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执业环境与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范卢明;梁桂仙;董佩娴;余婷

关键词:临床护理人员, 执业环境, 人文关怀能力
摘要:[目的]分析执业环境与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相关性。[方法]抽取云南省6所三级医院845名临床护士,采用一般问卷及关怀能力评级量表(CA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与所得到的家庭、单位和同事关心呈正相关关系;执业地域、科室和培训等对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有影响。[结论]护理管理者应积极为护士营造充满关爱的生活、工作环境,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不断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舒缓疗护在社区居家晚期肿瘤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缓疗护对社区居家晚期肿瘤病人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居委会管辖内的晚期肿瘤病人5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居家舒缓疗护“蒲公英护理团队”,评估病人及家属需求,根据需求每月提供1次或2次上门个体化护理,每周1次电话随访,为期6个月。运用舒适度调查表、团队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及家属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研究对象进行服务前后效果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后晚期肿瘤病人舒适度提高(P <0.05),家属焦虑程度下降(P <0.05),对蒲公英护理团队的服务满意度达到100.00%。[结论]对社区晚期肿瘤病人开展居家舒缓疗护能有效提高晚期肿瘤病人舒适度、减轻家属焦虑程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姚梅梅;周丽凤;王欣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医护理方案在胆囊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胆囊炎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实施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100例胆囊炎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根据医嘱实施中医护理方案。观察实施后两组病人症状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缓解了病人右胁胀痛症状,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护理方案能有效改善胆囊炎病人右胁胀痛等症状,提高疗效,促进康复。

    作者:吴继萍;张雅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及生存质量与老人失能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析老人失能程度对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 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BI)、Zarit 护理负担量表(ZBI)和健康调查简表(SF 36)对135例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照顾者进行评估。根据 BI 得分将失能老人分为轻度失能组(41分~60分)42例、中度失能组(21分~40分)55例和重度失能组(0分~20分)38例。对3组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和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并对 ZBI 得分、SF 36得分与 BI 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照顾者 ZBI 总分及个人负担、责任负担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 SF 36量表中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I得分与 SF 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 <0.01),与 ZBI 总分及其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 <0.01)。[结论]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及生存质量与老人失能程度具有密切关系,对失能程度重的老人,医护人员应需同步评估老人及其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和生存质量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轻照顾负担,提高家庭照顾功能和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汤娟娟;王俊杰;汪永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身心康复锻炼对乳腺癌病人放化疗后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

    [目的]探讨身心康复锻炼对乳腺癌病人放化疗后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110例乳腺癌病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治疗组给予积极的身心康复锻炼,干预周期为3个月。[结果]两组干预后的自我效能评分呈现明显增加趋势,干预后治疗组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在功能、情感、社会/家庭、生理状况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9.09%和100.00%,治疗组出现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皮肤过敏、肺部感染、肝肾毒性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身心康复锻炼应用于乳腺癌病人放化疗过程中,能有效提高病人自我管理效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程平;易珑;陈艳;杨继红;王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声明

    山西医学期刊社系列期刊(《护理研究》《全科护理》《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循证护理》《Chinese Nurs-ing Research》)从未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授权其他网站和论文中心代为组稿、收取各种费用和出版杂志。请广大作者通过山西医学期刊社唯一官方网站索医网(http://www.suo1.cn)进行投稿。山西医学期刊社的唯一办公地点设在太原市,并无其他分部。请广大作者谨慎投稿、汇款,以防上当受骗。

    作者:山西医学期刊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高颈段髓外肿瘤术后脊髓损伤加重的早期观察与护理

    [目的]总结高颈段髓外肿瘤术后脊髓损伤加重的早期观察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2014年12月高位颈段髓外肿瘤切除术后4例因脊髓损伤加重病人的临床资料。护理中早期判断识别脊髓再灌注损伤加重的表现,维持颈椎局部的稳定性,及时实施呼吸道管理、用药观察、心理疏导及个性化康复训练。[结果]4例病人康复后步行出院。[结论]通过对脊髓再灌注损伤的早期观察与护理,第一时间发现和辨别神经功能障碍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可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李喆雯;严虹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Orem 护理教学法在微创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 Orem 护理教学法在微创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在微创外科实习的护理本科生按随机配对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教学法,观察组实施 Orem 护理教学法,观察两组学生实习前后护理技能成绩。[结果]实习后两组护生微创外科护理技能成绩均高于实习前,观察组护生护理技能得分为(85.47±1.23)分,高于对照组(72.50分±2.11分)。[结论]在微创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采用 Orem 护理教学法可提高护生护理技能。

