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简易掰瓿器的制作与应用

黎源圆

关键词:简易, 制作, 配置, 临床试用, 护理人员, 过程, 玻璃, 安瓿, 药液, 药品, 统计, 频率, 配药, 护士, 操作
摘要:配药是护士常见的一项工作,在配置药品过程中,锯掰玻璃安瓿是每天进行频率高的一项操作,也容易造成手割伤.经统计我科护理人员在锯掰玻璃安瓿配置药液过程中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手割伤.笔者制作简易掰瓿器,经临床试用,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颅内动脉瘤病人血管内栓塞术的观察及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动脉异常改变产生的脑动脉瘤样突起,多呈囊状,少数呈梭状或蛇状盘曲,好发于组成脑底动脉环(Willis动脉环)的大动脉分支或分叉部,主要见于成年人(30岁~60岁),青年人较少[1];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一种致残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的脑血管疾病.随着现代神经外科学的发展,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由于创伤小、成功率高和恢复快的特点广泛应用临床.我科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32例,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艳林;蒋和娣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介绍一种输液时通气管滴液的排气方法

    静脉输液是临床应用多的一项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通气管滴液现象(因输液瓶内压力过大引起),给护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引发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不满.1 方法检查输液器将调速器关紧,取出主管和通气管,将主管插入输液塑料瓶内至根部(压力大会有鼓胀、硬邦邦的感觉),通气管暴露在外,用手挤压塑料输液瓶使空气从通气管内排出,然后放入治疗盘中进行静脉输液.

    作者:陈梅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社会支持与晚期肠癌病人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晚期肠癌病人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欧洲癌症疾病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住院的155例晚期肠癌病人进行生活质量的调查,并分析社会支持与其总体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晚期肠癌病人中,总体健康状况的得分为37.80分±19.88分,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与晚期肠癌病人总体健康状况呈正相关(r=0.433,0.376,0.209,0.483,P<0.01).[结论]社会支持与晚期肠癌病人生活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社会支持与其生活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临床中医务人员应鼓励癌症病人充分利用社会支持中的每个因素,也提倡他人、家庭、社会给病人足够的社会支持,从而提高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尚卜风;郑连雪;王清馨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护生实习前护理技能岗前培训的方法和体会

    岗前培训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过程,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巩固和提高所学的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和技能,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阶段.护生从学校进入医院,面临陌生的环境和角色的转变,操作技术不熟练,一时难以适应.为了使护生进入医院后能较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对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基础护理技能岗前培训,以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护生顺利进入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燕雪琴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中医药治疗及护理进展

    回顾痛经的中医源流,并对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和主要的护理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了解治疗本病的概况.

    作者:居萍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有效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运用

    沟通是架起人与人之间思想、态度、观念、情感、信息交流的桥梁.护患沟通是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护理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护理程序的基础和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对于儿科护士沟通对象是0岁~14岁的儿童,如何与他们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进行沟通,有着特殊之处,现介绍如下.

    作者:侯网琴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分级护理巡视卡的设计与应用

    按照国家卫生部2009年5月下发的<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的要求及分级护理要点,对分级护理病人的巡视做了详细的规定,可目前在医院病房执行的护理文书中对护士巡视病人未做明确的书写规范,而往往在医患纠纷中医方拿不出有力的巡视证据,使患方质疑护士是否按护理级别规定时间巡视病房.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院从2010年7月以来,使用自行设计的分级护理巡视卡应用于各住院病区,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敏萍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青年、老年人胃体癌临床病理分析与护理

    [目的]研究老年与青年病人胃体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老年胃癌(>60岁)和21例青年胃癌(≤40岁)病人的病理资料.[结果]胃体癌青年组(47.6%,10/21)高于老年组(30.4%,31/102)(P<0.05),贲门、胃底癌老年组(49%)高于青年组(9.5%)(P<0.05);病理组织学显示,青年组以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为主,而老年组以中、高分化腺癌为主.[结论]青年人胃体癌浸润能力强,恶性程度高,分化强度低,病情进展快,预后差.

    作者:王红梅;郭书慧;蔡永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1例胰体尾肌纤维母细胞瘤伴胆囊结肠瘘病人的护理体会

    肌纤维母细胞(myofibroblastoma)是一种独立的细胞类型,其特征介于平滑肌细胞和纤维母细胞之间,广泛存在于正常组织及炎症、损伤和修复组织中,但源于该细胞的肿瘤非常少见.目前其良恶性尚存争议,Schurch等认为发生于网膜、系膜、腹膜后肌纤维母细胞瘤并伴有炎症应视为恶性肿瘤.国内一般认为该肿瘤为良性,不会发生转移,但有局部复发可能.

