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芝;何宁宁;陈婧婧
[目的]评价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对初次接受静脉化疗的肺癌病人及其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初次接受静脉化疗的肺癌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使用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进行评估后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在治疗开始时和第8周时使用肿瘤病人和照顾者生活质量评估表分别评估病人和主要照顾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第8周时干预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根据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对肺癌化疗病人的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干预可改善病人及其主要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匡晓红;孙凤英;龚正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脊髓栓系综合征病人自护能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68例脊髓栓系综合征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前后应用自行设计的脊髓栓系综合征围术期知识调查问卷及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 )对两组病人疾病知识水平及自护能力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心理调节、术前准备、术后疼痛干预、压疮预防、并发症预防、科学饮食、功能锻炼及总知识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脊髓栓系综合征病人围术期疾病知识及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付利华;石赞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总结老年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4年6月干部病房收治的91例机械通气病人,给予针对性预防及护理,观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91例机械通气病人中发生VAP18例,发生率19.8%。[结论]加强病区环境管理、手卫生依从性及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范等护理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作者:范永红;王娟娟;索艳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急诊病人病情评估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为急诊预检分诊时对病人病情进行定量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11月急诊就诊病人19635例,在病人急诊就诊时预检护士均应用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对其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安排急诊病人就诊,对病情危重者做出相应的急诊处置,统计不同评分病人预后(好转回家、急诊留观、入住专科病房、IC U及死亡)情况。[结果]不同评分(0分~10分、11分~19分、≥20分)病人好转回家、急诊留观、入住专科病房、IC U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评分≥20分病人入住IC U及病死率明显增高,评分为11分~19分时病人急诊留观率及入住专科病房率高,评分为0分~10分的病人好转回家率高。[结论]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将急诊病人病情量化,为急诊预检分诊病人病情评估提供了依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检分诊系统。
作者:李学惠;张美芳;闫晓杰;彭晓艳;陈静;魏捷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了解中医药高校护生对护理软技能的认知与需求情况。[方法]便利抽取广州中医药大学全日制护生259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表示听说过护理软技能的护生占29.7%,4.2%的护生表示对护理软技能内涵了解;96.9%护生认为有必要提高护理软技能;96.1%护生认为学校应注重护理软技能的培养。对护理软技能培训内容需求前3项依次为沟通协作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分析解决护理问题能力。护生对目前护理软技能培训相关课程(如护理人文、护理美学、人际沟通等课程)开展效果总体评价满意或很满意占25.9%。[结论]中医药高校护生对护理软技能认知存在不足,迫切需要学习护理软技能,学校应大力完善护理软技能教育。
作者:阮小丽;卢咏梅;杨艳文;田想;魏燕红;李海燕;许丹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作者:护理研究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实践教学模式应用于老年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效果。[方法]对我校2011级老年护理专业学生教学实施连续性实践教学模式,比较老年护理和普通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人文关怀精神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情况。[结果]学生对连续性实践教学模式的安排基本持赞同意见;老年护理专业学生在职业能力、人文关怀精神以及感悟生命意义方面得分均高于普通护理专业学生。[结论]连续性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高级实用型老年护理人才。
作者:王汕珊;王燕;李新帝;王天琦;胡燕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调查肝移植病人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中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调查2010年—2012年我科行肝移植手术康复出院的39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现状。[结果]肝移植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中耐力锻炼时间较长,体能锻炼时间、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与医生的沟通得分较低。性别对自我管理行为中的运动锻炼有影响,年龄对自我管理行为中与医生的沟通有影响。[结论]肝移植病人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需要改善,健康教育需要考虑病人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做到个体化教育,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作者:张成芝;何宁宁;陈婧婧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调查上海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社会支持和生存质量的现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上海市某艾滋病定点诊疗机构门诊随访的136例 HIV感染者/AIDS病人进行调查。[结果]HIV感染者/AIDS病人医疗社会支持量表总分为(62.48±18.08)分,4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情感性支持、社会互动性支持、实际性支持、讯息与情绪性支持。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存质量总分为(74.31±14.05)分,健康感受维度得分差为(54.19±19.21)分。抗病毒治疗初期病人生存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人口学资料与生存质量无相关性。抗病毒治疗初期病人获得社会支持度不足,人口学资料与社会支持得分无相关性(P>0.05)。 HIV感染者/AIDS病人医疗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存在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HIV感染者/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初期的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
作者:李慧文;胡雁;鲍美娟;张林;潘承恩;施明凤;李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人际冲突处理方式对共情能力的影响,为提高儿科护士共情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冲突处理模式量表(ROCI Ⅱ)和杰弗逊共情量表(JES HP)对207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儿科护士常用的冲突处理方式为整合,不常用的冲突处理方式为支配,儿科护士共情能力总分为(116.43±14.53)分。儿科护士冲突处理方式总分与共情能力总分呈正相关( r=0.234,P<0.01)。影响儿科护士共情能力因素是多方面的,年龄、学历、儿科工作年限、整合、妥协、让步、支配是儿科护士共情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多个变量能够解释儿科护士共情能力变异的36.6%。[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培训儿科护士的冲突处理能力,引导护士采取合理的冲突处理方式,以减少护患冲突的发生,提高儿科护士的共情能力。