    作者:曾小冰;刘秋英;方晶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护士工作压力管理在护士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压力管理对护士情绪、应付方式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就职于本院且自愿参与本研究的12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分层均衡法将120名护士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士管理方法,观察组实施护理工作压力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护士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的焦虑、抑郁症状及干预后两组应付方式评分、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护士焦虑、抑郁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应付方式评分、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护士工作压力管理可改善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应付能力、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作者:季巧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改良无缝合固定方式在血液透析临时导管维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无缝合固定方式在血液透析临时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血液透析临时置管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采用改良无缝合导管固定装置思乐扣联合Ⅳ3000透明敷贴固定血液透析临时导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缝合固定联合Ⅳ3000透明敷贴固定血液透析临时导管,比较两组病人临时导管的脱出率、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人疼痛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导管脱出率、导管相关并发症、病人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改良无缝合导管固定方式可减少血液透析临时导管脱出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疼痛度,是导管固定中较好的固定方式。

    作者:姚春瑛;陈蕾;曲晓璐;漆映辉;郭智慧;白联缔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凡属电子图书、电子图书中的析出文献以及电子报刊的析出文献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分别按“文后参考文献表”中4条、2条、1条和3条中的有关规则处理。除此而外的电子文献根据下述规则处理。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婴幼儿 PICC 置管长度测量方法的改进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肿瘤病人化疗、肠外营养及外周静脉穿刺困难者提供了一条生命通道。准确地测量置管长度可以提高 PICC 穿刺的准确率、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目前在日常工作中,导管的置入长度主要靠体表测量来决定。由于1个月~36个月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期,身长有较大的变化。在目前 PICC 置管中,婴幼儿PICC 导管置入长度体表测量多沿用成年人的方法,即于术肢手臂外展90°,从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右胸锁关节后,再向下反折至第3肋间。杜萍等[1]在行成人PICC 穿刺中,根据该方法得出的长度常大于佳置入长度。本研究在婴幼儿置管过程中使用上述方法,导管体外测量长度也大于佳置入长度。但国内外尚无婴幼儿PICC体表测量的统一方法,我院将体外测量方法进行改良并运用于112例婴幼儿 PICC 置管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复合式技能强化培训对专科护生职业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合式技能强化培训对专科护生职业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我校2013级658名专科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330人)和观察组(328人)。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并结合护生实际情况,在实习前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复合式技能强化培训模式,比较两组护生职业能力。[结果]观察组技能操作考核、综合评定成绩高于对照组,观察组87.8%的护生对“复合式技能强化培训”效果表示满意,自我评价满意度达90.5%。[结论]复合式技能强化培训提高了专科护生实习前职业能力。

    作者:要雪晴;师艳萍;陈春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模式在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救援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以胜任力理论为指导,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治任务为导向,构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突发公共事件医学救援培训模式。[方法]通过对我院近4年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分析,总结不足,拟定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新培训模式。将54名医护人员随机分为应急1组和应急2组。应急1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应急2组采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模式。比较两组培训前后成绩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评价指标。[结果]应急2组培训后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标准化病人的反馈分值均优于应急1组(P <0.05)。应急2组2012年—2013年处置突发事件的时效指标:应急人员响应时间、院内分诊时间、红区输液通道开通时间、红区抢救措施落实时间、红区完成分流时间、红区抢救成功率、病人满意度优于应急1组(P <0.05)。[结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新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提高医疗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应急救援能力。

    作者:王芝;任国庆;贾珏;尹江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不同成分手消毒剂敏感性研究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成品手消毒剂的敏感性,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消毒剂对细菌杀菌效果及低抑菌浓度(MIC)的检测方法,评估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3种成品手消毒剂的敏感性。[结果]3种手消毒剂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杀菌效果为100%。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有效稀释比从高到低依次是:正丙醇和乙醇成分、氯己定和乙醇成分、季铵盐类成分其 MIC 分别为:0.17%和1.02%,0.03%和2.35%,0.03%。[结论]3种手消毒剂可以控制多重耐药菌株的传播,但抑菌作用以正丙醇和乙醇成分的手消毒剂好。

