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屈膝位固定配合关节训练对髌骨骨折病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

刘长英;余敏;陈华龙;梁珍;肖德丽;薛名恩

关键词:体位护理, 关节训练, 髌骨骨折, 膝关节, 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屈膝位固定配合关节训练对髌骨骨折病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行克氏针加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术的病人按照病人临床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伸膝位抬高制动;观察组术后给予屈膝大于90°位固定制动,均配合关节早期功能训练,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术后3 d、14 d 及30 d 观察组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病人膝关节 HSS 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膝关节肿胀程度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屈膝位固定配合早期关节康复训练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快,可预防关节僵硬,促使膝关节屈伸功能的康复。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同伴教育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8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同伴教育。两组病人分别在入组时和干预3个月时进行生存质量测评(QLQ C30)。[结果]两组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的总体生存质量、5个功能维度(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7个症状维度(疲劳、疼痛、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同伴教育有助于提高乳腺癌化疗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付本翠;伍金花;李慧;曹茂秋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膝关节置换术病人肢体康复的全程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标准对病人进行功能评定。[结果]试验组在术后各阶段 HS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改善其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作者:秦爱玲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指纹识别确认病人身份在精神科临床药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指纹识别确认病人身份在精神科临床药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精神科全封闭、无陪护管理病区的住院病人843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病人对指纹识别方法的依从性及指纹识别的准确性。[结果]843例病人对指纹识别依从率达99.88%,观察期间共完成药疗59670例次,无一例身份识别错误。[结论]指纹识别用于精神科临床药疗,能让护理给药操作更加科学规范,符合精神科安全管理要求。

    作者:胡筱峰;徐彬;钱一平;沈念红;王东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不同医学营养教育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医学营养教育有效模式,提高孕妇饮食教育效果。[方法]将160例妊娠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观察组应用饮食计算盘、食物模型、计量秤等辅助工具对病人进行医学营养教育,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育方式进行教育。[结果]两组病人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满意度及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体重达标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饮食计算盘、食物模型及计量秤等辅助工具进行妊娠糖尿病医学营养教育,有助于提高糖尿病病人饮食教育的效果,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作者:昝琼;李映桃;梁丽霞;吴伟珍;李湘元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唐山市特殊岗位人群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现状及干预对策研究

    [目的]了解唐山市特殊岗位人群(警察、消防员、导游、机动车驾驶员)现场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掌握现状,探讨特殊岗位人群现场急救培训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唐山市1270名特殊岗位人群进行现场急救知识、态度和行为能力问卷调查,并结合调查结果制定培训方案,随机选取200名特殊岗位人群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竞赛知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虚拟现实仿真演练。[结果]特殊岗位人群对急救电话、火灾逃生的方法、煤气中毒及触电处理、地震逃生的方法、烫伤及脚扭伤知晓率较高,对其他急救基本技能的知晓率较低;1270名特殊岗位人群中,认为急救知识培训非常有必要的占29.92%,认为有必要的占69.13%,认为没有必要的占0.95%;两组培训后急救知识、态度及行为评分较培训前有所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唐山市特殊岗位人群的现场急救知识及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仿真急救模拟训练是特殊岗位人群急救培训的有效方式。

    作者:李玉梅;郝正玮;赵雅宁;郭霞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灾难救援护士压力源的质性研究

    [目的]了解参与灾难救援护士面临的压力,为提高护士身心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上海长海医院参与“8·2”昆山爆炸事件的13名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并采用现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士在面对灾难性突发事件时所承受的压力主要来自高强度工作量、无效沟通、缺乏灵活的应急能力、社会舆论和社会关系以及继发性创伤带来的压力等方面。[结论]灾难救援时护士面临的多方面压力严重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护理管理者需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护士的压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翁艳秋;张玲娟;陈明;曹洁;郭娜菲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方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研究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效果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内在关系,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将ICU 病人使用后的呼吸机管路60套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套采用清洗消毒机对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对照组30套用传统手工清洗加含氯制剂浸泡,清洗后采用三磷腺苷(ATP)检测仪和细菌培养方法监测清洗质量。将 ICU 病房60例病人随机分为 A、B 两组,再将实验组清洗的呼吸管及配件应用于 A 组30例病人,对照组清洗的呼吸管及配件应用于 B 组30例病人。[结果]实验组ATP 检测、细菌培养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A 组痰培养阳性率低于 B 组。[结论]控制呼吸机管路清洗质量能够降低 VAP 的发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胡国风;左疆萍;张志勇;李淑玲;杨春丽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症临床护理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技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是在内镜下利用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造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该技术可以观察胰胆管病变,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胰胆管疾病[1]。ERCP 已成为胆管结石、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支架治疗胰胆管梗阻等的主要治疗手段[2]。ERCP 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但是具有高风险、高难度的特征,可能出现并发症,而且其发生率要比其他类型的内镜操作高。因此,需要临床医师和护士具有丰富的治疗和护理经验,否则并发症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现将我科2011年1月—2014年9月49例行 ERCP 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探索有效的护理手段,促进ERCP 术后病人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世珍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对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100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方案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前后结核病核心信息总知晓率、因症就诊率及患病率。[结果]两组干预后及组内干预前后结核病核心信息总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干预后两组因症就诊率及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实施结核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家庭密切接触者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达到提高家庭密切接触者因症就诊率,降低患病率的目的。

    作者:姚洪波;隋树杰;赵冬梅;毛晶娜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PDCA 循环管理在预防病人术中DVT 形成中的应用

