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学教育在年轻护士职业人格培养中的应用

武海燕;唐贝;齐晋

关键词:年轻护士, 国学教育, 职业人格, 综合素质
摘要:[目的]优化年轻护士职业人格,培养护理伦理道德,提升年轻护士综合素质,探索护士职业人格培养新出路。[方法]将120名护士分为两组,参训组以《弟子规》《礼记》《增广贤文》等国学内容为培训教材,对60名年轻护士进行培训,应用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及情景模拟考核。[结果]参训组年轻护士卡氏16种人格因素中8项因素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3项因素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综合素质影响大的是心理健康者的人格因素及稳定性、有恒性、自律性等。参训组护士情景模拟考核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国学教育对于优化年轻护士职业人格、提升护士综合素质、建立高素质的护理团队有很好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行为转变理论在糖尿病足高危病人自护行为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行为转变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高危病人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68例糖尿病足高危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以行为转变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对病人的足部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效能、足部自我护理频率、足部皮肤情况进行测评和调查。[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病人足部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效能、足部护理行为改善优于对照组,足部皮肤干燥情况得到改善。[结论]以行为转变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病人建立规律的自我护理行为,从而延缓和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秦玲;高俊香;田素斋;王磊磊;王红红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老年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分析总结老年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4年6月干部病房收治的91例机械通气病人,给予针对性预防及护理,观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91例机械通气病人中发生VAP18例,发生率19.8%。[结论]加强病区环境管理、手卫生依从性及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范等护理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作者:范永红;王娟娟;索艳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国学教育在年轻护士职业人格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优化年轻护士职业人格,培养护理伦理道德,提升年轻护士综合素质,探索护士职业人格培养新出路。[方法]将120名护士分为两组,参训组以《弟子规》《礼记》《增广贤文》等国学内容为培训教材,对60名年轻护士进行培训,应用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及情景模拟考核。[结果]参训组年轻护士卡氏16种人格因素中8项因素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3项因素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综合素质影响大的是心理健康者的人格因素及稳定性、有恒性、自律性等。参训组护士情景模拟考核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国学教育对于优化年轻护士职业人格、提升护士综合素质、建立高素质的护理团队有很好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作者:武海燕;唐贝;齐晋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护理人员心脏康复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心内科护士心脏康复训练知信行现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郑州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护士289人,通过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心脏康复训练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心内科护士心脏康复训练知信行得分分别为(54.84±13.79)分、(76.96±7.78)分、(60.95±10.14)分,知识方面及格率38.8%,良好率1.1%,护龄和职务是其影响因素。[结论]心内科护士对心脏病病人心脏康复训练态度积极,行为较规范,但心脏康复训练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针对性地进行心脏康复训练知识的培训,提高心内科护士心脏康复护理的整体水平。

    作者:刘素花;杨展;张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肝移植病人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肝移植病人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中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调查2010年—2012年我科行肝移植手术康复出院的39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现状。[结果]肝移植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中耐力锻炼时间较长,体能锻炼时间、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与医生的沟通得分较低。性别对自我管理行为中的运动锻炼有影响,年龄对自我管理行为中与医生的沟通有影响。[结论]肝移植病人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需要改善,健康教育需要考虑病人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做到个体化教育,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作者:张成芝;何宁宁;陈婧婧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腹膜透析中心质量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持续质量改进的概念和发展、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腹膜透析中心管理中的必要性、持续质量改进在腹膜透析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情况,旨在为腹膜透析医护人员提供中心质量管理理念,使腹膜透析的各环节管理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作者:谌璐;刘云;尹飞挺;周婷婷;俞雨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急诊病人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急诊病人病情评估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为急诊预检分诊时对病人病情进行定量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11月急诊就诊病人19635例,在病人急诊就诊时预检护士均应用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对其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安排急诊病人就诊,对病情危重者做出相应的急诊处置,统计不同评分病人预后(好转回家、急诊留观、入住专科病房、IC U及死亡)情况。[结果]不同评分(0分~10分、11分~19分、≥20分)病人好转回家、急诊留观、入住专科病房、IC U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评分≥20分病人入住IC U及病死率明显增高,评分为11分~19分时病人急诊留观率及入住专科病房率高,评分为0分~10分的病人好转回家率高。[结论]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将急诊病人病情量化,为急诊预检分诊病人病情评估提供了依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检分诊系统。

    作者:李学惠;张美芳;闫晓杰;彭晓艳;陈静;魏捷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电风暴的抢救和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1]。心肌梗死后容易诱发心室颤动,AMI后心室颤动发生率4.2%,并发心室颤动的病人近期病死率远高于无心室颤动病人(40.9%与2.5%)[2]。心室电风暴是指24 h内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室上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电复律和电除颤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3]。心室电风暴具有极高的致死性,需密切观察,及时、迅速识别,紧急救治,可大大降低病死率。我科曾经成功救治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电风暴的病人。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陈永慧;任璟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广东省不同等级医院临床护士社会支持水平的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广东省各级医院护士社会支持水平,分析影响不同等级医院护士社会支持水平的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对广东省30所不同等级医院的2924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了解护士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社会支持水平。[结果]不同等级医院护士社会支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除文化程度与客观支持及文化程度、职称、家庭人均收入、用工性质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外,其他各因素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具有相关性,而医院级别、文化程度、用工性质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结论]广东省临床护士的社会支持水平较高,医院等级越高护士社会支持水平越低。提示护理管理者在完善各级医院护理相关制度外,应倡导人性化管理理念,以提高护士社会支持水平。

