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儿皮肤瘙痒的效果与护理

张崇玲;陈学兰

关键词:皮肤瘙痒, 儿童,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儿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患儿1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例。观察组患儿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血液透析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皮肤瘙痒评估,并在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有效缓解尿毒症患儿的皮肤瘙痒症状。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盆底肌训练结合针灸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及护理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训练结合针灸联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将80例产后尿失禁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盆底肌功能训练+针灸治疗,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 Q SF)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 ICI Q SF 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后 ICI Q SF 评分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 <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有效率为50.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盆底肌训练联合针灸治疗是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建珍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声明

    护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由于新的研究成果的层出不穷,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有必要了解治疗、护理及用药的新变化。本刊的作者和出版者根据他们可靠的科研成就提供了当今新的护理学资料。但由于人类存在着个体差异及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既往科研成果有新的认识并使之不断完善,本刊编者、出版者及任何参与本刊出版的团体在此郑重声明:本刊提供的所有资料都是经过严格的审稿程序,并符合出版标准,但在临床中,请在上级专业人员(主管医师,上级护师)指导下使用。对因使用本刊资料而引起的任何医疗差错和事故本刊不承担任何责任。希望读者参照其他材料来证实本刊资料的可靠性。例如,可核对将要使用的药物说明书,在使用本刊资料时,确认本刊提供的资料是否准确及推荐的药物剂量或禁忌证有无改变,对于新药或不经常使用的药物更应如此。

    作者:《全科护理》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1例上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上腔静脉是胸腔肿瘤中晚期常侵犯的部位,此类手术比较复杂,对术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处理不当易出现并发症。我院2014年收治1例右肺上叶中心型肺癌累及右肺动脉、上腔静脉病人在全身麻醉下行人工血管置换,通过手术治疗获得较好效果。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张美芳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不同编制护士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评估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不同编制护士对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的现状,探讨相互关系和对策。[方法]采用现状调查法对四川成都、南充和重庆3所三级甲等医院不同编制的300名注册护士工作满意度现状、离职意愿进行无记名调查问卷。[结果]在编护士、编外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得分分别是3.65分±0.57分、3.39分±0.58分,在编护士工作满意度总分高于编外护士,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编护士与编外护士的离职意愿总分分别为13.25分±3.32分、19.89分±3.66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离职原因得分由高至低依次月收入少、人事制度不满意等。在编护士与编外护士其离职意愿与工作满意度各维度均呈负相关,工作满意度越高离职意愿越低。[结论]大多数编外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低,离职意愿强,建议医院及相关管理者改善工资低、人事制度不合理等状况,对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降低护士离职意愿,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敬雪明;敬雨佳;李铃;李芸;梅小平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瑞士奶酪模型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实践研究

    [目的]基于瑞士奶酪模型理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保证护理安全。[方法]通过回顾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从不安全行为的先兆、不安全的操作行为、不安全的监管、组织的影响4个层面确立护理风险管理路径。采用《护士风险认知调查量表》和《住院病人安全管理满意度量表》对风险管理前后护士的风险意识、风险行为能力及病人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实施风险管理之后,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总例数方面:病人跌倒率/坠床率、静脉炎的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和转运不安全率显著低于实施风险管理之前(P<0.05);护理风险认知意识和护理安全行为提高(P <0.05);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至97.12%(P <0.05)。[结论]瑞士奶酪模型理论对护理风险管理路径的建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谢盼盼;张阳;王思谦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1例妊娠20周自发性脑出血病人的心理评估及护理

    自发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先天性动脉瘤、血液病、脑梗死等,且多数情况下是在活动中由于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的突发性疾病[1]。临床上自发性脑出血,特点是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大多数病人在发病后存在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严重影响了病人的治疗和康复[1],因此,做好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我院2015年2月收治1例自发性脑出血病人,现将其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雪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致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对47例病人使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发生不同程度低血糖的43例病人及时观察,认真护理,病人血糖均恢复正常。分析使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致低血糖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韩丽平;彭静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早期系统化肠道管理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患儿肛门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系统化肠道管理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患儿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61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并行手术治疗的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95例)与观察组(6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早期系统化肠道管理,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及术后6个月的肛门功能。[结果]观察组患儿遵医行为及肛门功能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患儿实施早期系统化肠道管理可改善肛门功能。

    作者:张薇;胡丽君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临床路径式教学方法在临床专科护生实践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临床专科护生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肿瘤专科医院内科实习的61名护生分为对照组(30名)、观察组(31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带教,观察组以临床路径式教学方法带教,比较两组护生实习结束后理论、操作及专科实践能力成绩考核优秀率及护生对带教老师及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操作及专科实践能力考核成绩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生对带教老师和带教方法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临床路径式教学法能显著提高临床护生专科的实践能力。

    作者:朱娓;王亚君;朱静;付路易;程棣群;杜新香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个性化护理在口腔颌面部损伤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对口腔颌面部损伤病人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口腔颌面部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病人接受个性化护理,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口腔功能改善效果、伤口痊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一期愈合率。[结果]观察组病人伤口痊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一期愈合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病人口腔功能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口腔颌面部损伤病人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改善病人口腔功能,促进伤口痊愈,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杨静;王瑜;曹阳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儿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方法的改进

