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灸联合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急性期便秘病人的影响

周粉峰;常旭;史阳卓;王娜娜

关键词:脑卒中, 急性期, 便秘, 艾灸, 辨证施护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艾灸联合中医辨证护理干预脑卒中急性期病人便秘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科住院68例脑卒中急性期便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根据医嘱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中医辨证护理方法,根据证型使用艾灸联合饮食、情志等干预措施实施辨证施护,观察两组病人便秘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3.5%,观察组有效率9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艾灸联合中医辨证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急性期病人便秘症状,对脑卒中康复有积极作用。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自理理论在下尺桡关节脱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自理理论在下尺桡关节脱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住院治疗的112例下尺桡关节脱位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均接受手法复位或手术治疗;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研究组病人运用自理理论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疼痛评分和主动活动水平。[结果]两组病人入院时腕关节负重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前1 d 研究组和对照组疼痛评分分别为(22.7±12.9)分和(28.1±17.1)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前1 d 研究组病人主动活动度评分优良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P <0.01)。[结论]应用自理理论对康复训练和护理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下尺桡关节脱位病人的治疗恢复水平。

    作者:陈艳;付昆;李洪潮;贾丙申;于鹏;宋萍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艾灸促进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患侧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艾灸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患侧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寻找能有效促进患侧肢体功能康复的方法。[方法]将90例病人根据手术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患侧肢体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功能锻炼基础上给予艾灸,比较两组肩关节功能及患侧上肢握力。[结果]两组肩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组别=23.451, P =0.0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术后第15天观察组得分接近于术前(P >0.05);两组术肢握力比较,术后第15天观察组患侧上肢握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艾灸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侧肢体功能障碍,加快患侧肢体功能康复。

    作者:孙莉;左亚芹;高玲;张敏;姜文婷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脑卒中病人戒酒依从性的影响IMB 健康教育对酒精依赖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酒精依赖脑卒中病人戒酒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酒精依赖脑卒中病人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6个月戒酒依从性。[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戒酒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干预组戒酒依从性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酒精依赖病人卒中后戒酒依从性。

    作者:刘延锦;朱娇娇;王爱霞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女性骨质疏松症生活质量简易评价问卷的本土化研究

    [目的]翻译并检验女性中文版骨质疏松生活质量简易评价问卷(OPAQ SV)的信效度。[方法]通过翻译回译对英文版OPAQ SV 问卷进行汉化,选择20例女性骨质疏松症病人进行预实验,对问卷进行修改和文化调适后,选择对234例女性骨质疏松症病人进行测试,检验中文版 OPAQ SV 问卷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 OPAQ SV 有34个条目,共3个维度,问卷总 Cron-bach’s α系数为0.956,各维度分问卷为0.844~0.967;折半系数总问卷为0.865,各维度分问卷为0.727~0.950;主成分因子分析得出6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5.16%,6因子模型与原量表因子结构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总体都较为理想,表明量表结构效度良好。[结论]中文版 OPAQ SV 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合中国文化背景下女性骨质疏松症病人生活质量的评估。

    作者:张银萍;韦欢欢;夏茹意;刘文慧;冯秀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SWOT 分析法在低年资护士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优质护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新人员不断地充实到护理队伍中,我院临床一线从事护理工作的人群中3年以下护士占到64.0%,我科为45.6%,低年资护理人员已经成为护理队伍中的主要力量,通过对2014年护理不良事件统计,由低年资护理人员引发的不良事件比例占到90.46%,因此,加强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的管理,提高其综合能力,已成为护理管理者的重要课题。运用 SWOT 科学的方法对我科12名低年资护士现状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改萍;赵宏彩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安全扣式引流袋的设计及其临床应用

