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亚销酸盐中毒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薛秋枫

关键词:亚硝酸盐, 中毒, 急救护理
摘要:硝酸盐中毒是由于误食亚硝酸盐或摄入大量含亚硝酸盐的食物而引起的以组织缺氧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中毒,亚硝酸盐是一种白色品状氧化剂,人体吸收后使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一般人体摄入0.3 g~0.5 g的亚硝酸盐即引起中毒,超过3.0 g则可致死[1],我院2007年急诊收住58例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病人,经过及时救治,给予高流量吸氧、洗胃、静脉输液、应用解毒剂等对症支持治疗和严密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颅内动脉瘤病人血管内栓塞术的观察及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动脉异常改变产生的脑动脉瘤样突起,多呈囊状,少数呈梭状或蛇状盘曲,好发于组成脑底动脉环(Willis动脉环)的大动脉分支或分叉部,主要见于成年人(30岁~60岁),青年人较少[1];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一种致残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的脑血管疾病.随着现代神经外科学的发展,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由于创伤小、成功率高和恢复快的特点广泛应用临床.我科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32例,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艳林;蒋和娣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护生产科护理安全知识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护生对产科护理安全知识掌握情况,探讨其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在我院实习150名护生进行产科护理安全知识调查.[结果]不同学历层次护生护理安全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护生法制教育,注重专科技能培训,提倡个体化带教,加强护生风险意识,提高带教质量.

    作者:林惠端;许冰蕊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1例肝硬化合并丹毒死亡病人的护理

    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侵犯皮内网状淋巴管引起的急性炎症.其临床表现急,感染蔓延快,可发生在全身各处,但以小腿伸侧、足背及面部多见.一般不引起组织坏死或化脓,但反复发作可使淋巴管阻塞导致淋巴水肿和象皮腿.临床表现为发热、疼痛、畏寒、高热等全身症状,局部表现为境界清楚的鲜红色片状红斑,手指轻压,红色可消退,有烧灼样疼痛.2010年10月14日我科收治1例肝硬化合并丹毒病人,经治疗肝功能好转,下肢水肿明显消退,但2010年10月25日22:15因肺栓塞导致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颖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带状疱疹病人的护理

    回顾分析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带状疱疹病人的临床资料,在心理、皮肤、疼痛、饮食、用药等方面给予护理,经过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5例病人均顺利康复.

    作者:华春燕;滕淑萍;赖凤娟;刘贻好;李碧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临床护理教学查房方法的研究进展

    从查房过程及对护理教学查房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临床常用的护理教学查房方法.应针对查房的不同情境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可使教学查房突破雷同性而达到独特性,提高查房效果,进而提高护生的临床实习质量.

    作者:李爱丽;张洪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应对策略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帮助管理层及护士本人正确识别工作压力,针对性地减轻压力,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运用护士心理健康量表,对38名儿科护士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科护士的主要压力源依次为个体内压力源、人际间压力源、个体外压力源.个体内压力源主要表现为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担心操作一次性不能成功、担心自己的工作不能被病人及家属认可;人际间压力源表现为病人对护理工作的不合作、担心病人及家属的无理取闹;个体外压力源主要表现在工资待遇低、对病人家属的不礼貌感觉压力大、对自己的某些操作缺乏信心.[结论]应用多且有效地应对策略是提高儿科护士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加强儿科护士沟通能力的培养、提升护士责任心及心理适应能力、采用激励机制.

    作者:李桃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大肠癌病人术前肠道准备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大肠癌病人术前肠道准备的方法和清肠效果.[方法]选择普外科行大肠癌手术的住院病人65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为全肠道灌洗法结合灌肠法进行肠道准备(简称复合灌洗法),对照组为单纯的全肠道灌洗法进行肠道准备(简称单纯灌洗法).[结果]术前对照组病人因排液时间长、排便次数多,导致肛门坠胀不适、饥饿感、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术中术者评价病人的肠道清洁程度,观察组肠道清洁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比较两组病人的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结论]大肠癌病人采用复合灌洗法进行肠道准备效果较好,合理良好的肠道准备对术后切口愈合有决定性的预防作用.

    作者:金广群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原因,为预防、治疗和护理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分析62例行腹膜透析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病人中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11例次,其中7例次治愈,2例次行肾移植,2例改为血液透析,1例死亡.[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与病人的操作不当、隧道口和隧道感染、肠道和血源性感染有关;原发疾病为糖尿病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风险增高;加强培训及长期严格有效的随访,加强导管隧道口护理、饮食护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腹膜炎的发生,提高腹膜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奕仙;李凤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介绍一种输液时通气管滴液的排气方法

    静脉输液是临床应用多的一项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通气管滴液现象(因输液瓶内压力过大引起),给护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引发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不满.1 方法检查输液器将调速器关紧,取出主管和通气管,将主管插入输液塑料瓶内至根部(压力大会有鼓胀、硬邦邦的感觉),通气管暴露在外,用手挤压塑料输液瓶使空气从通气管内排出,然后放入治疗盘中进行静脉输液.

