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移动护理 PDA 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蒋蔚;蒋莉;李飞;柴伟;朱立昆;林爽

关键词:移动护理信息系统, 个人数字助理, 故障, 解决方法
摘要:针对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个人数字助理(PDA)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从具体表现、问题原因、解决方法和注意事项4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和注意事项,为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顺利实施和平稳运行提供保障。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指纹识别确认病人身份在精神科临床药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指纹识别确认病人身份在精神科临床药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精神科全封闭、无陪护管理病区的住院病人843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病人对指纹识别方法的依从性及指纹识别的准确性。[结果]843例病人对指纹识别依从率达99.88%,观察期间共完成药疗59670例次,无一例身份识别错误。[结论]指纹识别用于精神科临床药疗,能让护理给药操作更加科学规范,符合精神科安全管理要求。

    作者:胡筱峰;徐彬;钱一平;沈念红;王东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抗氧化维生素联合适量蛋白质饮食对 COPD稳定期病人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氧化维生素联合适量蛋白质饮食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肺功能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稳定期 COPD 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进行6个月的干预,观察组病人每日服用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并摄入适量蛋白质饮食,同时接受电话随访;对照组病人仅在出院时接受饮食方面的健康教育,终观察组完成研究病例为58例,对照组为59例。[结果]两组病人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1)和1秒率(FEV1/FVC)、大呼气流量(PEF)及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抗氧化维生素联合适量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 COPD 病人肺功能康复,同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邹叶青;柳丰萍;邹怀宇;蒋玉琼;罗发;香;邹彤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感恩情绪干预对癌症病人健康促进的影响

    [目的]探讨感恩情绪干预对癌症病人健康促进的影响。[方法]将96例癌症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癌症围术期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感恩干预10周。[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癌症病人生活质量(QOL)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感恩情绪干预对癌症病人健康促进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琴;张圆;查勇;叶联华;尹晓梅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社区 D 型人格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社区 D 型人格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运用 D 型人格量表、一般状况问卷、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对沈阳市5个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将筛选出的110名 D 型人格老年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人,干预组进行针对性个体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老年人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后 D 型人格老年人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干预组较对照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提高社区 D 型人格老年人睡眠质量。

    作者:董博;卜秀梅;宋艳丽;王雪;孙晓婷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早期屈膝位固定配合关节训练对髌骨骨折病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屈膝位固定配合关节训练对髌骨骨折病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行克氏针加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术的病人按照病人临床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伸膝位抬高制动;观察组术后给予屈膝大于90°位固定制动,均配合关节早期功能训练,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术后3 d、14 d 及30 d 观察组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病人膝关节 HSS 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膝关节肿胀程度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屈膝位固定配合早期关节康复训练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快,可预防关节僵硬,促使膝关节屈伸功能的康复。

    作者:刘长英;余敏;陈华龙;梁珍;肖德丽;薛名恩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外用联合冰片湿敷防治胺碘酮相关静脉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冰片湿敷防治胺碘酮相关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26例经外周静脉使用胺碘酮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康惠尔透明贴,观察组采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外用和冰片湿敷交替,比较两组静脉炎和疼痛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静脉炎、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外用联合冰片湿敷可降低胺碘酮相关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炎症局部疼痛,提高病人舒适度。