作者:牟扬;都玉敏;曲颖波;计红萍;林丽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压力干预管理对妊娠糖尿病(GDM )病人应对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102例GDM病人建立管理档案、实施压力干预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糖尿病压力评价量表、医学应对问卷进行调查并比较血糖水平。[结果]实施压力干预后病人对疾病控制、疾病对病人的心理影响、症状管理的认知和态度3个公因子及糖尿病压力评价量表(ADS )总分明显下降;医学应对方式3个因子得分比较,回避因子和屈服因子较前明显下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干预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结论]压力干预管理可改善妊娠糖尿病病人心理状态与血糖水平。
作者:陈菊红;方英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测量医疗社会支持量表中文版在上海市闸北区脑卒中病人应用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闸北区脑卒中病人173例,进行医疗社会支持量表中文版的可靠性分析和因子分析,评定量表的信度和结构效度。[结果]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37,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32,0.880,0.789,0.828;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70.542%。[结论]医疗社会支持量表中文版应用于上海市闸北区脑卒中病人具有理想的信度和结构效度,可以用于此区域脑卒中病人医疗社会支持水平的测评。
作者:陈翠萍;马桂芬;杨春琴;陈婕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了解眼部B超探头微生物污染状况,探讨用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替代耦合剂减少超声探头带菌率的可行性。[方法]应用T M 100型医用耦合剂行B超检查,每完成20例对B超探头进行1次细菌培养(对照组),共10次;用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替代耦合剂进行眼部B超检查,同样在完成20例检查后对B超探头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组),共10次。[结果]应用医用超声耦合剂的B超探头细菌培养结果:表皮葡萄球菌阳性率为80%,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阳性率为90%,微球菌和相关菌属阳性率为20%,真菌阳性率为0。应用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的B超探头细菌培养结果:表皮葡萄球菌阳性率为10%,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阳性率为0,微球菌和相关菌属阳性率为0,真菌阳性率为0。[结论]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替代医用耦合剂行B超检查可降低超声探头带菌率,有效减少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作者:方梅英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了解肾移植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弹性水平,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心理痛楚量表(K10)对方便抽取的66例肾移植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肾移植病人K10得分显著高于健康成人;肾移植病人心理弹性与K10得分显著相关;心理弹性可以解释心理健康变异的21.3%。[结论]肾移植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群;心理弹性是影响肾移植病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作者:姚伟;申世玉;李娜;许翠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责任制包干卡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4月开始使用责任制包干卡于护理质量管理中,比较使用责任制包干卡前后护理质量得分、病人病情信息掌握率。[结果]使用责任制包干卡后,护理质量得分以及对病人病情信息掌握率均高于责任制包干卡使用前(P<0.05)。[结论]责任制包干卡的使用有利于提高产科护士对病人病情的掌握,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海丽;赵燕霞;张洁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强化认知护理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12月220例ERCP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强化认知护理,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ERCP术后观察组急性胰腺炎、胆管炎、十二指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3.6%)低于对照组(9.1%),观察组并发症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围术期进行有效的强化认知干预可降低ERCP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配制注射用紫杉醇酯质体佳的溶剂量和振荡时间,提高用药安全。[方法]将同一批号的注射用紫杉醇酯质体150支分为A组、B组、C组,每组50支,加5%葡萄糖溶液进行溶解和振荡实验。A组药瓶内溶剂量10 mL ,B组15 mL ,C组20 mL ,同时经漩涡专用振荡器分别振荡5 min、10 min、15 min、20 min取出,采用激光粒度测定仪和高效液相仪测定每组不同振荡时间混悬液中药物的平均粒径和包封率,进而确定该药物溶解时佳的溶剂量和振荡时间。[结果]B组加入15 mL溶媒,通过不同时间振荡混悬液中药物平均粒径小;且在振荡15 min与20 min时药物平均粒径无明显变化,但与5 min、10 min相比粒径有变化( P<0.01)。3组药液随着振荡时间延长药物包封率逐渐降低,尤其在振荡20 min时均显著降低。[结论]注射用紫杉醇酯质体在配制时应加入15 mL溶媒,并振荡15 min ,可有效保证混悬液中药物的稳定性。
作者:刘东璐;黄战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经外周静脉穿刺留置针即可减轻病人的痛苦,又可适当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在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但留置针导致的静脉炎等并发症非常普遍。我院1例晚期肝癌病人在行手臂静脉穿刺输入药物后(按美国输液协会标准分级)引起Ⅰ度静脉炎[1],给予外敷硫酸镁等药物引起蜂窝组织炎并引发败血症,经过积极妥善处理,蜂窝组织炎逐渐好转,体温恢复正常,未继发严重并发症。现将处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陈长蓉;陈亚淳;刘继终;秦敏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五年制高职在校护生应对方式和职业认同感的特点及相关性,为提升护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对423名高职在校护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在校护生应对方式以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型应对方式为主,不同年级护生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应对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总分为(104.00±15.07)分,不同年级护生职业认识评价、职业挫折应对和职业自我反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对方式与护生职业认同感有相关性,其中求助、自责与护生职业认同感呈正相关,幻想、合理化与职业认同感呈负相关。[结论]五年制高职在校护生应对方式总体水平与职业认同感趋向积极,良好的职业认同感对应对方式的提高具有积极效应,不同年级的高职护生应对方式和职业认同感有差异,对其培养应有针对性。
作者:陈玲;张栋栋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诱发恶性肿瘤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未合并感染的1256例恶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256例恶性肿瘤病人中61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4.86%;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占16.39%,下呼吸道感染占31.15%,胃肠道感染占22.96%,口腔感染占13.11%,泌尿道感染占9.84%,皮肤软组织感染占6.56%。61例医院感染病人检出61株病原菌,其中30株革兰阴性菌,21株革兰阳性菌,10株真菌。感染和非感染恶性肿瘤病人的年龄、住院天数、放化疗次数、营养状况、抗菌药物应用和侵入性操作等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恶性肿瘤病人机体免疫功能较低,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袭而出现医院感染。因此应该准确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针对这些易感因素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护理,以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靳甜;姚薇;付占昭;毕然 刊期: 2015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