    骨科术后病人常需放置引流管,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避免压迫及刺激周围皮肤组织,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1],所以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对于病人的顺利康复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而引流管的固定也是引流护理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妥善固定各引流管是确保引流通畅及避免受压、扭曲、脱落的有效措施。针对骨科术后病人活动时引流管折叠、变形,容易造成引流不通畅的问题,2011年6月,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与引流管材质一致的安全扣,并且可根据病人体位需求进行固定,经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晋燕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聚焦解决理论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聚焦解决理论应用于护理程序中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0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设为对照组,实施心内科常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2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设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聚焦解决理论。两组病人在入院后24 h、干预后2周末及干预后4周末均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进行测评,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病人在入院后24 h AIS 各条目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2周末研究组 AIS 评分中夜间睡眠中断、早醒、对总睡眠质量的评价、对白天情绪影响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4周末研究组 AIS 各条目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程序中应用聚焦解决理论,能明显改善病人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向好转和痊愈方向发展的转归。

    作者:杨俊恩;刘小平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疆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疆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政府进行养老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意愿调查表对北疆5个城市12个社区的549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北疆地区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为79.78%的老人选择家庭养老,10.02%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10.20%的老人选择社区养老;年龄、民族、地区、文化程度、月收入、自理能力是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家庭养老目前虽然是北疆地区老年人首选的养老方式,但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需求有所增加,需发展和完善。

    作者:代亚丽;姑力热巴·买买提;甫凤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重症监护室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病人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改善病人睡眠问题,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014年1月—6月256例重症监护室病人(干预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其内容包括睡眠健康知识培训、环境的管理、规范医疗护理操作行为、病理生理因素干预、积极心理学干预;对2013年6月—12月240例重症监护室病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应用估病人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病人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可有效改善重症监护室病人睡眠状况,真正促进重症监护室病人睡眠,主动预防重症监护室病人睡眠障碍的发生。

    作者:向邱;徐素琴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对高龄病人应用 CORPAK 10-10-10方法留置胃肠营养管的护理

    有研究显示,高龄老人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经口进食,营养摄入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保证,长期经鼻进行胃肠内营养支持成为首选途径[1]。CORPAK 101010床边留置鼻肠管法始创于1993年,其含义为:肌肉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10 mg;等待10 min 后置管;管道体外保留10 cm。经国外多次临床实验证明,此方法安全有效,平均置管成功率可达92%[2]。在置管过程中通过感应导丝回抽的阻力来判断导管是否盘旋与通畅等方法,操作者能轻松置管,置管后即行 X 线定位确定在位后即可开始喂养。我科2014年已成功完成2例应用 CORPAK 101010方法留置 CORFLO 胃肠营养管。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娟;王军;侯惠如;马骁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对 N2级护士进行多发伤急救护理标准作业流程培训的研究

    [目的]探索以多发伤为例的常见急危重症的急救护理标准作业流程的制定方法以及对抢救护士培训的培训效果。[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分析效度,制定多发伤急救护理标准作业流程,并对 N2级护士进行培训;回顾分析实施标准作业流程进行多发伤救治前后病人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病人及医师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将2013年6月—2013年12月实施前救治的70例病人列入对照组,2014年1月—2014年9月(实施后)救治的70例病人列入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医师对观察组急救护理配合的满意度及病人、家属对观察组急救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制定并实施多发伤急救护理标准作业流程符合急救护理的特点,使急救现场井然有序、密切配合,有效缩短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护士的综合抢救能力,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春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ICU 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 ICU 收治神经外科术后病人对减少其并发精神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入我院经神经外科手术后转至 ICU 治疗病人共129例,将病人分为观察组(n=68例)和对照组(n=6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精神症状持续时长及在 ICU 治疗时间、病人不同精神症状的临床表现、不良事件发生形式及发生率、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人精神症状持续时间及 ICU 治疗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病人精神症状总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病人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降低 ICU 神经外科术后病人的精神症状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病人在 ICU治疗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赵丹丹;毕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切加膀胱袖状切除术围术期护理

