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见性护理在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过程中的应用

张建华;王丽娟;孙玉梅;杨晓丽

关键词:眼底血管造影, 预见性护理, 不良反应, 眼科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6月对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进行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的245例病人实施预见性护理,术前加强心理护理、详细询问病史,进行相关检查及准备,术中及术后加强观察与指导。[结果]本组病人出现轻度不良反应5例,其中恶心3例,恶心伴呕吐2例,经对症处理病人很快好转。[结论]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降低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增加病人对检查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检查满意度。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初步构建一套科学、客观、适用的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实现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提供借鉴。[方法]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小组访谈、德尔菲专家咨询等科学方法初步编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指标及各指标权重分值,终构建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构建的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9项、三级指标30项,专家咨询代表性和可信度高。[结论]构建的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为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作者:敬洁;黄萌萌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护理人员角色职责认知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角色职责的认知现状,为构建稳定的护理队伍提供管理学依据。[方法]2015年7月采用角色职责问卷,对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妇女儿童医院的134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角色职责总分为(9.33±0.86)分,其5个维度的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医疗机构职责、病人职责、专业职责、社会职责、病人家庭职责;得分高的5个条目依次为“不做伤害病人的事”“有责任心”“自尊自爱维护医护工作的尊严”“谨慎处事遵纪守法”“做好分配的工作”,得分低的5个条目依次是“与家属坦诚相待”“尊重家属的意愿”“关注病人与家属的亲情”“病人付不了医疗费也该给予医疗照顾”“愿意在高风险的环境照顾病人”。[结论]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需提高非常规问题方面的责任感。

    作者:胡筱霞;任建华;荆文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2012年-2015年国内护理领域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目的]评价2012年—2015年国内护理领域系统评价及 Meta分析方法学质量,以期规范研究过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等查找国内所有护理期刊中系统评价及 Meta 分析的文献,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采用 AMSTAR评价量表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与交叉核对,如遇分歧讨论解决。[结果]共纳入223篇文献,2014年发表的系统评价多,总体趋势不断增加;多学科合作的研究相对于单学科合作的研究的系统评价呈现出更好的方法学质量;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无前期设计方案、文献检索不全面、未重视评估发表偏移、未注明相关利益冲突。[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护理领域系统评价的文献方法学质量仍存在问题,需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作者:唐琪;靳英辉;孙文茜;谢雨露;魏洪悦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老年糖尿病病人健康自我管理行为与家人关怀的相关性

    [目的]了解城乡老年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家人关怀对其的影响,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一般人口学调查表及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家庭功能评估量表(FAD)对河北省城乡1059例老年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自我管理行为评测。[结果]老年糖尿病病人1059例,占17.2%,健康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为(50.29±10.62)分,多因素分析显示城乡、受教育程度、收支状况、子女安排体检、与子女交流、家人关怀满意度、家庭功能是老年糖尿病病人健康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河北省城乡老年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有待提升,家庭支持因素可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作者:张红侠;宋琼;陈长香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叙事疗法在前置胎盘孕妇期待治疗期的应用

    [目的]探究叙事疗法用于期待治疗期孕妇对其消极情感状况及产后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2年1月—2015年9月处于期待治疗期的前置胎盘孕妇共9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叙事疗法;两组孕妇均于入院时及干预后第4天接受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并比较两组孕妇于分娩后第4周末产后抑郁状态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在干预前 SAS和 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 SAS和 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于产后第4周末出现无或极轻微抑郁状态28例,轻度抑郁状态16例,中度、重度抑郁状态2例,对照组孕妇于产后第4周末出现无或极轻微抑郁状态13例,轻度抑郁状态22例,中、重度抑郁状态7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疗法用于期待治疗期的前置胎盘孕妇,有助于改善其消极情感状况,并可降低产后抑郁状态发生。

    作者:杨成芬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矽肺合并肺内感染的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矽肺合并肺内感染的护理干预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5年10月住院治疗的70例矽肺合并肺内感染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支气管灌洗组35例,常规治疗组35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支气管灌洗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肺泡灌洗治疗和支气管灌洗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总分。[结果]支气管灌注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正常预计值百分比(FEV1%)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灌洗组治疗后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注治疗矽肺合并肺内感染,可明显提高肺功能,同时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胡莹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基于信息化平台护理管理系统的构建及持续改进

