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筱筠;张纬华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大学生面神经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2例面神经炎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相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同,但观察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且疗程明显缩短.[结论]心理干预能促进大学生面神经炎的康复.
作者:张俊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隐球菌感染脑膜和脑实质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疾病,是深部真菌病中较常见的类型之一,可见于任何年龄,以30岁~60岁发病率高,表现以颅内高压为主,预后差、病死率高,未经特殊治疗者几乎全部死亡[1].我科于2010年9月收治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经早期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及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李文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之一,是各种致病因导致颅腔内容积代偿失调而形成的.根据相关理论可知,成人颅内压超过200 mmH2O(1 cmH2O=0.098 kPa)即为颅内压增高,而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主要是头痛、喷射状呕吐和视神经盘水肿.根据临床经验得知,一旦颅内压增高,极容易导致脑实质受压,进而可能会出现各种临床症状,严重的病人可能在2 min~3 min出现危象而迅速死亡.所以,医生和护士应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加强对各种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尽早发现该病的早期征兆,尽量减少致颅内压增高的各种因素.
作者:曹京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用1.5%过氧化氢和4%碳酸氢钠交替清洗手足口病患儿的口腔,0.5 h内禁饮食,口腔疱疹、溃疡较多者辅以开喉剑喷咽,同时给予饮食指导与补液、消毒隔离、心理指导、健康教育.结果拒食患儿均肯开口饮食.
作者:孙丽华;徐月叶;王红;谢安慰;杨琦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导航日教学法在急诊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1年7月在急诊科进行毕业实习的护生153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7人,对照组76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导航日教学法.[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综合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大部分观察组护生对导航日教学效果评价较高.[结论]导航日教学法有利于护生尽快适应临床,调动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戴美芬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通过把山西省培训班培训的部分护理文书补充规定及我院的补充规定运用于临床护理文书书写中,探讨护理文书书写中补充规定的书写及管理.通过适时与护士长、科室质控员共同商榷,加大培训的力度,增加督导检查的次数,能使护理文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迅速有效的解决,使护理质量稳步提高.
作者:弓俊梅;李学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气肿性胆囊炎是一种急性胆囊炎的少见特殊类型,其主要表现为胆囊壁和胆囊腔内积聚气体,是急性胆囊炎高度毒性表现形式,占重症胆囊炎的1%,病死率为15%~25%[1].化疗是肺癌病人术后常见辅助治疗方法,然而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肿瘤病人于化疗后并发气肿性胆囊炎的病例未见报道.我科对1例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在其化疗后并发气肿性胆囊炎实施了成功的治疗和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剑霞;何华英;凌慧芬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侵犯皮内网状淋巴管引起的急性炎症.其临床表现急,感染蔓延快,可发生在全身各处,但以小腿伸侧、足背及面部多见.一般不引起组织坏死或化脓,但反复发作可使淋巴管阻塞导致淋巴水肿和象皮腿.临床表现为发热、疼痛、畏寒、高热等全身症状,局部表现为境界清楚的鲜红色片状红斑,手指轻压,红色可消退,有烧灼样疼痛.2010年10月14日我科收治1例肝硬化合并丹毒病人,经治疗肝功能好转,下肢水肿明显消退,但2010年10月25日22:15因肺栓塞导致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颖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对比传统护理方式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两种不同方式,了解规范的临床护理路径在婴儿痉挛症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08年1月住院的婴儿痉挛症患儿28例为观察组,2005年5月-2007年2月住院的婴儿痉挛症患儿病历资料3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评价住院天数、住院期间感染率及家长满意度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感染发生率、家长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规范的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期间感染发生率,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朱筱筠;张纬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沟通是架起人与人之间思想、态度、观念、情感、信息交流的桥梁.护患沟通是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护理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护理程序的基础和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对于儿科护士沟通对象是0岁~14岁的儿童,如何与他们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进行沟通,有着特殊之处,现介绍如下.
作者:侯网琴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从查房过程及对护理教学查房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临床常用的护理教学查房方法.应针对查房的不同情境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可使教学查房突破雷同性而达到独特性,提高查房效果,进而提高护生的临床实习质量.