    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是一类较少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尿路上皮恶性肿瘤的5%[1]。肾盂、输尿管及膀胱等尿路上皮均为移行上皮覆盖,具有共同的胚胎起源,同一致癌因素可影响各个部分尿路上皮。因此,对于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行局部切除极易复发,临床上对于对侧肾功能良好的病人,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同侧膀胱袖状切除术是手术治疗的金标准[2]。随着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广泛应用,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切加膀胱袖状切除术已逐步替代开放性腰腹两切口手术[3]。2009年5月—2014年11月,我院对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病人在全身麻醉下行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切加膀胱袖状切除术29例,均恢复良好,现将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宋思霖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全身麻醉术后病人转运工作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对全身麻醉术后病人转运工作的影响。[方法]在转运工作中应用校正 MEWS 评分系统对病人进行病情评估,对比其应用前(对照组)、应用后(观察组)全身麻醉术后病人转运途中意外事件的发生率、ICU 转入率、专科病房护士的满意度以及对两组病人院内转运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ICU 转入率、麻醉复苏时间及转运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观察组专科病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校正 MEWS 能对全身麻醉术后转运病人的病情进行比较客观、准确和有效的评估,提高了处理和转运病人的质量和安全性,有效降低了病人转运途中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和提高了院内转运效率,可作为全身麻醉术后病人转运的有效工具。

    作者:冯海丽;廖春燕;秦润秀;张猛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溃疡性结肠炎发作频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作频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包括一般资料、UC 发作频率、发病诱因和家庭关怀度问卷对50例住院的 UC 病人进行调查,并分析 UC 发作频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50例 UC 病人UC 发作频率中位数为3次/年,发病诱因6条,家庭功能得分6分。饮食因素、心理因素(情绪紧张等)和家庭关怀度与 UC 发作频率显著相关。[结论]UC 发作频率较高,护理人员应重视并加强 UC 病人的个体化饮食指导,减轻其异常心理和提高家庭关怀度,以减少和控制 UC 发作频率。

    作者:邢玉芳;田园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综合性医院分级护理实施现状分析与研究

    [目的]分析某三级综合性医院病人住院分级护理现状。[方法]研究人员查阅某三级综合性医院信息科330例病人住院病案资料,获得病人在住院期间的相关信息。[结果]获得330例病人等级护理分布;手术科室与非手术科室病人特级护理天数、一级护理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天数、二级护理天数、三级护理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科室等级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呼吸内科特级护理与其他科室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人住院总天数与年龄具有直线相关。[结论]住院时长与科室及年龄有关,手术科室与非手术科室等级护理天数不同。

    作者:章舒琦;樊帆;叶文琴;汤爱玲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护理研究》2015年第29卷上旬版总目次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口诀法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将口诀法应用于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将2个班学生123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带教方式进行授课,观察组采用口诀法教学。[结果]观察组期末考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学生对授课老师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课程中,应用口诀法教学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作者:朱建华;朱正刚;霍依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在校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调查在校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决策效能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湖南省某医学院校护生712名,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为(72.79±13.95)分,处于中等水平;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得分为(129.43±29.01)分,处于较低水平;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效能呈正相关(P <0.01)。[结论]在校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促进,医学院校可开展学业自我效能感训练来提升护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作者:张若柏;余莲喜;阳乐;高彩云;吴亚杰;艾婷;邓雪英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导生制”规范化运作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在基础护理学实训课中应用“导生制”的实践效果。[方法]从我校2011年—2014年的300名护生中选拔89名护生作为导生,并给予培训和建立导生管理监督机制,由导生辅助教导低年级护生的技能操作的211名护生作为被带教者。在实践过程中对211名被带教护生和89名导生进行实训成绩考核及问卷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并与已毕业的2010年的200名护生进行比较。[结果]导生的理论成绩与技能成绩优于被带教护生和2010级护生(P <0.01);被带教护生理论成绩与技能成绩优于2010级护生(P <0.05);导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优于被带教护生(P <0.01)。[结论]“导生制”可提高教学质量,还可提高导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导生制”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

    作者:李艳;范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