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尿路测压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分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徐娟

关键词:脊髓损伤, 膀胱容量, 压力, 膀胱功能, 分期康复
摘要:[目的]探讨下尿路测压在脊髓损伤(SCI)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脊柱外科住院治疗的80例 SCI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SCI的不同时期(脊髓休克期、脊髓恢复期、脊髓恢复后期)采用下尿路测压装置,护士实时监测膀胱容量压力变化,有针对性地指导病人在 SCI不同时期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结果]两组病人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拔尿管时机、泌尿系统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下尿路测压可实时、持续监测膀胱容量压力的变化,使膀胱在生理安全压力范围内充盈和排空,避免了膀胱内压力增高造成上尿路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初步构建一套科学、客观、适用的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实现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提供借鉴。[方法]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小组访谈、德尔菲专家咨询等科学方法初步编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指标及各指标权重分值,终构建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构建的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9项、三级指标30项,专家咨询代表性和可信度高。[结论]构建的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为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作者:敬洁;黄萌萌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不同加温液体放置在医用恒温箱内的实际温度调查研究

    [目的]分析医用恒温箱温度波动、温度均匀性和稳定性,研究液体放置恒温箱各设定温度、各时间段液体加温的实际温度,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将手术中输入和冲洗用液体(玻璃瓶装的500 mL生理盐水、NON PVC袋装的500 mL复方氯化钠、NON PVC袋装的1000 mL生理盐水)分别放置设定温度在37℃~41℃的恒温箱内,测量放置1 h~8 h的实际液体温度。[结果]医用恒温箱设定温度与液体实际温度有差距,但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两者之间的温度差减小。[结论]医用恒温箱设定温度在40℃,加温液体放置1 h即可达到37℃左右,用于临床手术中安全可靠。

    作者:彭顺平;谢艳丽;刘蔚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新型导管固定敷贴在老年病人PICC导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新型导管固定敷贴欣皮固在老年病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行PICC插管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统缝合法和3M(10 cm×12 cm)透明敷贴固定PICC,观察组使用欣皮固导管敷贴和3M(10 cm×12 cm)透明敷贴固定PICC。[结果]观察组中穿刺点红肿、导管移位或脱出、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均<0.05)。[结论]欣皮固导管固定敷贴无须缝合固定,减少对皮肤的损伤;粘贴牢固,避免导管移位脱出,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作者:付小红;陈燕;徐爱琴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十堰市三级医院护理人员隐性饥饿营养风险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三级医院护理人员隐性饥饿营养风险现状,以便制订相应的防治应对措施。[方法]以十堰市3所三级医院的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应用隐性饥饿营养风险状况调查表及护理人员对预防隐性饥饿相关知识的知晓、态度与行为调查表,分析不同岗位、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发生隐性饥饿营养风险情况。[结果]十堰市3所三级医院护理人员普遍存在隐性饥饿营养风险,总体风险率高达94.29%;不同职称护理人员隐性饥饿营养风险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师及护士存在风险率高,达97.22%;护理人员对预防隐性饥饿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中,其风险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重视与未执行的护理人员风险检出率明显高于重视与参照执行的护理人员(P<0.05)。[结论]护理人员普遍存在隐性饥饿营养风险,需对护理人员加强隐性饥饿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对隐性饥饿的认识和防范能力,减少慢性病的发病率,促进人们健康。

    作者:徐三明;王传英;汤敏;李俐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下尿路测压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分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下尿路测压在脊髓损伤(SCI)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脊柱外科住院治疗的80例 SCI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SCI的不同时期(脊髓休克期、脊髓恢复期、脊髓恢复后期)采用下尿路测压装置,护士实时监测膀胱容量压力变化,有针对性地指导病人在 SCI不同时期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结果]两组病人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拔尿管时机、泌尿系统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下尿路测压可实时、持续监测膀胱容量压力的变化,使膀胱在生理安全压力范围内充盈和排空,避免了膀胱内压力增高造成上尿路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基于信息化平台护理管理系统的构建及持续改进

    [目的]规避护理风险、降低意外事件发生、提升护理质量、改善病人照护结局。[方法]引入信息化技术,运用文献回顾、病例对照研究、专家咨询等科学研究方法,构建护理质量管理系统、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排班等护理管理系统。[结果]运行后较运行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下降,护理防差事件上报例数提高;节约了护理记录时间;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结论]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改善护理质量,但是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信息系统的便捷性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持续改进。

