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奕仙;李凤玲
[目的]研究老年与青年病人胃体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老年胃癌(>60岁)和21例青年胃癌(≤40岁)病人的病理资料.[结果]胃体癌青年组(47.6%,10/21)高于老年组(30.4%,31/102)(P<0.05),贲门、胃底癌老年组(49%)高于青年组(9.5%)(P<0.05);病理组织学显示,青年组以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为主,而老年组以中、高分化腺癌为主.[结论]青年人胃体癌浸润能力强,恶性程度高,分化强度低,病情进展快,预后差.
作者:王红梅;郭书慧;蔡永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病人术前肠道准备的方法和清肠效果.[方法]选择普外科行大肠癌手术的住院病人65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为全肠道灌洗法结合灌肠法进行肠道准备(简称复合灌洗法),对照组为单纯的全肠道灌洗法进行肠道准备(简称单纯灌洗法).[结果]术前对照组病人因排液时间长、排便次数多,导致肛门坠胀不适、饥饿感、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术中术者评价病人的肠道清洁程度,观察组肠道清洁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比较两组病人的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结论]大肠癌病人采用复合灌洗法进行肠道准备效果较好,合理良好的肠道准备对术后切口愈合有决定性的预防作用.
作者:金广群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全子宫切除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在我科行全子宫切除病人2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10例给予常规入院宣教、住院宣教及出院指导;实验组110例给予自制的临床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目的性健康教育.采用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出院时的焦虑、抑郁情绪程度.[结果]两组病人入院第1天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病人SAS评分、SDA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第1天,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的性健康教育后,实验组出院时SAS评分、SD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的性健康教育能显著减轻全子宫切除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利于身心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为临床护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作者:张文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脑梗死(CI)急性期住院病人焦虑的影响.[方法]将60例CI急性期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两组病人住院后1 d、7 d和14 d均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观察两组焦虑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入院1 d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 d和14 d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心理护理可减轻CI急性期住院病人的焦虑.
作者:肖文利;何谷芬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了解武汉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为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工作满意度问卷对武汉市1所三级甲等医院80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工作满意度总均分为3.44分±0.57分,人际关系维度评分高,为3.91分±0.62分,管理制度维度评分低,为3.27分±0.64分.不同年龄、工龄、职称、科室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整体工作满意度适中,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是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关键,护理管理者还要采取恰当措施提高高年资护士和儿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作者:喻姣花;丛丽;刘义兰;周琼;邓先锋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对比传统护理方式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两种不同方式,了解规范的临床护理路径在婴儿痉挛症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08年1月住院的婴儿痉挛症患儿28例为观察组,2005年5月-2007年2月住院的婴儿痉挛症患儿病历资料3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评价住院天数、住院期间感染率及家长满意度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感染发生率、家长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规范的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期间感染发生率,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朱筱筠;张纬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探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通过实施优质护理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主要的防范措施,观察其预防效果,发现优质护理服务在规避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中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原因,为预防、治疗和护理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分析62例行腹膜透析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病人中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11例次,其中7例次治愈,2例次行肾移植,2例改为血液透析,1例死亡.[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与病人的操作不当、隧道口和隧道感染、肠道和血源性感染有关;原发疾病为糖尿病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风险增高;加强培训及长期严格有效的随访,加强导管隧道口护理、饮食护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腹膜炎的发生,提高腹膜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奕仙;李凤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用1.5%过氧化氢和4%碳酸氢钠交替清洗手足口病患儿的口腔,0.5 h内禁饮食,口腔疱疹、溃疡较多者辅以开喉剑喷咽,同时给予饮食指导与补液、消毒隔离、心理指导、健康教育.结果拒食患儿均肯开口饮食.