作者:李爱丽;张洪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了解武汉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为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工作满意度问卷对武汉市1所三级甲等医院80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工作满意度总均分为3.44分±0.57分,人际关系维度评分高,为3.91分±0.62分,管理制度维度评分低,为3.27分±0.64分.不同年龄、工龄、职称、科室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整体工作满意度适中,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是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关键,护理管理者还要采取恰当措施提高高年资护士和儿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作者:喻姣花;丛丽;刘义兰;周琼;邓先锋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岗前培训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过程,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巩固和提高所学的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和技能,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阶段.护生从学校进入医院,面临陌生的环境和角色的转变,操作技术不熟练,一时难以适应.为了使护生进入医院后能较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对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基础护理技能岗前培训,以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护生顺利进入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燕雪琴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0岁~3岁儿童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小儿留置针的留置部位(前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枕静脉)、穿刺方法、固定方法、留置针封管、置管期间的护理做了详细阐述.[结果]220例穿刺成功212例(占96.36%),失败8例(占3.64%).[结论]静脉留置针可减少患儿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保护静脉血管、缓解护患关系,安全性、实用性强.
作者:武利云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78例重症病人实施安全转运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重症病人在实施转运前进行全面评估,配备有经验的转运医护人员及转运抢救设备,转运途中保持与ICU同等水平的监测,确保病人转运安全.[结果]78例重症病人均得到安全转运,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加强护士急救技能和专业培训,严格遵守转运流程,可确保病人安全转运.
作者:张伟;王彩虹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病人术前肠道准备的方法和清肠效果.[方法]选择普外科行大肠癌手术的住院病人65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为全肠道灌洗法结合灌肠法进行肠道准备(简称复合灌洗法),对照组为单纯的全肠道灌洗法进行肠道准备(简称单纯灌洗法).[结果]术前对照组病人因排液时间长、排便次数多,导致肛门坠胀不适、饥饿感、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术中术者评价病人的肠道清洁程度,观察组肠道清洁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比较两组病人的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结论]大肠癌病人采用复合灌洗法进行肠道准备效果较好,合理良好的肠道准备对术后切口愈合有决定性的预防作用.
作者:金广群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为探讨分级管理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将护士按照一定条件分为五个等级,在排班上采用新老搭配,充分发挥了护理骨干的作用同时也弥补了新护士的不足,提高了护士及病人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患纠纷.
作者:郑丽霞;陈惠端;刘薇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全子宫切除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在我科行全子宫切除病人2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10例给予常规入院宣教、住院宣教及出院指导;实验组110例给予自制的临床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目的性健康教育.采用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出院时的焦虑、抑郁情绪程度.[结果]两组病人入院第1天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病人SAS评分、SDA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第1天,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的性健康教育后,实验组出院时SAS评分、SD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的性健康教育能显著减轻全子宫切除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利于身心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为临床护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作者:张文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帮助管理层及护士本人正确识别工作压力,针对性地减轻压力,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运用护士心理健康量表,对38名儿科护士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科护士的主要压力源依次为个体内压力源、人际间压力源、个体外压力源.个体内压力源主要表现为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担心操作一次性不能成功、担心自己的工作不能被病人及家属认可;人际间压力源表现为病人对护理工作的不合作、担心病人及家属的无理取闹;个体外压力源主要表现在工资待遇低、对病人家属的不礼貌感觉压力大、对自己的某些操作缺乏信心.[结论]应用多且有效地应对策略是提高儿科护士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加强儿科护士沟通能力的培养、提升护士责任心及心理适应能力、采用激励机制.
作者:李桃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动脉异常改变产生的脑动脉瘤样突起,多呈囊状,少数呈梭状或蛇状盘曲,好发于组成脑底动脉环(Willis动脉环)的大动脉分支或分叉部,主要见于成年人(30岁~60岁),青年人较少[1];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一种致残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的脑血管疾病.随着现代神经外科学的发展,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由于创伤小、成功率高和恢复快的特点广泛应用临床.我科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32例,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艳林;蒋和娣 刊期: 201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