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合式技能强化培训对专科护生职业能力的影响

要雪晴;师艳萍;陈春燕

关键词:护生, 复合式技能强化培训, 职业能力
摘要:[目的]探讨复合式技能强化培训对专科护生职业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我校2013级658名专科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330人)和观察组(328人)。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并结合护生实际情况,在实习前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复合式技能强化培训模式,比较两组护生职业能力。[结果]观察组技能操作考核、综合评定成绩高于对照组,观察组87.8%的护生对“复合式技能强化培训”效果表示满意,自我评价满意度达90.5%。[结论]复合式技能强化培训提高了专科护生实习前职业能力。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综合评估在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化疗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化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年龄≥65岁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住院病人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肿瘤专科一般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 CGA 护理模式。采用欧洲肿瘤研究和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和肺癌特异性量表(EORTC QLQ C30& LC13)对两组接受化疗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接受化疗后功能领域得分高于对照组,症状领域及单项测评得分低于对照组。[结论]CGA 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化疗护理中能够防止治疗中病人功能继续下降,减少化疗后并发症,改善老年肿瘤病人生存质量。

    作者:杨剑霞;孙丽凯;王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武汉市社区居民生活习惯及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武汉市社区居民生活习惯及行为现状,为社区健康促进和探索医学高等院校介入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提供相关资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武汉市10个社区共2026位居民进行生活习惯及行为状况调查。[结果]75.6%居民不吸烟;79.6%不饮酒;每天摄盐5g~6g者占50.6%;66.7%食用油较少;53.7%不喝牛奶;48.2%每天睡眠时间7h~8h,56.6%每次运动时间少于30min。[结论]武汉市部分社区居民能基本做到限酒、低盐、低脂的日常饮食习惯,建议坚持健康、科学、合理的膳食习惯。

    作者:陈靖;贾迪;黄万琪;詹婷莉;曾露;司元;付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人家长应对方式调查

    [目的]探讨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人家长的应对方式。[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对就诊于北京某儿童医院内分泌门诊的87名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人家长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人家长采取的应对方式依次是解决问题、幻想、求助、合理化、回避、自责。月收入<2000元的家长回避得分高于其他家长,打工/务农的家长自责和回避得分高于其他家长,初中及以下学历患儿家长回避得分高于其他家长,采用胰岛素泵进行血糖控制的患儿家长解决问题得分高于其他家长。[结论]初中及以下学历、低收入、打工/务农患儿家长更倾向于使用自责或回避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使用胰岛素泵将有助于患儿家长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王锐;张琳琪;李凤婷;王旭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无创血红蛋白检测在急诊贫血病人分级分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创血红蛋白检测在急诊贫血病人分级分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急诊就诊的急性贫血病人65例。2015年1月医院为我科购进 Welch Allyn 生命体征监护仪一部,此监护仪除了可以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外,还可行血氧饱和度监测及无创血红蛋白监测。按病人就诊时间以2015年1月为界线将其分为对照组(n=31例)和观察组(n=34例),对所有病人行分级分诊处理,其中对照组行有创血样采集检查,观察组用 Welch Allyn 生命体征监护仪行无创血红蛋白检查,比较两组病人候诊时间、护理满意度、分诊准确率和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候诊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生命体征监护仪进行无创血红蛋白检测,在急性贫血病人分级分诊中具有实用性、无创性,缩短了就诊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潘茵玘;黎春常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改良无缝合固定方式在血液透析临时导管维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无缝合固定方式在血液透析临时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血液透析临时置管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采用改良无缝合导管固定装置思乐扣联合Ⅳ3000透明敷贴固定血液透析临时导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缝合固定联合Ⅳ3000透明敷贴固定血液透析临时导管,比较两组病人临时导管的脱出率、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人疼痛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导管脱出率、导管相关并发症、病人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改良无缝合导管固定方式可减少血液透析临时导管脱出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疼痛度,是导管固定中较好的固定方式。

