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玉
[目的]探讨应用汞柱式血压计进行不同的血压测量方法、判断标准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方法]选择内科病人126例,采用汞柱式血压计通过不同的血压测量和判断方法进行自身对照,比较左右上肢、听诊器胸件置于不同状态时,首次看到水银柱波动值与听到第一声搏动音、变音值与声音消失值血压变化.[结果]左上肢和右上肢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听诊器胸件置于不同状态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首次看到水银柱波动和听到第一声搏动音的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压测量部位一般选择右上肢,舒张压一般应以消失音为准,袖带位置不准确使测得的血压偏低,水银波动值与主动脉压和收缩压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洁;于洪宇 刊期: 2008年第34期
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偶有胃部不适、口干、嗜睡.我院收治1例盐酸川芎嗪过敏致阴部水肿,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洁;徐红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将人性化服务内容纳入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标准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5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188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技能考核标准,观察组采用纳入人性化服务内容的新技能考核标准,讲授内容符合新标准要求.观察并比较两组学生人性化服务情况.[结果]观察组学生人性化服务情况及临床带教老师和病人对学生技能操作服务满意度的评价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内容纳入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标准的应用效果明显.
作者:庞晓丽;王英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术病人围术期不舒适的主要原因,并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132例行血浆置换术的重型肝炎病人进行围术期不舒适的原因调查.[结果]病人术前1 d不舒适的主要原因为心理压力增大紧张、焦虑;术中不舒适的原因为皮肤瘙痒、经皮穿刺局部疼痛不适、四肢麻木、体位不适、心慌胸闷;术后不舒适的原因为顽固性呃逆.[结论]在护理工作中,护士需根据病人不同阶段的不舒适原因,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和心理护理以增加病人舒适度.
作者:屈玉红;贺碧英;周菊 刊期: 2008年第34期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病人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有了更新的要求.护士的沟通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儿科病房由于服务群体的特殊性,护患纠纷发生率高,通过预见性的履行告知义务,取得患儿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从而提高病人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蒋丽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科学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1].确保手术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现结合临床情况,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作者:黄桂圆 刊期: 2008年第34期
护理纠纷是指在护理活动中,病人与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不满时产生的纠纷.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病人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权力和护士的义务,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日益增加,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护理纠纷的原因错综复杂,多发生在临床第一线,一旦发生矛盾,要及时沟通,及时处理,化解矛盾.现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分析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张凤莲;刘荷英;王秀平 刊期: 2008年第34期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呈进行性加重的一种肺部疾病,其特点为慢性反复咳嗽、咳痰,并伴有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劳动能力和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病人生命.肺气肿病情的长期迁延,且不断加重,影响个人身心健康,更造成个人、家庭和社会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对肺气肿病人进行康复指导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有着重要意义.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玉红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确立分级护理的决策主体.[方法]在确立分级护理决策主体层次结构模型后,请医生和护理专家就指标间相对重要性程度进行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后得出分级护理的佳决策主体.[结果]护士组以护士独立决策合成权重高,医生组以医护共同决策合成权重高,医护组以医护共同决策合成权重高.医生决策的合成权重在三组结果中得分均低.[结论]医生尚不能认为是分级护理的佳决策主体;在决策分级护理的方式选择上,护理专家认为是护士独立决策,医生专家认为是医护共同决策.
作者:韩世范;王旭梅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措施对留置导尿管引发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54例需留置导尿管的泌尿科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9例,B组18例,C组27例,A组留置导尿管后未用任何抗生素,B组全身应用抗生素,C组全身应用抗生素配合局部抗生素冲洗.隔日收集尿液进行细菌培养,观察并比较3组病人各时段细菌感染阳性率.[结果]不同组别病人随导尿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尿培养细菌阳性率增高,C组相应时间细菌感染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结论]在密闭式引流的基础上,全身应用抗生素配合局部抗生素冲洗可延缓和降低留置导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李锐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由于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不需要局部麻醉和缝针、不限制病人臂部活动、病人痛苦时间短等优点,临床应用日趋广泛[1].但是,在静脉置管操作时,容易出现送管困难、导管异位、导丝拔除困难、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我科在临床应用中,对置管过程中异常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预告式护理教学查房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预告式与讨论式双向交流,通过制作幻灯充实查房内容,以问题、讨论、指导、考核和现场评价相结合.查房过程做到查房前充分准备、查房中有效互动、查房后及时总结.[结果]预告式护理教学查房通过现场评价和临床考核全院临床护理人员68名,综合评分达到90分.[结论]临床中应用预告式护理教学查房效果满意.
作者:王红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血液病病人静脉留置针不同浓度肝素液封管的效果.[方法]120例血液病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0例,在每次治疗结束后均用2 mL肝素盐水封管,浓度分别为50 U/mL、100 U/mL、150 U/mL.观察并比较3组病人堵管及局部渗漏发生情况、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时间(TT).[结果]A组肝素封管液堵塞的发生率与其他两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C组局部渗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与B组(P<0.05);A组与B组间PT及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低于C组(P<0.05).[结论]血液病病人静脉留置针使用2 mL肝素盐水(100 U/mL)封管较安全可靠.
作者:刘景玲 刊期: 2008年第34期
总结肺栓塞病人的健康教育方法,包括健康教育的手段、心理护理、休息指导、饮食指导、溶栓和抗凝治疗期间的指导、溶栓治疗后的指导、出院指导等.
作者:王宝玉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自控式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360例顺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观察组应用瑞芬太尼自控式静脉用药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产程中不使用任何镇痛药物.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疼痛情况、术中出血量、产程时间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术中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自控式分娩镇痛效果明显.
作者:褚志平 刊期: 2008年第34期
阐述康复护理学的研究现状,分析我国康复护理论文撰写中存在问题,提出康复护理论文撰写的要求.
作者:史艳莉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的时序性对产妇围术期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124例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4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集中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在产妇围术期的健康教育中应用时间护理理论进行健康教育.调查并比较两组病人整体护理五期健康教育掌握程度、产妇焦虑程度和产妇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率.[结果]实验组在术前教育、术后指导、康复指导及出院指导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前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率较对照组高.[结论] 在产妇围术期健康教育中应用时间护理理论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明显.
作者:袁月香;李义金;喻美贞 刊期: 2008年第34期
头面颈部烧伤常伴有严重吸入性损伤及面容破坏,此类病人的治疗和护理都有其重要性和特殊性.2005年6月-2007年12月我科收治15例头面颈部烧伤病人,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桂平;左霞;周利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神经外科重症病人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预后差,必须进行周密的观察方能及时发现,经综合分析方能正确判断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近年来,许多医院建立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ICU对严密观察病情,使病人得到良好的治疗和护理,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有很好的作用[1].现对我科2007年1月-2007年12月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150例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喜英 刊期: 2008年第34期
介绍护生实习带教期间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出应注重护生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以病人为中心意识的培养,重视职业道德的内容、形式和环境,使之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
作者:李翠梅 刊期: 2008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