    作者:吴小花;黄惠根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肾移植病人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目的]了解肾移植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弹性水平,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心理痛楚量表(K10)对方便抽取的66例肾移植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肾移植病人K10得分显著高于健康成人;肾移植病人心理弹性与K10得分显著相关;心理弹性可以解释心理健康变异的21.3%。[结论]肾移植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群;心理弹性是影响肾移植病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作者:姚伟;申世玉;李娜;许翠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屏障技术在手术病人交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屏障技术在手术病人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2月手术病人接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回顾性总结,查找和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方案,并于2013年3月开始在手术病人术前、术后的交接过程中采用屏障技术进行交接质量控制和护理措施改进,观察屏障技术实施前后手术病人交接情况、边缘时间、医患满意度。[结果]采用屏障技术后,手术病人交接总缺陷率从13.38%降至1.52%,边缘时间从(29.11±6.14)min降为(17.56±4.20)min ,医生满意度由92.42%提高到95.67%,病人满意度由90.36%提高到96.81%。[结论]多层屏障技术的应用使手术病人交接过程有序进行,提高了手术病人交接的时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陆春梅;李建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循证护理》审稿专家招聘启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危险因素分析及社区综合干预策略探究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危险因素及社区综合干预策略。[方法]将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后出院的4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社区护理宣教措施,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年龄、体重指数(BM I)<18.5 kg/m2、BM I在18.5 kg/m2~28.0 kg/m2、儿童时呼吸道感染史、粉尘接触史、吸烟史、慢性呼吸道疾病家族史是影响病人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两组干预后BMI、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及肺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进行干预可帮助病人恢复健康,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赖晓帆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足部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后病人睡眠障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足部穴位按摩对改善脑卒中后病人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9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脑病科住院的100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安眠药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根据证型给予足部不同反射区按摩;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得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采用足部穴位按摩能有效地改善病人睡眠质量。

    作者:储小红;康群;杭燕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老年科护士误吸知识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老年科护士误吸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在职培训教学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老年科护士10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人,按照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误吸知识培训,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比较两组培训成绩及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任务驱动教学法可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职业岗位能力及培训效果。

    作者:陈俊春;周雁琼;孙丽凯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绩效考核对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对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方法]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制定考核指标、确定考核分值、设立考评方法和计分方式。评价绩效考核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基础分及加分项得分情况。[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护理人员加分情况和工作质量得分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实施绩效考核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夏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连续性实践教学模式在老年护理专业学生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连续性实践教学模式应用于老年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效果。[方法]对我校2011级老年护理专业学生教学实施连续性实践教学模式,比较老年护理和普通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人文关怀精神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情况。[结果]学生对连续性实践教学模式的安排基本持赞同意见;老年护理专业学生在职业能力、人文关怀精神以及感悟生命意义方面得分均高于普通护理专业学生。[结论]连续性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高级实用型老年护理人才。

    作者:王汕珊;王燕;李新帝;王天琦;胡燕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脑梗死急性期病人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脑梗死病人急性期心理障碍发生情况以及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首次诊断为脑梗死的病人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评估病人心理状况。[结果]心理干预前脑梗死急性期病人SCL 90评分高于国内常模,干预后试验组SCL 90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病人急性期容易发生心理障碍,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病人负性心理。

    作者:刘燕;李智;徐亚萍;胡善友;徐琴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儿科护士人际冲突处理方式对共情能力的影响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人际冲突处理方式对共情能力的影响,为提高儿科护士共情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冲突处理模式量表(ROCI Ⅱ)和杰弗逊共情量表(JES HP)对207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儿科护士常用的冲突处理方式为整合,不常用的冲突处理方式为支配,儿科护士共情能力总分为(116.43±14.53)分。儿科护士冲突处理方式总分与共情能力总分呈正相关( r=0.234,P<0.01)。影响儿科护士共情能力因素是多方面的,年龄、学历、儿科工作年限、整合、妥协、让步、支配是儿科护士共情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多个变量能够解释儿科护士共情能力变异的36.6%。[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培训儿科护士的冲突处理能力,引导护士采取合理的冲突处理方式,以减少护患冲突的发生,提高儿科护士的共情能力。

    作者:牟扬;都玉敏;曲颖波;计红萍;林丽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心脏直视手术病人气管插管前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对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前应用复方氯己定漱口液含漱对心脏直视手术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VAP)的影响。[方法]将心脏直视手术病人1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手术当日晨起后充分刷牙,进入手术室后常规气管插管。观察组晨起充分刷牙,并于气管插管前用复方氯己定漱口液含漱。[结果]两组病人早发型VAP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治疗(MV)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迟发型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前用复方氯己定漱口液含漱能够降低心脏直视手术病人早发型VAP的发生率。

    作者:刘颖;谢朝菊;陈安基;王珍英 刊期: 2015年第32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