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剑霞;孙丽凯;王容
[目的]了解宿州市农村地区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老年抑郁量表(GDS)、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宿州市农村老年人 GDS 评分为(9.46±5.95)分,有抑郁症状者180人(40.1%),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患慢性病情况、经济保障、娱乐活动、家庭关系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DS 评分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339)。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非文盲、有经济保障、家庭关系好为保护性因素,高龄、患慢性病为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宿州市农村地区老年人抑郁问题较突出,通过增加社会支持、防治慢性病、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等可降低老年人抑郁发生率。
作者:张双姣;杭荣华;刘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评价胃癌病人术后不行胃肠减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 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胃癌术后不行胃肠减压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从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中查找符合要求的文献,采用 RevMan 5.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试验组531例,对照组539例。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不行胃肠减压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MD=-1.12,95%CI (-1.98,-0.26),P =0.01];两组术后在首次排气时间[MD =-0.33,95%CI (-0.69,0.02),P =0.07]、肺部并发症发生率[RR=0.93,95%CI (0.53,1.61),P =0.79]、吻合口瘘发生率[RR=0.93,95%CI(0.52,1.65),P =0.80]、恶心或呕吐发生率[RR=0.63,95%CI (0.30,1.32),P =0.22]、死亡率[OR=1.27,95%CI (0.34,4.78),P =0.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病人术后不行胃肠减压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黄颖;谭玉婷;严璐;易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许多病人因需要长期的呼吸支持而选择气管切开[1]。国内有文献报道,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达85.7%[2],国外文献报道此类感染发生率为65.0%[3]。气管内导管对病人有一定刺激,可使病人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而出现躁动[4],此时若气管切开导管的固定翼与气管切开处皮肤距离较大则会导致气管切开导管滑动和气管切开切口污染,进一步加重肺部感染;若气管切开处皮肤与气管切开导管固定翼之间的距离过小,则会导致固定翼紧贴气管切开处皮肤,导致气管切开处不易消毒和放置无菌保护敷料等。同时普通气管切开导管只有1个气囊,若长期安置,气囊充气不足则口鼻腔分泌物会坠落进入气道造成或加重肺部感染,若充气过足则易导致气道壁损伤。针对此类问题,我院重症医学科神经 ICU 课题组查阅相关资料及信息后,设计出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的气管切开导管,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岩;刘帆;郑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量化功能锻炼对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4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RA 病人10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量化功能锻炼,分别于干预前、干预2周、干预5周、干预8周后测量两组病人生化指标及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年龄、红细胞沉降率、C 反应蛋白(CRP)、肌力、健康评定量表(HAQ)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各关节活动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8周后两组红细胞沉降率、C 反应蛋白、肌力、HAQ 评分、ADL 评分、关节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P <0.05),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量化功能锻炼可提高 RA 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秀丽;唐玉萍;孙树萍;潘瑞;张洁玉;冯淑芬;徐慧芳;郭佩佩;李小峰;郭锦丽;李艳春;郭珍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以胜任力理论为指导,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治任务为导向,构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突发公共事件医学救援培训模式。[方法]通过对我院近4年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分析,总结不足,拟定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新培训模式。将54名医护人员随机分为应急1组和应急2组。应急1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应急2组采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模式。比较两组培训前后成绩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评价指标。[结果]应急2组培训后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标准化病人的反馈分值均优于应急1组(P <0.05)。应急2组2012年—2013年处置突发事件的时效指标:应急人员响应时间、院内分诊时间、红区输液通道开通时间、红区抢救措施落实时间、红区完成分流时间、红区抢救成功率、病人满意度优于应急1组(P <0.05)。[结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新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提高医疗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应急救援能力。