    作者:姚春瑛;陈蕾;曲晓璐;漆映辉;郭智慧;白联缔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更正

    2016年第30卷第5期中旬版第1758页“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摘要中“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应为“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生理领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作者:《护理研究》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人口社会学因素对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

    [目的]了解护士离职意愿的现况及人口社会学因素对离职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运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离职意愿量表对安徽省合肥市1所三级甲等医院632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离职意愿得分为(2.63±0.53)分,年龄、职称、任职方式、月收入及职务对离职意愿有影响(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护士离职意愿的因素依次为年龄、职称、职务和月收入。[结论]护士离职意愿处于较高水平,护士人口社会学因素对离职意愿有影响。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管理策略,以降低护士离职意愿,促进护理队伍的健康发展。

    作者:魏曾曾;吴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广州市宫颈癌高危人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宫颈癌高危人群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2月经体检确认为宫颈癌高危人群的广州地区健康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人群对宫颈癌高危因素的认知、相关态度及行为,干预组给予知信行干预,对两组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结果进行追踪比较。[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宫颈癌高危因素知晓率(90%)高于干预前(30%);截至2015年7月对照组和干预组确诊为宫颈癌的病人分别为10例(20%)和4例(8%)。[结论]对宫颈癌高危人群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病人对宫颈癌高危因素的认识,降低宫颈癌发病率。

    作者:周小平;罗宇玲;李娟;贺丹红;赵倩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中医特色护理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中医特色护理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4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作为研究组,给予快速外科理念及中医特色围术期护理,选取34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传统围术期护理的老年病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研究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疗效评分高。[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中医特色护理用于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围术期中可加速病人康复速度,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廖春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护士工作压力管理在护士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压力管理对护士情绪、应付方式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就职于本院且自愿参与本研究的12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分层均衡法将120名护士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士管理方法,观察组实施护理工作压力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护士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的焦虑、抑郁症状及干预后两组应付方式评分、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护士焦虑、抑郁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应付方式评分、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护士工作压力管理可改善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应付能力、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作者:季巧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复合式技能强化培训对专科护生职业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合式技能强化培训对专科护生职业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我校2013级658名专科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330人)和观察组(328人)。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并结合护生实际情况,在实习前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复合式技能强化培训模式,比较两组护生职业能力。[结果]观察组技能操作考核、综合评定成绩高于对照组,观察组87.8%的护生对“复合式技能强化培训”效果表示满意,自我评价满意度达90.5%。[结论]复合式技能强化培训提高了专科护生实习前职业能力。

    作者:要雪晴;师艳萍;陈春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前庭功能检查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前庭功能检查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检查,干预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前庭功能检查时根据病人的病情、心理变化、文化背景等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结果]干预组缩短了检查时间,提高了检查成功率。[结论]在前庭功能检查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成功率。

    作者:王月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声明

    山西医学期刊社系列期刊(《护理研究》《全科护理》《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循证护理》《Chinese Nurs-ing Research》)从未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授权其他网站和论文中心代为组稿、收取各种费用和出版杂志。请广大作者通过山西医学期刊社唯一官方网站索医网(http://www.suo1.cn)进行投稿。山西医学期刊社的唯一办公地点设在太原市,并无其他分部。请广大作者谨慎投稿、汇款,以防上当受骗。

