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晓红;孙凤英;龚正华
随着医学的发展,经外周静脉穿刺留置针即可减轻病人的痛苦,又可适当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在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但留置针导致的静脉炎等并发症非常普遍。我院1例晚期肝癌病人在行手臂静脉穿刺输入药物后(按美国输液协会标准分级)引起Ⅰ度静脉炎[1],给予外敷硫酸镁等药物引起蜂窝组织炎并引发败血症,经过积极妥善处理,蜂窝组织炎逐渐好转,体温恢复正常,未继发严重并发症。现将处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陈长蓉;陈亚淳;刘继终;秦敏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调查肝移植病人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中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调查2010年—2012年我科行肝移植手术康复出院的39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现状。[结果]肝移植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中耐力锻炼时间较长,体能锻炼时间、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与医生的沟通得分较低。性别对自我管理行为中的运动锻炼有影响,年龄对自我管理行为中与医生的沟通有影响。[结论]肝移植病人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需要改善,健康教育需要考虑病人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做到个体化教育,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作者:张成芝;何宁宁;陈婧婧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安普贴治疗静脉穿刺致皮下淤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住院发生静脉穿刺处皮下淤血的60例老年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冰敷后用安普贴贴敷,对照组冰敷后热敷,观察两组淤血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淤血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安普贴治疗静脉穿刺致皮下淤血的效果显著。
作者:李晓蕾;郭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了解广东省各级医院护士社会支持水平,分析影响不同等级医院护士社会支持水平的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对广东省30所不同等级医院的2924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了解护士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社会支持水平。[结果]不同等级医院护士社会支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除文化程度与客观支持及文化程度、职称、家庭人均收入、用工性质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外,其他各因素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具有相关性,而医院级别、文化程度、用工性质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结论]广东省临床护士的社会支持水平较高,医院等级越高护士社会支持水平越低。提示护理管理者在完善各级医院护理相关制度外,应倡导人性化管理理念,以提高护士社会支持水平。
作者:吴小花;黄惠根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调查上海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社会支持和生存质量的现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上海市某艾滋病定点诊疗机构门诊随访的136例 HIV感染者/AIDS病人进行调查。[结果]HIV感染者/AIDS病人医疗社会支持量表总分为(62.48±18.08)分,4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情感性支持、社会互动性支持、实际性支持、讯息与情绪性支持。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存质量总分为(74.31±14.05)分,健康感受维度得分差为(54.19±19.21)分。抗病毒治疗初期病人生存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人口学资料与生存质量无相关性。抗病毒治疗初期病人获得社会支持度不足,人口学资料与社会支持得分无相关性(P>0.05)。 HIV感染者/AIDS病人医疗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存在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HIV感染者/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初期的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
作者:李慧文;胡雁;鲍美娟;张林;潘承恩;施明凤;李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介绍了持续质量改进的概念和发展、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腹膜透析中心管理中的必要性、持续质量改进在腹膜透析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情况,旨在为腹膜透析医护人员提供中心质量管理理念,使腹膜透析的各环节管理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作者:谌璐;刘云;尹飞挺;周婷婷;俞雨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了解眼部B超探头微生物污染状况,探讨用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替代耦合剂减少超声探头带菌率的可行性。[方法]应用T M 100型医用耦合剂行B超检查,每完成20例对B超探头进行1次细菌培养(对照组),共10次;用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替代耦合剂进行眼部B超检查,同样在完成20例检查后对B超探头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组),共10次。[结果]应用医用超声耦合剂的B超探头细菌培养结果:表皮葡萄球菌阳性率为80%,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阳性率为90%,微球菌和相关菌属阳性率为20%,真菌阳性率为0。应用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的B超探头细菌培养结果:表皮葡萄球菌阳性率为10%,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阳性率为0,微球菌和相关菌属阳性率为0,真菌阳性率为0。[结论]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替代医用耦合剂行B超检查可降低超声探头带菌率,有效减少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作者:方梅英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五年制高职在校护生应对方式和职业认同感的特点及相关性,为提升护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对423名高职在校护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在校护生应对方式以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型应对方式为主,不同年级护生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应对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总分为(104.00±15.07)分,不同年级护生职业认识评价、职业挫折应对和职业自我反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对方式与护生职业认同感有相关性,其中求助、自责与护生职业认同感呈正相关,幻想、合理化与职业认同感呈负相关。[结论]五年制高职在校护生应对方式总体水平与职业认同感趋向积极,良好的职业认同感对应对方式的提高具有积极效应,不同年级的高职护生应对方式和职业认同感有差异,对其培养应有针对性。
作者:陈玲;张栋栋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作者:护理研究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了解中医药高校护生对护理软技能的认知与需求情况。[方法]便利抽取广州中医药大学全日制护生259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表示听说过护理软技能的护生占29.7%,4.2%的护生表示对护理软技能内涵了解;96.9%护生认为有必要提高护理软技能;96.1%护生认为学校应注重护理软技能的培养。对护理软技能培训内容需求前3项依次为沟通协作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分析解决护理问题能力。护生对目前护理软技能培训相关课程(如护理人文、护理美学、人际沟通等课程)开展效果总体评价满意或很满意占25.9%。[结论]中医药高校护生对护理软技能认知存在不足,迫切需要学习护理软技能,学校应大力完善护理软技能教育。