    作者:孙晓;施雁;田梅梅;龚美芳;朱晓萍;吴茜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矽肺合并肺内感染的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矽肺合并肺内感染的护理干预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5年10月住院治疗的70例矽肺合并肺内感染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支气管灌洗组35例,常规治疗组35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支气管灌洗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肺泡灌洗治疗和支气管灌洗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总分。[结果]支气管灌注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正常预计值百分比(FEV1%)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灌洗组治疗后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注治疗矽肺合并肺内感染,可明显提高肺功能,同时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胡莹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空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健康素养与健康服务利用的关系

    [目的]研究空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健康素养与健康服务利用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空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发放健康素养量表和一般状况调查表331份,回收有效问卷317份。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空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的健康素养与社会人口学特征和健康服务利用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年龄、性别、族别、教育水平、曾经从事职业、婚姻状况、家庭人口数、家庭人均月收入在空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健康素养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服务利用中,距离上次体检时间、健康教育在空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健康素养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民族、曾经/现在从事职业、文化程度、健康教育、距离上次体检时间是健康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健康素养对空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的健康服务利用有一定影响,应通过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的健康素养水平。

    作者:芦洋洋;李慧;赵楠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模块化设计与应用

    在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和临床护理管理系统上建立了手术时间管理、输血管理、压疮管理、不良事件管理模块。这些模块的建立和应用,可保障每日的手术质量和病人安全;并可对每月和每年的质控数据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不断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张军花;张春华;钟奕;姚艳;向怀琛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PICC置管并发深静脉血栓病人的综合干预

    [目的]探索综合干预对PICC置管病人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康复效果,为防治 PICC 置管深静脉血栓的有效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6例 PICC置管并发深静脉血栓的病人进行综合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综合干预7 d后,62.5%的患肢肿胀消退,臂围周长缩小>2 cm,81.3%的病人皮肤颜色、皮肤温度恢复正常;1个月后复查B超100.0%的病人血栓全部机化、无肢体功能障碍;16例中肺栓塞发生为0例。[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治疗PICC置管后的深静脉血栓,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PICC安全性,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作者:魏红侠;王吊霞;姚晚侠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老年糖尿病病人健康自我管理行为与家人关怀的相关性

    [目的]了解城乡老年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家人关怀对其的影响,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一般人口学调查表及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家庭功能评估量表(FAD)对河北省城乡1059例老年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自我管理行为评测。[结果]老年糖尿病病人1059例,占17.2%,健康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为(50.29±10.62)分,多因素分析显示城乡、受教育程度、收支状况、子女安排体检、与子女交流、家人关怀满意度、家庭功能是老年糖尿病病人健康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河北省城乡老年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有待提升,家庭支持因素可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作者:张红侠;宋琼;陈长香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法在儿童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建立适合儿童病人的安全管理模式,以减少各类安全问题的发生,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能更好地运用于临床。[方法]运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法评估风险因素,列出所有的失效模式,选择其中长效模式优先风险数值(RPN)高的6个失效模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制订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安全管理模式。[结果]建立安全管理模式后 RPN值较前降低,PICC导管的并发症及非计划拔管率较实施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应用 FMEA将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提前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建立标准化的安全管理模式,可有效杜绝在PICC风险问题,减少各种并发症及非计划拔管率。

    作者:吴丽芬;刘恋;胡德英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医患冲突信息对低年级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目的]探讨医患冲突信息对低年级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以及短期内疏导是否能缓解其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某大学一年级、二年级护生108人,随机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对照组,每组36人;3组首次测量职业认同感后分别建立 QQ群,实验1组给予医患冲突新闻信息,实验2组在给予新闻后进行引导讨论(每组共56条,28 d,每天2条,信息选自5年内国内省级以上媒体书面报道);对照组不预特殊处理,4周后再次测量职业认同感;总体干预结束后,对护生进行访谈,深入了解接收信息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并给予集体心理疏导。[结果]实验2组的职业认同感有所增高,实验1组的职业认同感有所降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职业认同感无影响。[结论]医患冲突信息可降低低年级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但是通过引导讨论,反而可以深化其对职业的认识,从而增加职业认同感。