作者:王芝;任国庆;贾珏;尹江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自我评价、护生评价以及护士长评价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分别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及其带教老师各40人、带教老师所在科室护士长3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及带教满意度评分均低于带教老师自评及护士长评分,其中临床实践教学风格和方法、临床实践教学态度3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生评分高和低的条目分别为全面、系统掌握本科室疾病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3.47分±0.50分)、能够指导护生进行与临床实践有关的科研(2.14分±0.44分)。[结论]应尽快制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资格准入标准,严格带教老师选拔,同时加强带教老师相关培训,提高其科研能力;引导护生正确进行自我定位,提高带教老师的他评满意度。
作者:王晓芬;王丽朵;黄蓉;廖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化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年龄≥65岁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住院病人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肿瘤专科一般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 CGA 护理模式。采用欧洲肿瘤研究和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和肺癌特异性量表(EORTC QLQ C30& LC13)对两组接受化疗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接受化疗后功能领域得分高于对照组,症状领域及单项测评得分低于对照组。[结论]CGA 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化疗护理中能够防止治疗中病人功能继续下降,减少化疗后并发症,改善老年肿瘤病人生存质量。
作者:杨剑霞;孙丽凯;王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对老年护理院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前期指标修订,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系数。采用自评打分的方式对6所护理院(包括养老机构)进行指标的实施验证。[结果]再修订版指标体系专家判断系数、指标熟悉程度及权威系数均高于前2轮,积极性系数低于前2轮。三级指标协调系数高于第2轮,对6组自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护理院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再修订版更加完善和规范,可用于机构自评,也可用于第三方评价。
作者:肖峰;赵庆华;张颖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总结高颈段髓外肿瘤术后脊髓损伤加重的早期观察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2014年12月高位颈段髓外肿瘤切除术后4例因脊髓损伤加重病人的临床资料。护理中早期判断识别脊髓再灌注损伤加重的表现,维持颈椎局部的稳定性,及时实施呼吸道管理、用药观察、心理疏导及个性化康复训练。[结果]4例病人康复后步行出院。[结论]通过对脊髓再灌注损伤的早期观察与护理,第一时间发现和辨别神经功能障碍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可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李喆雯;严虹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在循证护理实践过程中感知的障碍因素,为发展急危重症循证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4年8月—10月采用中文版循证护理实践障碍量表对云南省15所省市级医院214名 ICU 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 护士循证护理实践障碍总分为(2.84±0.81)分,研究报道的时效性与系统性得分高,为(3.06±0.99)分,其次为开展循证护理的资源条件(2.92分±0.97分),第三为研究报道的质量(2.90分±0.98分),而护士对循证护理主观态度及能力得分低,为(2.49±0.91)分。ICU 护士感知中度、重度障碍人数多的3个条目为“难以获取具有科研价值的报道和文章”“科研结论未必能在护理实践中施行”和“难以评价科研结论在临床的实用价值”。[结论]ICU 护士认识到循证护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实施循证护理过程中医院提供的资源条件不足、缺乏科研能力强的护理专家和骨干的带领以及护士缺乏实施与运用循证护理的基本能力,成为循证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不能有机结合的主要阻碍因素。
作者:冯丽萍;杨华;施尔谨;辜斐;汤琼;张青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身心康复锻炼对乳腺癌病人放化疗后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110例乳腺癌病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治疗组给予积极的身心康复锻炼,干预周期为3个月。[结果]两组干预后的自我效能评分呈现明显增加趋势,干预后治疗组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在功能、情感、社会/家庭、生理状况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9.09%和100.00%,治疗组出现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皮肤过敏、肺部感染、肝肾毒性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身心康复锻炼应用于乳腺癌病人放化疗过程中,能有效提高病人自我管理效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程平;易珑;陈艳;杨继红;王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执业环境与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相关性。[方法]抽取云南省6所三级医院845名临床护士,采用一般问卷及关怀能力评级量表(CA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与所得到的家庭、单位和同事关心呈正相关关系;执业地域、科室和培训等对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有影响。[结论]护理管理者应积极为护士营造充满关爱的生活、工作环境,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不断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