    作者:常芸;宋萍;黄天熠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同伴教育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8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同伴教育。两组病人分别在入组时和干预3个月时进行生存质量测评(QLQ C30)。[结果]两组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的总体生存质量、5个功能维度(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7个症状维度(疲劳、疼痛、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同伴教育有助于提高乳腺癌化疗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付本翠;伍金花;李慧;曹茂秋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恶性肿瘤病人自杀意念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病人自杀意念的现状,并分析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 36)对136例住院恶性肿瘤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按照 SIOSS 评分标准将136例病人分为自杀组(SIOSS≥12分)73例和非自杀组(SIOSS<12分)63例。[结果]恶性肿瘤病人中有自杀意念的病人共有73例(53.7%),其中男病人24例(32.9%),女病人49例(67.1%);自杀组与非自杀组在性别、职业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自杀组病人 SF 36中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5个因子得分低于非自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IOSS 评分与 SF 36量表中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精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生理机能因子评分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受教育程度及 SF 36量表中的精神健康、生理职能对恶性肿瘤病人自杀意念具有推测意义。[结论]恶性肿瘤病人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其中女性占有比例较大;自杀组病人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方面评分低于非自杀组;恶性肿瘤病人生活质量越差,自杀风险越大;女性、受教育程度较高、精神健康及生理职能较差的恶性肿瘤病人自杀风险更高。

    作者:蔺波;马尔哈巴·吾买尔;王玉玲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唐山市特殊岗位人群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现状及干预对策研究

    [目的]了解唐山市特殊岗位人群(警察、消防员、导游、机动车驾驶员)现场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掌握现状,探讨特殊岗位人群现场急救培训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唐山市1270名特殊岗位人群进行现场急救知识、态度和行为能力问卷调查,并结合调查结果制定培训方案,随机选取200名特殊岗位人群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竞赛知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虚拟现实仿真演练。[结果]特殊岗位人群对急救电话、火灾逃生的方法、煤气中毒及触电处理、地震逃生的方法、烫伤及脚扭伤知晓率较高,对其他急救基本技能的知晓率较低;1270名特殊岗位人群中,认为急救知识培训非常有必要的占29.92%,认为有必要的占69.13%,认为没有必要的占0.95%;两组培训后急救知识、态度及行为评分较培训前有所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唐山市特殊岗位人群的现场急救知识及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仿真急救模拟训练是特殊岗位人群急救培训的有效方式。

    作者:李玉梅;郝正玮;赵雅宁;郭霞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临床护理不良事件集束化管理策略实践研究

    [目的]引入护理不良事件集束化管理策略,规范护士执业行为,保障病人安全。[方法]实施临床护理不良事件集束化管理策略,比较应用集束化管理策略前后的效果。[结果]应用集束化管理策略后,护士参与不良事件管理积极性提高,主动上报护理安全风险事件例数增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护士行为规范落实率显著提升。[结论]临床护理不良事件集束化管理策略对鼓励护士主动上报护理风险事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医院护理安全管理水平、促进病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颖;汪晖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不同医学营养教育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医学营养教育有效模式,提高孕妇饮食教育效果。[方法]将160例妊娠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观察组应用饮食计算盘、食物模型、计量秤等辅助工具对病人进行医学营养教育,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育方式进行教育。[结果]两组病人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满意度及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体重达标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饮食计算盘、食物模型及计量秤等辅助工具进行妊娠糖尿病医学营养教育,有助于提高糖尿病病人饮食教育的效果,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作者:昝琼;李映桃;梁丽霞;吴伟珍;李湘元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基于 ARCS 动机模式的食疗方制作教学设计与应用

    [目的]探讨基于 ARCS 动机模式的食疗方制作教学设计及其应用。[方法]选择同一教师授课的2011级、2012级护理专业两个本科班进行对照研究。观察组采用基于 ARCS 动机模式的教学设计,对照组采用“理论回顾与讲解—指定食疗方制作—教师总结评价”方式。授课后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实践课实施过程及效果的评价,并对两组的实践课成绩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学生实践课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学生对新的教学设计的应用效果给予积极肯定,认为提高了其多方面实践能力,各方面评价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 ARCS 动机模式的食疗方制作教学设计,避免了以往授课弊端,适应目前本科教学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辨证施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王秋琴;叶然;汪燕;柏亚妹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循证护理在急诊科情景模拟急救演练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情景模拟急救演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东、西院区的47名急诊护士为研究对象,东院区为观察组,采用循证式情景模拟急救演练;同期西院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情景模拟急救演练,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情景模拟急救演练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士对演练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士认为演练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发散性思维,提高学习主动性(P <0.05)。[结论]循证式情景模拟急救演练有助于提高情景模拟演练效果及护士急救能力。