    [目的]规避护理风险、降低意外事件发生、提升护理质量、改善病人照护结局。[方法]引入信息化技术,运用文献回顾、病例对照研究、专家咨询等科学研究方法,构建护理质量管理系统、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排班等护理管理系统。[结果]运行后较运行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下降,护理防差事件上报例数提高;节约了护理记录时间;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结论]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改善护理质量,但是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信息系统的便捷性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持续改进。

    作者:孙晓;施雁;田梅梅;龚美芳;朱晓萍;吴茜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基于网络支持的精神赡养模式对社区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支持的精神赡养模式对社区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岳阳市岳阳楼区8个社区的14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空巢老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社区居家服务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网络支持的精神赡养模式;比较两组老年人干预前后主观幸福感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正性情绪和正性体验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和负性体验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网络支持的精神赡养模式能有效提高空巢老人的主观幸福感。

    作者:姜娜;邱志军;付娟;胡玲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儿童厌食致营养不良的跟踪回访延伸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延伸干预模式改善儿童营养不良的效果。[方法]13例营养不良患儿对症治疗后采用定期跟踪回访延伸干预,对患儿精神状态、行为进行访视,对家属进行膳食指导,干预3个月、6个月时采用 Kaup 指数、体重指数(BMI)对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与干预后3个月、6个月患儿Kaup指数、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跟踪回访延伸干预,可改善患儿营养不良状况。

    作者:许敏;胡晓岚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某三级医院多药耐药菌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分布,以便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3年—2014年住院病人 MDROs的菌株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2014年的 MDROs均以产超广谱β内酰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38.76%、37.88%)和产酸克雷伯菌(14.95%、12.26%)以及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 AB)(19.58%、25.91%)为主。2013年、2014年标本均以痰液为主,分别占54.37%、53.20%;MDROs 主要来自重症医学科,分别占20.11%、22.14%。2014年MDROs日发生率和 MDROs感染发现率分别为0.37‰和0.34%低于2013年的0.43‰和0.42%。[结论]产 ESBLs 的大肠埃希菌和产酸克雷伯菌以及CR AB监测应作为 MDROs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点,应将重症医学科作为 MDROs 感染的重点预防与控制部门。

    作者:邱会芬;孙吉花;邢敏;姜雪锦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医患冲突信息对低年级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目的]探讨医患冲突信息对低年级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以及短期内疏导是否能缓解其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某大学一年级、二年级护生108人,随机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对照组,每组36人;3组首次测量职业认同感后分别建立 QQ群,实验1组给予医患冲突新闻信息,实验2组在给予新闻后进行引导讨论(每组共56条,28 d,每天2条,信息选自5年内国内省级以上媒体书面报道);对照组不预特殊处理,4周后再次测量职业认同感;总体干预结束后,对护生进行访谈,深入了解接收信息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并给予集体心理疏导。[结果]实验2组的职业认同感有所增高,实验1组的职业认同感有所降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职业认同感无影响。[结论]医患冲突信息可降低低年级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但是通过引导讨论,反而可以深化其对职业的认识,从而增加职业认同感。

    作者:王惠珍;周克雄;高钰琳;马玥;李希琳;周亚星;潘靖菁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PICC置管并发深静脉血栓病人的综合干预

    [目的]探索综合干预对PICC置管病人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康复效果,为防治 PICC 置管深静脉血栓的有效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6例 PICC置管并发深静脉血栓的病人进行综合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综合干预7 d后,62.5%的患肢肿胀消退,臂围周长缩小>2 cm,81.3%的病人皮肤颜色、皮肤温度恢复正常;1个月后复查B超100.0%的病人血栓全部机化、无肢体功能障碍;16例中肺栓塞发生为0例。[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治疗PICC置管后的深静脉血栓,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PICC安全性,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作者:魏红侠;王吊霞;姚晚侠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模块化设计与应用

    在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和临床护理管理系统上建立了手术时间管理、输血管理、压疮管理、不良事件管理模块。这些模块的建立和应用,可保障每日的手术质量和病人安全;并可对每月和每年的质控数据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不断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张军花;张春华;钟奕;姚艳;向怀琛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下尿路测压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分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下尿路测压在脊髓损伤(SCI)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脊柱外科住院治疗的80例 SCI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SCI的不同时期(脊髓休克期、脊髓恢复期、脊髓恢复后期)采用下尿路测压装置,护士实时监测膀胱容量压力变化,有针对性地指导病人在 SCI不同时期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结果]两组病人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拔尿管时机、泌尿系统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下尿路测压可实时、持续监测膀胱容量压力的变化,使膀胱在生理安全压力范围内充盈和排空,避免了膀胱内压力增高造成上尿路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后复苏期两种体位的比较