作者:孙丽华;徐月叶;王红;谢安慰;杨琦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病人气管插管的护理,为临床护理干预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206例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病人,给予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措施,观察病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85例病人病情好转并成功脱机,16例病人死亡,病死率为7.77%,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5例病人发生并发症,均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症发生率为2.43%.[结论]对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病人采取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促进病人肺功能恢复,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
作者:尤继芹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CIP)和肌病(CIM)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和肌病病人的一般资料、诱发因素,并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25%~85%危重病病人会出现新发生的由于神经肌肉原因导致的无力和麻痹,常见的是CIP,其主要诱因是呼吸系统感染.[结论]防治诱因可以减少CIP与CIM的发生,及时实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CIP与CIM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邓婉娣;宋秀婵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在特需病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现有的人力资源,将病房床位分为4个责任小组,采用连续性排班模式,每个责任包干小组固定1名责任护士,分管约10例住院病人,对分管的病人全面负责,包括出入院护理、生活护理、专科护理、病情观察、治疗、康复、健康教育、护理记录的书写等,与实施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前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后,护理措施落实、基础护理落实、主动巡视病房、治疗及时性、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文件书写及时性、病人满意程度都有了显著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
作者:邓君可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配药是护士常见的一项工作,在配置药品过程中,锯掰玻璃安瓿是每天进行频率高的一项操作,也容易造成手割伤.经统计我科护理人员在锯掰玻璃安瓿配置药液过程中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手割伤.笔者制作简易掰瓿器,经临床试用,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黎源圆 刊期: 2011年第36期
按照国家卫生部2009年5月下发的<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的要求及分级护理要点,对分级护理病人的巡视做了详细的规定,可目前在医院病房执行的护理文书中对护士巡视病人未做明确的书写规范,而往往在医患纠纷中医方拿不出有力的巡视证据,使患方质疑护士是否按护理级别规定时间巡视病房.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院从2010年7月以来,使用自行设计的分级护理巡视卡应用于各住院病区,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敏萍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78例重症病人实施安全转运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重症病人在实施转运前进行全面评估,配备有经验的转运医护人员及转运抢救设备,转运途中保持与ICU同等水平的监测,确保病人转运安全.[结果]78例重症病人均得到安全转运,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加强护士急救技能和专业培训,严格遵守转运流程,可确保病人安全转运.
作者:张伟;王彩虹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针灸治疗时机.[方法]将144例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实验组在发病7 d后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在发病7 d内给予针灸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随访,实验组出现2例面肌痉挛(2.7%),对照组10例面肌痉挛(14.1%),两组面肌痉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发病7 d后给特发性面神经病人实施针灸治疗可降低面肌痉挛发生率.
作者:姚细蕊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隐球菌感染脑膜和脑实质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疾病,是深部真菌病中较常见的类型之一,可见于任何年龄,以30岁~60岁发病率高,表现以颅内高压为主,预后差、病死率高,未经特殊治疗者几乎全部死亡[1].我科于2010年9月收治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经早期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及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李文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子宫肌瘤多见于育龄妇女,一般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子宫肌瘤术前、术后的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病人术后的恢复起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2010年3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例子宫肌瘤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并加强护理,无一例切口感染和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国祯;苏海丽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有效护理措施,促进漏口顺利愈合,预防感染及切口延迟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早日康复.[方法]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处理脑脊液漏,取头低足高位、拔除引流管、避免增加负压等因素,预防感染.[结果]腰椎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比较常见,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治疗与护理,病人均可治愈.[结论]脑脊液漏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并发症,如处理不当,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夏灿;刘英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晚期肠癌病人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欧洲癌症疾病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住院的155例晚期肠癌病人进行生活质量的调查,并分析社会支持与其总体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晚期肠癌病人中,总体健康状况的得分为37.80分±19.88分,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与晚期肠癌病人总体健康状况呈正相关(r=0.433,0.376,0.209,0.483,P<0.01).[结论]社会支持与晚期肠癌病人生活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社会支持与其生活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临床中医务人员应鼓励癌症病人充分利用社会支持中的每个因素,也提倡他人、家庭、社会给病人足够的社会支持,从而提高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尚卜风;郑连雪;王清馨 刊期: 201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