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胰体尾肌纤维母细胞瘤伴胆囊结肠瘘病人的护理体会

黎颖;许影婕

关键词:胰体尾, 肌纤维母细胞瘤, 胆囊结肠瘘, 护理
摘要:肌纤维母细胞(myofibroblastoma)是一种独立的细胞类型,其特征介于平滑肌细胞和纤维母细胞之间,广泛存在于正常组织及炎症、损伤和修复组织中,但源于该细胞的肿瘤非常少见.目前其良恶性尚存争议,Schurch等认为发生于网膜、系膜、腹膜后肌纤维母细胞瘤并伴有炎症应视为恶性肿瘤.国内一般认为该肿瘤为良性,不会发生转移,但有局部复发可能.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分级管理在骨科护士的应用

    为探讨分级管理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将护士按照一定条件分为五个等级,在排班上采用新老搭配,充分发挥了护理骨干的作用同时也弥补了新护士的不足,提高了护士及病人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患纠纷.

    作者:郑丽霞;陈惠端;刘薇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亚销酸盐中毒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硝酸盐中毒是由于误食亚硝酸盐或摄入大量含亚硝酸盐的食物而引起的以组织缺氧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中毒,亚硝酸盐是一种白色品状氧化剂,人体吸收后使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一般人体摄入0.3 g~0.5 g的亚硝酸盐即引起中毒,超过3.0 g则可致死[1],我院2007年急诊收住58例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病人,经过及时救治,给予高流量吸氧、洗胃、静脉输液、应用解毒剂等对症支持治疗和严密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薛秋枫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应对策略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帮助管理层及护士本人正确识别工作压力,针对性地减轻压力,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运用护士心理健康量表,对38名儿科护士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科护士的主要压力源依次为个体内压力源、人际间压力源、个体外压力源.个体内压力源主要表现为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担心操作一次性不能成功、担心自己的工作不能被病人及家属认可;人际间压力源表现为病人对护理工作的不合作、担心病人及家属的无理取闹;个体外压力源主要表现在工资待遇低、对病人家属的不礼貌感觉压力大、对自己的某些操作缺乏信心.[结论]应用多且有效地应对策略是提高儿科护士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加强儿科护士沟通能力的培养、提升护士责任心及心理适应能力、采用激励机制.

    作者:李桃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1例肺癌合并糖尿病病人化疗后并发气肿性胆囊炎的护理

    气肿性胆囊炎是一种急性胆囊炎的少见特殊类型,其主要表现为胆囊壁和胆囊腔内积聚气体,是急性胆囊炎高度毒性表现形式,占重症胆囊炎的1%,病死率为15%~25%[1].化疗是肺癌病人术后常见辅助治疗方法,然而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肿瘤病人于化疗后并发气肿性胆囊炎的病例未见报道.我科对1例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在其化疗后并发气肿性胆囊炎实施了成功的治疗和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剑霞;何华英;凌慧芬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子宫肌瘤28例手术前后护理体会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子宫肌瘤多见于育龄妇女,一般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子宫肌瘤术前、术后的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病人术后的恢复起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2010年3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例子宫肌瘤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并加强护理,无一例切口感染和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国祯;苏海丽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PBL教学活动对护理专业实习期护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活动对护理专业实习期护生的影响.[方法]在26个科室采用PBL教学方法对临床护生进行带教活动;对自设问卷调查表及护生出科考试成绩进行研究,结果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结果]测试和评价结果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的临床能力显著提高.[结论]采用PBL方法进行护理专业实习教学活动可促进护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提高护理实习质量和护生综合素质.

    作者:张卉;程翠年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探讨

    [目的]探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针灸治疗时机.[方法]将144例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实验组在发病7 d后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在发病7 d内给予针灸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随访,实验组出现2例面肌痉挛(2.7%),对照组10例面肌痉挛(14.1%),两组面肌痉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发病7 d后给特发性面神经病人实施针灸治疗可降低面肌痉挛发生率.

    作者:姚细蕊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护理

    [目的]通过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病人的观察和护理,早期发现护理问题、及时采取护理措施、顺利完成血浆置换治疗.[方法]每次置换血浆量3 000 mL~3 500 mL,血流速度50 mL/min~100 mL/min,血浆置换速度15 mL/min~30 mL/min,每次治疗前按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肝素20 mg,治疗过程中予10%葡萄糖酸钙10 mL~20 mL加生理盐水或50%葡萄糖稀释至60 mL,用微量注射泵以每小时20 mL~30 mL持续泵入,治疗后20%甘露醇125 mL快速静脉滴注,每例治疗1次~6次,隔2 d~6 d治疗1次,共51例次.[结果]51次治疗中共出现轻微的并发症22次,按发生率高低依次为皮疹11次、瘙痒5次、恶心3次、血压下降1次、胸闷1次、畏冷1次.[结论]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有轻微的并发症发生,但即时的按医嘱给予处理均能缓解,治疗后总胆素下降115.9 μmol/L ~503 μmol/L,平均下降170 μmol/L.

