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 ARCS 动机模式的食疗方制作教学设计与应用

王秋琴;叶然;汪燕;柏亚妹

关键词:ARCS 动机模式, 食疗, 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 ARCS 动机模式的食疗方制作教学设计及其应用。[方法]选择同一教师授课的2011级、2012级护理专业两个本科班进行对照研究。观察组采用基于 ARCS 动机模式的教学设计,对照组采用“理论回顾与讲解—指定食疗方制作—教师总结评价”方式。授课后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实践课实施过程及效果的评价,并对两组的实践课成绩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学生实践课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学生对新的教学设计的应用效果给予积极肯定,认为提高了其多方面实践能力,各方面评价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 ARCS 动机模式的食疗方制作教学设计,避免了以往授课弊端,适应目前本科教学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辨证施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病人营养状态对住院时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病人营养状态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基本资料调查表和病人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PG SGA)对75例病人进行调查和评估。[结果]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9.3%,其中33.3%的病人存在饮食问题;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前清蛋白(PAB)、PG SGA 评分、移植前缓解情况与住院时间相关(P <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只有 PG SGA 评分纳入回归方程。[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且不良的营养状态能够延长住院时间;临床医务人员应注重加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病人营养状态的评估,必要时给予积极的营养干预。

    作者:钱淑君;李惠玲;朱霞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SOLQ 对社区 COPD 病人生活质量评估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西雅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问卷(SOLQ)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生活质量评估的价值。[方法]采用SOLQ 和 COPD 评估测试工具(CAT)对102例社区 COPD 病人进行调查,验证 SOLQ 的应用价值。[结果]SOLQ 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854(P <0.01),Cronbach’s α系数为0.961,4个维度与总量表间的结构效度为0.361~0.891(均 P <0.01),与 CAT 量表间的校标关联效度为-0.648;且各维度的高、低分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结论]SOLQ 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较好地反映社区 COPD 病人病情和生活质量。

    作者:贾秀芬;王君俏;杨雅;陆敏敏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6月60例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病人的临床资料,发现影响 VTE 发生的高危因素依次为:年龄在40岁以上、卧床时间>72 h、外科大手术(>45 min)、恶性肿瘤和吸烟;对外科住院病人而言,Autar 量表筛查 VTE 高危病人正确率高于 Caprini 量表。

    作者:乔安花;沈谢冬;刘晓涵;卢根娣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基于 ARCS 动机模式的食疗方制作教学设计与应用

    [目的]探讨基于 ARCS 动机模式的食疗方制作教学设计及其应用。[方法]选择同一教师授课的2011级、2012级护理专业两个本科班进行对照研究。观察组采用基于 ARCS 动机模式的教学设计,对照组采用“理论回顾与讲解—指定食疗方制作—教师总结评价”方式。授课后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实践课实施过程及效果的评价,并对两组的实践课成绩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学生实践课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学生对新的教学设计的应用效果给予积极肯定,认为提高了其多方面实践能力,各方面评价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 ARCS 动机模式的食疗方制作教学设计,避免了以往授课弊端,适应目前本科教学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辨证施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王秋琴;叶然;汪燕;柏亚妹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临床护理不良事件集束化管理策略实践研究

    [目的]引入护理不良事件集束化管理策略,规范护士执业行为,保障病人安全。[方法]实施临床护理不良事件集束化管理策略,比较应用集束化管理策略前后的效果。[结果]应用集束化管理策略后,护士参与不良事件管理积极性提高,主动上报护理安全风险事件例数增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护士行为规范落实率显著提升。[结论]临床护理不良事件集束化管理策略对鼓励护士主动上报护理风险事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医院护理安全管理水平、促进病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颖;汪晖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PDCA 循环管理在预防病人术中DVT 形成中的应用

    [目的]规范术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为制定规范的操作标准及流程提供依据。[方法]对114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手术室护士下肢静脉血栓预防认知情况和预防病人下肢静脉血栓措施实施情况,根据调查结果,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按照PDCA 循环模式针对问题进行改善。[结果]PDCA 前后手术室护士下肢静脉血栓预防认知评分及预防病人下肢静脉血栓措施实施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DCA 循环管理模式可提高手术室护士下肢静脉血栓预防认知情况和预防病人下肢静脉血栓措施实施情况,有效降低了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秦德华;山慈明;杜书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膝关节置换术病人肢体康复的全程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标准对病人进行功能评定。[结果]试验组在术后各阶段 HS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改善其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作者:秦爱玲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早期屈膝位固定配合关节训练对髌骨骨折病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屈膝位固定配合关节训练对髌骨骨折病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行克氏针加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术的病人按照病人临床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伸膝位抬高制动;观察组术后给予屈膝大于90°位固定制动,均配合关节早期功能训练,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术后3 d、14 d 及30 d 观察组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病人膝关节 HSS 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膝关节肿胀程度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屈膝位固定配合早期关节康复训练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快,可预防关节僵硬,促使膝关节屈伸功能的康复。

    作者:刘长英;余敏;陈华龙;梁珍;肖德丽;薛名恩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感恩情绪干预对癌症病人健康促进的影响