    [目的]规范术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为制定规范的操作标准及流程提供依据。[方法]对114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手术室护士下肢静脉血栓预防认知情况和预防病人下肢静脉血栓措施实施情况,根据调查结果,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按照PDCA 循环模式针对问题进行改善。[结果]PDCA 前后手术室护士下肢静脉血栓预防认知评分及预防病人下肢静脉血栓措施实施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DCA 循环管理模式可提高手术室护士下肢静脉血栓预防认知情况和预防病人下肢静脉血栓措施实施情况,有效降低了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秦德华;山慈明;杜书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在卵巢癌术后喉咽反流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卵巢癌病人术后喉咽反流的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卵巢癌术后喉咽反流病人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干预周期为8周。[结果]8周后两组总有效率、反流症状指数评分、依从性评分及疾病知识管理、健康行为管理和情绪管理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卵巢癌术后喉咽反流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有利于自我管理行为的改善,从而促进总体疗效的提高。

    作者:陆玢;肖雁冰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预警式血糖监测表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目的]评估预警式血糖监测表在血糖控制不佳的非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血糖控制不佳的非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预警式血糖监测表,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糖监测日志,比较两组病人应用前及应用后3个月、6个月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自我管理水平变化。[结果]3个月、6个月后两组病人的 HbA1c 均较基线下降,但两组结果相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MAGE 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自我管理水平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血糖控制不佳的非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病人护理过程中应用预警式血糖监测表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帮助病人控制血糖水平。

    作者:谢翠华;蒋娅;方素真;孟敏;符霞军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感恩情绪干预对癌症病人健康促进的影响

    [目的]探讨感恩情绪干预对癌症病人健康促进的影响。[方法]将96例癌症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癌症围术期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感恩干预10周。[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癌症病人生活质量(QOL)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感恩情绪干预对癌症病人健康促进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琴;张圆;查勇;叶联华;尹晓梅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长期卧床高龄病人耳部Ⅱ期压疮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长期卧床高龄老年病人耳部Ⅱ期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5例长期卧床耳部Ⅱ期压疮高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均应用相同方法对创面进行清创,观察组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均匀滴于创面,对照组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于创面,每日2次,比较两组创面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3 d 两组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 d~12 d 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 <0.05)。[结论]对长期卧床高龄老年病人耳部Ⅱ期压疮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提高治愈率,缩短愈合时间,且操作简便。

    作者:石应实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早期屈膝位固定配合关节训练对髌骨骨折病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屈膝位固定配合关节训练对髌骨骨折病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行克氏针加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术的病人按照病人临床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伸膝位抬高制动;观察组术后给予屈膝大于90°位固定制动,均配合关节早期功能训练,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术后3 d、14 d 及30 d 观察组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病人膝关节 HSS 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膝关节肿胀程度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屈膝位固定配合早期关节康复训练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快,可预防关节僵硬,促使膝关节屈伸功能的康复。

    作者:刘长英;余敏;陈华龙;梁珍;肖德丽;薛名恩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天然蜂蜜联合紫花地丁敷料促进Ⅲ期压疮愈合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天然蜂蜜联合紫花地丁敷料与聚维酮碘软膏敷料在Ⅲ期压疮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6例Ⅲ期压疮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终31例病人完成了实验。局部清创后,观察组16例病人采用天然蜂蜜联合紫花地丁敷料换药,对照组15例采用聚维酮碘敷料换药,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干预后第28天,观察组压疮愈合计分(PUSH)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天然蜂蜜联合紫花地丁敷料有助于Ⅲ期压疮创面愈合。

    作者:崔飞飞;宋亚军;蒋美琴;金银芝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延续护理在糖尿病无症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糖尿病无症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LEAD )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4年9月93例多普勒超声血流仪测量踝肱动脉指数(ABI)≤0.9的无症状 LEAD 糖尿病病人,采用延续护理方法,以评估问题、实施计划、及时评价3个步骤进行干预,对病人出院3个月、6个月后的血糖、血脂、血压、足部外观状况、下肢血管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进行监测,观察不同时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差异。[结果]出院后6个月,病人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血压、体重指数(BMI)等明显改善(P <0.01);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明显提高(P <0.01);足部颜色、感染、足背动脉、肢体麻木、踝反射、振动觉、压力觉、针刺觉及温度觉的异常等均有改善(P <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能提高无症状 LEAD 糖尿病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病人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降低足溃疡和截肢的危险。

    作者:戴莉敏;刘媛;方英;侯宝霞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标准包配置在提升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供应工作质量中的应用

    2009年卫生部颁布了消毒供应中心三项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医院供应室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指具备对所在区域内多家医疗机构(医院、门诊、诊所、保健机构等)的全部可复用医疗器械进行接收、清洗、消毒、灭菌、发放功能的消毒供应中心[1]。我院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根据操作特点,结合临床需求配置标准包,现将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情况和标准包配置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张建萍;王瑞瑛;许艳;倪露漫;贾悦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授权理论在脑卒中后运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授权理论在卒中后肢体运动障碍病人运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病人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运动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授权式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出院时、出院3个月后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以及出院后3个月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 Fugl meyer 运动量表、Barthel 指数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 Fugl meyer 运动量表、Barthel 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授权式运动康复能帮助病人出院后实施自我康复管理,有助于肢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淼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外用联合冰片湿敷防治胺碘酮相关静脉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冰片湿敷防治胺碘酮相关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26例经外周静脉使用胺碘酮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康惠尔透明贴,观察组采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外用和冰片湿敷交替,比较两组静脉炎和疼痛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静脉炎、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外用联合冰片湿敷可降低胺碘酮相关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炎症局部疼痛,提高病人舒适度。

    作者:常芸;宋萍;黄天熠 刊期: 2015年第29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