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卉;程翠年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的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特点: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明显水肿.NS在儿童肾脏疾病中发病率仅次于急性肾炎[1].由于此病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复发、并发症多且治疗困难,因此要得到好的治疗效果必须加强护理.
作者:何华芬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0岁~3岁儿童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小儿留置针的留置部位(前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枕静脉)、穿刺方法、固定方法、留置针封管、置管期间的护理做了详细阐述.[结果]220例穿刺成功212例(占96.36%),失败8例(占3.64%).[结论]静脉留置针可减少患儿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保护静脉血管、缓解护患关系,安全性、实用性强.
作者:武利云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回顾痛经的中医源流,并对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和主要的护理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了解治疗本病的概况.
作者:居萍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动脉异常改变产生的脑动脉瘤样突起,多呈囊状,少数呈梭状或蛇状盘曲,好发于组成脑底动脉环(Willis动脉环)的大动脉分支或分叉部,主要见于成年人(30岁~60岁),青年人较少[1];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一种致残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的脑血管疾病.随着现代神经外科学的发展,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由于创伤小、成功率高和恢复快的特点广泛应用临床.我科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32例,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艳林;蒋和娣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应用多的一项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通气管滴液现象(因输液瓶内压力过大引起),给护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引发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不满.1 方法检查输液器将调速器关紧,取出主管和通气管,将主管插入输液塑料瓶内至根部(压力大会有鼓胀、硬邦邦的感觉),通气管暴露在外,用手挤压塑料输液瓶使空气从通气管内排出,然后放入治疗盘中进行静脉输液.
作者:陈梅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原因,为预防、治疗和护理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分析62例行腹膜透析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病人中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11例次,其中7例次治愈,2例次行肾移植,2例改为血液透析,1例死亡.[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与病人的操作不当、隧道口和隧道感染、肠道和血源性感染有关;原发疾病为糖尿病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风险增高;加强培训及长期严格有效的随访,加强导管隧道口护理、饮食护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腹膜炎的发生,提高腹膜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奕仙;李凤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子宫肌瘤多见于育龄妇女,一般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子宫肌瘤术前、术后的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病人术后的恢复起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2010年3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例子宫肌瘤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并加强护理,无一例切口感染和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国祯;苏海丽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导航日教学法在急诊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1年7月在急诊科进行毕业实习的护生153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7人,对照组76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导航日教学法.[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综合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大部分观察组护生对导航日教学效果评价较高.[结论]导航日教学法有利于护生尽快适应临床,调动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戴美芬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岗前培训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过程,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巩固和提高所学的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和技能,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阶段.护生从学校进入医院,面临陌生的环境和角色的转变,操作技术不熟练,一时难以适应.为了使护生进入医院后能较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对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基础护理技能岗前培训,以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护生顺利进入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燕雪琴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帮助管理层及护士本人正确识别工作压力,针对性地减轻压力,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运用护士心理健康量表,对38名儿科护士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科护士的主要压力源依次为个体内压力源、人际间压力源、个体外压力源.个体内压力源主要表现为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担心操作一次性不能成功、担心自己的工作不能被病人及家属认可;人际间压力源表现为病人对护理工作的不合作、担心病人及家属的无理取闹;个体外压力源主要表现在工资待遇低、对病人家属的不礼貌感觉压力大、对自己的某些操作缺乏信心.[结论]应用多且有效地应对策略是提高儿科护士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加强儿科护士沟通能力的培养、提升护士责任心及心理适应能力、采用激励机制.
作者:李桃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肌纤维母细胞(myofibroblastoma)是一种独立的细胞类型,其特征介于平滑肌细胞和纤维母细胞之间,广泛存在于正常组织及炎症、损伤和修复组织中,但源于该细胞的肿瘤非常少见.目前其良恶性尚存争议,Schurch等认为发生于网膜、系膜、腹膜后肌纤维母细胞瘤并伴有炎症应视为恶性肿瘤.国内一般认为该肿瘤为良性,不会发生转移,但有局部复发可能.
作者:黎颖;许影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CIP)和肌病(CIM)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和肌病病人的一般资料、诱发因素,并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25%~85%危重病病人会出现新发生的由于神经肌肉原因导致的无力和麻痹,常见的是CIP,其主要诱因是呼吸系统感染.[结论]防治诱因可以减少CIP与CIM的发生,及时实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CIP与CIM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邓婉娣;宋秀婵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在特需病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现有的人力资源,将病房床位分为4个责任小组,采用连续性排班模式,每个责任包干小组固定1名责任护士,分管约10例住院病人,对分管的病人全面负责,包括出入院护理、生活护理、专科护理、病情观察、治疗、康复、健康教育、护理记录的书写等,与实施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前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后,护理措施落实、基础护理落实、主动巡视病房、治疗及时性、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文件书写及时性、病人满意程度都有了显著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
作者:邓君可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研究老年与青年病人胃体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老年胃癌(>60岁)和21例青年胃癌(≤40岁)病人的病理资料.[结果]胃体癌青年组(47.6%,10/21)高于老年组(30.4%,31/102)(P<0.05),贲门、胃底癌老年组(49%)高于青年组(9.5%)(P<0.05);病理组织学显示,青年组以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为主,而老年组以中、高分化腺癌为主.[结论]青年人胃体癌浸润能力强,恶性程度高,分化强度低,病情进展快,预后差.
作者:王红梅;郭书慧;蔡永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沟通是架起人与人之间思想、态度、观念、情感、信息交流的桥梁.护患沟通是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护理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护理程序的基础和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对于儿科护士沟通对象是0岁~14岁的儿童,如何与他们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进行沟通,有着特殊之处,现介绍如下.
作者:侯网琴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从查房过程及对护理教学查房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临床常用的护理教学查房方法.应针对查房的不同情境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可使教学查房突破雷同性而达到独特性,提高查房效果,进而提高护生的临床实习质量.
作者:李爱丽;张洪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用1.5%过氧化氢和4%碳酸氢钠交替清洗手足口病患儿的口腔,0.5 h内禁饮食,口腔疱疹、溃疡较多者辅以开喉剑喷咽,同时给予饮食指导与补液、消毒隔离、心理指导、健康教育.结果拒食患儿均肯开口饮食.
作者:孙丽华;徐月叶;王红;谢安慰;杨琦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临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23例应用ECMO救治的病人合理调配护理人员,积累心得经验,做出分析整改,并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环境管理.[结果]1例病人因氧管脱落,致血氧下降0.5 h,其他病人氧代谢情况明显改善,治愈16例,死亡4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严密监测和有效的护理是ECMO救治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徐雪影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股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通过对80例肿瘤化疗病人行股静脉置管,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加强心理护理及置管后导管的护理.[结果]本组80例病人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97.5%,2例误入动脉,改对侧穿刺后成功.用药过程中,无一例因药物外渗而引起静脉炎和皮肤坏死,保证了化疗的顺利进行.[结论]采用股静脉置管化疗可有效保护外周血管,从而避免化疗药物对血管刺激导致的静脉炎及药物外渗引起的皮肤反应.
作者:秦艳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对比传统护理方式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两种不同方式,了解规范的临床护理路径在婴儿痉挛症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08年1月住院的婴儿痉挛症患儿28例为观察组,2005年5月-2007年2月住院的婴儿痉挛症患儿病历资料3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评价住院天数、住院期间感染率及家长满意度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感染发生率、家长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规范的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期间感染发生率,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朱筱筠;张纬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