    [目的]对儿科实习护生传统临床带教方法及环节进行改进,以期提高实习护生临床培训合格率,增强就业竞争力。[方法]选择实习护生39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200名)和对照组(190名),观察组在传统带教的基础上,针对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引导其对病人临床特点及辅检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护理诊断,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等临床示教,并要求在实习期间掌握小儿股静脉穿刺、头皮静脉穿刺、心肺复苏、雾化吸入、吸痰操作及温箱、蓝光箱使用等技术;对照组则按照传统实习带教计划及方法进行。比较两组护生入科前、出科时的专科理论基础知识、护理技能操作、护理电子病历书写质量的合格率;按照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内容与要求,实习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专业实务及实践能力模拟考试。[结果]出科时观察组护生专科理论基础知识、护理技能操作、护理电子病历书写质量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按照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内容与要求,观察组专业实务及实践能力模拟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对带教方法及相关环节的改革与创新,并将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纳入儿科实习护生临床理论及实践技能培训中,可提高培训合格率。

    作者:刘红菊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护生的气质类型对成就动机及学业成绩的影响

    [目的]探究护生的气质类型与成就动机和学业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陈会昌气质测验量表和成就动机量表(AMS)对260名“3+2”五年制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气质类型的成就动机有显著差异(P <0.01),不同气质类型的学业成绩无显著差异(P >0.05);多血质与成就动机呈显著正相关(P <0.01),而抑郁质与成就动机呈显著负相关(P <0.01);抑郁质可显著负向预测成就动机(P <0.01);黏液质可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成绩(P <0.01)。[结论]气质类型与成就动机和学业成绩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应针对不同的气质类型进行相应的引导与教育。

    作者:赵君英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软技能应用于护理学中的研究进展

    介绍软技能的概念、软技能在护理学中的概念、国内外软技能的研究进展,指出我国护理软技能研究存在的不足。

    作者:谢琼;卢咏梅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护理

    对35例新生儿气胸患儿行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同时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高频振荡通气的护理,结果29例患儿痊愈出院,4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死亡。认为胸腔闭式引流与高频振荡通气是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主要手段,要求护理人员应做好相关护理工作。

    作者:郭少云;雷斌斌;陈雯雯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情景模拟演练在新生儿急救转运培训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演练在新生儿急救转运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参加夜班新生儿急救转运的36名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转运前进行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演练的培训方法,比较两组转运护士培训前后理论考试、操作考核、应急能力等的综合考评成绩。[结果]培训后观察组的综合考评成绩为97.83分±1.07分,对照组的综合考评成绩为92.14分±2.31分,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果]情景模拟演练教学能明显提高新生儿转运护士的综合应急能力,提高转运效果。

    作者:何以颖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提肛运动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提肛运动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00例使用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癌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病人口服乳果糖,观察组病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联合提肛运动,比较病人首次排便时间、每次排便时间、排便的间隔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20%,高于对照组(74.68%),治疗后便秘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提肛运动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疗效确切。

    作者:夏超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中医护理特色优势及其应用进展

    分析中医护理特色优势及其应用进展,以期对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作者:王静;张先庚;曹俊;龙芋君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1例焦虑症并多重耐药菌病人的护理

    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1]。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病人日益增多,其中以重症监护室(ICU)、外科为常见。老年精神科疾病病人由于合并躯体疾病,导致其免疫力降低,肺部感染频发;加上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增加了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我科于2013年6月17日收治1例焦虑症合并多重耐药菌的病人,给医务人员的治疗及护理带来较大的挑战。通过对其实施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后,病人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杨娜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1例 PICC 血栓性堵塞且凝血障碍的危重病人使用尿激酶溶栓的护理

    近年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医疗方面广泛开展,涉及的领域已不再是单纯的肿瘤科、化疗科。因危重病人的特殊性,如病情重、药物多、药物浓度高、输液时间长等特点,PICC 导管穿刺在危重症领域同样大力开展。PICC 导管主要行走路径为经肘前浅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入,头端达上腔静脉下1/3,PICC 导管虽说是经外周血管置管,但事实上却起到了中央静脉治疗的效果[1]。因此它为需长期输液且外周静脉条件欠佳的危重病人提供了良好的静脉通道,不耽误危重病人的抢救时机的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因长时间留置 PICC 导管所致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尽管如此,PICC 置管后也会发生相关并发症,导管堵塞在所有并发症中发生率高,可达21.3%[2]。PICC 血栓性堵塞应用尿激酶溶栓的技术已被熟知。尿激酶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或纤溶酶,从而发挥溶栓作用,对新形成的血栓起效快、效果好。但对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使用尿激酶溶栓则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应慎重处理。2015年6月我科1例凝血功能障碍病人术后发生 PICC 血栓性堵管,因情况特殊,应用尿激酶对其进行溶栓,持续监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病人未发生出血。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诸凌霞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复方吴茱萸散贴敷涌泉穴治疗雪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吴茱萸散贴敷涌泉穴治疗雪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雪口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儿治疗前均使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对照组患儿局部涂抹制霉菌鱼肝油混悬液,观察组采用复方吴茱萸散贴敷患儿涌泉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出现呕吐、腹泻、流涎、哭闹不安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复方吴茱萸散贴敷涌泉穴治疗雪口病疗效确切、操作方便、小儿易配合、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崔美莲;邓莲珍;陈小容 刊期: 2015年第35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