    [目的]观察不同体位腹部手术后病人情况,寻求麻醉复苏期舒适体位。[方法]选取全身麻醉术毕入麻醉恢复室的开腹手术病人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为有枕平卧和床头抬高30°~45°度的高半卧位,对照组采取有枕平卧和床头抬高10°~15°的低半卧位。监测两组病人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以及呕吐、眩晕、腰肌酸痛、疼痛评分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呕吐、头晕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肌酸痛发生率、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下行开腹手术病人麻醉复苏期采取有枕平卧和床头抬高30°~45°的半卧位更有利于减少病人术后不适,可减轻腰肌酸痛和切口疼痛。

    作者:林艳玲;成健;倪丽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结构化教育在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结构化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2014年8月—2014年10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长春市两社区,为避免沾染效应,将其中一个社区设为对照组,另一个社区设为研究组;各选取40例2型糖尿病病人;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教育,研究组病人接受结构化教育,干预时间为12周,具体包括6周的课程干预与6周的随访。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病人的自我管理得分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基线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对照组自我管理得分由(17.57±4.93)分提升到(23.07±3.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9,P <0.01);研究组自我管理得分由(18.36±3.62)分提升到(25.54±3.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19,P<0.01);干预12周后在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4个维度及自我管理总分方面,研究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01,-2.257,-2.171,-2.419、t=-3.272, P均<0.05)。[结论]结构化教育可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淮盼盼;陆萍静;陈迪;黄硕果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三明治”教学模式在成人健康护理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目的]探讨“三明治”教学模式在成人健康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学院120名大学三年级的学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试验组给予“三明治”模式教学,对照组给予常规传统教学模式,实施一个学期后进行评定。[结果]试验组的总成绩、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教学实施情况、教学效率、教学交流情况、知识传达情况、带教态度、以及以后教学模式推广情况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明治”教学方法效果好于传统教学方法。

    作者:龙海燕;吕英;范良菊;熊盛梅;兰莹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不同加温液体放置在医用恒温箱内的实际温度调查研究

    [目的]分析医用恒温箱温度波动、温度均匀性和稳定性,研究液体放置恒温箱各设定温度、各时间段液体加温的实际温度,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将手术中输入和冲洗用液体(玻璃瓶装的500 mL生理盐水、NON PVC袋装的500 mL复方氯化钠、NON PVC袋装的1000 mL生理盐水)分别放置设定温度在37℃~41℃的恒温箱内,测量放置1 h~8 h的实际液体温度。[结果]医用恒温箱设定温度与液体实际温度有差距,但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两者之间的温度差减小。[结论]医用恒温箱设定温度在40℃,加温液体放置1 h即可达到37℃左右,用于临床手术中安全可靠。

    作者:彭顺平;谢艳丽;刘蔚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迷你临床演练评估在国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目的]了解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 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 CEX)应用于国内护理教学的现状,分析总结 Mini CEX应用于护理教学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内容分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维普知识资源系统3个数据库中 Mini CEX护理相关文献,对符合条件的文献从发表年限、期刊分布、文献类型及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3篇,主要发表于23种期刊上,发表期刊、文献作者及地区较为分散,教学对象以实习护生和低年资护士为主。[结论]国内 Mini CEX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仍处于引入实践的阶段,文献数量仍不多。Mini CEX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简便易行、信效度高,对于培养学生和护士临床技能、人文关怀等综合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和进一步实践。

    作者:安凤英;宫建美;赵佳梅;孟宏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乳腺癌病人反刍性沉思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乳腺癌病人反刍性沉思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345例乳腺癌病人,采用一般人口学和疾病相关特征调查问卷、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乳腺癌病人的反刍性沉思水平总分为(35.18±7.92)分,侵入性反刍性沉思为(16.53±4.72)分,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为(18.41±6.50)分。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病程和是否保留乳房可解释侵入性反刍性沉思总变异的46.5%;文化程度、病程、家庭月收入、患病后锻炼、家庭关系、是否保留乳房可解释目的性反刍性沉思总变异的66.4%。[结论]乳腺癌病人的反刍性沉思水平中等,临床工作中要关注文化程度低、病程短、家庭月收入低、家庭关系一般、患病后功能锻炼较少以及手术中没有保留乳房的乳腺癌病人,促进其目的性反刍性沉思,降低其侵入性反刍性沉思水平,为积极认知加工创造良好的条件,以促进病人的创伤后成长和身心康复。

    作者:杨军;李新霞;张金花;张爱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