    作者:王淑娟;孙丽娜;康岩;位兰玲;韩欢;李娜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财物管理能力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病人的影响

    [目的]探讨财物管理能力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病人的影响。[方法]将88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一般的康复技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财物管理训练,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及训练结束6周末的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评分、住院精神疾病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及家属对病人财物使用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训练结束6周末 IADL、IPROS、SDSS 评分及家属对病人的财物使用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1或 P <0.05)。[结论]财物管理能力训练对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财物管理能力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利于病人社会功能的恢复。

    作者:虞祥娟;张燕;王德刚;顾曙光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本科护生社区健康教育能力的影响

    [目的]了解“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护生社区健康教育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92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社区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并让观察组护生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理论和技能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护生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评价各条目很有效的比例均高于70%。[结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护生学习主动性,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顺应了知识建构和内化规律。

    作者:罗菊英;孔令磷;张志霞;赵正据;叶艳胜;涂丽娟;鲍翠玉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长期卧床高龄病人耳部Ⅱ期压疮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长期卧床高龄老年病人耳部Ⅱ期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5例长期卧床耳部Ⅱ期压疮高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均应用相同方法对创面进行清创,观察组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均匀滴于创面,对照组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于创面,每日2次,比较两组创面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3 d 两组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 d~12 d 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 <0.05)。[结论]对长期卧床高龄老年病人耳部Ⅱ期压疮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提高治愈率,缩短愈合时间,且操作简便。

    作者:石应实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病人营养状态对住院时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病人营养状态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基本资料调查表和病人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PG SGA)对75例病人进行调查和评估。[结果]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9.3%,其中33.3%的病人存在饮食问题;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前清蛋白(PAB)、PG SGA 评分、移植前缓解情况与住院时间相关(P <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只有 PG SGA 评分纳入回归方程。[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且不良的营养状态能够延长住院时间;临床医务人员应注重加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病人营养状态的评估,必要时给予积极的营养干预。

    作者:钱淑君;李惠玲;朱霞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医用哺乳辅助枕的设计与应用1

    剖宫产术后产妇由于伤口疼痛,不愿意翻身,或者翻身后没有力量支撑腰背部使产妇无法持续侧卧位,影响早期母乳喂养实施。临床上使用的翻身枕大多为普通枕头,较软、不易塑型,支撑力度与高度不够,无法帮助产妇固定舒适体位,母乳喂养受体位限制无法顺利实施。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医用哺乳辅助枕,利用其内置芦花的可塑性和外缝的自粘条的可调性,来满足产妇侧卧位角度需求,促进早期母乳喂养的顺利实施,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怀洁;董琼;王青丽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计步器在2型糖尿病病人个性化量化运动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计步器在2型糖尿病病人个性化量化运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药物治疗方案不变的2型糖尿病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接受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量化运动指导,以计步器评估和促进运动,进行健步走体育锻炼,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血糖、体重指数及运动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干预前后日均步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个性化量化运动有助于降低病人的血糖、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提高病人的运动依从性。

    作者:蒋娟;徐灵莉;张晓娟;陈雯雯;刘利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三位一体”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在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编写实践教材,制定教学大纲,改进考核内容、标准及方法,对教师进行教学理念及方法培训,将280名2010级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模式,观察组运用“三位一体”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过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内科护理学》学习成绩、关怀能力得分,采用自行设计的3份调查问卷(护生自评、教师同行评价、用人单位反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两组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学习成绩、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护生自评、教师同行评价、用人单位反馈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位一体”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有助于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护理核心胜任力。

    作者:卜秀梅;王雪;董博;孙晓婷 刊期: 2015年第29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