    作者:山西医学期刊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新型气管切开导管的设计与应用1

    许多病人因需要长期的呼吸支持而选择气管切开[1]。国内有文献报道,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达85.7%[2],国外文献报道此类感染发生率为65.0%[3]。气管内导管对病人有一定刺激,可使病人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而出现躁动[4],此时若气管切开导管的固定翼与气管切开处皮肤距离较大则会导致气管切开导管滑动和气管切开切口污染,进一步加重肺部感染;若气管切开处皮肤与气管切开导管固定翼之间的距离过小,则会导致固定翼紧贴气管切开处皮肤,导致气管切开处不易消毒和放置无菌保护敷料等。同时普通气管切开导管只有1个气囊,若长期安置,气囊充气不足则口鼻腔分泌物会坠落进入气道造成或加重肺部感染,若充气过足则易导致气道壁损伤。针对此类问题,我院重症医学科神经 ICU 课题组查阅相关资料及信息后,设计出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的气管切开导管,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岩;刘帆;郑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模式在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救援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以胜任力理论为指导,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治任务为导向,构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突发公共事件医学救援培训模式。[方法]通过对我院近4年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分析,总结不足,拟定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新培训模式。将54名医护人员随机分为应急1组和应急2组。应急1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应急2组采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模式。比较两组培训前后成绩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评价指标。[结果]应急2组培训后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标准化病人的反馈分值均优于应急1组(P <0.05)。应急2组2012年—2013年处置突发事件的时效指标:应急人员响应时间、院内分诊时间、红区输液通道开通时间、红区抢救措施落实时间、红区完成分流时间、红区抢救成功率、病人满意度优于应急1组(P <0.05)。[结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新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提高医疗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应急救援能力。

    作者:王芝;任国庆;贾珏;尹江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Orem 护理教学法在微创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 Orem 护理教学法在微创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在微创外科实习的护理本科生按随机配对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教学法,观察组实施 Orem 护理教学法,观察两组学生实习前后护理技能成绩。[结果]实习后两组护生微创外科护理技能成绩均高于实习前,观察组护生护理技能得分为(85.47±1.23)分,高于对照组(72.50分±2.11分)。[结论]在微创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采用 Orem 护理教学法可提高护生护理技能。

    作者:曾小冰;刘秋英;方晶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护士工作场所暴力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探讨其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为医院制定预防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医院各科室护士遭受的工作场所暴力次数及工作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32名护士在过去1年中有68.1%的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职业地位、自主性及工作任务与工作场所暴力次数呈负相关。[结论]医院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较高,并且严重影响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医院应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降低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任芬;王斌全;武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及生存质量与老人失能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析老人失能程度对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 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BI)、Zarit 护理负担量表(ZBI)和健康调查简表(SF 36)对135例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照顾者进行评估。根据 BI 得分将失能老人分为轻度失能组(41分~60分)42例、中度失能组(21分~40分)55例和重度失能组(0分~20分)38例。对3组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和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并对 ZBI 得分、SF 36得分与 BI 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照顾者 ZBI 总分及个人负担、责任负担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 SF 36量表中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I得分与 SF 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 <0.01),与 ZBI 总分及其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 <0.01)。[结论]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及生存质量与老人失能程度具有密切关系,对失能程度重的老人,医护人员应需同步评估老人及其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和生存质量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轻照顾负担,提高家庭照顾功能和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汤娟娟;王俊杰;汪永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凡属电子图书、电子图书中的析出文献以及电子报刊的析出文献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分别按“文后参考文献表”中4条、2条、1条和3条中的有关规则处理。除此而外的电子文献根据下述规则处理。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肝移植受者的失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索肝移植受者术后失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测量233例门诊肝移植受者的失眠状况、焦虑及抑郁程度和社会支持程度,并对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肝移植受者 AIS 得分为(5.82±4.22)分,83例病人 AIS 得分>6分,失眠发生率为35.6%。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体重指数、经济负担、并发症、排异反应、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焦虑、抑郁、领悟社会支持与失眠有关。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排异反应、抑郁、领悟社会支持3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P <0.05)。[结论]术后发生排异反应和情感障碍的肝移植受者更容易出现失眠,拥有较高社会支持的受者发生失眠的风险较低,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发生排异反应、情感障碍、社会支持较低的肝移植受者的睡眠情况。

    作者:林晓鸿;臧运金;王璐;张静;尚雅彬;刘红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