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病人的效果及护理

刘岩

关键词:脑梗死, 高压氧, 神经功能, 护理
摘要:[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病人的效果.[方法] 将116例急性期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其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的疗效.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1例酒精中毒病人的抢救及护理

    1 病例介绍病人,女,82岁,2011年8月26日08:00,因误服75%乙醇约400 Ml,当时感到口腔及上腹部不适,而后呕吐胃内容物,家人发现误服,20 min~30 min送入我院急诊科.当时病人意识不清,稍烦躁,面色潮红,呼吸急促,立即予洗胃排毒、输液及应用纳洛酮,随即收住入院,诊断为酒精中毒、吸入性肺炎.

    作者:裴中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问答式健康宣教在泌尿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为了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凸显健康教育特色,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将泌尿科病种分成7大类,32种疾病,制作成专科疾病问答式宣教资料,供病人阅读.[结论] 果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编写健康教育内容,符合病人心理需求特点,便于病人理解,减轻了护士工作量,统一了健康教育的形式.宣传方式不仅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更让病人充分了解了自身疾病,优化了护理服务流程,体现了人文护理观念,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严丽萍;庞献红;郭建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微导管肝内动脉超选择性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护理

    对微导管肝内动脉超选择性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病人进行护理,即术前做好准备,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从出血及血肿、胃肠道反应、发热、疼痛、饮食等方面进行护理,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病情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刘贤团;吴继营;陈繁花;胡育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计划生育手术室医院感染现状及干预措施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计划生育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探讨管理方法,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对12所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手术室进行医院感染现状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提出干预措施.[结果] 基层医院计划生育手术室在组织管理、手术室布局、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消毒灭菌监测、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不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结论] 基层医院计划生育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不到位,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医院感染,保证节育妇女的医疗安全.

    作者:李玉兰;鄢定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自制腰枕用于脊柱损伤病人翻身的研究进展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称压力性溃疡,是护理常见的并发症[2].压疮发生的原因主要有4种因素: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湿[3,4].定时翻身,减轻受压部位的压力是预防压疮重要的措施[5,6],尤其是对脊柱损伤病人.

    作者:梁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深化护理服务提高护士素质

    从做好护士思想政治工作、培训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注重护理文化建设4方面来提高护士的服务意识和综合素质,以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健康和服务需求.

    作者:陈春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4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对4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给予保暖、皮肤护理、呼吸监护、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结果治愈出院 16 例,好转出院 12例,自动出院9 例,死亡4例.

    作者:农均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血液科护士心理压力来源及应对

    超负荷的工作、个人价值不被认可、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工作的高风险性、工作和生活的角色转换、社会的竞争等是血液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对此提出合理安排人员、提高护士社会地位、提高护士应对能力、改善工作环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调整护士心态等措施,以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

    作者:田丹丹;朱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A16 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所致,以夏秋季多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儿的手、足、口等部位可见皮疹以及典型的发热,部分患儿可合并有脑炎、心肌炎、呼吸道感染,个别重症患儿可迅速死亡[1-3].我科2011年6月-2011年9月接诊治疗手足口病患儿50例.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孟巧燕;赵巧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1例急性痛风病人取石术后的护理

    痛风是一种长期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尿酸盐结晶、沉积而由此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以及严重关节畸形、功能障碍,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尿路结石.我科收治1例急性痛风病人,给予痛风结石取出术,术后加强护理.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秦立霞;杨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胃癌化疗病人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的调查研究

    [目的] 观察胃癌化疗病人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85例胃癌化疗后的病人作为观察组,选取85例体检为正常的成人作为对照组,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应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两组病人的睡眠情况.[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SQ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总体健康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胃癌化疗后病人的生活质量差,睡眠质量差,二者具有相关性,临床中应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干预,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

    作者:李蕾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围术期的护理

    对7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术前给予充分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给予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功能锻炼,同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77例病人住院10 d~21 d后均痊愈出院,经随访,其中疗效优28例,良30例,可15例,差4例,优良率75.3%.

    作者:安钻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的特点及防护研究进展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1]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感染性病原体携带者或病人的血液、体液等污染了皮肤、黏膜或被含有感染性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被感染的可能.护士常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中,大量调查结果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感染及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2].

    作者:周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105例宫腔镜手术病人的护理配合

    总结105例宫腔镜手术病人的护理配合,提出术前对病人及家属做好心理护理,手术体位的正确摆放,术中对器械的正确使用及术中、术后的手术护理配合是提高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护士长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作用

    护士长通过领会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制定与优质护理服务相应的计划和制度、改变护理工作模式、制定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加强基础护理工作、加强管理和严格绩效考核,以达到更好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目的.

    作者:岳素梅;和书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消毒供应室噪声对人体相关体征的影响

    [目的] 调查分析供应室噪声对从业人员血压、脉搏、呼吸及听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清洗器械的工作间作为测试场所,在工作前和工作中分别对36名供应室从业人员进行血压、脉搏、呼吸及听力的测试.[结果] 36名工作人员工作中与工作前舒张压与呼吸没有明显改变,而收缩压和脉搏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方面,36人在原有音量的基础上将收录机音量不同程度提高才能清晰地听到歌词.[结论] 供应室噪声对从业人员的血压、脉搏及听力有一定影响,需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

    作者:黄银娟;邓秋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放疗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放疗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将100例住院放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由责任护士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效果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病人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放疗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春云;杨玉娜;高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6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

    对6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前给予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牵引护理,术后给予基础护理、康复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69例均康复出院,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出现.

    作者:胡志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104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早产儿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体温控制、睡眠时间、住院时间、喂养不耐受、感染情况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运用于早产儿的临床护理中,有利于保持早产儿体温稳定、提高睡眠质量及喂养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继发感染.

    作者:沈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小儿静脉用药所致局部穿刺点疼痛的护理干预

    小儿手足口病静脉补钾及静脉输注甘露醇、阿奇霉素、果糖二磷酸钠所致局部穿刺点疼痛是输液过程中常见的护理问题.由于这些药物对局部组织和血管的刺激,加上剂量过大、疗程过长、速度快、溶液温度低、同一静脉输注次数多等原因,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组织和静脉损伤,出现穿刺点疼痛、红肿,甚至局部静脉闭塞[1].它不仅给患儿带来痛苦,影响输液治疗计划,严重者还可产生静脉炎甚至局部皮肤溃烂和坏死.有效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儿局部穿刺点的疼痛,使患儿配合治疗,完成治疗.现将我科对423例静脉使用上述药物出现局部穿刺点疼痛的患儿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