    [目的]探讨感恩情绪干预对癌症病人健康促进的影响。[方法]将96例癌症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癌症围术期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感恩干预10周。[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癌症病人生活质量(QOL)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感恩情绪干预对癌症病人健康促进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琴;张圆;查勇;叶联华;尹晓梅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授权理论在脑卒中后运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授权理论在卒中后肢体运动障碍病人运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病人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运动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授权式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出院时、出院3个月后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以及出院后3个月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 Fugl meyer 运动量表、Barthel 指数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 Fugl meyer 运动量表、Barthel 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授权式运动康复能帮助病人出院后实施自我康复管理,有助于肢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淼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三位一体”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在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编写实践教材,制定教学大纲,改进考核内容、标准及方法,对教师进行教学理念及方法培训,将280名2010级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模式,观察组运用“三位一体”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过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内科护理学》学习成绩、关怀能力得分,采用自行设计的3份调查问卷(护生自评、教师同行评价、用人单位反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两组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学习成绩、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护生自评、教师同行评价、用人单位反馈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位一体”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有助于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护理核心胜任力。

    作者:卜秀梅;王雪;董博;孙晓婷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灾难救援护士压力源的质性研究

    [目的]了解参与灾难救援护士面临的压力,为提高护士身心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上海长海医院参与“8·2”昆山爆炸事件的13名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并采用现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士在面对灾难性突发事件时所承受的压力主要来自高强度工作量、无效沟通、缺乏灵活的应急能力、社会舆论和社会关系以及继发性创伤带来的压力等方面。[结论]灾难救援时护士面临的多方面压力严重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护理管理者需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护士的压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翁艳秋;张玲娟;陈明;曹洁;郭娜菲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1例妊娠合并马凡氏综合征并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

    马凡氏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是常染色体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由法国儿科医师 Marfan 于1896年首次描述。因累及骨骼使手指(足趾)细长,故又称为蜘蛛指(趾)综合征。该病发病率为1/5000~1/10000,主要涉及骨、眼和心血管等系统,次要涉及肺、皮肤和中枢神经等系统[1]。由于本病病人妊娠时病死率为4%~50%[2],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病变[3],因此病人需长期避孕。本科于2014年4月成功抢救1例妊娠合并马凡氏综合征并发心功能不全的病人,经积极救治与精心护理,产妇顺利分娩,病情稳定,已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蒋丹红;樊雅静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在卵巢癌术后喉咽反流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卵巢癌病人术后喉咽反流的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卵巢癌术后喉咽反流病人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干预周期为8周。[结果]8周后两组总有效率、反流症状指数评分、依从性评分及疾病知识管理、健康行为管理和情绪管理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卵巢癌术后喉咽反流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有利于自我管理行为的改善,从而促进总体疗效的提高。

    作者:陆玢;肖雁冰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天然蜂蜜联合紫花地丁敷料促进Ⅲ期压疮愈合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天然蜂蜜联合紫花地丁敷料与聚维酮碘软膏敷料在Ⅲ期压疮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6例Ⅲ期压疮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终31例病人完成了实验。局部清创后,观察组16例病人采用天然蜂蜜联合紫花地丁敷料换药,对照组15例采用聚维酮碘敷料换药,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干预后第28天,观察组压疮愈合计分(PUSH)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天然蜂蜜联合紫花地丁敷料有助于Ⅲ期压疮创面愈合。

    作者:崔飞飞;宋亚军;蒋美琴;金银芝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某综合性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分析

    医院是为病人提供诊疗服务的重要场所,也是各种病原菌聚集的地方,环境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诱发医院感染。消毒灭菌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根本、有效的措施,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1]。为了解某综合性医院消毒灭菌效果,进一步强化医院消毒灭菌管理,我们对某三级综合性医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的消毒灭菌质量进行监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灵;苏峰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财物管理能力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病人的影响

    [目的]探讨财物管理能力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病人的影响。[方法]将88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一般的康复技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财物管理训练,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及训练结束6周末的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评分、住院精神疾病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及家属对病人财物使用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训练结束6周末 IADL、IPROS、SDSS 评分及家属对病人的财物使用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1或 P <0.05)。[结论]财物管理能力训练对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财物管理能力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利于病人社会功能的恢复。

    作者:虞祥娟;张燕;王德刚;顾曙光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症临床护理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技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是在内镜下利用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造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该技术可以观察胰胆管病变,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胰胆管疾病[1]。ERCP 已成为胆管结石、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支架治疗胰胆管梗阻等的主要治疗手段[2]。ERCP 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但是具有高风险、高难度的特征,可能出现并发症,而且其发生率要比其他类型的内镜操作高。因此,需要临床医师和护士具有丰富的治疗和护理经验,否则并发症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现将我科2011年1月—2014年9月49例行 ERCP 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探索有效的护理手段,促进ERCP 术后病人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世珍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移动护理 PDA 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针对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个人数字助理(PDA)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从具体表现、问题原因、解决方法和注意事项4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和注意事项,为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顺利实施和平稳运行提供保障。

    作者:蒋蔚;蒋莉;李飞;柴伟;朱立昆;林爽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医用哺乳辅助枕的设计与应用1

    剖宫产术后产妇由于伤口疼痛,不愿意翻身,或者翻身后没有力量支撑腰背部使产妇无法持续侧卧位,影响早期母乳喂养实施。临床上使用的翻身枕大多为普通枕头,较软、不易塑型,支撑力度与高度不够,无法帮助产妇固定舒适体位,母乳喂养受体位限制无法顺利实施。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医用哺乳辅助枕,利用其内置芦花的可塑性和外缝的自粘条的可调性,来满足产妇侧卧位角度需求,促进早期母乳喂养的顺利实施,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怀洁;董琼;王青丽 刊期: 2015年第29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