作者:阮小丽;卢咏梅;杨艳文;田想;魏燕红;李海燕;许丹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1]。心肌梗死后容易诱发心室颤动,AMI后心室颤动发生率4.2%,并发心室颤动的病人近期病死率远高于无心室颤动病人(40.9%与2.5%)[2]。心室电风暴是指24 h内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室上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电复律和电除颤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3]。心室电风暴具有极高的致死性,需密切观察,及时、迅速识别,紧急救治,可大大降低病死率。我科曾经成功救治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电风暴的病人。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陈永慧;任璟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测量医疗社会支持量表中文版在上海市闸北区脑卒中病人应用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闸北区脑卒中病人173例,进行医疗社会支持量表中文版的可靠性分析和因子分析,评定量表的信度和结构效度。[结果]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37,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32,0.880,0.789,0.828;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70.542%。[结论]医疗社会支持量表中文版应用于上海市闸北区脑卒中病人具有理想的信度和结构效度,可以用于此区域脑卒中病人医疗社会支持水平的测评。
作者:陈翠萍;马桂芬;杨春琴;陈婕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实践教学模式应用于老年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效果。[方法]对我校2011级老年护理专业学生教学实施连续性实践教学模式,比较老年护理和普通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人文关怀精神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情况。[结果]学生对连续性实践教学模式的安排基本持赞同意见;老年护理专业学生在职业能力、人文关怀精神以及感悟生命意义方面得分均高于普通护理专业学生。[结论]连续性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高级实用型老年护理人才。
作者:王汕珊;王燕;李新帝;王天琦;胡燕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病人急性期心理障碍发生情况以及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首次诊断为脑梗死的病人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评估病人心理状况。[结果]心理干预前脑梗死急性期病人SCL 90评分高于国内常模,干预后试验组SCL 90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病人急性期容易发生心理障碍,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病人负性心理。
作者:刘燕;李智;徐亚萍;胡善友;徐琴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配制注射用紫杉醇酯质体佳的溶剂量和振荡时间,提高用药安全。[方法]将同一批号的注射用紫杉醇酯质体150支分为A组、B组、C组,每组50支,加5%葡萄糖溶液进行溶解和振荡实验。A组药瓶内溶剂量10 mL ,B组15 mL ,C组20 mL ,同时经漩涡专用振荡器分别振荡5 min、10 min、15 min、20 min取出,采用激光粒度测定仪和高效液相仪测定每组不同振荡时间混悬液中药物的平均粒径和包封率,进而确定该药物溶解时佳的溶剂量和振荡时间。[结果]B组加入15 mL溶媒,通过不同时间振荡混悬液中药物平均粒径小;且在振荡15 min与20 min时药物平均粒径无明显变化,但与5 min、10 min相比粒径有变化( P<0.01)。3组药液随着振荡时间延长药物包封率逐渐降低,尤其在振荡20 min时均显著降低。[结论]注射用紫杉醇酯质体在配制时应加入15 mL溶媒,并振荡15 min ,可有效保证混悬液中药物的稳定性。
作者:刘东璐;黄战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足部穴位按摩对改善脑卒中后病人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9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脑病科住院的100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安眠药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根据证型给予足部不同反射区按摩;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得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采用足部穴位按摩能有效地改善病人睡眠质量。
作者:储小红;康群;杭燕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促进急诊分诊工作质量持续改进,实现分诊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方法]2012年1月起由本院信息中心和急诊科人员组成研究小组,建立了一套标准、科学、高效的急诊分诊管理系统,该系统以中国台湾地区急诊检伤急迫度分级量表(TTAS)的分诊标准为核心理念,基于EM PI数据库,实现计算机、人工分级相结合,具备标准化及智能化分诊、信息录入及汇总、查询、检索、修改、统计分析等功能。[结果]经过1年多的临床应用,处理了15万例急诊病人信息,节省了护患时间;处理后的报表及图形规范美观且便于查询。急诊分诊准确率由应用前的95.78%上升为98.33%,评估病人时间由应用前的(124.70±40.66)s缩短到应用后的(91.96±12.01)s。[结论]分诊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分诊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提高了分诊工作质量。
作者:陈秋菊;方方;黄萍;陈雁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优化年轻护士职业人格,培养护理伦理道德,提升年轻护士综合素质,探索护士职业人格培养新出路。[方法]将120名护士分为两组,参训组以《弟子规》《礼记》《增广贤文》等国学内容为培训教材,对60名年轻护士进行培训,应用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及情景模拟考核。[结果]参训组年轻护士卡氏16种人格因素中8项因素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3项因素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综合素质影响大的是心理健康者的人格因素及稳定性、有恒性、自律性等。参训组护士情景模拟考核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国学教育对于优化年轻护士职业人格、提升护士综合素质、建立高素质的护理团队有很好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作者:武海燕;唐贝;齐晋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静脉自控镇痛治疗联合系统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肝癌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采取静脉自控镇痛联合系统护理干预,如非药物疼痛干预、早期进食、早期活动、中医穴位封闭注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5)。[结论]静脉自控镇痛联合系统护理干预可促进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后康复。
作者:刘琴;游雪梅;赵新华;卜彩菊;庞永慧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危险因素及社区综合干预策略。[方法]将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后出院的4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社区护理宣教措施,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年龄、体重指数(BM I)<18.5 kg/m2、BM I在18.5 kg/m2~28.0 kg/m2、儿童时呼吸道感染史、粉尘接触史、吸烟史、慢性呼吸道疾病家族史是影响病人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两组干预后BMI、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及肺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进行干预可帮助病人恢复健康,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赖晓帆 刊期: 2015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