    作者:陈梅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探讨

    [目的]探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针灸治疗时机.[方法]将144例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实验组在发病7 d后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在发病7 d内给予针灸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随访,实验组出现2例面肌痉挛(2.7%),对照组10例面肌痉挛(14.1%),两组面肌痉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发病7 d后给特发性面神经病人实施针灸治疗可降低面肌痉挛发生率.

    作者:姚细蕊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早期观察与护理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之一,是各种致病因导致颅腔内容积代偿失调而形成的.根据相关理论可知,成人颅内压超过200 mmH2O(1 cmH2O=0.098 kPa)即为颅内压增高,而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主要是头痛、喷射状呕吐和视神经盘水肿.根据临床经验得知,一旦颅内压增高,极容易导致脑实质受压,进而可能会出现各种临床症状,严重的病人可能在2 min~3 min出现危象而迅速死亡.所以,医生和护士应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加强对各种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尽早发现该病的早期征兆,尽量减少致颅内压增高的各种因素.

    作者:曹京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1例肺癌合并糖尿病病人化疗后并发气肿性胆囊炎的护理

    气肿性胆囊炎是一种急性胆囊炎的少见特殊类型,其主要表现为胆囊壁和胆囊腔内积聚气体,是急性胆囊炎高度毒性表现形式,占重症胆囊炎的1%,病死率为15%~25%[1].化疗是肺癌病人术后常见辅助治疗方法,然而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肿瘤病人于化疗后并发气肿性胆囊炎的病例未见报道.我科对1例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在其化疗后并发气肿性胆囊炎实施了成功的治疗和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剑霞;何华英;凌慧芬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青年、老年人胃体癌临床病理分析与护理

    [目的]研究老年与青年病人胃体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老年胃癌(>60岁)和21例青年胃癌(≤40岁)病人的病理资料.[结果]胃体癌青年组(47.6%,10/21)高于老年组(30.4%,31/102)(P<0.05),贲门、胃底癌老年组(49%)高于青年组(9.5%)(P<0.05);病理组织学显示,青年组以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为主,而老年组以中、高分化腺癌为主.[结论]青年人胃体癌浸润能力强,恶性程度高,分化强度低,病情进展快,预后差.

    作者:王红梅;郭书慧;蔡永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婴儿痉挛症患儿家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对比传统护理方式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两种不同方式,了解规范的临床护理路径在婴儿痉挛症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08年1月住院的婴儿痉挛症患儿28例为观察组,2005年5月-2007年2月住院的婴儿痉挛症患儿病历资料3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评价住院天数、住院期间感染率及家长满意度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感染发生率、家长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规范的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期间感染发生率,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朱筱筠;张纬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中医药治疗及护理进展

    回顾痛经的中医源流,并对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和主要的护理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了解治疗本病的概况.

    作者:居萍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心理干预对大学生面神经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大学生面神经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2例面神经炎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相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同,但观察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且疗程明显缩短.[结论]心理干预能促进大学生面神经炎的康复.

    作者:张俊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武汉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武汉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为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工作满意度问卷对武汉市1所三级甲等医院80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工作满意度总均分为3.44分±0.57分,人际关系维度评分高,为3.91分±0.62分,管理制度维度评分低,为3.27分±0.64分.不同年龄、工龄、职称、科室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整体工作满意度适中,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是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关键,护理管理者还要采取恰当措施提高高年资护士和儿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作者:喻姣花;丛丽;刘义兰;周琼;邓先锋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和肌病诱发因素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CIP)和肌病(CIM)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和肌病病人的一般资料、诱发因素,并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25%~85%危重病病人会出现新发生的由于神经肌肉原因导致的无力和麻痹,常见的是CIP,其主要诱因是呼吸系统感染.[结论]防治诱因可以减少CIP与CIM的发生,及时实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CIP与CIM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邓婉娣;宋秀婵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亚销酸盐中毒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硝酸盐中毒是由于误食亚硝酸盐或摄入大量含亚硝酸盐的食物而引起的以组织缺氧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中毒,亚硝酸盐是一种白色品状氧化剂,人体吸收后使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一般人体摄入0.3 g~0.5 g的亚硝酸盐即引起中毒,超过3.0 g则可致死[1],我院2007年急诊收住58例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病人,经过及时救治,给予高流量吸氧、洗胃、静脉输液、应用解毒剂等对症支持治疗和严密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薛秋枫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1例胰体尾肌纤维母细胞瘤伴胆囊结肠瘘病人的护理体会

    肌纤维母细胞(myofibroblastoma)是一种独立的细胞类型,其特征介于平滑肌细胞和纤维母细胞之间,广泛存在于正常组织及炎症、损伤和修复组织中,但源于该细胞的肿瘤非常少见.目前其良恶性尚存争议,Schurch等认为发生于网膜、系膜、腹膜后肌纤维母细胞瘤并伴有炎症应视为恶性肿瘤.国内一般认为该肿瘤为良性,不会发生转移,但有局部复发可能.

    作者:黎颖;许影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