    作者:王惠珍;周克雄;高钰琳;马玥;李希琳;周亚星;潘靖菁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多排螺旋CT小肠造影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CT检查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34例需要做小肠CT造影的病人,给予充足的肠道充盈准备,检查前晚清洁灌肠,检查前10 min肌肉注射山莨胆碱20 mg,上检查床后给予500 mL盐水保留灌肠,之后进行CT平扫及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的扫描,并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34例CT小肠造影病人均顺利完成检查,腹部血管、肠管解剖结构显示清晰或者基本清晰,Ⅰ级33例,Ⅱ级1例,Ⅲ级0例。[结论]为小肠造影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CT的图像质量及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王俊卿;赵杰;唐笑先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中药脐敷在虚寒型胃脘痛中的应用

    中药脐敷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具有操作简便、针对性强、安全快捷等特点,并具有疗效肯定、材料易得、适应证广、易于操作、无严重副反应等优势,避免了口服药及注射给药的缺点,病人易于接受。虚寒型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临床治疗颇为烦琐。笔者结合临床实践,将中药脐敷应用于长期住院病人,结果中药脐敷对虚寒型胃脘痛疗效显著,护理满意度高。笔者回顾近年相关文献研究,结合临床实际运用,将中药脐敷在虚寒型胃脘痛中的应用做一简述,为临床及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章细霞;郭媛媛;周莉荣;王丽敏;夏军权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预见性护理在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6月对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进行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的245例病人实施预见性护理,术前加强心理护理、详细询问病史,进行相关检查及准备,术中及术后加强观察与指导。[结果]本组病人出现轻度不良反应5例,其中恶心3例,恶心伴呕吐2例,经对症处理病人很快好转。[结论]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降低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增加病人对检查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检查满意度。

    作者:张建华;王丽娟;孙玉梅;杨晓丽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迷你临床演练评估在国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目的]了解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 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 CEX)应用于国内护理教学的现状,分析总结 Mini CEX应用于护理教学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内容分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维普知识资源系统3个数据库中 Mini CEX护理相关文献,对符合条件的文献从发表年限、期刊分布、文献类型及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3篇,主要发表于23种期刊上,发表期刊、文献作者及地区较为分散,教学对象以实习护生和低年资护士为主。[结论]国内 Mini CEX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仍处于引入实践的阶段,文献数量仍不多。Mini CEX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简便易行、信效度高,对于培养学生和护士临床技能、人文关怀等综合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和进一步实践。

    作者:安凤英;宫建美;赵佳梅;孟宏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结构化教育在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结构化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2014年8月—2014年10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长春市两社区,为避免沾染效应,将其中一个社区设为对照组,另一个社区设为研究组;各选取40例2型糖尿病病人;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教育,研究组病人接受结构化教育,干预时间为12周,具体包括6周的课程干预与6周的随访。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病人的自我管理得分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基线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对照组自我管理得分由(17.57±4.93)分提升到(23.07±3.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9,P <0.01);研究组自我管理得分由(18.36±3.62)分提升到(25.54±3.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19,P<0.01);干预12周后在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4个维度及自我管理总分方面,研究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01,-2.257,-2.171,-2.419、t=-3.272, P均<0.05)。[结论]结构化教育可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淮盼盼;陆萍静;陈迪;黄硕果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我国浆细胞性乳腺炎围术期护理的文献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浆细胞性乳腺炎围术期护理的相关文献,总结目前研究所涉及浆细胞性乳腺炎围术期护理干预情况、干预效果,以期为改善浆细胞性乳腺炎病人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公开发表的关于浆细胞性乳腺炎围术期护理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符合相关标准的文献,参考Cochrane指导手册的评价标准对终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定性方法进行描述。[结果]共纳入7篇随机对照研究,共469例病人。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均推荐为B级。结果显示:围术期不同干预措施对浆细胞乳腺炎病人的干预效果均显著。[结论]应将中西医不同方面的佳护理措施结合起来科学地应用于浆细胞乳腺炎病人围术期的护理中。

    作者:李春花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护理人员角色职责认知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角色职责的认知现状,为构建稳定的护理队伍提供管理学依据。[方法]2015年7月采用角色职责问卷,对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妇女儿童医院的134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角色职责总分为(9.33±0.86)分,其5个维度的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医疗机构职责、病人职责、专业职责、社会职责、病人家庭职责;得分高的5个条目依次为“不做伤害病人的事”“有责任心”“自尊自爱维护医护工作的尊严”“谨慎处事遵纪守法”“做好分配的工作”,得分低的5个条目依次是“与家属坦诚相待”“尊重家属的意愿”“关注病人与家属的亲情”“病人付不了医疗费也该给予医疗照顾”“愿意在高风险的环境照顾病人”。[结论]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需提高非常规问题方面的责任感。

    作者:胡筱霞;任建华;荆文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