    作者:黎颖;许影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早期观察与护理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之一,是各种致病因导致颅腔内容积代偿失调而形成的.根据相关理论可知,成人颅内压超过200 mmH2O(1 cmH2O=0.098 kPa)即为颅内压增高,而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主要是头痛、喷射状呕吐和视神经盘水肿.根据临床经验得知,一旦颅内压增高,极容易导致脑实质受压,进而可能会出现各种临床症状,严重的病人可能在2 min~3 min出现危象而迅速死亡.所以,医生和护士应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加强对各种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尽早发现该病的早期征兆,尽量减少致颅内压增高的各种因素.

    作者:曹京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隐球菌感染脑膜和脑实质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疾病,是深部真菌病中较常见的类型之一,可见于任何年龄,以30岁~60岁发病率高,表现以颅内高压为主,预后差、病死率高,未经特殊治疗者几乎全部死亡[1].我科于2010年9月收治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经早期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及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李文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5例胸12椎体爆裂压缩性骨折伴脊髓损伤病人的治疗与护理

    爆裂性骨折指脊柱受到垂直压力,导致伤后脊柱如同炸裂一样,椎体向后移位,同时可压迫椎管内的神经.爆裂性压缩性骨折是骨折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我院骨科中心2010年2月-2011年6月收治5例胸12椎体爆裂压缩性骨折伴脊髓损伤病人,病情相似,经过正确治疗及积极的护理措施,效果良好,均满意出院.1 临床资料5例胸12椎体爆裂压缩性骨折伴脊髓损伤病人均为男性,年龄28岁~65岁,平均47.8岁,平均住院时间20 d.

    作者:刘艳;马珍珍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儿科护理差错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通过对32例儿科护理一般性差错的探讨,总结原因、制订防范对策,从而达到防范儿科护理差错、保障护理安全.[方法]回顾性调查我科2007年-2010年32例一般护理差错,对差错发生的人员分布、时间、类型类别等进行记录.[结果]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与护士责任心不强,违反操作规程,工作技术水平低,工作态度不严谨,学习一知半解,工作量、工作压力大致使工作疲劳,缺乏危机意识,与患儿家属及医生沟通不到位等有关.[结论]通过采取规范各种护理规程及制度、加强护士的培训工作、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力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加强医护患沟通、加强责任教育、关心护士等对策有效防范护理差错,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作者:王姣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心理干预对大学生面神经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大学生面神经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2例面神经炎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相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同,但观察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且疗程明显缩短.[结论]心理干预能促进大学生面神经炎的康复.

    作者:张俊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PBL教学活动对护理专业实习期护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活动对护理专业实习期护生的影响.[方法]在26个科室采用PBL教学方法对临床护生进行带教活动;对自设问卷调查表及护生出科考试成绩进行研究,结果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结果]测试和评价结果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的临床能力显著提高.[结论]采用PBL方法进行护理专业实习教学活动可促进护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提高护理实习质量和护生综合素质.

    作者:张卉;程翠年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体外膜肺氧合的注意事项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临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23例应用ECMO救治的病人合理调配护理人员,积累心得经验,做出分析整改,并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环境管理.[结果]1例病人因氧管脱落,致血氧下降0.5 h,其他病人氧代谢情况明显改善,治愈16例,死亡4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严密监测和有效的护理是ECMO救治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徐雪影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和肌病诱发因素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CIP)和肌病(CIM)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和肌病病人的一般资料、诱发因素,并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25%~85%危重病病人会出现新发生的由于神经肌肉原因导致的无力和麻痹,常见的是CIP,其主要诱因是呼吸系统感染.[结论]防治诱因可以减少CIP与CIM的发生,及时实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CIP与CIM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邓婉娣;宋秀婵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探讨

    [目的]探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针灸治疗时机.[方法]将144例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实验组在发病7 d后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在发病7 d内给予针灸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随访,实验组出现2例面肌痉挛(2.7%),对照组10例面肌痉挛(14.1%),两组面肌痉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发病7 d后给特发性面神经病人实施针灸治疗可降低面肌痉挛发生率.

    作者:姚细蕊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初产妇产后心理分析及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产妇经怀胎到分娩,进入一个新的身心转变时期,而生理及心理的转变、角色的多重性,使产妇对各种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易感性增强,心身障碍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产后心理问题不仅危害产妇,而且严重危害孩子和家庭,尤其是初产妇.

    作者:杨璐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浅谈护理实验室贵重模型仪器的管理

    如何保养、维修和管理实验室贵重系统模型,使他们以佳状态服务于学生,从设备、人员的管理等几个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实现实验室资源使用大化,保证贵重仪器的安全使用,为培养更高水平的护理人才服务.

    作者:赵娜;田朝霞;高欢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