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癌病人同步放化疗的护理

陈桂玲;许秀蓉;彭俊华

关键词:宫颈癌, 放射治疗, 化疗, 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宫颈癌病人同步放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探讨预防和减轻其毒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病人采用放疗加化疗,于治疗前加强心理护理,治疗期间加强观察和护理,预防及减轻其不良反应.[结果]42例病人能顺利完成治疗,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做好宫颈癌病人的相应护理,可预防及减轻放化疗所致的毒副反应,确保治疗方案顺利完成,提高治疗效果.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路径在稽留流产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稽留流产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稽留流产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对稽留流产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对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提高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够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参与到护理活动中来,同时也提高了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提升了护士健康教育水平.

    作者:许荣华;卫爱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教学路径表结合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模式在肿瘤内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教学路径表结合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模式在肿瘤内科临床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2010年3月-2012年12月到我科实习的护生126人,按实习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3人,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观察组63人,采用教学路径表结合PBL教学模式进行带教,转科前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护生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调查结果显示教学路径表结合PBL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效率、解决问题能力及与他人合作及沟通能力方面优于传统带教方法.[结论]教学路径表结合PBL教学模式可提高肿瘤科临床实习护生的教学质量.

    作者:梁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措施

    分析导致新生儿听力筛查出现假阳性的因素,分别从环境、仪器、新生儿、操作者手法、初次筛查的时间着手进行护理干预,切实降低新生儿听力筛查假阳性率,以减少新生儿家长的焦虑,节约护理时间.

    作者:陈红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宫颈癌病人同步放化疗的护理

    [目的]观察宫颈癌病人同步放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探讨预防和减轻其毒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病人采用放疗加化疗,于治疗前加强心理护理,治疗期间加强观察和护理,预防及减轻其不良反应.[结果]42例病人能顺利完成治疗,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做好宫颈癌病人的相应护理,可预防及减轻放化疗所致的毒副反应,确保治疗方案顺利完成,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桂玲;许秀蓉;彭俊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采取及时有效的综合性护理.[结果]15例病人3 d内临床症状好转、呕血和血便停止、大便潜血转阴;31例病人1周内症状好转、呕血和血便停止、大便潜血转阴;14例病人2周内症状好转,出血停止,大便潜血转阴;2例病人转外科手术治疗好转;2例因失血性休克死亡.[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能够提高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抢救率和止血成功率,降低出血量,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郝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动静脉造瘘术后上肢肿胀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动静脉造瘘术后上肢肿胀病人的护理.[方法]总结慢性肾衰竭病人进行动静脉造瘘术后上肢肿胀的护理.[结果]77例病人中上肢肿胀70例,其中68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得到改善,1例因肺部感染导致死亡,肿胀恶化并感染截肢1例.[结论]良好的术后护理对减轻人工血管移植行动静脉造瘘术后病人上肢肿胀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幸啊明;赵晓霞;何金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护理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呈地区性分布,可能与环境、不良的生活习惯、遗传等因素有关.食管上段始于咽部,下端与贲门相接,长25 cm~30 cm,可分为三段,以食管中段癌为常见,下段次之,上段较少.早期无明显症状,偶有咽部不适、梗阻感、食管内异物感等.

    作者:朱林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病人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并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病人中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病人分成护理路径组(观察组)62例与常规护理组(对照组)58例.对照组病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根据传统护理流程实施护理,观察组病人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标准化的治疗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健康知识掌握状况以及病人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花费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护理质量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的满意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病人,能够显著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减少医疗花费,使病人得到佳的医疗护理服务.