作者:范卢明;梁桂仙;董佩娴;余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压力管理对护士情绪、应付方式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就职于本院且自愿参与本研究的12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分层均衡法将120名护士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士管理方法,观察组实施护理工作压力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护士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的焦虑、抑郁症状及干预后两组应付方式评分、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护士焦虑、抑郁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应付方式评分、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护士工作压力管理可改善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应付能力、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作者:季巧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护士离职意愿的现况及人口社会学因素对离职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运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离职意愿量表对安徽省合肥市1所三级甲等医院632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离职意愿得分为(2.63±0.53)分,年龄、职称、任职方式、月收入及职务对离职意愿有影响(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护士离职意愿的因素依次为年龄、职称、职务和月收入。[结论]护士离职意愿处于较高水平,护士人口社会学因素对离职意愿有影响。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管理策略,以降低护士离职意愿,促进护理队伍的健康发展。
作者:魏曾曾;吴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索肝移植受者术后失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测量233例门诊肝移植受者的失眠状况、焦虑及抑郁程度和社会支持程度,并对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肝移植受者 AIS 得分为(5.82±4.22)分,83例病人 AIS 得分>6分,失眠发生率为35.6%。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体重指数、经济负担、并发症、排异反应、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焦虑、抑郁、领悟社会支持与失眠有关。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排异反应、抑郁、领悟社会支持3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P <0.05)。[结论]术后发生排异反应和情感障碍的肝移植受者更容易出现失眠,拥有较高社会支持的受者发生失眠的风险较低,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发生排异反应、情感障碍、社会支持较低的肝移植受者的睡眠情况。
作者:林晓鸿;臧运金;王璐;张静;尚雅彬;刘红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凡属电子图书、电子图书中的析出文献以及电子报刊的析出文献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分别按“文后参考文献表”中4条、2条、1条和3条中的有关规则处理。除此而外的电子文献根据下述规则处理。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武汉市社区居民生活习惯及行为现状,为社区健康促进和探索医学高等院校介入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提供相关资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武汉市10个社区共2026位居民进行生活习惯及行为状况调查。[结果]75.6%居民不吸烟;79.6%不饮酒;每天摄盐5g~6g者占50.6%;66.7%食用油较少;53.7%不喝牛奶;48.2%每天睡眠时间7h~8h,56.6%每次运动时间少于30min。[结论]武汉市部分社区居民能基本做到限酒、低盐、低脂的日常饮食习惯,建议坚持健康、科学、合理的膳食习惯。
作者:陈靖;贾迪;黄万琪;詹婷莉;曾露;司元;付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成都市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病人狂犬病防治知识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成都市主城区21个狂犬病暴露门诊977例病人进行狂犬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同时对21个门诊的健康教育开展情况进行现场观察。[结果]病人狂犬病相关知识总体合格率为43.2%,答对率较高的依次是狂犬病是否是传染病(95.5%)、能否预防(89.5%)和被猫狗伤害后要打疫苗(85.3%);正确率较低的依次为严重伤是否要注射免疫球蛋白(40.6%)、被打过狂犬病预防针的动物咬伤后也要打狂犬病疫苗(47.5%)、伤后的首要处理措施(49.1%);影响病人狂犬病防治知识认知的因素是文化程度、暴露级别和有动物伤害史;21个犬伤门诊没有建立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制度,犬伤病人主要是通过医护人员(42.5%)、亲朋好友(41.4%)、电视和广播(35.5%)获取狂犬病相关知识。[结论]狂犬病暴露者对狂犬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有待提高,应在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开展首诊护士负责制下的“三环节”健康教育综合干预,以提高病人的认知度。
作者:欧志梅;朱昆蓉;陈超;周晓静;罗远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 Orem 护理教学法在微创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在微创外科实习的护理本科生按随机配对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教学法,观察组实施 Orem 护理教学法,观察两组学生实习前后护理技能成绩。[结果]实习后两组护生微创外科护理技能成绩均高于实习前,观察组护生护理技能得分为(85.47±1.23)分,高于对照组(72.50分±2.11分)。[结论]在微创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采用 Orem 护理教学法可提高护生护理技能。
作者:曾小冰;刘秋英;方晶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改变食物性状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病人误吸的影响。[方法]将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可自主选择食物进食,试验组根据病人吞咽 X 线荧光透视检查法(VFSS)结果调整食物的性状后进食,比较两组病人误吸情况。[结果]对照组误吸率为26.7%,试验组误吸率为3.3%,两组误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适当改变食物性状可有效降低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病人的误吸率。
作者:范丽婵;周惠嫦;陈丽珊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