为少见,现将1例老年病人起搏器术后囊袋血肿及上肢血栓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钱益;梁远娣;王治伦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护士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认知及态度的影响因素,为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问卷对170名 ICU 护士进行调查。[结果]ICU 护士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认知及态度总分为108.29分±11.42分。5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报告认知(4.59分±0.56分)、报告意愿(3.99分±0.71分)、科室文化(3.78分±0.53分)、管理期望(3.60分±0.77分)、惩罚环境(3.51分±0.95分)。不良事件经历与护龄是 ICU 护士不良事件报告认知及态度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ICU 护士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认知及态度处于中等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作者:雷小红;李晓艳;纪武京;李洁琼;郭小叶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电风暴是一种恶性心律失常,其发生原因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心脏电活动出现急剧严重的紊乱,表现为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反复发作。2006年 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和心源性猝死防治指南》首次将“电风暴”定义为24 h 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需要紧急处理的临床症候群[1]。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电风暴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在电风暴发作期,尽快进行电除颤和电复律是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首要措施[2]。2014年10月我院心内科收治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电风暴的病人,2 h 内经反复电击除颤58次抢救成功。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戴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观察艾条灸加音乐放松疗法治疗肝肾不足型项痹病人失眠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肝肾不足型项痹病人,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加艾条灸与音乐放松疗法治疗,对双侧安眠穴、肾俞、三阴交、涌泉等穴位进行施灸,同时给予聆听舒缓的音乐20 min~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病人的疗效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为4.03分±3.03分,对照组为10.29分±2.36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80.00%,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艾条灸加音乐放松疗法在预防肝肾不足型项痹病人失眠中起到一定程度的疗效。
作者:李淑媛;胡佳;高姗;关风光;黄章云 刊期: 2015年第32期
对国外、国内西医院校、国内中医药院校护理本科生人文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中医药院校护理本科生人文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作者:刘红霞;林晓鸿;张淑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通过应用视觉警示标识,降低护理安全风险,减少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病人用药安全。[方法]将静脉输液安全划分等级,依次用不同的颜色代表,制作相应的标识粘贴在输液袋(瓶)上,以达到警示目的。[结果]通过访谈,护理工作人员普遍认为应用视觉警示标识后自身专业知识得到强化,工作效率提高,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病人自身输液安全意识。[结论]视觉警示标识的应用强化护士风险意识,提高病人安全意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陈玉婷;张玲 刊期: 2015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