    作者:王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例亨特氏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亨特氏综合征又称膝状神经节炎,是由潜伏在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被激活而引起的周围性面瘫[1].1907年由Ramsay Hunt首先报告,由此得名.主要表现为一侧耳部剧痛伴耳部疱疹,同侧周围性面瘫同时出现听力和平衡障碍,除侵犯膝状神经节外,还可累及邻近的位听神经[2].因为这些症状并不是刚发病就开始的,因此容易被误诊[3].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病人真实性感受的质性研究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病人对优质护理的真实性感受,进一步扎实推进优质护理的开展,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服务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某省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不同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11名住院病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两大主题:优质护理服务提高病人的满意度;通过病人真实性的感受,发现存在的问题.[结论]住院病人的满意程度较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前明显提高,但还存在问题;对于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期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高青;许翠萍;郭新芳;赵军燕;申玉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微信教育对造口术后病人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信教育对造口术后病人自我效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造口术后病人120例,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采取微信互动教育方式.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分别评估两组自我效能水平.[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与自身基线比较,除对性生活的信心及对性生活满意的信心外其余项目自我效能评分均有明显提高.观察组病人的造口相关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教育提高了病人造口相关知识,促进造口病人自我效能的提升.

    作者:唐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十二指肠憩室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切除术病人的护理.[方法] 对76例十二指肠憩室切除术的病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治疗、了解十二指肠憩室症的特点,术后加强基础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出院指导.[结果]本组病人发生术后并发症19例,其中肠瘘3例,胆瘘1例,胰瘘4例,腹腔内出血4例,腹腔感染5例,切口感染2例,76例康复出院.[结论]十二指肠憩室有其自身的特点,重视十二指肠憩室切除术的治疗及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张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过程中的人性化健康管理

    为了使社区更多的老年人受惠于国家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卫生局通知,本社区卫生服务站对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在其自愿前提下,将每年享受1次免费体检和健康状况评估,提供疾病预防、疾病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我院自2011年起,对进行健康体检的65岁以上老年人,根据他们年龄、性别、职业、个性和心理特点在体检过程中的三个阶段给予人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可使老年人积极主动配合,信任感增强,有利于医患关系协调提升,提高了服务满意度和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护理进展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减少穿刺部位并发症,提高病人的耐受性,有利于病人早期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是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理想途径,近年来许多护理同仁对采用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的护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康复,现将近年来相关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姚志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情绪的影响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病程超过半年,有HBV-DNA阳性者.由于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并发症多而严重且具有传染性等诸多因素,给病人带来身体、经济、家庭许多负担,使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心理压力很大,情绪不稳定,遵医行为降低,很难做到合理检查和治疗,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限影响很大.另有资料表明,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病情的发展过程中,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笔者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吴敏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晚期食管癌病人术后主要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总结中晚期食管癌病人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0例中晚期食管癌病人术后主要并发症的护理资料.[结果]300例食管癌病人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33%(13/300),其中吻合口瘘5例,出血3例,乳糜胸1例,感染4例.[结论]重视食管癌外科治疗围术期处理,规范操作流程,针对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及规范有效的护理,可降低食管癌病人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袁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蚕豆病患儿的抢救和护理

    蚕豆病是一种由于进食蚕豆或其制品引起的与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有关的急性溶血性贫血[1].一般好发于蚕豆上市的季节,该病起病比较急、进展快,病情比较重,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可以发生血管内急性溶血.病情危重者如不及时治疗,常于发病后死亡[2].因此,及时的抢救和有效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我科于2010年4月-2012年8月共收治了12例蚕豆病患儿,现将抢救和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李晔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手术室非常用器械的管理

    手术室器械繁多,器械更新换代的速度快,导致很多器械长时间不使用,重复消毒造成器械损伤和资源浪费,我院自2011年7月以来实行统筹管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经验如下.

    作者:游华;丁弘;尚芹;杜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股骨头坏死病人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住院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需行介入治疗的股骨头坏死病人78例,同时回顾总结在围术期对病人实施的主要护理措施.[结果]78例病人经过系统的、有针对性、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如期康复出院.[结论]对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病人给予全面、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快速康复,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苏子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综合性医院门诊高年资护士心理压力源分析及对策

    门诊护士具有与社会接触面广、工作量不确定、应急性工作多,且就诊病人集中、工作环境嘈杂、学习晋升机会较少等特点.由于管理体制等原因,门诊护士多为高年资护士(40岁~55岁),这个群体在工作、生活及心理压力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门诊护士工作压力的高低与他们身心健康、病人和社会满意程度都息息相关.因此,了解他们的精神、心理状态,及时处理存在问题是提高门诊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社会形象的关键因素.

    作者:赵国丽;曹枫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