    作者:田建华;肖闽英;黄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临床护理教学查房方法的研究进展

    从查房过程及对护理教学查房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临床常用的护理教学查房方法.应针对查房的不同情境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可使教学查房突破雷同性而达到独特性,提高查房效果,进而提高护生的临床实习质量.

    作者:李爱丽;张洪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大肠癌病人术前肠道准备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大肠癌病人术前肠道准备的方法和清肠效果.[方法]选择普外科行大肠癌手术的住院病人65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为全肠道灌洗法结合灌肠法进行肠道准备(简称复合灌洗法),对照组为单纯的全肠道灌洗法进行肠道准备(简称单纯灌洗法).[结果]术前对照组病人因排液时间长、排便次数多,导致肛门坠胀不适、饥饿感、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术中术者评价病人的肠道清洁程度,观察组肠道清洁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比较两组病人的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结论]大肠癌病人采用复合灌洗法进行肠道准备效果较好,合理良好的肠道准备对术后切口愈合有决定性的预防作用.

    作者:金广群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有效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运用

    沟通是架起人与人之间思想、态度、观念、情感、信息交流的桥梁.护患沟通是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护理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护理程序的基础和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对于儿科护士沟通对象是0岁~14岁的儿童,如何与他们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进行沟通,有着特殊之处,现介绍如下.

    作者:侯网琴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浅谈护理实验室贵重模型仪器的管理

    如何保养、维修和管理实验室贵重系统模型,使他们以佳状态服务于学生,从设备、人员的管理等几个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实现实验室资源使用大化,保证贵重仪器的安全使用,为培养更高水平的护理人才服务.

    作者:赵娜;田朝霞;高欢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规避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中的作用

    探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通过实施优质护理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主要的防范措施,观察其预防效果,发现优质护理服务在规避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中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机械通气病人气管插管的护理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病人气管插管的护理,为临床护理干预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206例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病人,给予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措施,观察病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85例病人病情好转并成功脱机,16例病人死亡,病死率为7.77%,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5例病人发生并发症,均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症发生率为2.43%.[结论]对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病人采取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促进病人肺功能恢复,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

    作者:尤继芹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0岁~3岁儿童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小儿留置针的留置部位(前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枕静脉)、穿刺方法、固定方法、留置针封管、置管期间的护理做了详细阐述.[结果]220例穿刺成功212例(占96.36%),失败8例(占3.64%).[结论]静脉留置针可减少患儿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保护静脉血管、缓解护患关系,安全性、实用性强.

    作者:武利云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心理干预对大学生面神经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大学生面神经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2例面神经炎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相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同,但观察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且疗程明显缩短.[结论]心理干预能促进大学生面神经炎的康复.

    作者:张俊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介绍一种输液时通气管滴液的排气方法

    静脉输液是临床应用多的一项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通气管滴液现象(因输液瓶内压力过大引起),给护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引发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不满.1 方法检查输液器将调速器关紧,取出主管和通气管,将主管插入输液塑料瓶内至根部(压力大会有鼓胀、硬邦邦的感觉),通气管暴露在外,用手挤压塑料输液瓶使空气从通气管内排出,然后放入治疗盘中进行静脉输液.

    作者:陈梅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初产妇产后心理分析及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产妇经怀胎到分娩,进入一个新的身心转变时期,而生理及心理的转变、角色的多重性,使产妇对各种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易感性增强,心身障碍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产后心理问题不仅危害产妇,而且严重危害孩子和家庭,尤其是初产妇.

    作者:杨璐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急性期住院病人焦虑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脑梗死(CI)急性期住院病人焦虑的影响.[方法]将60例CI急性期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两组病人住院后1 d、7 d和14 d均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观察两组焦虑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入院1 d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 d和14 d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心理护理可减轻CI急性期住院病人的焦虑.

    作者:肖文利;何谷芬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护理文书补充规定的书写与管理

    通过把山西省培训班培训的部分护理文书补充规定及我院的补充规定运用于临床护理文书书写中,探讨护理文书书写中补充规定的书写及管理.通过适时与护士长、科室质控员共同商榷,加大培训的力度,增加督导检查的次数,能使护理文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迅速有效的解决,使护理质量稳步提高.

    作者:弓俊梅;李学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