    作者:吴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人家长应对方式调查

    [目的]探讨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人家长的应对方式。[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对就诊于北京某儿童医院内分泌门诊的87名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人家长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人家长采取的应对方式依次是解决问题、幻想、求助、合理化、回避、自责。月收入<2000元的家长回避得分高于其他家长,打工/务农的家长自责和回避得分高于其他家长,初中及以下学历患儿家长回避得分高于其他家长,采用胰岛素泵进行血糖控制的患儿家长解决问题得分高于其他家长。[结论]初中及以下学历、低收入、打工/务农患儿家长更倾向于使用自责或回避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使用胰岛素泵将有助于患儿家长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王锐;张琳琪;李凤婷;王旭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宿州市农村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宿州市农村地区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老年抑郁量表(GDS)、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宿州市农村老年人 GDS 评分为(9.46±5.95)分,有抑郁症状者180人(40.1%),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患慢性病情况、经济保障、娱乐活动、家庭关系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DS 评分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339)。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非文盲、有经济保障、家庭关系好为保护性因素,高龄、患慢性病为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宿州市农村地区老年人抑郁问题较突出,通过增加社会支持、防治慢性病、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等可降低老年人抑郁发生率。

    作者:张双姣;杭荣华;刘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量化功能锻炼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量化功能锻炼对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4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RA 病人10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量化功能锻炼,分别于干预前、干预2周、干预5周、干预8周后测量两组病人生化指标及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年龄、红细胞沉降率、C 反应蛋白(CRP)、肌力、健康评定量表(HAQ)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各关节活动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8周后两组红细胞沉降率、C 反应蛋白、肌力、HAQ 评分、ADL 评分、关节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P <0.05),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量化功能锻炼可提高 RA 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秀丽;唐玉萍;孙树萍;潘瑞;张洁玉;冯淑芬;徐慧芳;郭佩佩;李小峰;郭锦丽;李艳春;郭珍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无创血红蛋白检测在急诊贫血病人分级分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创血红蛋白检测在急诊贫血病人分级分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急诊就诊的急性贫血病人65例。2015年1月医院为我科购进 Welch Allyn 生命体征监护仪一部,此监护仪除了可以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外,还可行血氧饱和度监测及无创血红蛋白监测。按病人就诊时间以2015年1月为界线将其分为对照组(n=31例)和观察组(n=34例),对所有病人行分级分诊处理,其中对照组行有创血样采集检查,观察组用 Welch Allyn 生命体征监护仪行无创血红蛋白检查,比较两组病人候诊时间、护理满意度、分诊准确率和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候诊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生命体征监护仪进行无创血红蛋白检测,在急性贫血病人分级分诊中具有实用性、无创性,缩短了就诊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潘茵玘;黎春常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护士工作场所暴力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探讨其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为医院制定预防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医院各科室护士遭受的工作场所暴力次数及工作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32名护士在过去1年中有68.1%的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职业地位、自主性及工作任务与工作场所暴力次数呈负相关。[结论]医院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较高,并且严重影响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医院应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降低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任芬;王斌全;武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肝移植受者的失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索肝移植受者术后失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测量233例门诊肝移植受者的失眠状况、焦虑及抑郁程度和社会支持程度,并对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肝移植受者 AIS 得分为(5.82±4.22)分,83例病人 AIS 得分>6分,失眠发生率为35.6%。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体重指数、经济负担、并发症、排异反应、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焦虑、抑郁、领悟社会支持与失眠有关。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排异反应、抑郁、领悟社会支持3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P <0.05)。[结论]术后发生排异反应和情感障碍的肝移植受者更容易出现失眠,拥有较高社会支持的受者发生失眠的风险较低,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发生排异反应、情感障碍、社会支持较低的肝移植受者的睡眠情况。

    作者:林晓鸿;臧运金;王璐;张静;尚雅彬;刘红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